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OrW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这里我想谈两点: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高中生已具备了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他们往往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要紧紧抓住这种欲望,引导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课内作文要求具体,学生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
  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同时,在课内作文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记本班一位最熟悉的同学》,要求大家以班里一位同学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外貌特征进行描绘、刻画,看谁观察得细、写得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写的人的特征来写。再如:上完《景泰蓝的制作》后,我又布置一篇作文《××菜的制作》,从而引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于是,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写出了切合实际的优秀作品。总之,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须让他们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二、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
  在观察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现代文坛名将鲁迅不愧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尤其是在观察人物方面实在独具慧眼而又细致入微。他曾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讲授他的短篇小说《祝福》时,着重分析了鲁迅对祥林嫂的眼睛的三次描写。初到鲁家时总是“顺着眼”,表现了她的温顺善良;第二次到鲁家时虽还“顺着眼”,但“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过巨大的刺激,极度悲伤;在沦为乞丐之后,祥林嫂整个人完全与先前不同了——脸上“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这时的她已濒于死亡,精神麻木,内心受到极大的摧残。鲁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过对比,写出了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后,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记我们学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这位工人虽然几年前就退休了,但负责收发报纸的工作一直承担下来。每天早晨六点半准时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点又准时把报纸、杂志送到各教研组。除星期天外,从未间断过。于是,有的学生着重描写了他的“那副眼镜”;有的却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稳的姿势来写;还有的刻意在他的衣着上做文章。于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从每个学生的笔端跃出——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这样,学生就慢慢学会了对周围各种事物的“观察”,而不只是“看”。
  由于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渐渐提高了,尤其涌现出不少表露真情实感的好作品。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散文《搏》,记的是他的一位邻居——一个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这位青年去年因两分之差落榜,看着父亲那“佝偻的身躯”、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还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忍心再复习了。尽管父亲说要去借钱,但他还是怀着一颗歉疚而苦楚的心,还有一大摞高考复习资料,去南方打工了。这一年里,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灯在帐下苦读。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他回来参加了今年的高考,结果省财贸学院的通知书来了。这位学生写道:“他又走了,但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车启动时,他又看到了父亲那佝偻的身躯、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于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么感人的场面,又是多么真实的镜头!后来我问这位学生所写的是不是真事。他说:“这全是我亲眼见的,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个堂哥。送他的那天,我还特地请假赶回家与他道别的,我写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记下来。”
  是的,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不是吗?苹果落地,再平常不过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壶水翻滚,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却因此发明了蒸汽机,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并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其他文献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演绎推理、归纳判断后提出见解,作出决策,从而提高教学对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上看,案例教学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可使学员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创造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良好环境。在兵种课教学中,运用好案例教学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在兵种课中的重要作用    兵种
期刊
身为班主任,抓好班级学风,适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优良的学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学习上的表现。勤奋的学风可以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认为在学风建设上,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多问,使学生养成善思好问的习惯    在学习中,“问”是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让学生主动发问,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教师
期刊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程》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趣”味十足的课堂中学习,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借助生动活泼的故事——创设情境引“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
期刊
后进生是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我从十年来的教学中体会到:后进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难题。形成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大部分的后进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后进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数学科后进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及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与
期刊
在一个班级里,总有几个说起来令人头痛的学生,他们有的学习落后,有的纪律松懈,有的作风懒散,有的不思进取……这些学生就是平常老师所说的后进生,这些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负面影响较大,对各种教育工作的开展极其不利。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老师有宽大的胸怀、特别的耐心和无私的爱心,要善待后进生。下面就此问题谈谈笔者十余年的做法:    一、教师要给“后进生”特殊的爱    热爱是最好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作为老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
期刊
正在批改着周末的作业,第二节下课铃响了,我将备课本、电脑、U盘课件检查一遍,准备好第三节上我的数学课了。班上的语文课代表虞焓平愤愤不平地走到我的身边,不知道什么原因,脸涨得通红,看来情绪颇为激动。又发生什么事啦?我的心一紧,当班主任的,就怕一些出其不意的突发性事件。  他欲言又止,手放在胸前,有点羞涩。而办公室门外,围拢了一些来看热闹的本班学生,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  “什么事难为了我们班的天
期刊
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班主任只有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爱”自然就成了班主任永恒的主题。    一、爱要公平    公平是教育的前提。因此,作为一名教
期刊
目前,课改正在我县轰轰烈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向所有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最具有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于是,教师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期待能在教改中出成绩,出好成绩。然而,这样片面地追求课改,反而让教师对课改理解有失偏颇,使课改走入了另外的误区,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误区一:不分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    纵观目前的课改,变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辛苦而又繁琐的的工作,虽说是学校里最小的“主任”,却承担着最大的责任。尤其我们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担任班主任,语言不通,工作的难度更可见一斑。怎样才能使这份工作痛并快乐着,以微笑面对压力呢?这就需要我们调节好心态,做一个有“心”的班主任。    一、对学生要有“爱心”    霍懋征老师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中我们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要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