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工作之余,我仔细阅读了江苏省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国忠先生编写的《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看完之后,我不由得陷入沉思:教师到底最需要什么?是金钱,是名利,是学生好的成绩?还是家长的尊敬、社会的推崇?我想,教师需要的太多太多,要说最需要的,那就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这种快乐会净化你的心境,使你越来越感受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越来越能体悟到人生的真谛。
我静静地品读着那些文字,犹如在与一位知心朋友聊天,回想过去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更加认真地思考着自己以后的教育生涯该如何走好。
教师只有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准确地自我定位;才能正确认识职业价值,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独特的自信心。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教师需要有激情。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作为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激情。
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教师需要用其敏锐的观察力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牵着学生的手,用心去呵护、去支撑;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到相互走进内心世界,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充满智慧、富有生命力的教师。
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个性。教师一般都是喜欢比较听话的、积极上进、对教师和同学也比较尊重的孩子,不太喜欢个性表现得与众不同的孩子。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师生之间“水火不容”,学生上课没有兴趣,调皮捣乱,教师费尽心思,疲于应付……所以,教师需要学会宽容与欣赏。
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宽容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能获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
教师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你对他的欣赏,哪怕只是对他极细微处的一点点欣赏,也会给予学生莫大的安慰与鼓励。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能恰当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得到表扬。人的情绪浮动时,总是要发泄的,有的会发展为破坏性行为。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一危险期的中学生,由于心理起伏大,感情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爱“逆流而上”,再加上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有的又很差,当教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时,当教师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教师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欣赏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的基础上的优秀品质。
教师需要会思考,会反思。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那么,我们又如何对待我们自身的历史——每个人已走过的生命历程呢?学会反思和忘记,也许是对教师个人教学生涯的很好把握。教师要多回过头来看过去,看自己原先所走过的路,所做过的事。让教师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与成熟,用自己的思维和方法完成别人看来是艰巨或困难的事情。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繁重琐碎,教学的压力就更不用说了,各种生活的压力,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等。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心态,那将会苦不堪言,每天生活在痛苦与烦躁之中。因此,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心态,把压力转化成一种动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成功了不要太得意,失败了也能坦然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让自己的每天活得充实自在。
学会宽容和尊重。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质,是對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教师一定要有宽容之心。用宽容的心悦纳学生,我们就会感受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看到每一种独特的美丽。在书中又一次地看到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与宽容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中,为中国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活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需要了解学生;教师教育,需要耐心;教师教育,需要换位思考;教师教育,需要沟通;教师教育,需要尊重;教师教育,需要有“永不放弃”的信念。孔子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照自身,还长路漫漫。“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强自身修养,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在教育园地里开垦出一方沃土,培育出一片壮苗。
我静静地品读着那些文字,犹如在与一位知心朋友聊天,回想过去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更加认真地思考着自己以后的教育生涯该如何走好。
教师只有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准确地自我定位;才能正确认识职业价值,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独特的自信心。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教师需要有激情。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作为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激情。
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教师需要用其敏锐的观察力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牵着学生的手,用心去呵护、去支撑;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到相互走进内心世界,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充满智慧、富有生命力的教师。
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个性。教师一般都是喜欢比较听话的、积极上进、对教师和同学也比较尊重的孩子,不太喜欢个性表现得与众不同的孩子。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师生之间“水火不容”,学生上课没有兴趣,调皮捣乱,教师费尽心思,疲于应付……所以,教师需要学会宽容与欣赏。
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宽容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能获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
教师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你对他的欣赏,哪怕只是对他极细微处的一点点欣赏,也会给予学生莫大的安慰与鼓励。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能恰当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得到表扬。人的情绪浮动时,总是要发泄的,有的会发展为破坏性行为。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一危险期的中学生,由于心理起伏大,感情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爱“逆流而上”,再加上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有的又很差,当教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时,当教师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教师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欣赏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的基础上的优秀品质。
教师需要会思考,会反思。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那么,我们又如何对待我们自身的历史——每个人已走过的生命历程呢?学会反思和忘记,也许是对教师个人教学生涯的很好把握。教师要多回过头来看过去,看自己原先所走过的路,所做过的事。让教师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与成熟,用自己的思维和方法完成别人看来是艰巨或困难的事情。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繁重琐碎,教学的压力就更不用说了,各种生活的压力,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等。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心态,那将会苦不堪言,每天生活在痛苦与烦躁之中。因此,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心态,把压力转化成一种动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成功了不要太得意,失败了也能坦然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让自己的每天活得充实自在。
学会宽容和尊重。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质,是對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教师一定要有宽容之心。用宽容的心悦纳学生,我们就会感受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看到每一种独特的美丽。在书中又一次地看到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与宽容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中,为中国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活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需要了解学生;教师教育,需要耐心;教师教育,需要换位思考;教师教育,需要沟通;教师教育,需要尊重;教师教育,需要有“永不放弃”的信念。孔子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照自身,还长路漫漫。“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强自身修养,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在教育园地里开垦出一方沃土,培育出一片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