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①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因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注]①庶孽:兄弟、子侄。
实战演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遗:忽略
B.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 惩:惩罚,引申为灭亡
C.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几:通“机”,关键
D. 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 周:周密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光武之惩哀平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 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 则或咎其欲出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
B. 稍剖析之而分其势
C. 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
D. 笼络当世之务
4. 把文言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而王莽卒移汉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事理昭析。
B. 本文首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 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 末段以良医、良巫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件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6. 请你说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当秦之世”至“皆出其所备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B惩:警戒,借鉴;C几:先兆,预兆;D考虑周全,动词)
2. D(A介词,从;介词,表被动。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都是代词,那些)
3. A(A古今同义,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B古:分割(土地);今:辨析,分析;C古:救活别人;今:活着的人;D古:包揽;今:拉拢,控制)
4. {1}译文:但是(没想到)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2}译文: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发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 {3}译文: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5. C(C中段要说明的是“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6. 第二段举了自秦至宋各朝的大量例子来进行论证,这些例子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是扣住开头的话,从而得出了“虑天下者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才不至于亡国”这个中心论点。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别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明浙江宁海人。幼时好学;及长,师宋濂,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除汉中府学教授,蜀王聘为世子师。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次年迁侍讲学士,后改文学博士,为《太祖实录》《类要》诸书总裁。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多次为建文帝谋克燕对策。后朱棣引兵攻入京师,授笔起草登基诏书,不从,掷笔于地,且哭且骂,遂被杀,凡灭十族(九族及方的学生),死者八百七十余人。他主张为文“道明而辞达”。其文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时人争诵。著有《逊志斋集》。
这是一篇史论。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参考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编辑/姚晟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①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因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注]①庶孽:兄弟、子侄。
实战演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遗:忽略
B.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 惩:惩罚,引申为灭亡
C.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几:通“机”,关键
D. 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 周:周密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光武之惩哀平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 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 则或咎其欲出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
B. 稍剖析之而分其势
C. 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
D. 笼络当世之务
4. 把文言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而王莽卒移汉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事理昭析。
B. 本文首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 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 末段以良医、良巫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件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6. 请你说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当秦之世”至“皆出其所备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B惩:警戒,借鉴;C几:先兆,预兆;D考虑周全,动词)
2. D(A介词,从;介词,表被动。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都是代词,那些)
3. A(A古今同义,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B古:分割(土地);今:辨析,分析;C古:救活别人;今:活着的人;D古:包揽;今:拉拢,控制)
4. {1}译文:但是(没想到)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2}译文: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发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 {3}译文: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5. C(C中段要说明的是“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6. 第二段举了自秦至宋各朝的大量例子来进行论证,这些例子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是扣住开头的话,从而得出了“虑天下者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才不至于亡国”这个中心论点。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别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明浙江宁海人。幼时好学;及长,师宋濂,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除汉中府学教授,蜀王聘为世子师。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次年迁侍讲学士,后改文学博士,为《太祖实录》《类要》诸书总裁。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多次为建文帝谋克燕对策。后朱棣引兵攻入京师,授笔起草登基诏书,不从,掷笔于地,且哭且骂,遂被杀,凡灭十族(九族及方的学生),死者八百七十余人。他主张为文“道明而辞达”。其文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时人争诵。著有《逊志斋集》。
这是一篇史论。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参考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