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过程与思考形式,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探究,以知识获得的过程来掌握学习所拥有的能力的方法。高中数学的难度和抽象思维性较强,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巧设开放性探究引导,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空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086
探究式教学将教师转变为引领者,把学生作为探究者,引导学生主动找寻问题的答案。利用学生参与学习、思考探索问题的过程来体会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笔者结合自己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以期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一、探究式教学
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将抽象的新知识用较为具体的、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探索,发现内在的规律,以特殊总结一般。其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验证问题和得出结论。具体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获得数学理论的结果是学生依靠自己的观察、验证、交流等方式取得的。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空间逻辑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善于分解和分辨。运用探究学习的教学内核,巧妙地将发散性题目运用到探究式学习中,并结合微课、分组学习、分层教学等其他教学方式,共同推进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在作业环节,要做到分层考核,按照不同的学习水平,提供给学生相应层次的作业,鼓励他们进行学习内容和思路的拓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中将单个要素探究与整体探究相结合,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探究教学,对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满足探究课堂的要求。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高中学生处在人生知识和探索的顶尖时期,对于未知数学世界的学习保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1]。在实际教学中,只图加快教学进度,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把学习过程压缩,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考试和习题,这样的学习模式显然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不符,这与认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数学知识较为枯燥复杂,很多学生觉得无所适从,难以建立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知识体系。探究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与交流,也便于给予教师更多的信息反馈,同时还推进了个性化教学,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1.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探究式学习将问题抛出在前,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知识的学习,它不是简单地给予与接受,思维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水到渠成的探究过程。教师要把思考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权利让给学生,为学生主动学习并巧妙设置一些障碍,根据问题的发散加之以引导来一步步推敲得出答案[2]。探究过程给学生更多可以独立分析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行动力,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
2.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利用课本的难点知识,创造带有疑问的学习情境,来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由问题来做指引,利用热点问题作为钥匙去培养他们探索和研究的积极性。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科目,虽然它不如文学类的科目能够迅速激发人们的情感,但是数学解题的过程,以及逻辑推理和发现的过程,也会让学生体会科学和数学的魅力所在,并且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解答出一个问题,充满成就感。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巧妙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内在转化和替代,学生就能逐步建立起学习数学的正确态度。
3.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预计达到的标准,是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所以在设置探究式教学时,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准确把握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和考试要求,以学生的基础和层次为起点,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还要以探究式学习的核心理念,突出探究的过程和重点,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4.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探究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应该结合课程的特点与知识的特点来进行,在使用时要把握好。实践性强的内容区别于纯理论的数学知识,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理论更适合通过实验、讨论、分析等获得知识。连贯性强的知识,知识的前后节点之间存在连续,并可以通过旧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未知知识。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适合发散性思维,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设置不同的探究方式,以期适合学生的发展。
5.联系生活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的考试要求和学生基础,创设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情境、问题性情境和探究性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教师还要探索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新兴的技术手段,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师进行教学素材的收集和动态函数的演示。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吸引学生探究学习的思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展示书本之外的数学原理。例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教材中多用了若p则q的抽象式讲解方式,学生很难形成直观印象,在解答类似题目时,往往很难理解透徹。对此,教师可以用现实生活举例说法,引入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理解充分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再以积分制足球比赛为例,若本场胜利,则出线,但是本场出线,不一定是胜利,有可能是平局,以此让学生切身体会两者的不同。
6.进行小组分组式学习
小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通过彼此的取长补短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同时从其他学生身上能获取更多的思维火花。相互交流也能使得处于同一层次水平下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学习问题,教师应积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分成实力均等的小组来推动学生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田自上.基于STEM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1(11):111-112.
[2]何伟欣.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1(3):74.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266700)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086
探究式教学将教师转变为引领者,把学生作为探究者,引导学生主动找寻问题的答案。利用学生参与学习、思考探索问题的过程来体会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笔者结合自己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以期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一、探究式教学
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将抽象的新知识用较为具体的、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探索,发现内在的规律,以特殊总结一般。其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验证问题和得出结论。具体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获得数学理论的结果是学生依靠自己的观察、验证、交流等方式取得的。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空间逻辑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善于分解和分辨。运用探究学习的教学内核,巧妙地将发散性题目运用到探究式学习中,并结合微课、分组学习、分层教学等其他教学方式,共同推进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在作业环节,要做到分层考核,按照不同的学习水平,提供给学生相应层次的作业,鼓励他们进行学习内容和思路的拓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中将单个要素探究与整体探究相结合,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探究教学,对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满足探究课堂的要求。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高中学生处在人生知识和探索的顶尖时期,对于未知数学世界的学习保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1]。在实际教学中,只图加快教学进度,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把学习过程压缩,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考试和习题,这样的学习模式显然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不符,这与认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数学知识较为枯燥复杂,很多学生觉得无所适从,难以建立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知识体系。探究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与交流,也便于给予教师更多的信息反馈,同时还推进了个性化教学,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1.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探究式学习将问题抛出在前,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知识的学习,它不是简单地给予与接受,思维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水到渠成的探究过程。教师要把思考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权利让给学生,为学生主动学习并巧妙设置一些障碍,根据问题的发散加之以引导来一步步推敲得出答案[2]。探究过程给学生更多可以独立分析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行动力,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
2.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利用课本的难点知识,创造带有疑问的学习情境,来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由问题来做指引,利用热点问题作为钥匙去培养他们探索和研究的积极性。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科目,虽然它不如文学类的科目能够迅速激发人们的情感,但是数学解题的过程,以及逻辑推理和发现的过程,也会让学生体会科学和数学的魅力所在,并且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解答出一个问题,充满成就感。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巧妙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内在转化和替代,学生就能逐步建立起学习数学的正确态度。
3.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预计达到的标准,是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所以在设置探究式教学时,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准确把握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和考试要求,以学生的基础和层次为起点,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还要以探究式学习的核心理念,突出探究的过程和重点,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4.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探究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应该结合课程的特点与知识的特点来进行,在使用时要把握好。实践性强的内容区别于纯理论的数学知识,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理论更适合通过实验、讨论、分析等获得知识。连贯性强的知识,知识的前后节点之间存在连续,并可以通过旧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未知知识。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适合发散性思维,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设置不同的探究方式,以期适合学生的发展。
5.联系生活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的考试要求和学生基础,创设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情境、问题性情境和探究性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教师还要探索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新兴的技术手段,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师进行教学素材的收集和动态函数的演示。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吸引学生探究学习的思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展示书本之外的数学原理。例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教材中多用了若p则q的抽象式讲解方式,学生很难形成直观印象,在解答类似题目时,往往很难理解透徹。对此,教师可以用现实生活举例说法,引入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理解充分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再以积分制足球比赛为例,若本场胜利,则出线,但是本场出线,不一定是胜利,有可能是平局,以此让学生切身体会两者的不同。
6.进行小组分组式学习
小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通过彼此的取长补短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同时从其他学生身上能获取更多的思维火花。相互交流也能使得处于同一层次水平下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学习问题,教师应积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分成实力均等的小组来推动学生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田自上.基于STEM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1(11):111-112.
[2]何伟欣.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1(3):74.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