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初中数学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成为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便需要指导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快速做出决断,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注重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从而有效促进初中学生的智力开发,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直觉思维,最大限度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在提问的过程中巧妙地藏着数学课程的教学重难点,促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真正锻炼。只有当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解析式”这个内容的时候,老师可设置过(0,2)和(-2,0)两点的直线解析式,引导学生进行求解。当学生在计算之前,老师可将自己计算的结果先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比较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时,大部分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数学老师为什么能够算得这么快呢?”“老师的答案是否正确呢?”在验证了老师的答案正确后,学生肯定又会进一步提出疑问“老师在计算过程中用的什么方法呢?是不是有什么没有教的秘密捷径可走?”教师通过这样巧妙的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以这个问题为指引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两条平行直线同位角相等”的结论,如果老师只是采取测量推理的形式,则无法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体系,难以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老师在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打造良好的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深化认识平行线同位角的关系,促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构建起良好的知识体系,有效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首先,老师通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即:“如果两条直线为平行关系,但同位角是不相等的,那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同学们可以给出几点猜想?”同学们在老师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探究,并在不斷探究的过程中提出:“同位角既然不相等,那这样两条直线必定为交叉”。然后,老师说:“这位同学的思维较为灵活,我们可以使用空间想象来进行反证明。”这样通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
三、注重解疑导拨,强化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时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应该解疑进行导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规律,及时补充和修正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强化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一是实施生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之间相互得到启发;二是采取小组探究方法,指导学生严格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探究;三是采取全班集体探究,指导学生就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究,坚持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最大限度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切实增强初中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条件。
例如,在学习“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的知识点时,老师应该充分凸显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内任选一点,并积极探究点移动的基本规律:(1)表示出该点的坐标;(2)分别将点向上、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并将移动后的坐标表示出来;(3)分别将点向左、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将移动后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可准确把握时机进行解疑导拨,让学生再老师的指引下深入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注重学生的直觉思维品质发展
初中生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学科,便必然要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且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亦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与数学能力的关键手段。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务必注重数学思维与实际教学过程合理渗透。与此同时,为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及掌握,教师还应将数学概念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以此不仅能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且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巨大帮助,继而可切实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针对“认知几何图形”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在讲解结合图形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继而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几何图形的回想,再将之与教材中的几何图形相对比并找出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基于此,教师再适当地将“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等数学几何概念引进教学,以此既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基于时下这种信息化时代,教师亦可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诸如“绚丽的烟花”“粉刷墙壁以及开关门过程”的动态图片,以此引导学生理解“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集合概念,如此一来,通过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结合在一起,不仅真正做到了数学思维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且学生的思维及应变能力亦能得到良好的培养,继而可切实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良好发展。
五、引导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的数学思维深刻性,即指学生于思考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深度,具体而言即指学生归纳数学知识点,抓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关键,更能帮助学生透过问题直达本质。以此将能极大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如针对“勾股数”的研究过程,教师便可首要引导学生观察如下两组简单的勾股数,如: (1)3,4,5;5,12,13;7,24,25;9,40,41……
(2)4,3,5;6,8,10,;8,15,17;10,24,26……
对于上述两组勾股数,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总结第一组勾股数的规律,而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第一组勾股数的第二个数均为第一个数的平方减1再除2;而第三个数则是第二个数加1,由此学生得出结论,若n为基数且大于等于3,则为勾股数,而通过观察第二组勾股数的成数规律学生发现,第一个数为偶数,而第三个数而第一个数一半的平方减1,第三个数为第一个数一半的平方加1,由此得出结论,若n为偶数且大于等于4,则为勾股数。通过对上述两组勾股数的分析,不仅能帮助学生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且经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比较,还能找出其中“共性”,继而在深化学生对事物本质学术属性的认知同时可切实促进学生逐步由特殊到一般不断深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六、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敏捷性
初中数学包含大量重要的计算公式,而基于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往往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强制记忆。虽然,此方式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公式,但随着公式学习数量的增添,学生也容易对部分公式产生混淆,且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关于此前学习到的公式也会被逐步忘却。对此,教师更需注重将变式训练灵活运用到公式教学中,以促进传统公式及定理的有效转化,继而在增进学生的理解和极易同时促使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亦能做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如针对“对称性”与“两条线断之和最小问题”的讲解过程,教师便可结合线段的相关理论来进行相应的讲解,以此既能深化学生理解,且能同时促使学生思维转化,继而切实增强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等综合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时,通过坚持从数学知识点的本质内涵入手,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点的同时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直觉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20(4).
[2] 刘洪杰.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19(5).
[3] 赵增富. 初中數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摭谈[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 000(047):195.
关键词:初中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注重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从而有效促进初中学生的智力开发,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直觉思维,最大限度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在提问的过程中巧妙地藏着数学课程的教学重难点,促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真正锻炼。只有当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解析式”这个内容的时候,老师可设置过(0,2)和(-2,0)两点的直线解析式,引导学生进行求解。当学生在计算之前,老师可将自己计算的结果先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比较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时,大部分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数学老师为什么能够算得这么快呢?”“老师的答案是否正确呢?”在验证了老师的答案正确后,学生肯定又会进一步提出疑问“老师在计算过程中用的什么方法呢?是不是有什么没有教的秘密捷径可走?”教师通过这样巧妙的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以这个问题为指引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两条平行直线同位角相等”的结论,如果老师只是采取测量推理的形式,则无法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体系,难以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老师在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打造良好的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深化认识平行线同位角的关系,促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构建起良好的知识体系,有效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首先,老师通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即:“如果两条直线为平行关系,但同位角是不相等的,那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同学们可以给出几点猜想?”同学们在老师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探究,并在不斷探究的过程中提出:“同位角既然不相等,那这样两条直线必定为交叉”。然后,老师说:“这位同学的思维较为灵活,我们可以使用空间想象来进行反证明。”这样通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
三、注重解疑导拨,强化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时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应该解疑进行导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规律,及时补充和修正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强化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一是实施生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之间相互得到启发;二是采取小组探究方法,指导学生严格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探究;三是采取全班集体探究,指导学生就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究,坚持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最大限度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切实增强初中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条件。
例如,在学习“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的知识点时,老师应该充分凸显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内任选一点,并积极探究点移动的基本规律:(1)表示出该点的坐标;(2)分别将点向上、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并将移动后的坐标表示出来;(3)分别将点向左、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将移动后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可准确把握时机进行解疑导拨,让学生再老师的指引下深入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注重学生的直觉思维品质发展
初中生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学科,便必然要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且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亦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与数学能力的关键手段。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务必注重数学思维与实际教学过程合理渗透。与此同时,为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及掌握,教师还应将数学概念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以此不仅能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且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巨大帮助,继而可切实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针对“认知几何图形”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在讲解结合图形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继而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几何图形的回想,再将之与教材中的几何图形相对比并找出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基于此,教师再适当地将“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等数学几何概念引进教学,以此既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基于时下这种信息化时代,教师亦可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诸如“绚丽的烟花”“粉刷墙壁以及开关门过程”的动态图片,以此引导学生理解“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集合概念,如此一来,通过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结合在一起,不仅真正做到了数学思维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且学生的思维及应变能力亦能得到良好的培养,继而可切实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良好发展。
五、引导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的数学思维深刻性,即指学生于思考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深度,具体而言即指学生归纳数学知识点,抓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关键,更能帮助学生透过问题直达本质。以此将能极大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如针对“勾股数”的研究过程,教师便可首要引导学生观察如下两组简单的勾股数,如: (1)3,4,5;5,12,13;7,24,25;9,40,41……
(2)4,3,5;6,8,10,;8,15,17;10,24,26……
对于上述两组勾股数,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总结第一组勾股数的规律,而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第一组勾股数的第二个数均为第一个数的平方减1再除2;而第三个数则是第二个数加1,由此学生得出结论,若n为基数且大于等于3,则为勾股数,而通过观察第二组勾股数的成数规律学生发现,第一个数为偶数,而第三个数而第一个数一半的平方减1,第三个数为第一个数一半的平方加1,由此得出结论,若n为偶数且大于等于4,则为勾股数。通过对上述两组勾股数的分析,不仅能帮助学生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且经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比较,还能找出其中“共性”,继而在深化学生对事物本质学术属性的认知同时可切实促进学生逐步由特殊到一般不断深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六、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敏捷性
初中数学包含大量重要的计算公式,而基于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往往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强制记忆。虽然,此方式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公式,但随着公式学习数量的增添,学生也容易对部分公式产生混淆,且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关于此前学习到的公式也会被逐步忘却。对此,教师更需注重将变式训练灵活运用到公式教学中,以促进传统公式及定理的有效转化,继而在增进学生的理解和极易同时促使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亦能做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如针对“对称性”与“两条线断之和最小问题”的讲解过程,教师便可结合线段的相关理论来进行相应的讲解,以此既能深化学生理解,且能同时促使学生思维转化,继而切实增强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等综合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时,通过坚持从数学知识点的本质内涵入手,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点的同时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直觉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20(4).
[2] 刘洪杰.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19(5).
[3] 赵增富. 初中數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摭谈[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 000(04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