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大学某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授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时说道:“王阳明在结婚前的一天突然失踪了,大家都找不到他,后来才知道,原来王阳明先生是在道观里面和一个道士谈论‘养生之道’,看来王阳明先生的身体很差,所以很注重养生。”我坐在电视机前听到该教授如此解释,忍不住笑了出来。因为教授对文献资料的理解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因为所谓道家的“养生之道”是指,“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其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庄子·养生主》中有篇文章叫《庖丁解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清人王先谦《庄子集释》对“养生主”解释:“顺事而不滞于事,冥情而不撄其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也。”该教授所犯的错误是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解释古代文本。
在现今的语文教育中,类似于该教授的错误是非常多的,不胜枚举。如用儒家的思想去注解道家思想的文章,简而言之就是用别家的思想去解释此家之文本,甚而用现代人的功利思想去理解古代文本。这样的文本解读方法是错误的。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历来为文学评论家所称道,然而就文章的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般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到此处的时候,都会提出问题,此处陶渊明有一点点悲观思想,或者说陶渊明做不了官,其内心是痛苦的。其实如此解释文本真可谓大谬。因为《归去来兮辞》的序言说得很清楚:“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序言中说自己因为贫穷而出来做了官,但是做官后惆怅感慨,深深感到愧对自己平生的志愿。
此后陶渊明做了什么呢?序言中说:“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接着又说:“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陶渊明希望收拾衣装,星夜离去。到自己离职不做官后,順遂了自己的心愿。然而很多人在解释时偏偏要说陶渊明是想做官,做不了官,所以内心其实是很痛苦的,并且引经据典地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煞有介事地说古代的读书人都是想做官的。他们深受孔圣人的影响云云。其实这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类似于前文提到的浙大某教授的错误——用别家的思想来解释此家思想的文本,即用儒家思想来解释道家思想的人物事迹及文章。陶渊明和王阳明就其思想而言,他们的思想有太多的道家思想,而非儒家思想。用儒家思想去解释一个道家人物的所言所行,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此,笔者联想到一个类似错误的故事,某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有细心的群众发现,我国领导人一直是用左手招手,于是乎有一位博士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来证明领导人为什么要用左手敬礼,并且引经据典说《道德经》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并说,领导人
用左手敬礼,是表示不尚武力。对于该博士这样的解释,我认为十分迂腐。请问该博士,用道家思想来解释马列主义者的言行,您觉得合适吗?真是可笑而又荒唐至极。如果用左手敬礼,是表示不尚武力。那么会见外宾的时候,伸出右手去握手的意思难道是想向该国宣战?还有,以后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见到亲朋好友,那也就只能用左手握手,用左手招手,以表示友好?真是迂腐至极。
因此,对于一个伟人、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先搞清楚其思想属于哪家哪派,便用那家那派的思想去解读。(文本的思想解读最难的是:该文不是一家之言,而是集众家之长,思想性较为复杂的文章,如苏轼就是集儒、释、道于一身,本文限于篇幅不做赘述。)因此对于文本的解读,千万不要牵强附会,闹出“郢书燕说”的笑话来。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类此。”意思是说,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宰相。晚上写信,因为照明的火炬不亮,于是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举烛”两字。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任用德才兼备的贤人。”燕国的宰相向燕王禀告了任贤的道理,燕王十分高兴,国家因此大治。燕国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信原来的意思。当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
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子就说出了当代(战国时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牵强附会地解释文本。两千年后今天的学者还是这样,解释文本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都是穿凿附会。也难怪有网友看到某些人对古文文本的解释会说出“孔子很生气,孟子很着急”的话语。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551711)
在现今的语文教育中,类似于该教授的错误是非常多的,不胜枚举。如用儒家的思想去注解道家思想的文章,简而言之就是用别家的思想去解释此家之文本,甚而用现代人的功利思想去理解古代文本。这样的文本解读方法是错误的。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历来为文学评论家所称道,然而就文章的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般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到此处的时候,都会提出问题,此处陶渊明有一点点悲观思想,或者说陶渊明做不了官,其内心是痛苦的。其实如此解释文本真可谓大谬。因为《归去来兮辞》的序言说得很清楚:“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序言中说自己因为贫穷而出来做了官,但是做官后惆怅感慨,深深感到愧对自己平生的志愿。
此后陶渊明做了什么呢?序言中说:“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接着又说:“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陶渊明希望收拾衣装,星夜离去。到自己离职不做官后,順遂了自己的心愿。然而很多人在解释时偏偏要说陶渊明是想做官,做不了官,所以内心其实是很痛苦的,并且引经据典地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煞有介事地说古代的读书人都是想做官的。他们深受孔圣人的影响云云。其实这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类似于前文提到的浙大某教授的错误——用别家的思想来解释此家思想的文本,即用儒家思想来解释道家思想的人物事迹及文章。陶渊明和王阳明就其思想而言,他们的思想有太多的道家思想,而非儒家思想。用儒家思想去解释一个道家人物的所言所行,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此,笔者联想到一个类似错误的故事,某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有细心的群众发现,我国领导人一直是用左手招手,于是乎有一位博士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来证明领导人为什么要用左手敬礼,并且引经据典说《道德经》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并说,领导人
用左手敬礼,是表示不尚武力。对于该博士这样的解释,我认为十分迂腐。请问该博士,用道家思想来解释马列主义者的言行,您觉得合适吗?真是可笑而又荒唐至极。如果用左手敬礼,是表示不尚武力。那么会见外宾的时候,伸出右手去握手的意思难道是想向该国宣战?还有,以后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见到亲朋好友,那也就只能用左手握手,用左手招手,以表示友好?真是迂腐至极。
因此,对于一个伟人、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先搞清楚其思想属于哪家哪派,便用那家那派的思想去解读。(文本的思想解读最难的是:该文不是一家之言,而是集众家之长,思想性较为复杂的文章,如苏轼就是集儒、释、道于一身,本文限于篇幅不做赘述。)因此对于文本的解读,千万不要牵强附会,闹出“郢书燕说”的笑话来。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类此。”意思是说,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宰相。晚上写信,因为照明的火炬不亮,于是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举烛”两字。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任用德才兼备的贤人。”燕国的宰相向燕王禀告了任贤的道理,燕王十分高兴,国家因此大治。燕国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信原来的意思。当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
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子就说出了当代(战国时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牵强附会地解释文本。两千年后今天的学者还是这样,解释文本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都是穿凿附会。也难怪有网友看到某些人对古文文本的解释会说出“孔子很生气,孟子很着急”的话语。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55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