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这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教学,教材中《各族小朋友在一起》这首歌曲旋律活泼轻快,适合同桌互动进行律动。可以通过身体的律动,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这首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情绪、旋律。因为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很受学生的喜欢。所以一节课学生都是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学习的很认真。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上台演唱,这时候同学们都争着抢着上台,几个同学被我叫到了讲台上,几个平时很淘气的男生也主动跑了上来。我看着前面的同学挤得跟本没办法演唱,于是我就到前面把那几个淘气的学生撵了回去,让他们几个下一轮再演唱。当时我没有想太多,更没有注意到那几个同学落寞的神情。等第一组的学生都演唱完了,我准备把刚才那几个淘气的学生重新叫上来,毕竟那几个淘气的学生愿意主动表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无论我怎么劝他们都不肯到前面去表演,整个人也蔫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刚刚我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连其他几个学生的兴趣也没有那么高了。课下我做了反思,并考虑了处理方法。
第二节音乐课上,我寻找时机,恰当的对那几个同学闪光之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我要把那几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找回来,弥补前节课无心造成的过失。让人欣慰的是表扬和激励还真管用,那几个生龙活虎的小淘气又回来了。
为了让我们的活动再丰富一些,课堂气氛再活跃一些,我说:“让我们给每一句加上一些动作。”学生兴致勃勃的说:“好!”我提供了一套动作。学生学会动作后,我就让他们自己听音乐同桌合作进行律动。虽然他们的动作是正确的,也合上节拍了,但总觉得缺乏点什么。分析了一下,是学生没有把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融进自己的心灵,只是机械的做老师教的动作。所以我决定和和学生一起表演,用老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并表现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于是音乐再起时,我和同学们共同表演起了《各族小朋友在一起》,这次从同学们的表情、动作可以体会到大家欢快、愉悦的情绪.
在表演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加入了几个新的动作,一开始学生只是模仿。后来有几个学生看老师在创作新的动作了,他们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律动动作,此刻教室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创编动作,我就鼓励学生说;“看看谁的動作最有创意,跟别人是不一样的,那老师就模仿他的动作。”他们听老师这么一说,个个心里都发出了创造的小芽,开始创作“不一样的动作”,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由学生在听之后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加深了自己的音乐体验。
[案例分析]
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是陶冶他们性情、滋养他们心灵的一副良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应该大胆地将学生心目中“遥不可及”的音乐创作带入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体,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意识、勇于创造的能力。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在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案例中,学生的积极性本来是很高的,我的一时疏乎使学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正确、及时、有效地引导,让他重新建立对学习的信心,重新热爱我的音乐课。所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互动也是最能激起学生表现的热情、创作热情的好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共同表演,是在这个过程中最便捷的桥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对音乐素质欠缺的那部分学生来说,起到的是一个示范作用。对另外一部分音乐素质较好一点的学生来说,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共同的参与者。因此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及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无拘无束,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更好的发挥创造力。
这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教学,教材中《各族小朋友在一起》这首歌曲旋律活泼轻快,适合同桌互动进行律动。可以通过身体的律动,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这首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情绪、旋律。因为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很受学生的喜欢。所以一节课学生都是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学习的很认真。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上台演唱,这时候同学们都争着抢着上台,几个同学被我叫到了讲台上,几个平时很淘气的男生也主动跑了上来。我看着前面的同学挤得跟本没办法演唱,于是我就到前面把那几个淘气的学生撵了回去,让他们几个下一轮再演唱。当时我没有想太多,更没有注意到那几个同学落寞的神情。等第一组的学生都演唱完了,我准备把刚才那几个淘气的学生重新叫上来,毕竟那几个淘气的学生愿意主动表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无论我怎么劝他们都不肯到前面去表演,整个人也蔫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刚刚我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连其他几个学生的兴趣也没有那么高了。课下我做了反思,并考虑了处理方法。
第二节音乐课上,我寻找时机,恰当的对那几个同学闪光之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我要把那几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找回来,弥补前节课无心造成的过失。让人欣慰的是表扬和激励还真管用,那几个生龙活虎的小淘气又回来了。
为了让我们的活动再丰富一些,课堂气氛再活跃一些,我说:“让我们给每一句加上一些动作。”学生兴致勃勃的说:“好!”我提供了一套动作。学生学会动作后,我就让他们自己听音乐同桌合作进行律动。虽然他们的动作是正确的,也合上节拍了,但总觉得缺乏点什么。分析了一下,是学生没有把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融进自己的心灵,只是机械的做老师教的动作。所以我决定和和学生一起表演,用老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并表现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于是音乐再起时,我和同学们共同表演起了《各族小朋友在一起》,这次从同学们的表情、动作可以体会到大家欢快、愉悦的情绪.
在表演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加入了几个新的动作,一开始学生只是模仿。后来有几个学生看老师在创作新的动作了,他们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律动动作,此刻教室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创编动作,我就鼓励学生说;“看看谁的動作最有创意,跟别人是不一样的,那老师就模仿他的动作。”他们听老师这么一说,个个心里都发出了创造的小芽,开始创作“不一样的动作”,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由学生在听之后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加深了自己的音乐体验。
[案例分析]
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是陶冶他们性情、滋养他们心灵的一副良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应该大胆地将学生心目中“遥不可及”的音乐创作带入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体,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意识、勇于创造的能力。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在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案例中,学生的积极性本来是很高的,我的一时疏乎使学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正确、及时、有效地引导,让他重新建立对学习的信心,重新热爱我的音乐课。所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互动也是最能激起学生表现的热情、创作热情的好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共同表演,是在这个过程中最便捷的桥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对音乐素质欠缺的那部分学生来说,起到的是一个示范作用。对另外一部分音乐素质较好一点的学生来说,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共同的参与者。因此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及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无拘无束,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更好的发挥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