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史记·屈原贾生传》和《汉书·贾谊传》都有对贾谊的记述,但出现一些较大的差异:司马迁重视贾谊“同死生,轻去就”的精神,但对于其政治方面的记述过于简略;班固则重视贾谊政治方面的成就,而忽略其精神方面的贡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文章作者就司马迁和班固的家庭出身和个人经历这两方面进行探究,并且由此进一步寻找这些因素对于现今高中历史教师如何上好历史课的启示。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司马迁 班固 高中历史教学
《史记·屈原贾生传》和《汉书·贾谊传》都有对贾谊的记述,在介绍其出身、发迹,以及被皇上任用制定法制、被小人诬陷而遭贬等方面,除了个别文字之外,没有太大的差别。
我现将其不同之处列出如下:在贾谊劝谏皇上的过程方面,《史记》:“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而《汉书》抄录了贾谊的几篇长篇“上疏”,以古论今,从“削藩、抚边、务本、铸钱”等角度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劝谏的结果方面,《史记》仅以“文帝不听”概括,而《汉书》中记载得更为具体,不仅写了文帝的作法,并将后来淮南王之子叛乱之事记入,让人更加佩服贾谊的长远眼光;在评论贾谊没被重用方面,《史记》写道:“文帝不听”,更多的把责任归咎于皇上的不识人才,《汉书》认为“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班固认为贾谊有机遇,只是英年早逝;而在最后的论述中,司马迁谈道:“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班固的评论为:“贾谊言三代与秦之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
通过以上对比可见,司马迁在写贾谊的一生时侧重于其“同死生,轻去就”的精神,班固着重于贾谊在政治方面的建树。司马迁在其笔下的“贾生”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感情,使读者对贾谊产生深切的同情。但从史学性传记角度看,“司马迁的做法显然值得商榷,因为他过于垂青贾谊的文才,而忽略了贾谊杰出的政治才华”。梁启超认为“以吾论之,(《屈原贾生传》)反是篇中第二等文字耳”,因为他没有把史实很好地呈现出来,令读者云里雾里的;而班固则以史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贾谊在政治方面的事迹较为全面的记载下来,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但读起来较为枯燥,在今天这个流行速食文化的社会,较难找到像黄庭坚和苏舜钦一样酷爱《汉书》的读者了。
对于同一个贾谊,为何在两位史学大家的笔下,显出这么大的差异呢?究竟原因何在?我认为这要追溯一下司马迁和班固二人的家庭出身和个人经历。
贾谊和司马迁在出身和个人经历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贾谊同样出身一般,“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招置门下,甚幸爱”。仅仅因为其“秀才”(才学优秀),被吴廷尉起用,后来由于汉文帝初立,积极网罗天下人才,使得贾谊得以被文帝召为博士。可见贾谊“不属于贵族地主阶级,而是代表中下层地主阶级的利益”。司马迁从祖上到他当时,家道已经没落了,属于中、下等的地主阶级。在个人经历方面,贾谊也因为制定法律有功,招致小人陷害而被贬至长沙;司马迁一生经历的最具转折性的事件就是李陵事件,他为李陵辩护而惨遭宫刑。“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综上可见,相似的经历使得司马迁在写到贾谊时,寄寓了自己无限的感慨。所以司马迁就封淮南王之子为列侯一事时,着墨很少,令读者有些不知所云,而其对于贾谊所倾注的感情之真,理解之切,令人久久难以平静。
班固和贾谊的经历就相去甚远了。班固出身豪族,“始皇之末,班壹避墬于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值汉初定,与民无禁,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戈猎,旌旗鼓吹”。其家族做过的官职如下:上官守、长子令、上河农都尉、左曹越骑校尉、婕妤、奉车都尉,经济和政治地位都很显赫。班固在当时基本上处于顺境,受惠于此时的制度,所以更多的是从维护这种制度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班固在记述贾谊时更多地关注了他在政治方面的建树,而对其在人生道路的失意仅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史实为主,并在最后的评述中,丝毫没从贾谊的精神方面予以评价,令人觉得刻板生硬。
正是由于司马迁、班固在出身、个人经历上与所记述对象贾谊的异同,使得他们对同一个人的记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而今天的我们,出身的阶级差异已不复存在,但个人经历上的不同,又会对看待问题的角度产生影响。书籍教育和教师的课堂教育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那么高中历史教师,从个人经历这一角度来看,应该如何上好历史课呢?我认为从司马迁、班固对贾谊记叙的差异中,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一、讲授内容:提供全面的营养
历史教师要将史实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因为只有完整的历史框架,才会使学生养成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习惯,不至于偏激。并且人们在思维方面,连贯系统的知识会更容易被接受。正如范晔所言:“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在《史记》、《汉书》对于贾谊的描写中,司马迁并没有清楚地介绍政治方面的史实,使得读者在知识架构上出现空白。而班固则将贾谊的政治生涯、文学生涯介绍得较为全面。朱自清评价《汉书》说:“史书叙汉事,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这是他的独到处。”所以在讲授内容方面,班固要比司马迁讲解得更全面。班固“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究穷”。所以历史教师自身要掌握好系统、完整的史实,“无论是治一民族一国家一社会或一地方的历史,都应在空间上力求其遍,在时间上力求其通,在内容上力求其整,在对象上力求其全”。其次,我们千万不要因个人喜好,而自行删减历史内容,而应以追求全面地、清晰地叙述史实为目标去努力。
二、讲授对象:“跳一跳,摘苹果”
历史教师在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后,对于各个方面的内容,应根据讲授对象的爱好、水平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处理。根据学生的爱好,教师适当地增加一些故事,或缩减一些较为枯燥的情节,使学生产生继续听下去的愿望。张显传教授认为,“史记中讲述了很多历史故事,有些篇目本身就是用一个个故事编纂成的。这种方法又能适用于不同的人来学习历史,发挥其教育功能”。
根据学生的水平、认知规律,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删减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次要内容,增加一些学生踮踮脚尖可以接受的内容,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他认为儿童发展分两个水平:第一个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第二个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主张教学应当依靠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因素,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儿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智力的阶梯上提高一级。李帆老师认为,“没有思维难度的课堂,就无法实现受教育者內心精神的主动生长,更无益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汉书》中,班固将贾谊大段的“上谏”完全摘录其中,确实可以很好地展示贾谊的政治智慧。但如果拿此书给高中生看,能看进去的人寥寥无几。而我们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简短的、有代表性的句子给学生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太多时候,我们总是想教给学生很多的知识,孰不知过犹不及。
另外,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大量使用课堂情景设置,使得课堂呈现出娱乐化趋势,而其对于历史教学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却没有深入思考。这种种情形,不免令人担忧,究竟在知识和兴趣的天平上,历史教师应如何去平衡?我认为我们不妨多为学生创造有效的“最近发展区”,使得他们愿意跳一跳,摘到更高处的苹果。
三、情感教育:以实动人
作为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这是很多教师都熟知并且越来越重视的。但是一些教师将此项教育视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讲的内容空且大,难免会令学生摸不到边际,效果可想而知。我认为越具体的情感,越易打动学生。怎样才能使得教师将历史的情感教育讲得更具体,这要和教师自身的阅历有关。正如《史记》中,由于司马迁与贾谊有过相似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所以他与笔下的人物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令读者既对贾谊的被贬深感痛心,又被贾谊的诗赋所打动,司马迁的一句“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使得身在繁华浮躁世界中的读者,开始看淡功名利禄,开始耕耘已经荒芜了的心灵后花园,寻找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
萧功秦教授认为:“人文科学,尤其是那些人文性特别强的学科,学者的个人经验至关重要。”例如,“在对人的生和死上,孔孟遗教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司马迁的看法却与此不同……那些一遇侮辱就轻生自杀的人,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勇士。”“司马迁对于生和死的精彩议论,在他的道德思想中具有特殊意义。”他犹如一位优秀的教师,将自己的感想与学生分享,感动并影响着后人。而司马迁之所以能产生这种影响力,和他那独特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认为,也要多用心去积累情感教育的素材,不仅要在书籍、网络中,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联系、多体会,这样我们在讲历史课时,才会有真实的感情融入,只有先感动过教师自己的内容,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诚然,司马迁和班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著书立说,有诸多令今人无法想象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但却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地在各自的前进征途中迈出崭新的一步,我认为这也是司马迁、班固甚感欣慰之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班固.汉书·贾谊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杨生枝.司马迁教育思想述略[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湖南:岳麓书社,2003.
[5]李帆.教育:让思考力生长[J].人民教育,2006,(23).
[6]萧功秦.人生经验与历史学者的悟性[J].历史教学,2006,(6).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司马迁 班固 高中历史教学
《史记·屈原贾生传》和《汉书·贾谊传》都有对贾谊的记述,在介绍其出身、发迹,以及被皇上任用制定法制、被小人诬陷而遭贬等方面,除了个别文字之外,没有太大的差别。
我现将其不同之处列出如下:在贾谊劝谏皇上的过程方面,《史记》:“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而《汉书》抄录了贾谊的几篇长篇“上疏”,以古论今,从“削藩、抚边、务本、铸钱”等角度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劝谏的结果方面,《史记》仅以“文帝不听”概括,而《汉书》中记载得更为具体,不仅写了文帝的作法,并将后来淮南王之子叛乱之事记入,让人更加佩服贾谊的长远眼光;在评论贾谊没被重用方面,《史记》写道:“文帝不听”,更多的把责任归咎于皇上的不识人才,《汉书》认为“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班固认为贾谊有机遇,只是英年早逝;而在最后的论述中,司马迁谈道:“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班固的评论为:“贾谊言三代与秦之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
通过以上对比可见,司马迁在写贾谊的一生时侧重于其“同死生,轻去就”的精神,班固着重于贾谊在政治方面的建树。司马迁在其笔下的“贾生”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感情,使读者对贾谊产生深切的同情。但从史学性传记角度看,“司马迁的做法显然值得商榷,因为他过于垂青贾谊的文才,而忽略了贾谊杰出的政治才华”。梁启超认为“以吾论之,(《屈原贾生传》)反是篇中第二等文字耳”,因为他没有把史实很好地呈现出来,令读者云里雾里的;而班固则以史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贾谊在政治方面的事迹较为全面的记载下来,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但读起来较为枯燥,在今天这个流行速食文化的社会,较难找到像黄庭坚和苏舜钦一样酷爱《汉书》的读者了。
对于同一个贾谊,为何在两位史学大家的笔下,显出这么大的差异呢?究竟原因何在?我认为这要追溯一下司马迁和班固二人的家庭出身和个人经历。
贾谊和司马迁在出身和个人经历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贾谊同样出身一般,“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招置门下,甚幸爱”。仅仅因为其“秀才”(才学优秀),被吴廷尉起用,后来由于汉文帝初立,积极网罗天下人才,使得贾谊得以被文帝召为博士。可见贾谊“不属于贵族地主阶级,而是代表中下层地主阶级的利益”。司马迁从祖上到他当时,家道已经没落了,属于中、下等的地主阶级。在个人经历方面,贾谊也因为制定法律有功,招致小人陷害而被贬至长沙;司马迁一生经历的最具转折性的事件就是李陵事件,他为李陵辩护而惨遭宫刑。“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综上可见,相似的经历使得司马迁在写到贾谊时,寄寓了自己无限的感慨。所以司马迁就封淮南王之子为列侯一事时,着墨很少,令读者有些不知所云,而其对于贾谊所倾注的感情之真,理解之切,令人久久难以平静。
班固和贾谊的经历就相去甚远了。班固出身豪族,“始皇之末,班壹避墬于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值汉初定,与民无禁,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戈猎,旌旗鼓吹”。其家族做过的官职如下:上官守、长子令、上河农都尉、左曹越骑校尉、婕妤、奉车都尉,经济和政治地位都很显赫。班固在当时基本上处于顺境,受惠于此时的制度,所以更多的是从维护这种制度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班固在记述贾谊时更多地关注了他在政治方面的建树,而对其在人生道路的失意仅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史实为主,并在最后的评述中,丝毫没从贾谊的精神方面予以评价,令人觉得刻板生硬。
正是由于司马迁、班固在出身、个人经历上与所记述对象贾谊的异同,使得他们对同一个人的记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而今天的我们,出身的阶级差异已不复存在,但个人经历上的不同,又会对看待问题的角度产生影响。书籍教育和教师的课堂教育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那么高中历史教师,从个人经历这一角度来看,应该如何上好历史课呢?我认为从司马迁、班固对贾谊记叙的差异中,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一、讲授内容:提供全面的营养
历史教师要将史实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因为只有完整的历史框架,才会使学生养成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习惯,不至于偏激。并且人们在思维方面,连贯系统的知识会更容易被接受。正如范晔所言:“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在《史记》、《汉书》对于贾谊的描写中,司马迁并没有清楚地介绍政治方面的史实,使得读者在知识架构上出现空白。而班固则将贾谊的政治生涯、文学生涯介绍得较为全面。朱自清评价《汉书》说:“史书叙汉事,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这是他的独到处。”所以在讲授内容方面,班固要比司马迁讲解得更全面。班固“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究穷”。所以历史教师自身要掌握好系统、完整的史实,“无论是治一民族一国家一社会或一地方的历史,都应在空间上力求其遍,在时间上力求其通,在内容上力求其整,在对象上力求其全”。其次,我们千万不要因个人喜好,而自行删减历史内容,而应以追求全面地、清晰地叙述史实为目标去努力。
二、讲授对象:“跳一跳,摘苹果”
历史教师在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后,对于各个方面的内容,应根据讲授对象的爱好、水平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处理。根据学生的爱好,教师适当地增加一些故事,或缩减一些较为枯燥的情节,使学生产生继续听下去的愿望。张显传教授认为,“史记中讲述了很多历史故事,有些篇目本身就是用一个个故事编纂成的。这种方法又能适用于不同的人来学习历史,发挥其教育功能”。
根据学生的水平、认知规律,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删减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次要内容,增加一些学生踮踮脚尖可以接受的内容,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他认为儿童发展分两个水平:第一个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第二个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主张教学应当依靠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因素,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儿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智力的阶梯上提高一级。李帆老师认为,“没有思维难度的课堂,就无法实现受教育者內心精神的主动生长,更无益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汉书》中,班固将贾谊大段的“上谏”完全摘录其中,确实可以很好地展示贾谊的政治智慧。但如果拿此书给高中生看,能看进去的人寥寥无几。而我们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简短的、有代表性的句子给学生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太多时候,我们总是想教给学生很多的知识,孰不知过犹不及。
另外,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大量使用课堂情景设置,使得课堂呈现出娱乐化趋势,而其对于历史教学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却没有深入思考。这种种情形,不免令人担忧,究竟在知识和兴趣的天平上,历史教师应如何去平衡?我认为我们不妨多为学生创造有效的“最近发展区”,使得他们愿意跳一跳,摘到更高处的苹果。
三、情感教育:以实动人
作为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这是很多教师都熟知并且越来越重视的。但是一些教师将此项教育视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讲的内容空且大,难免会令学生摸不到边际,效果可想而知。我认为越具体的情感,越易打动学生。怎样才能使得教师将历史的情感教育讲得更具体,这要和教师自身的阅历有关。正如《史记》中,由于司马迁与贾谊有过相似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所以他与笔下的人物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令读者既对贾谊的被贬深感痛心,又被贾谊的诗赋所打动,司马迁的一句“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使得身在繁华浮躁世界中的读者,开始看淡功名利禄,开始耕耘已经荒芜了的心灵后花园,寻找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
萧功秦教授认为:“人文科学,尤其是那些人文性特别强的学科,学者的个人经验至关重要。”例如,“在对人的生和死上,孔孟遗教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司马迁的看法却与此不同……那些一遇侮辱就轻生自杀的人,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勇士。”“司马迁对于生和死的精彩议论,在他的道德思想中具有特殊意义。”他犹如一位优秀的教师,将自己的感想与学生分享,感动并影响着后人。而司马迁之所以能产生这种影响力,和他那独特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认为,也要多用心去积累情感教育的素材,不仅要在书籍、网络中,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联系、多体会,这样我们在讲历史课时,才会有真实的感情融入,只有先感动过教师自己的内容,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诚然,司马迁和班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著书立说,有诸多令今人无法想象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但却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地在各自的前进征途中迈出崭新的一步,我认为这也是司马迁、班固甚感欣慰之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班固.汉书·贾谊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杨生枝.司马迁教育思想述略[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湖南:岳麓书社,2003.
[5]李帆.教育:让思考力生长[J].人民教育,2006,(23).
[6]萧功秦.人生经验与历史学者的悟性[J].历史教学,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