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没有读书的声音,那是语文的悲哀;课堂上只有读书的声音,那是语文的倒退。这是我身边的一位名师对语文朗读的注释。语文课,没有读,也就不成为语文,读是语文的根本。“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的重要性。读是中国教育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古时诵读,到现在各种形式的读。可以说,现在的语文课堂“读”字当先,我们也是以学生有没有读出课文的“味”来评判学生朗读的好坏。可是,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学生真的都读出“味”来了吗?
一次听学校里一位年轻教师讲课,课一开始,她便向学生明确了这堂课的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味”来。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得知学生已经熟读了课文。于是,这位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一段又一段的再次读课文。当一名学生读完后,教师就会抛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如“你觉得他读出‘味儿’了吗?”“老师觉得他读得很好,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谁比他读得更有‘味儿’?”就这样,学生一段一段地读课文,教师一遍一遍地引导提问。试问这样的朗读指导,真的能让学生读出“味”来吗?回答是否定的。
因此,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味”来,是语文朗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课堂中,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师都经常使用,但未必都能用得恰如其分。
曾聆听一位名师执教《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读课文,找出一两处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并留下思考的痕迹。继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
研读一:“河水没过了我矮小的身子,我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阵冷酷的笑声。”
当学生找出这个句子时,教师立即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读到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这‘冷酷的笑声’里又包含着什么呢?”让学生在自读中思考,理解感受小张洁的可怜无助,以及“那家伙”的冷酷无情。教师接着描述:“这哪是笑声啊?分明是一根根尖利的刺,刺痛着小女孩的心。这不就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吗?这也刺痛着我们的心,一起把这种刺痛的感受读出来。”就这样,在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文本当中,沉浸在学生的朗读当中。
研读二:“我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爬上对岸的……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这段话的研读,教师紧紧抓住“哀愁”一词,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哀愁’什么?”学生对“哀愁”的理解是那么的透彻。“妈妈会哀愁债主拿她去抵债,怕债主们打她、逼她。”“哀愁自己家里太穷了,不能让女儿好好地吃一顿饭。”……教师又进行引导:“做母亲的不能养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被人当小偷!这是母亲最大的痛啊!来!把这种感觉放进这段文字当中,把这份痛读出来!”这时的学生分明见到了那眼里充满哀愁的妈妈,学生的朗读也真正达到了情的最高点。
二、教师示范引导朗读
通过教师范读引导朗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朗读方式,运用恰当其效果同样也很有效。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时不能很好地体会领悟课文,更需要教师的这种示范引导,关键时刻,重点之处,教师大显身手,可以渲染学生的情感、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情感与文本的共鸣。
如在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第八自然段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上……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着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时,教师这样引导:“老师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仿佛觉得这段话里的所有词语,都像一块又一块的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上,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达读了这段文字后的心情。”此时,音乐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了那空旷的田野上,带进了张洁的内心世界,为接下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合作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深情描述引领朗读
课堂中,教师的深情描述同样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情感。如教学《趵突泉》,在引导学生学习描述大泉的这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边听范读,边划出最美或最喜欢的句子,并在同桌间进行交流。当品读到三个“冒、冒、冒”时,教师先让学生连读“冒”字,继而,教师深情描述,引导学生去感受这“冒、冒、冒”。
师:就这样充满青春活力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蕴藏着力量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生生不息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不断地——(生接读)“冒、冒、冒”
就这样,教师的深情描述,让学生在一次一次地跟读中体会到了这简单的“冒”字下蕴涵着的趵突泉的活力,也感受到了作者老舍的别具匠心。
对文本的理解可以是不同角度的,但总离不开一个“情”字。教师能深情地解读文本,再把这种带有温度的感情传达于学生,我想这或许也不失为朗读指导的一个妙方。
综上所述,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 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
(责编 刘宇帆)
一次听学校里一位年轻教师讲课,课一开始,她便向学生明确了这堂课的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味”来。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得知学生已经熟读了课文。于是,这位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一段又一段的再次读课文。当一名学生读完后,教师就会抛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如“你觉得他读出‘味儿’了吗?”“老师觉得他读得很好,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谁比他读得更有‘味儿’?”就这样,学生一段一段地读课文,教师一遍一遍地引导提问。试问这样的朗读指导,真的能让学生读出“味”来吗?回答是否定的。
因此,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味”来,是语文朗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课堂中,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师都经常使用,但未必都能用得恰如其分。
曾聆听一位名师执教《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读课文,找出一两处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并留下思考的痕迹。继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
研读一:“河水没过了我矮小的身子,我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阵冷酷的笑声。”
当学生找出这个句子时,教师立即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读到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这‘冷酷的笑声’里又包含着什么呢?”让学生在自读中思考,理解感受小张洁的可怜无助,以及“那家伙”的冷酷无情。教师接着描述:“这哪是笑声啊?分明是一根根尖利的刺,刺痛着小女孩的心。这不就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吗?这也刺痛着我们的心,一起把这种刺痛的感受读出来。”就这样,在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文本当中,沉浸在学生的朗读当中。
研读二:“我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爬上对岸的……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这段话的研读,教师紧紧抓住“哀愁”一词,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哀愁’什么?”学生对“哀愁”的理解是那么的透彻。“妈妈会哀愁债主拿她去抵债,怕债主们打她、逼她。”“哀愁自己家里太穷了,不能让女儿好好地吃一顿饭。”……教师又进行引导:“做母亲的不能养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被人当小偷!这是母亲最大的痛啊!来!把这种感觉放进这段文字当中,把这份痛读出来!”这时的学生分明见到了那眼里充满哀愁的妈妈,学生的朗读也真正达到了情的最高点。
二、教师示范引导朗读
通过教师范读引导朗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朗读方式,运用恰当其效果同样也很有效。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时不能很好地体会领悟课文,更需要教师的这种示范引导,关键时刻,重点之处,教师大显身手,可以渲染学生的情感、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情感与文本的共鸣。
如在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第八自然段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上……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着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时,教师这样引导:“老师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仿佛觉得这段话里的所有词语,都像一块又一块的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上,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达读了这段文字后的心情。”此时,音乐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了那空旷的田野上,带进了张洁的内心世界,为接下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合作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深情描述引领朗读
课堂中,教师的深情描述同样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情感。如教学《趵突泉》,在引导学生学习描述大泉的这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边听范读,边划出最美或最喜欢的句子,并在同桌间进行交流。当品读到三个“冒、冒、冒”时,教师先让学生连读“冒”字,继而,教师深情描述,引导学生去感受这“冒、冒、冒”。
师:就这样充满青春活力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蕴藏着力量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生生不息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不断地——(生接读)“冒、冒、冒”
就这样,教师的深情描述,让学生在一次一次地跟读中体会到了这简单的“冒”字下蕴涵着的趵突泉的活力,也感受到了作者老舍的别具匠心。
对文本的理解可以是不同角度的,但总离不开一个“情”字。教师能深情地解读文本,再把这种带有温度的感情传达于学生,我想这或许也不失为朗读指导的一个妙方。
综上所述,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 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