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7-0003-04
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为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编之一。
李艳辉:杨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采访。您是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编之一。经过长期的努力,编写组终于完成了《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编撰任务。我向你们表示祝贺!根据有关部门的安排,今年将有6个省市使用选择性必修教材。讲授历史课程的教师们都非常希望能快一点知道统编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与特征。您能否先简要谈谈《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编写情况?
杨共乐: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是在教育部教材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张海鹏和徐蓝两位总主编的严格指导下,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认真编撰的。张海鹏先生和徐蓝先生德高望重,对工作精益求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经济与社会生活》由我和叶小兵教授担任主编,参加编撰的还有李凯、郑林和姚百慧,责任编辑为黄云龙、赵万东。我们从2017年8月开始编撰,一直到2020年7月最后完成,花了近3年时间。我查了一下我们最后一条修订稿的交稿时间是2020年7月12日,修改的内容是把“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的场景图”换成“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的场景图”,同时对相应的导入文字做了新的修改。在这近3年的时间里,有无数专家、学者、中学教师和相关领导提出过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本教材的顺利完成做出了贡献。
李艳辉:我看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现对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编撰要求很高,涉及许多新领域,需要阐述众多新问题。我估计这部教材不但编撰起来难度较大,讲授起来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请问你们在编写教材时如何克服困难的?
杨共乐:确实如你所述,编撰这部教科书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做的是0 1的原创性工作,但同时也是孔夫子所做的工作。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所谓“六艺”,也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不就是教科书吗!当然,孔夫子所编的教科书和现在我们编的专业教科书还是有些不同的。既然我们所做的是孔夫子所做的事,就没有理由不把教科书编好。
李艳辉:听了您的话,非常受教育。其实,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下面我想替高中老师们向您提一些问题。在提问之前,能否先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大致内容?
杨共乐: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共设6个单元,第一、二、三單元下各设3课,第四、五、六单元下各设2课,外加1节活动课,全书共16课。本教科书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本单元设3课,分别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和“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主要是讲明白食物的生产、物种的交流以及食品的安全等与人类生存有关的大问题。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这一单元也设3课,内容有:“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和“新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主要是讲清楚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这一单元同样设有“古代的商业贸易”“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和“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3课。主要讲述商业贸易、世界市场以及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这些内容与教师们较为熟悉的政治史、军事史不同,是日常教学中不大关注的。
李艳辉:前3个单元的内容,确实是大家在平时较少关注的。要讲好这些课看来不是很容易,还需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杨共乐:这是肯定的。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下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两课。内容主要涉及村落、集镇、城市和城市化等问题,其核心是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下设“水陆交通的变迁”和“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两课。主要讲述交通的变迁及其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第六单元是“医疗与公共卫生”,本单元设有“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两课。目的是要讲清楚历史上的疫病、中西医成就,以及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这一单元的内容很重要,但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把人类抗击疫病的内容写清楚,我们把相关的基本数据收集到了2020年6月,把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都写进了这部教科书里。
这部教科书的最后一课是“活动课”,内容设定为“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核心素养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李艳辉:从您介绍的内容看,各单元内部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那么整体和单元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杨共乐:你提的问题很敏锐。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在编撰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从编写体例上讲,这部教材属于与中国古代的典志体相近的专题分类形式。但各专题之间有没有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呢?是有的。本教材的各单元,分别讲的是人类的饮食、劳作、商贸、居住、交通以及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单元都紧紧围绕着“经济与人类的社会生活”这一中心问题展开。
李艳辉:您不讲,我还真不了解这部教材编写的相关意图。您这样讲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整体与单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真是受益匪浅。杨老师,下面我想问您一些关于教科书内的具体问题。
杨共乐:好的。
李艳辉:时空观念对于历史学而言非常重要,对于历史教科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请问这部教科书是如何处理时空问题的? 杨共乐:我们在编写《经济与社会生活》之前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时空的处理上,这部教材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多线并叙和单线直叙。多线并叙主要使用在古代部分。一般按进入文明的先后,由两河流域、埃及、中国、古希腊罗马、美洲的顺序依次叙述。单线直叙常常使用在近代以后,一般是先叙述欧洲,后分叙其他地区,也有按照某一类别加以纵向叙述的,如国际金融的发展部分,先讲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再讲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再讲支付模式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叶,自动取款机被使用,20世纪末,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联网;最后讲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李艳辉:史前时代缺乏文献支撑,因而情况较为模糊,但这一阶段的内容绝非不重要。随着考古学等现代学科的不断发展,史前时代人类的活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农业革命”属于史前时代的革命,在某种程度上,这场革命奠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那么,“农业革命”最初到底开始于什么地区?原始农业最早出现在哪里?农业革命对人类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杨共乐: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根据考古发现,“农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最初农业并不是出现在平原上,而是出现在西亚“肥沃的新月地带”的边缘,年降雨量300毫米线以北的山坡上。为什么是在这里呢?因为在这条雨水线的北部,生长着包括各种小麦、大麦在内的野生谷物。原始农业就是从这种野生谷物中发展而来的。此后,随着人类生产力和水利灌溉技术的提高,农业作物才不断地移入两河流域的冲积平原。
人类很聪明,很早就了解大河流域是最适合于他们生活的地区。但因为各条大河处在不同的文明地区,其对农业和人类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两河、黄河流域靠人工灌溉工程,使洪水由祸水逐渐变成对农作物和人类有益的水。尼罗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因为河水的流动是有规律的:每年7月至10月定期泛滥,河水淹没两岸干旱的土地;11月至来年2月,河水退走,留下黑色的河泥,此时农民开始耕种,把种子撒在黑土地里;3月至6月,农民开始收割农作物。尼罗河河水泛滥并不影响农业生产,它与农耕的季节先后有序,互不相害。公元前5世纪,哈利卡纳苏斯的希罗多德访问埃及。哈利卡纳苏斯位于波斯帝国治下的卡里亚。这里既没有大河,也缺少沃土,人们始终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他来到埃及,触景生情,发出了“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这样的惊叹。这句名言一直传到现在,为人们所熟知。这显然不是希罗多德精心设计的结果。这里既没有推敲之痕,也没有雕琢之迹,而纯粹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是生活于干旱地区、有饥饿感的学者看到尼罗河流域优厚的农耕条件后发出的惊喜而又羡慕的声音。
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身份和地位,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天文学、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农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划时代的。
李艳辉:教科书中提到了“丝绸之路”,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对“丝绸之路”比较清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还不是很熟悉,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东西方早期交流交往的实际案例?
杨共乐:这样的实际案例虽然通过文献留下来的较少,但还是有的。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这就是说,永元九年,即公元97年,甘英曾受西域都护班超的派遣出使大秦(罗马),但最终到了安息西界条支。比范晔要早的袁宏(328—376年)还告诉我们甘英之所以没有到达大秦的另外一个原因,即“水盐苦不可食”。甘英没有到达罗马,那么是否有罗马人到过中国呢?根据我的考证,是有的,至少在汉朝就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公元100年。我国的文献中都有记载。据袁宏的《后汉纪·孝和帝纪》载,永元十二年(100年),“东(误冬),西域蒙奇、兜勒二国内属”。《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也记载:“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这里的“蒙奇、兜勒”,实际上就是指罗马治下的马其顿。这支马其顿商队从陆路经新疆来到东汉的首都洛阳。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的著作《早期丝绸之路探微》,其中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考证。另一次发生在公元166年。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这里的大秦指的就是罗马帝国,大秦王安敦则是指罗马元首安敦尼·庇乌斯的继子恺撒·马尔库斯·奥理略·安敦尼·奥古斯都(161—180年在位),也就是那位写作《沉思录》的哲学家元首。大秦王这次派来的使者显然来自海路。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罗马与汉朝之间的直接交往是存在的。“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历史,但又远远地超越了历史。
李艳辉:《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提到了古代各文明区的城市。我们都知道您对羅马史很有研究,在这里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古代中国的首都城市与古代罗马城之间的区别?这或许对我们加深了解教科书中提到的城市和城市的作用很有帮助。
杨共乐: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首都城市建设强调规划性。商代城市已成规模。中国城市中宫殿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中国古代并没有成熟的宗教,主要推崇祖先崇拜,因此太庙在中国文化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城市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以单层为主。
罗马城则有较大不同。罗马城是逐步建成的,没有很强的规划性。俗话所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就是这个道理。罗马没有皇帝。罗马城的政治中心既不在皇宫,也不在贵族、官宦的宅邸,而是在广场。在共和国时代,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决断国是之大权。广场恰恰是公民们行使最高权力的主要场所。在古代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崇高的地位。罗马城的宗教中心设在卡庇托里。这是城内最高的地方,也是主神朱庇特的居所。 奥古斯都曾经说过,是他把砖瓦的罗马城变成了大理石的罗马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罗马是地中海世界最辉煌的城市,是众城之城。罗马城市建设的成功既得益于混凝土的发明,也得益于拱券技术的采用,更得益于供水和排水系统的科学设置。
李艳辉:在这部教科书中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标识。有些我不太理解。例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会徽中就有FAO和Fiat panis。不知它们是什么意思。
杨共乐:FAO比較简单,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英文缩写。全文是“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iat panis”是一个短句,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解读,这是拉丁语。Fiat从动词fio变化而来,意思是形成、发生、出现、存在。Fiat是虚拟式现在时主动态第三人称单数。panis是名词,阳性单数主格,为“面包”之意。在“Fiat panis”中,panis是主语,fiat是谓语,整句话可译为“要有面包”。有心的老师可以从标识入手,探究这些组织的来源及目的。
李艳辉:杨老师,您能否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部教科书的特点?
杨共乐:这部教科书的特点很多,我认为下面几点还是值得重视的。首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关注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中国的实践与经验置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之中;再次,强调典型性与直观性的统一,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严格筛选核心史料,同时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增加实物图片资料的内容;最后,对学生负责,统一行文风格,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教科书的行文与学术著作的撰写有些不同,在表述上一定要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我们在这部教科书的编写中,确实贯彻了这一原则,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李艳辉:最后,您能否根据6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提炼出6个容易记忆的关键词?
杨共乐:我根据6个单元的相关内容,提出的关键词是:农、工、商、住、行、医。
李艳辉:很形象,也很到位。您的解答使我对这部教科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看过这篇访谈文章的人都会从您的解析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感谢您接受采访!
【作者简介】李艳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科研人员。
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豆艳荣】
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为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编之一。
李艳辉:杨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采访。您是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编之一。经过长期的努力,编写组终于完成了《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编撰任务。我向你们表示祝贺!根据有关部门的安排,今年将有6个省市使用选择性必修教材。讲授历史课程的教师们都非常希望能快一点知道统编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与特征。您能否先简要谈谈《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编写情况?
杨共乐: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是在教育部教材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张海鹏和徐蓝两位总主编的严格指导下,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认真编撰的。张海鹏先生和徐蓝先生德高望重,对工作精益求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经济与社会生活》由我和叶小兵教授担任主编,参加编撰的还有李凯、郑林和姚百慧,责任编辑为黄云龙、赵万东。我们从2017年8月开始编撰,一直到2020年7月最后完成,花了近3年时间。我查了一下我们最后一条修订稿的交稿时间是2020年7月12日,修改的内容是把“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的场景图”换成“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的场景图”,同时对相应的导入文字做了新的修改。在这近3年的时间里,有无数专家、学者、中学教师和相关领导提出过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本教材的顺利完成做出了贡献。
李艳辉:我看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现对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编撰要求很高,涉及许多新领域,需要阐述众多新问题。我估计这部教材不但编撰起来难度较大,讲授起来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请问你们在编写教材时如何克服困难的?
杨共乐:确实如你所述,编撰这部教科书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做的是0 1的原创性工作,但同时也是孔夫子所做的工作。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所谓“六艺”,也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不就是教科书吗!当然,孔夫子所编的教科书和现在我们编的专业教科书还是有些不同的。既然我们所做的是孔夫子所做的事,就没有理由不把教科书编好。
李艳辉:听了您的话,非常受教育。其实,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下面我想替高中老师们向您提一些问题。在提问之前,能否先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大致内容?
杨共乐: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共设6个单元,第一、二、三單元下各设3课,第四、五、六单元下各设2课,外加1节活动课,全书共16课。本教科书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本单元设3课,分别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和“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主要是讲明白食物的生产、物种的交流以及食品的安全等与人类生存有关的大问题。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这一单元也设3课,内容有:“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和“新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主要是讲清楚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这一单元同样设有“古代的商业贸易”“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和“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3课。主要讲述商业贸易、世界市场以及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这些内容与教师们较为熟悉的政治史、军事史不同,是日常教学中不大关注的。
李艳辉:前3个单元的内容,确实是大家在平时较少关注的。要讲好这些课看来不是很容易,还需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杨共乐:这是肯定的。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下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两课。内容主要涉及村落、集镇、城市和城市化等问题,其核心是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下设“水陆交通的变迁”和“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两课。主要讲述交通的变迁及其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第六单元是“医疗与公共卫生”,本单元设有“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两课。目的是要讲清楚历史上的疫病、中西医成就,以及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这一单元的内容很重要,但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把人类抗击疫病的内容写清楚,我们把相关的基本数据收集到了2020年6月,把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都写进了这部教科书里。
这部教科书的最后一课是“活动课”,内容设定为“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核心素养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李艳辉:从您介绍的内容看,各单元内部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那么整体和单元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杨共乐:你提的问题很敏锐。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在编撰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从编写体例上讲,这部教材属于与中国古代的典志体相近的专题分类形式。但各专题之间有没有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呢?是有的。本教材的各单元,分别讲的是人类的饮食、劳作、商贸、居住、交通以及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单元都紧紧围绕着“经济与人类的社会生活”这一中心问题展开。
李艳辉:您不讲,我还真不了解这部教材编写的相关意图。您这样讲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整体与单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真是受益匪浅。杨老师,下面我想问您一些关于教科书内的具体问题。
杨共乐:好的。
李艳辉:时空观念对于历史学而言非常重要,对于历史教科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请问这部教科书是如何处理时空问题的? 杨共乐:我们在编写《经济与社会生活》之前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时空的处理上,这部教材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多线并叙和单线直叙。多线并叙主要使用在古代部分。一般按进入文明的先后,由两河流域、埃及、中国、古希腊罗马、美洲的顺序依次叙述。单线直叙常常使用在近代以后,一般是先叙述欧洲,后分叙其他地区,也有按照某一类别加以纵向叙述的,如国际金融的发展部分,先讲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再讲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再讲支付模式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叶,自动取款机被使用,20世纪末,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联网;最后讲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李艳辉:史前时代缺乏文献支撑,因而情况较为模糊,但这一阶段的内容绝非不重要。随着考古学等现代学科的不断发展,史前时代人类的活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农业革命”属于史前时代的革命,在某种程度上,这场革命奠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那么,“农业革命”最初到底开始于什么地区?原始农业最早出现在哪里?农业革命对人类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杨共乐: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根据考古发现,“农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最初农业并不是出现在平原上,而是出现在西亚“肥沃的新月地带”的边缘,年降雨量300毫米线以北的山坡上。为什么是在这里呢?因为在这条雨水线的北部,生长着包括各种小麦、大麦在内的野生谷物。原始农业就是从这种野生谷物中发展而来的。此后,随着人类生产力和水利灌溉技术的提高,农业作物才不断地移入两河流域的冲积平原。
人类很聪明,很早就了解大河流域是最适合于他们生活的地区。但因为各条大河处在不同的文明地区,其对农业和人类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两河、黄河流域靠人工灌溉工程,使洪水由祸水逐渐变成对农作物和人类有益的水。尼罗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因为河水的流动是有规律的:每年7月至10月定期泛滥,河水淹没两岸干旱的土地;11月至来年2月,河水退走,留下黑色的河泥,此时农民开始耕种,把种子撒在黑土地里;3月至6月,农民开始收割农作物。尼罗河河水泛滥并不影响农业生产,它与农耕的季节先后有序,互不相害。公元前5世纪,哈利卡纳苏斯的希罗多德访问埃及。哈利卡纳苏斯位于波斯帝国治下的卡里亚。这里既没有大河,也缺少沃土,人们始终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他来到埃及,触景生情,发出了“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这样的惊叹。这句名言一直传到现在,为人们所熟知。这显然不是希罗多德精心设计的结果。这里既没有推敲之痕,也没有雕琢之迹,而纯粹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是生活于干旱地区、有饥饿感的学者看到尼罗河流域优厚的农耕条件后发出的惊喜而又羡慕的声音。
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身份和地位,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天文学、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农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划时代的。
李艳辉:教科书中提到了“丝绸之路”,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对“丝绸之路”比较清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还不是很熟悉,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东西方早期交流交往的实际案例?
杨共乐:这样的实际案例虽然通过文献留下来的较少,但还是有的。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这就是说,永元九年,即公元97年,甘英曾受西域都护班超的派遣出使大秦(罗马),但最终到了安息西界条支。比范晔要早的袁宏(328—376年)还告诉我们甘英之所以没有到达大秦的另外一个原因,即“水盐苦不可食”。甘英没有到达罗马,那么是否有罗马人到过中国呢?根据我的考证,是有的,至少在汉朝就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公元100年。我国的文献中都有记载。据袁宏的《后汉纪·孝和帝纪》载,永元十二年(100年),“东(误冬),西域蒙奇、兜勒二国内属”。《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也记载:“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这里的“蒙奇、兜勒”,实际上就是指罗马治下的马其顿。这支马其顿商队从陆路经新疆来到东汉的首都洛阳。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的著作《早期丝绸之路探微》,其中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考证。另一次发生在公元166年。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这里的大秦指的就是罗马帝国,大秦王安敦则是指罗马元首安敦尼·庇乌斯的继子恺撒·马尔库斯·奥理略·安敦尼·奥古斯都(161—180年在位),也就是那位写作《沉思录》的哲学家元首。大秦王这次派来的使者显然来自海路。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罗马与汉朝之间的直接交往是存在的。“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历史,但又远远地超越了历史。
李艳辉:《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提到了古代各文明区的城市。我们都知道您对羅马史很有研究,在这里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古代中国的首都城市与古代罗马城之间的区别?这或许对我们加深了解教科书中提到的城市和城市的作用很有帮助。
杨共乐: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首都城市建设强调规划性。商代城市已成规模。中国城市中宫殿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中国古代并没有成熟的宗教,主要推崇祖先崇拜,因此太庙在中国文化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城市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以单层为主。
罗马城则有较大不同。罗马城是逐步建成的,没有很强的规划性。俗话所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就是这个道理。罗马没有皇帝。罗马城的政治中心既不在皇宫,也不在贵族、官宦的宅邸,而是在广场。在共和国时代,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决断国是之大权。广场恰恰是公民们行使最高权力的主要场所。在古代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崇高的地位。罗马城的宗教中心设在卡庇托里。这是城内最高的地方,也是主神朱庇特的居所。 奥古斯都曾经说过,是他把砖瓦的罗马城变成了大理石的罗马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罗马是地中海世界最辉煌的城市,是众城之城。罗马城市建设的成功既得益于混凝土的发明,也得益于拱券技术的采用,更得益于供水和排水系统的科学设置。
李艳辉:在这部教科书中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标识。有些我不太理解。例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会徽中就有FAO和Fiat panis。不知它们是什么意思。
杨共乐:FAO比較简单,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英文缩写。全文是“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iat panis”是一个短句,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解读,这是拉丁语。Fiat从动词fio变化而来,意思是形成、发生、出现、存在。Fiat是虚拟式现在时主动态第三人称单数。panis是名词,阳性单数主格,为“面包”之意。在“Fiat panis”中,panis是主语,fiat是谓语,整句话可译为“要有面包”。有心的老师可以从标识入手,探究这些组织的来源及目的。
李艳辉:杨老师,您能否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部教科书的特点?
杨共乐:这部教科书的特点很多,我认为下面几点还是值得重视的。首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关注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中国的实践与经验置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之中;再次,强调典型性与直观性的统一,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严格筛选核心史料,同时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增加实物图片资料的内容;最后,对学生负责,统一行文风格,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教科书的行文与学术著作的撰写有些不同,在表述上一定要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我们在这部教科书的编写中,确实贯彻了这一原则,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李艳辉:最后,您能否根据6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提炼出6个容易记忆的关键词?
杨共乐:我根据6个单元的相关内容,提出的关键词是:农、工、商、住、行、医。
李艳辉:很形象,也很到位。您的解答使我对这部教科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看过这篇访谈文章的人都会从您的解析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感谢您接受采访!
【作者简介】李艳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科研人员。
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豆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