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进步,人类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高,--------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已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达到空前的强度,未来社会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的创新能力强,谁就会走在前列。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于国运的兴衰,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要了解创新的含义,明白创新的重要,知道肩负的重任。
  “创新”有两种用法:其一,做普通词,创新是指引入新东西,新概念,创造新变化、其二、做专业词、创新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其二、是显著性变化,
  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一种行为),也是一个结果。作为一个过程(一种行为),创新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引入的新东西,引入新概念或制造新变化的过程和行为;作为一种结果,创新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引入新东西,引入新概念或制造新变化。
  “创新”看似离我们面对的学生很远,与教育无关,但细想一下,若教师不能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熏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后在工作,科研中就难有创新型的发明。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讲励志故事,生活常识,使学生认识创新的价值,培养创新意识,如,为了使用方便发明了带橡皮的铅笔;为了小孩学骑自行车方便安全,在后轮旁加两个小轮;微软之所以强大,因为其独有软件开发能力。美国之所以可以随时监视别国网络情况,是因为全世界的电脑根服务器在美国,美国发明创造了互联网。
  三、鼓励学生多想、多动、多说,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很看重教学秩序,要求学生安静,有问题需先举手,更有个别教师为了追求其良好的课堂秩序,不许学生讨论,怎知学习有多种,学生向老师学。学生与学生学、老师向学生学,不要忽视了群众的智慧,高手在民间,不要认为老师就是权威,在某些方面,学生更比老师强,在教学中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发言,让学生间激烈争论,在争论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四、要善于把数学教育与创新思维培养完美结合
  数学与创新本就是两个可以完美结合的兄弟,创新的基本原理是1、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它是一种求同性思维,不论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还是有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目的都是求同,他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抽取其本质,因而具有抽象的特征,这是一种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想过程。2、形象思维,又称为直接思维,属于感性认识活动,这是一种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展开思维的过程,带有明显的直观性和鲜明性。3、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是一种突发式的特殊思维方式,又称为顿悟思维,在创新中处于关键性阶段,表现了创新的高峰期,是人脑的高层活动,灵感的突发性和瞬时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即来的快,去得也快,故必须及时捕捉,灵感的出现总是与目标得到基本解决或部分解决,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人们十分珍视灵感的出现。4、风险-----收益原理;5、周期------成本原理。
  在数学教育中,论证,归纳与猜想题可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大多数函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图像,数形结合,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个别偏题,怪题,又往往需要灵感思维。数学与创新真是完美结合。
  总之,数学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握知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结合点,适当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主动发展自己的创造性素质。这样,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
其他文献
本人多年来虽然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但仍然没有离开课堂教学第一线的岗位,深知新课程改革一系列理念的落实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实施体验式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促
本文研究并提出了随州市地方重晶石矿的粉碎及漂白生产工艺。流程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产品白度、粒度分布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3262重晶石b级(高级)品的
对教育而言,课程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哑巴英语”的现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这种外语教学现状的原因有教学管理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是课
摘要: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读、写、听、说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读、写、听、说的能力。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真正转变、更新,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加强语言文字教育
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的抱怨,这题都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学生们还不会?考试得这么一点儿分,都浪费了我的心血。同时也听到学生们的怨言,所有的题我都做了,才得这么点儿分,还不如不做了。我也有这样的困惑。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反思,得出了一些结论。下面仅就例题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的产生到知识的应用的关键一步。然而,许多教师忽视了这一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讲解例题后并没有引导
我们每位老师在从教生涯中一定有很多收获,每当走在校园中看到孩子们灿烂可爱的笑容,你的心里不禁感到很欣慰吧。我也是其中普通的一员,我从教十多年来,一直秉持尊重学生自主创新的原则,尽力在数学课堂上要让学生发挥自主创新性。  有时听一些老师的数学课或其他学科的公开课时,每每当学生发言时有错误的观点时,“啪!”老师立即说:“请坐!”。我觉得,不妨让他(她)说完后,可由自己先考虑自己的观念后作补充说明,可能
“作文难,作文难,一写作文咬笔杆”,曾经常听到学生念着这样的顺口溜。“哎!都五、六年级的学生了,简直连话也不会说……”可见,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为了写好作文,师生不惜上下求索,但到头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积累欠缺,致使学生头脑空白,若要能编写出好的文章,岂不是“巧妇”做出“无米之炊”?南宋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充分道出了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