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材料作文一般没有明确的话题或题目,而是引导学生从材料出发,在材料的限定范围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主创作。可以看出,新材料作文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首先学生需要在材料的背景下确定立意,选择切入点;同时材料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主题或题目,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所以“新材料作文”相比较“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更能够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更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之目标。基于此,对新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的教学应该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并从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积极总结,探索出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
一、关键词与关键语句的挖掘与把握
很多材料在呈现中很明确的向读者传达出了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甚至某一句或某几句关键语句。这些词句实际上就是命题人需要学生围绕其进行表达的核心思想,学生需要围绕这一主题思想选择切入点进行创作。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明晰的材料中“踩点”,只要把握了重点,就不会出现偏题漏题的现象,就会为作文的创作指明方向和提供材料。试分析下面这则材料。
著名球星贝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记者问他:“你认为你踢得最好的一个球是哪一个呢”?贝利随即回答“下一个”。当贝利总进球数达到了1000个以后,有记者再次问他同一个题目,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则材料实际上是将“下一个”明确的传达给了读者,告知了学生本节材料需要围绕“下一个”来进行理解。进而延伸的理解为“永无止境”、“不断穿越”等。在创作作文时,应该以“永无止境”为创作基调,选择材料和切入点进行切入。
二、联想迁移与想象发挥
有些材料在呈现主体思想时较为“隐没”,即材料看似是在呈现一个主题并不鲜明的故事,但实际上需要通过故事表现出的思想进行适当的延伸。在进行此类作文的教学时,要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故事和材料,并要求学生自主总结材料所表达出的含义及引申义,进而通过训练完成对延伸思想的把握。请看下面这则材料。
美国有一位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讲几只蜜蜂放进一个瓶子中,瓶底有亮光,蜜蜂在进入瓶口后就一直朝着瓶底碰壁,在触碰了无数次之后躺在瓶底奄奄一息;接下来教授将蜜蜂取出换成几只苍蝇,条件不变,不出几分钟,苍蝇便飞出了瓶口。因为苍蝇在进行一次碰壁之后会选择其他方向再次尝试。而蜜蜂则由于只认准一个方向,结局是不幸地葬身其中。
这个材料阐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即苍蝇和蜜蜂在对待同一个困境时产生了不同的表现,选择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如果单从故事材料上看,浅层次的含义难免不能成为创作的主题。学生需要针对这一含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延伸,尤其是要与人的活动进行联系,进而产生“人生的选择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一命题。同时,学生还可以围绕“遇到困难应该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一命题展开论述。
三、由果溯因,寻找主题
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联系的形式存在的,对于一些材料出现的事例和材料,需要学生从材料入手“由果追因”。在追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由浅显的材料表意逐渐梳理出材料需要渗透和表达的更深层次意思,并附带将文章的脉络层次梳理清楚。这需要教师以此类型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尤其是对文章脉络层次的训练尤为重要。有一则材料是这样描述的:
有一个玻璃生产商生产一种强力玻璃,这种玻璃号称坚不可摧,但是一直无人问津,或者难以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正在企业老板发愁之时,一位企业的策划为老板出了个主意:用此玻璃制作一个玻璃室放在大街上,玻璃室中放着100万美金。如果谁能打破玻璃,那么玻璃室中的现金就归谁所有。一时间人头攒动,很多人都一试身手但是终归没能实现。而自从活动推出以来,这种玻璃的销量便急剧上升,企业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如果读完材料,很多学生都会无从下手,不知道材料需要表达何种观点。是“玻璃坚硬”还是“营销手段的高超”?是“有付出就有收获”还是“生产上的决策力”?如果陷于这种无端的信息的困扰,学生的作文自然不会有高质量的创作。这时指导使用“由果溯因”的方式选择材料主题,就会很容易找到材料深层次的含义。这则材料的结果是商家的玻璃得到了畅销,进而推出畅销的原因: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玻璃打不碎表明玻璃的质量的确过硬”;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这种营销方式比较前卫和新颖”;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求到底是哪一种因素:从材料的着墨点来看,材料的一半以上都是叙述企业“制作玻璃室供民众挑战”的事实,可以看出质量好是次要原因,这则材料中更需要突出的是宣传的因素,这种因素的确定就让我们得出了最终的结论:“酒香还需好吆喝”。
除去以上三种策略之外,通过联系实际进行审题,多角度进行立意等都可以提升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与立意创新,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并辅之以适当的训练,以丰富的素材为基础,灵活的方法为手段,促进学生对新材料作文写作的熟悉与掌握。
★作者单位:江西瑞金市第二中学。
一、关键词与关键语句的挖掘与把握
很多材料在呈现中很明确的向读者传达出了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甚至某一句或某几句关键语句。这些词句实际上就是命题人需要学生围绕其进行表达的核心思想,学生需要围绕这一主题思想选择切入点进行创作。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明晰的材料中“踩点”,只要把握了重点,就不会出现偏题漏题的现象,就会为作文的创作指明方向和提供材料。试分析下面这则材料。
著名球星贝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记者问他:“你认为你踢得最好的一个球是哪一个呢”?贝利随即回答“下一个”。当贝利总进球数达到了1000个以后,有记者再次问他同一个题目,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则材料实际上是将“下一个”明确的传达给了读者,告知了学生本节材料需要围绕“下一个”来进行理解。进而延伸的理解为“永无止境”、“不断穿越”等。在创作作文时,应该以“永无止境”为创作基调,选择材料和切入点进行切入。
二、联想迁移与想象发挥
有些材料在呈现主体思想时较为“隐没”,即材料看似是在呈现一个主题并不鲜明的故事,但实际上需要通过故事表现出的思想进行适当的延伸。在进行此类作文的教学时,要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故事和材料,并要求学生自主总结材料所表达出的含义及引申义,进而通过训练完成对延伸思想的把握。请看下面这则材料。
美国有一位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讲几只蜜蜂放进一个瓶子中,瓶底有亮光,蜜蜂在进入瓶口后就一直朝着瓶底碰壁,在触碰了无数次之后躺在瓶底奄奄一息;接下来教授将蜜蜂取出换成几只苍蝇,条件不变,不出几分钟,苍蝇便飞出了瓶口。因为苍蝇在进行一次碰壁之后会选择其他方向再次尝试。而蜜蜂则由于只认准一个方向,结局是不幸地葬身其中。
这个材料阐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即苍蝇和蜜蜂在对待同一个困境时产生了不同的表现,选择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如果单从故事材料上看,浅层次的含义难免不能成为创作的主题。学生需要针对这一含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延伸,尤其是要与人的活动进行联系,进而产生“人生的选择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一命题。同时,学生还可以围绕“遇到困难应该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一命题展开论述。
三、由果溯因,寻找主题
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联系的形式存在的,对于一些材料出现的事例和材料,需要学生从材料入手“由果追因”。在追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由浅显的材料表意逐渐梳理出材料需要渗透和表达的更深层次意思,并附带将文章的脉络层次梳理清楚。这需要教师以此类型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尤其是对文章脉络层次的训练尤为重要。有一则材料是这样描述的:
有一个玻璃生产商生产一种强力玻璃,这种玻璃号称坚不可摧,但是一直无人问津,或者难以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正在企业老板发愁之时,一位企业的策划为老板出了个主意:用此玻璃制作一个玻璃室放在大街上,玻璃室中放着100万美金。如果谁能打破玻璃,那么玻璃室中的现金就归谁所有。一时间人头攒动,很多人都一试身手但是终归没能实现。而自从活动推出以来,这种玻璃的销量便急剧上升,企业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如果读完材料,很多学生都会无从下手,不知道材料需要表达何种观点。是“玻璃坚硬”还是“营销手段的高超”?是“有付出就有收获”还是“生产上的决策力”?如果陷于这种无端的信息的困扰,学生的作文自然不会有高质量的创作。这时指导使用“由果溯因”的方式选择材料主题,就会很容易找到材料深层次的含义。这则材料的结果是商家的玻璃得到了畅销,进而推出畅销的原因: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玻璃打不碎表明玻璃的质量的确过硬”;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这种营销方式比较前卫和新颖”;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求到底是哪一种因素:从材料的着墨点来看,材料的一半以上都是叙述企业“制作玻璃室供民众挑战”的事实,可以看出质量好是次要原因,这则材料中更需要突出的是宣传的因素,这种因素的确定就让我们得出了最终的结论:“酒香还需好吆喝”。
除去以上三种策略之外,通过联系实际进行审题,多角度进行立意等都可以提升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与立意创新,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并辅之以适当的训练,以丰富的素材为基础,灵活的方法为手段,促进学生对新材料作文写作的熟悉与掌握。
★作者单位:江西瑞金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