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对其今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程式化、教育能力不强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强化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有效的开发幼儿创造的潜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活动 幼儿创造力 培养
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天生就是一个创造者,幼儿有不受习惯约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他体内孕育着丰富而又巨大的创造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数的奇迹。
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和其强烈的责任感去精心呵护幼儿创造力的萌芽,激发幼儿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创造欲望,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努力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一、创造力的定义
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新思维能力。创造力包括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独创性能力等。
二、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幼儿教师阻碍幼儿创造力的主要表现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忽视或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忽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的创造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的,然而教师这种忽视或是不加理会的态度使得幼儿的善于观察、喜爱探究等创造力的萌芽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创造思维也得不到肯定和强化,从而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以成人的标准或固定的答案评判幼儿
语言活动《我想飞》:老师问“小纸人想飞,它怎样才能实现愿望呢?”幼儿的回答各不一样:让他坐飞机,飞到天空去;叫蜘蛛侠来带他到天上去;刮大风时把他放在外面,让风把他吹到天上去……。“你们的想法都不对,我们的小纸人想要一对翅膀!”老师说。
幼儿的回答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但显然因为与故事情节不一样,因而,被老师的“都不对”否定了。教师急于用故事中的答案或自己的想法去评判幼儿,幼儿富于想象力的答案被否定。在这种“被否定”的环境中,幼儿的想象力、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创造的萌芽被无情的扼杀了。
3.有些教师过分注重“纪律”的培养
在幼儿园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谁再讲话妈妈就不来接你了;再不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我就让你去小班等等,教师威胁性的语言时常出现在幼儿的耳边。
蒙台梭利提出“工作”使纪律和自由相协调。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如果因为幼儿怕老师而不敢动不敢说,这样幼儿就失去了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怎么可能有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呢?这样的环境,势必严重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方法落后,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教学方法程式化
程式化的教學方法只停留在表面,教师注重知识的传达和道德的教育,完全忽视对幼儿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这种呆板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中,幼儿机械重复故事内容,思维变得呆滞,严重阻碍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
2.过分依赖或拘泥于活动方案的流程,忽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活动方案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序地开展活动,有效达成活动目标。但是,有的教师过分依赖或者完全拘泥于预设的活动方案,对活动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尤其是幼儿的一些创造性的思想火花视而不见,或者发现了也因为原先的设计中没有而不加理会或者不知道如何应对。
(三)教师教育能力不强,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合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组织语言活动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教师对幼儿说“你在看什么呢?”“你怎么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在这样的气氛中,幼儿心理紧张,动作也会拘束,生怕做错或是说错了什么而遭到教师的批评,那么幼儿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呢?
2.不能发现也就无法呵护幼儿创造力的萌芽
《沙滩寻宝》的例子,有一位幼儿回答了一个跟别的幼儿不一样的答案:“沙滩上有龙卷风。”教师很生气:“沙滩上怎么会有龙卷风呢,不可以胡说八道的。”幼儿独创的意识在他的回答中淋漓尽致的体现着,但是教师根本没有发现,还用“胡说八道”否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创造萌芽就被老师扼杀了,更别说得到有效的发展了。
三、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1.呵护幼儿创造力的萌芽,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来看,幼儿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其创造力的萌发的关键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在敏感期内,儿童对一定的事物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兴趣,并且学得很快,过了这个时期,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因而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将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时期创造力的培养。
2.明确正确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
(1)把握好评价的目标,注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教师评价幼儿的目的不是将幼儿分成几个等级或追求那种标准答案式的知识,而是要在活动过程中去发现和强化幼儿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意识、大胆想象、努力创造的能力。
(2)评价幼儿时要摒弃一切由老师说了算的做法,可以用民主讨论的方式,给幼儿自己评价自己的机会,使幼儿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展现出来。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1.教学方法多样化
(1)改变过去的以老师讲知识,幼儿听知识;老师讲道理,幼儿听道理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模仿式教学环境下,幼儿通过模仿式或是接受式的学习,这样幼儿就会习惯于“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限制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在各种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幼儿在全身心的兴奋状态中,创造的灵感喷涌而出。
2.灵活的运用活动方案,对幼儿创造性的问题有效的解决
幼儿的想法是灵活多变的,是不可预测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不可能预示到幼儿所有的反映,所以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反映灵活变通,而不能拘泥于原先设计的,让幼儿在活动中每一个创造性反映都能得到教师及时地关注、鼓励及引导。
(三)提高教师技能,开拓方法
1.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1)创设能激发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物质环境。在活动开展前,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
(2)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陶行知指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做到“六大解放”,强调了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幼儿自由表现,敢于表达自己见解,勇于探索。
2.善于发现幼儿的创造萌芽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
幼儿的创新能力处在萌芽期,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创造萌芽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长此以往,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将不断地提高。
幼儿对一切都很好奇,渴望去认识、了解,在活动中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小水滴怎么会像桃子呢?”在这些问题中,教师应耐心地回答幼儿的问题,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保护幼儿的创造萌芽,使幼儿投入到探索发现更多新事物的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总之,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教师不但要发现、呵护幼儿的创造力的萌芽,还要合理的引导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让幼儿创造力的萌芽变得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慧红.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J].幼教天地,2009
[2] 唐绍星.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幼教研究,2009,1
关键词:语言活动 幼儿创造力 培养
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天生就是一个创造者,幼儿有不受习惯约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他体内孕育着丰富而又巨大的创造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数的奇迹。
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和其强烈的责任感去精心呵护幼儿创造力的萌芽,激发幼儿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创造欲望,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努力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一、创造力的定义
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新思维能力。创造力包括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独创性能力等。
二、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幼儿教师阻碍幼儿创造力的主要表现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忽视或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忽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的创造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的,然而教师这种忽视或是不加理会的态度使得幼儿的善于观察、喜爱探究等创造力的萌芽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创造思维也得不到肯定和强化,从而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以成人的标准或固定的答案评判幼儿
语言活动《我想飞》:老师问“小纸人想飞,它怎样才能实现愿望呢?”幼儿的回答各不一样:让他坐飞机,飞到天空去;叫蜘蛛侠来带他到天上去;刮大风时把他放在外面,让风把他吹到天上去……。“你们的想法都不对,我们的小纸人想要一对翅膀!”老师说。
幼儿的回答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但显然因为与故事情节不一样,因而,被老师的“都不对”否定了。教师急于用故事中的答案或自己的想法去评判幼儿,幼儿富于想象力的答案被否定。在这种“被否定”的环境中,幼儿的想象力、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创造的萌芽被无情的扼杀了。
3.有些教师过分注重“纪律”的培养
在幼儿园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谁再讲话妈妈就不来接你了;再不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我就让你去小班等等,教师威胁性的语言时常出现在幼儿的耳边。
蒙台梭利提出“工作”使纪律和自由相协调。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如果因为幼儿怕老师而不敢动不敢说,这样幼儿就失去了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怎么可能有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呢?这样的环境,势必严重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方法落后,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教学方法程式化
程式化的教學方法只停留在表面,教师注重知识的传达和道德的教育,完全忽视对幼儿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这种呆板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中,幼儿机械重复故事内容,思维变得呆滞,严重阻碍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
2.过分依赖或拘泥于活动方案的流程,忽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活动方案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序地开展活动,有效达成活动目标。但是,有的教师过分依赖或者完全拘泥于预设的活动方案,对活动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尤其是幼儿的一些创造性的思想火花视而不见,或者发现了也因为原先的设计中没有而不加理会或者不知道如何应对。
(三)教师教育能力不强,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合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组织语言活动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教师对幼儿说“你在看什么呢?”“你怎么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在这样的气氛中,幼儿心理紧张,动作也会拘束,生怕做错或是说错了什么而遭到教师的批评,那么幼儿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呢?
2.不能发现也就无法呵护幼儿创造力的萌芽
《沙滩寻宝》的例子,有一位幼儿回答了一个跟别的幼儿不一样的答案:“沙滩上有龙卷风。”教师很生气:“沙滩上怎么会有龙卷风呢,不可以胡说八道的。”幼儿独创的意识在他的回答中淋漓尽致的体现着,但是教师根本没有发现,还用“胡说八道”否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创造萌芽就被老师扼杀了,更别说得到有效的发展了。
三、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1.呵护幼儿创造力的萌芽,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来看,幼儿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其创造力的萌发的关键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在敏感期内,儿童对一定的事物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兴趣,并且学得很快,过了这个时期,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因而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将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时期创造力的培养。
2.明确正确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
(1)把握好评价的目标,注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教师评价幼儿的目的不是将幼儿分成几个等级或追求那种标准答案式的知识,而是要在活动过程中去发现和强化幼儿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意识、大胆想象、努力创造的能力。
(2)评价幼儿时要摒弃一切由老师说了算的做法,可以用民主讨论的方式,给幼儿自己评价自己的机会,使幼儿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展现出来。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1.教学方法多样化
(1)改变过去的以老师讲知识,幼儿听知识;老师讲道理,幼儿听道理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模仿式教学环境下,幼儿通过模仿式或是接受式的学习,这样幼儿就会习惯于“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限制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在各种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幼儿在全身心的兴奋状态中,创造的灵感喷涌而出。
2.灵活的运用活动方案,对幼儿创造性的问题有效的解决
幼儿的想法是灵活多变的,是不可预测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不可能预示到幼儿所有的反映,所以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反映灵活变通,而不能拘泥于原先设计的,让幼儿在活动中每一个创造性反映都能得到教师及时地关注、鼓励及引导。
(三)提高教师技能,开拓方法
1.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1)创设能激发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物质环境。在活动开展前,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
(2)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陶行知指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做到“六大解放”,强调了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幼儿自由表现,敢于表达自己见解,勇于探索。
2.善于发现幼儿的创造萌芽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
幼儿的创新能力处在萌芽期,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创造萌芽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长此以往,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将不断地提高。
幼儿对一切都很好奇,渴望去认识、了解,在活动中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小水滴怎么会像桃子呢?”在这些问题中,教师应耐心地回答幼儿的问题,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保护幼儿的创造萌芽,使幼儿投入到探索发现更多新事物的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总之,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教师不但要发现、呵护幼儿的创造力的萌芽,还要合理的引导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让幼儿创造力的萌芽变得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慧红.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J].幼教天地,2009
[2] 唐绍星.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幼教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