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什么?我们苦苦追寻。
叶圣陶先生云:“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语加书面语就是语文。”
吕叔湘先生曰:“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语言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
张志公先生谓:“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
新中国的60年间,循着“三老”的语文路线,“语文人”进行过不懈的探索,探索在各种政治环境中保持语文的本色。上世纪50年代我们探讨“文”“道”统一,却经历了极左思潮的冲击;60年代初期,当我们按照语文规律行进的时候,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按照语文规律办事的时候,又经历了1997年“北京文学”的批判。语文教育在冲击中成长、在批判中涅槃。
当新千年到来的时候,语文人又作出了新的回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专家解释说这只是一个解释,不是一个定义。只作解释,不作定义,这确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学民主了,教学手段多样了,教学活动增多了。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教师由内容到内容架空分析的多了,语言训练少了,教师不知道怎么教语文了,学生不喜欢学语文了。于是有人提出来“语文回家”“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的“家”在何处?“语文”需要何“味”?
可悲啊!一门历经百年的学科却找不着“家”?一门具有三千年传统的学科却不明其味?面对着诸多无奈,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孔子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以授徒。孔子四科的内涵与今人解释有差异,但是“言语”一科与今天的“语文”有共通之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级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者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简单说来呢,言语是把语言符号按照语言的规则排列起来表达具体的内容的。”把“语言”与“言语”区分开来是索绪尔的贡献,他为研究者划定了研究域。当然,孔子那个时代未必清晰地认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但是他确实使用了“言语”一词。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言语”的学习,西方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学习。侧重“语言”则被贴上“工具性”的标签,注重“言语”则被贴上“人文性”的标签。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年之际,语文人又遇到了“工具”“人文”的难题。
面对这个难题,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表述。温儒敏先生说:“对语文是什么尽管有不同的说法,大家还是可以找到互相重叠的共识的部分,那就是母语学习。不会有谁反对,这就是语文核心。”母语是什么?词典上说: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于漪老师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有声无息的存在,是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她宽厚地孕育涵养着每一个子民。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是的,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习惯、语言规律、文化传统。汉民族学生学习语文不就是要掌握汉民族语言规律,传承汉民族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华子民吗?学生掌握母语规律,学会思考表达,这不正是语文需要的“味”吗?这不正是语文要回的“家”吗?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母语习得活动。
叶圣陶先生云:“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语加书面语就是语文。”
吕叔湘先生曰:“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语言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
张志公先生谓:“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
新中国的60年间,循着“三老”的语文路线,“语文人”进行过不懈的探索,探索在各种政治环境中保持语文的本色。上世纪50年代我们探讨“文”“道”统一,却经历了极左思潮的冲击;60年代初期,当我们按照语文规律行进的时候,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按照语文规律办事的时候,又经历了1997年“北京文学”的批判。语文教育在冲击中成长、在批判中涅槃。
当新千年到来的时候,语文人又作出了新的回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专家解释说这只是一个解释,不是一个定义。只作解释,不作定义,这确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学民主了,教学手段多样了,教学活动增多了。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教师由内容到内容架空分析的多了,语言训练少了,教师不知道怎么教语文了,学生不喜欢学语文了。于是有人提出来“语文回家”“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的“家”在何处?“语文”需要何“味”?
可悲啊!一门历经百年的学科却找不着“家”?一门具有三千年传统的学科却不明其味?面对着诸多无奈,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孔子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以授徒。孔子四科的内涵与今人解释有差异,但是“言语”一科与今天的“语文”有共通之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级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者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简单说来呢,言语是把语言符号按照语言的规则排列起来表达具体的内容的。”把“语言”与“言语”区分开来是索绪尔的贡献,他为研究者划定了研究域。当然,孔子那个时代未必清晰地认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但是他确实使用了“言语”一词。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言语”的学习,西方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学习。侧重“语言”则被贴上“工具性”的标签,注重“言语”则被贴上“人文性”的标签。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年之际,语文人又遇到了“工具”“人文”的难题。
面对这个难题,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表述。温儒敏先生说:“对语文是什么尽管有不同的说法,大家还是可以找到互相重叠的共识的部分,那就是母语学习。不会有谁反对,这就是语文核心。”母语是什么?词典上说: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于漪老师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有声无息的存在,是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她宽厚地孕育涵养着每一个子民。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是的,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习惯、语言规律、文化传统。汉民族学生学习语文不就是要掌握汉民族语言规律,传承汉民族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华子民吗?学生掌握母语规律,学会思考表达,这不正是语文需要的“味”吗?这不正是语文要回的“家”吗?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母语习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