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俞平伯先生与朱自清先生同游秦淮河,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写下散文,都成为经典。这两篇同名散文写作背影相同,描写的景物一样,体现的思想境界相似,但是仔细阅读,我们发现,由于两位作者创作风格不同,两篇文章在语言、情境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创作风格;赏析
1923年,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两篇散文写于“五四”革命风潮刚刚过去三四年的时候。当时,随着革命的深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比之“五四”当时来,整个文化领域显得比较冷落。由于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茫茫,正如茅盾所指出的那样:“到了‘五卅’的前夜为止,苦闷仿徨的空气支配了整个文坛,即使外形上有冷观苦笑与要求享乐和麻醉的分别,但内心是同一苦闷彷徨。走向十字街头的当时的文坛只在十字街头徘徊。”(《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这两篇同题散文当可印证这一点。我们从文章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俞平伯还是朱自清,由于他们都困缚在知识分子的狭小天地里,因而他们也就不可能从秦淮河的历史和现状里,发掘出更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来。他们也有所不满,有所追求,但是又感到十分迷惘,因而文中就都有着一种怅惘之感。他们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苦闷。朱自清写道:“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俞平伯则写道:“其实同被因襲的癣趣所沉浸。”他们都有着一种精神的渴求,想借秦淮之游来滋润心灵的干枯,慰藉一下寂寞的灵魂,这里多少还回荡着一点“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呼声,虽则这呼声是那么轻微。但是山水声色之乐,毕竟不能解除他们精神上的苦闷,他们也不能像古代一些文人那样放浪形骸,因而在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上,他们处处显得拘谨,显得与环境很不协调。结果自然是乘兴而去,惆怅而归。
但是在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中,我们又可以发见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如画的美景中,朱自清抒发的是难以消受或不堪消受的心境,对那怡人娱目的美景和粗率不拘的歌声,有着一种热切的依恋,感情上比较强烈,而这一切,写来又是那么朴直,不加文饰,更表露作者朴实诚恳的性格。有人说朱自清是“文如其人”。他的“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这是很中肯的评论。而俞平伯作文,喜欢在抒情写景之中,阐发所谓“主心主物的哲思”,置身在秦淮河这所谓“六朝金粉”的销金窟里,他虽则被这“轻晕着的夜的风华”所陶醉,但是所感到的“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与怪样的朦胧。”“我们无法使人信它是有,我们不信它是没有,勉强哲学地说,在或近于佛家的所谓‘空’”。比之朱自清的热切依恋之情来,俞平伯表现得冷静、理智,他在文章中极力要造成一种空灵、朦胧的意境,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似的,使人捉摸不定。因而文中有些段落,不仅有一种淡淡的苦涩之感,而且使读者感到有些玄妙。
人们常常说,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因而文学作品的题材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文艺也才能百花齐放。这些自然是很对的,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一步考察的话,还会发现,即使是同样的题材,在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由于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甚至由于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使同一题材的作品,呈现不同的风貌。一样的灯彩月影,一样的歌吹泛舟,在朱自清和俞平伯的笔下,写得却是各呈异彩。俞平伯是首次来到秦淮河上,朱自清则是重游,因此,那文章一开头,就大为不同。“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这突如其来的两句,一下子就把这位初来者的欣悦并略带惊奇的心情勾勒出来了。而那位重游者,在文章的开头,却只是比较平直的交代:“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练,朴素亲切。俞平伯写散文追求一种“独特的风致”,遣词造句方面,他吸收了明人小品的某些长处,比较古朴、凝练。在整个格局方面,他又喜欢在细腻柔婉的描写中,插入一些哲理的分析,因此他的散文,就有着一种情与思、热与冷的结合。虽则有些地方显得比较繁缛,但也不乏机智的富有情味的描写,比如“小船儿载着我们,在大船缝里挤着,挨着,抹着走,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这“挤着”、“挨着”、“抹着”,很有生活实感,写出了秦淮河上一派喧哗景象。特别是“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更有哲理的意味。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坐在小船上看风光,殊不知这一叶小舟本身也是河上的风光,每一个赏灯玩景之人,都成了秦淮河风光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情与思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了。同是写船出大中桥,来到秦淮河最为繁华的地方,朱自清写来从容舒徐,在俞平伯笔下,却是奇峰突起:“船儿俏俏地穿出连环着的三个壮阔的涵洞,青豁夏夜的韶华已如巨幅的画豁然而抖落。哦!凄厉而繁的弦索,颤岔而涩的歌喉,杂着吓哈的笑语声,劈拍的竹牌响,更能把诸楼船上的华灯彩绘,显出火样的鲜明,火样的温煦了。”色彩似乎更为浓烈更突显出这位初来者的惊奇与欣喜。
总体来说,俞平伯谙熟古典小说词曲,在这篇散文中随处可见文艺样式的用词;朱自清慎密、细致,描绘秦淮河的景色时,将自然景色、历史影象、真实情感融会起来,洋溢着一股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给人以眷恋思慕、追怀的感受。总之,两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向我们展现一幅令人缅怀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影象。
【关键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创作风格;赏析
1923年,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两篇散文写于“五四”革命风潮刚刚过去三四年的时候。当时,随着革命的深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比之“五四”当时来,整个文化领域显得比较冷落。由于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茫茫,正如茅盾所指出的那样:“到了‘五卅’的前夜为止,苦闷仿徨的空气支配了整个文坛,即使外形上有冷观苦笑与要求享乐和麻醉的分别,但内心是同一苦闷彷徨。走向十字街头的当时的文坛只在十字街头徘徊。”(《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这两篇同题散文当可印证这一点。我们从文章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俞平伯还是朱自清,由于他们都困缚在知识分子的狭小天地里,因而他们也就不可能从秦淮河的历史和现状里,发掘出更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来。他们也有所不满,有所追求,但是又感到十分迷惘,因而文中就都有着一种怅惘之感。他们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苦闷。朱自清写道:“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俞平伯则写道:“其实同被因襲的癣趣所沉浸。”他们都有着一种精神的渴求,想借秦淮之游来滋润心灵的干枯,慰藉一下寂寞的灵魂,这里多少还回荡着一点“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呼声,虽则这呼声是那么轻微。但是山水声色之乐,毕竟不能解除他们精神上的苦闷,他们也不能像古代一些文人那样放浪形骸,因而在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上,他们处处显得拘谨,显得与环境很不协调。结果自然是乘兴而去,惆怅而归。
但是在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中,我们又可以发见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如画的美景中,朱自清抒发的是难以消受或不堪消受的心境,对那怡人娱目的美景和粗率不拘的歌声,有着一种热切的依恋,感情上比较强烈,而这一切,写来又是那么朴直,不加文饰,更表露作者朴实诚恳的性格。有人说朱自清是“文如其人”。他的“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这是很中肯的评论。而俞平伯作文,喜欢在抒情写景之中,阐发所谓“主心主物的哲思”,置身在秦淮河这所谓“六朝金粉”的销金窟里,他虽则被这“轻晕着的夜的风华”所陶醉,但是所感到的“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与怪样的朦胧。”“我们无法使人信它是有,我们不信它是没有,勉强哲学地说,在或近于佛家的所谓‘空’”。比之朱自清的热切依恋之情来,俞平伯表现得冷静、理智,他在文章中极力要造成一种空灵、朦胧的意境,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似的,使人捉摸不定。因而文中有些段落,不仅有一种淡淡的苦涩之感,而且使读者感到有些玄妙。
人们常常说,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因而文学作品的题材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文艺也才能百花齐放。这些自然是很对的,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一步考察的话,还会发现,即使是同样的题材,在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由于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甚至由于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使同一题材的作品,呈现不同的风貌。一样的灯彩月影,一样的歌吹泛舟,在朱自清和俞平伯的笔下,写得却是各呈异彩。俞平伯是首次来到秦淮河上,朱自清则是重游,因此,那文章一开头,就大为不同。“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这突如其来的两句,一下子就把这位初来者的欣悦并略带惊奇的心情勾勒出来了。而那位重游者,在文章的开头,却只是比较平直的交代:“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练,朴素亲切。俞平伯写散文追求一种“独特的风致”,遣词造句方面,他吸收了明人小品的某些长处,比较古朴、凝练。在整个格局方面,他又喜欢在细腻柔婉的描写中,插入一些哲理的分析,因此他的散文,就有着一种情与思、热与冷的结合。虽则有些地方显得比较繁缛,但也不乏机智的富有情味的描写,比如“小船儿载着我们,在大船缝里挤着,挨着,抹着走,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这“挤着”、“挨着”、“抹着”,很有生活实感,写出了秦淮河上一派喧哗景象。特别是“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更有哲理的意味。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坐在小船上看风光,殊不知这一叶小舟本身也是河上的风光,每一个赏灯玩景之人,都成了秦淮河风光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情与思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了。同是写船出大中桥,来到秦淮河最为繁华的地方,朱自清写来从容舒徐,在俞平伯笔下,却是奇峰突起:“船儿俏俏地穿出连环着的三个壮阔的涵洞,青豁夏夜的韶华已如巨幅的画豁然而抖落。哦!凄厉而繁的弦索,颤岔而涩的歌喉,杂着吓哈的笑语声,劈拍的竹牌响,更能把诸楼船上的华灯彩绘,显出火样的鲜明,火样的温煦了。”色彩似乎更为浓烈更突显出这位初来者的惊奇与欣喜。
总体来说,俞平伯谙熟古典小说词曲,在这篇散文中随处可见文艺样式的用词;朱自清慎密、细致,描绘秦淮河的景色时,将自然景色、历史影象、真实情感融会起来,洋溢着一股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给人以眷恋思慕、追怀的感受。总之,两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向我们展现一幅令人缅怀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