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有云:“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将学会感恩做为我国的良好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感恩意识受到很大程度的忽视。其中,刚刚接触社会的2-6岁的幼儿进入了幼儿园,一方面是通过在校园的学习中接触和模仿教师和同学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是凭借电视等媒体去了解大众舆论。在社会舆论有意或无意的忽视里,幼儿很容易会在盲目学习或者错误理解的情况下形成过于自私的不良习惯,加之家长的宠爱和幼儿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从而在情感中直接无视感恩之心。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感恩行为培养
一、幼儿园学生感恩意识薄弱的表现
1.不懂得尊重,处事过于自我
在幼儿园教学秩序中,幼儿开始打破家庭的约束,开始进入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然而,来到幼儿园这个热烈的“小社会”,刚刚走出家门的幼儿往往没有真正明白尊重他人的意识,或者没有留意说话者的地位和说话时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空间等因素,因此,在模仿的时候会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言行举止的礼仪。
除此以外,部分处事过于自我的幼儿在做错事要受到老师批评时,可能会由于自尊心的膨胀和害羞的萌芽,而选择保持沉默或者拒绝理解等不良的表现,在某些时候还可能要直接让自己的父母去帮忙解决问题,造成自己不负责任的错误行为。
同时,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部分家庭会因为独生子女的特殊性而对幼儿进行过度的宠爱,所以幼儿在生活中也许会产生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作用。正是幼儿自我选择的忽视他人,导致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在处理事情时会过于自私,缺乏考虑其他人的处境,做事时会很少联想到与其他同学的共同合作。因此,假如幼儿无法做到尊重他人,教师和家长不应该盲目进行指责,而是应该把这类问题看成是其他问题出现的前兆,并及时结合幼儿的性格特征进行合适的调整和指引。
2.逆反心理此起彼伏,协助主动性不足
在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学习的时候,部分父母可能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逆反心理。何为逆反心态?客观上来说,幼儿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好奇心十分强的孩子由于自尊心和叛逆心的复杂交错,而导致孩子想打破家长、教师或长辈的指导,从而运用相反的行为或表现去暗示自身决定的价值。
3.劳动意识淡薄,分析是非能力有待提升
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庭的宠爱使他们很少留意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劳动意识。同时,他们通常是直接等待其他人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无论是在学生心目中,还是家长的印象里,“劳动”两个字仿佛就是意味要让人去做一些体力活或脏活等。
二、幼儿园学生感恩行为的培养措施
1.利用学生的模仿优势,潜移默化启蒙感恩之意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学对象大部分都是属于独生子女。在客观教育上,独生子女主要是有两种分化,一种是该幼儿独立性强,综合素质高,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比较客观主动地控制自己的任性,因此容易成为出类拔萃的优良学生;另一种则是比较任性,依赖性和敏感性十分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出现措手不及,从而导致处理不当等恶性循环。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模仿对象,首先就要以身作则,在言行举止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威信。虽然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会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无论学生是内向,还是活跃,都应该尽早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感恩意识往往不是自主性学习的,而往往是在他们的自我中心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选择性地接受和学习教师给予的指导。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模仿性强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借助部分合适的事件对幼儿进行合适的教育,从而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同时,由于幼儿园幼儿的心性未定,所以教师更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开始恰当的感恩教育。
2.组织多种感恩活动,增强学生“乌鸦反哺”的实际行动
在平常的课间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情境,开展一些主题式感恩活动,让幼儿学会自主去观察、分析和培养属于自身的感恩教育,从而唤起孩子们对家长、教师和同学的感恩,激发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强感恩活动,利用节庆活动开展集体感恩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或者“教师节”等。通过这些节日,使幼儿开始观察父母、教师、朋友送给自己的爱情、友情等,从而促进幼儿意识上打开感恩的大门。
在集体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向身边的人写一些关心、体贴的问候,也可以使幼儿选择性去制作一些可爱的贺卡等,还可以开展在较长的假期中安排学生去参与为父母办事的体验活动,例如为父母按摩等动手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馈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共同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和价值,并合适地把感恩的良好情感继续延伸,延伸到朋友、同学、教师、学校和社会等。
3.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健全学生的独立性
由于很多家长都会不由自主地对孩子进行呵护迁就,部分家长还盲目跟随社会舆论,因此,家长很容易会产生孩子在学校交往中容易学坏或者吃亏等错误认识,很可能会对幼儿造成部分不合理的提示。另一方面,幼儿在家庭中往往也很缺乏同伴,这两种因素就会不同程度地强化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幼儿在分析问题时过于自我,是非分析时无法客观全面。
所以,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进行定期沟通,并适当与家长进行互动,从而提升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分析能力,让家长在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和感恩意识。由于幼儿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教师与家长要相互提醒,相互合作,多运用正面教育去指引幼儿,避免对孩子讲反语,以防将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结束语
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家庭里,自我意识萌芽的幼儿往往会把思维的中心放在自己身上,考虑事情时会从自身需求或利益出发,在客观的生活和学习中就很容易就会做出一些直接无视长辈、教师的尴尬场面。因此,教师要灵活结合幼儿的模仿特征和性格特点等,主动联系相关家长,从而合理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媛媛. 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J]. 淄博师专学报,2013,03:7-9.
[2]袁林,张娜. 角色游戏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探究[J]. 特立学刊,2014,01:25-28.
[3]周素珍.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165-168.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感恩行为培养
一、幼儿园学生感恩意识薄弱的表现
1.不懂得尊重,处事过于自我
在幼儿园教学秩序中,幼儿开始打破家庭的约束,开始进入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然而,来到幼儿园这个热烈的“小社会”,刚刚走出家门的幼儿往往没有真正明白尊重他人的意识,或者没有留意说话者的地位和说话时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空间等因素,因此,在模仿的时候会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言行举止的礼仪。
除此以外,部分处事过于自我的幼儿在做错事要受到老师批评时,可能会由于自尊心的膨胀和害羞的萌芽,而选择保持沉默或者拒绝理解等不良的表现,在某些时候还可能要直接让自己的父母去帮忙解决问题,造成自己不负责任的错误行为。
同时,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部分家庭会因为独生子女的特殊性而对幼儿进行过度的宠爱,所以幼儿在生活中也许会产生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作用。正是幼儿自我选择的忽视他人,导致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在处理事情时会过于自私,缺乏考虑其他人的处境,做事时会很少联想到与其他同学的共同合作。因此,假如幼儿无法做到尊重他人,教师和家长不应该盲目进行指责,而是应该把这类问题看成是其他问题出现的前兆,并及时结合幼儿的性格特征进行合适的调整和指引。
2.逆反心理此起彼伏,协助主动性不足
在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学习的时候,部分父母可能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逆反心理。何为逆反心态?客观上来说,幼儿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好奇心十分强的孩子由于自尊心和叛逆心的复杂交错,而导致孩子想打破家长、教师或长辈的指导,从而运用相反的行为或表现去暗示自身决定的价值。
3.劳动意识淡薄,分析是非能力有待提升
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庭的宠爱使他们很少留意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劳动意识。同时,他们通常是直接等待其他人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无论是在学生心目中,还是家长的印象里,“劳动”两个字仿佛就是意味要让人去做一些体力活或脏活等。
二、幼儿园学生感恩行为的培养措施
1.利用学生的模仿优势,潜移默化启蒙感恩之意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学对象大部分都是属于独生子女。在客观教育上,独生子女主要是有两种分化,一种是该幼儿独立性强,综合素质高,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比较客观主动地控制自己的任性,因此容易成为出类拔萃的优良学生;另一种则是比较任性,依赖性和敏感性十分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出现措手不及,从而导致处理不当等恶性循环。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模仿对象,首先就要以身作则,在言行举止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威信。虽然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会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无论学生是内向,还是活跃,都应该尽早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感恩意识往往不是自主性学习的,而往往是在他们的自我中心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选择性地接受和学习教师给予的指导。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模仿性强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借助部分合适的事件对幼儿进行合适的教育,从而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同时,由于幼儿园幼儿的心性未定,所以教师更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开始恰当的感恩教育。
2.组织多种感恩活动,增强学生“乌鸦反哺”的实际行动
在平常的课间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情境,开展一些主题式感恩活动,让幼儿学会自主去观察、分析和培养属于自身的感恩教育,从而唤起孩子们对家长、教师和同学的感恩,激发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强感恩活动,利用节庆活动开展集体感恩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或者“教师节”等。通过这些节日,使幼儿开始观察父母、教师、朋友送给自己的爱情、友情等,从而促进幼儿意识上打开感恩的大门。
在集体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向身边的人写一些关心、体贴的问候,也可以使幼儿选择性去制作一些可爱的贺卡等,还可以开展在较长的假期中安排学生去参与为父母办事的体验活动,例如为父母按摩等动手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馈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共同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和价值,并合适地把感恩的良好情感继续延伸,延伸到朋友、同学、教师、学校和社会等。
3.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健全学生的独立性
由于很多家长都会不由自主地对孩子进行呵护迁就,部分家长还盲目跟随社会舆论,因此,家长很容易会产生孩子在学校交往中容易学坏或者吃亏等错误认识,很可能会对幼儿造成部分不合理的提示。另一方面,幼儿在家庭中往往也很缺乏同伴,这两种因素就会不同程度地强化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幼儿在分析问题时过于自我,是非分析时无法客观全面。
所以,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进行定期沟通,并适当与家长进行互动,从而提升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分析能力,让家长在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和感恩意识。由于幼儿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教师与家长要相互提醒,相互合作,多运用正面教育去指引幼儿,避免对孩子讲反语,以防将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结束语
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家庭里,自我意识萌芽的幼儿往往会把思维的中心放在自己身上,考虑事情时会从自身需求或利益出发,在客观的生活和学习中就很容易就会做出一些直接无视长辈、教师的尴尬场面。因此,教师要灵活结合幼儿的模仿特征和性格特点等,主动联系相关家长,从而合理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媛媛. 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J]. 淄博师专学报,2013,03:7-9.
[2]袁林,张娜. 角色游戏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探究[J]. 特立学刊,2014,01:25-28.
[3]周素珍.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