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现实。因此,“升本教育”“合作学习”“四型五步”“三主四段”等等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比比皆是。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抓好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它可以充分的利用教材,最大限度的使用教材。它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说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种种认识,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般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听,不重视学生的预习。另外,即使预习了,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给学生留有充分预习的空间
预习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幼芽,也必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时空。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家访工作,调动家长参与培养学生预习工作,在家里为自己的孩子提供预习的空间和条件。
三、做好预习方法的指导
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不重视预习,所以学生预习的方法存在缺陷,给学生做好预习指导至关重要。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我分两方面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首先介绍预习方法。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根据七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教给学生下面几种预习方法效果较好。
①任务落实预习法、②、课本标记预习法、③、温故知新预习法、④、尝试练习预习法⑤、动手操作预习法。
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2)、指导预习方法
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七步进行:
①、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
②、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③、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
④、学会思考,勤于质疑。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
⑤、博采众长。这是指预习过程中的讨论。
⑥、 择优而记。这是预习时的摘录和笔记,也是较好的自读法。
⑦、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预习方法和阅读方法一样,是灵活多种,互相结合的,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步运用,不应绝对分开。并且预习一个课题也不可能很具体、很细致样样都弄通的,只要按学习重点要求,解决主要问题就行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脑。”所以,预习抓好了,自读方法也就掌握了。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敢于争论,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活跃有趣、主动扎实、效果良好。
四、指导学生在预习时通力合作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疑难问题,对这些疑难问题有些同学容易忽视,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有意回避。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记录整理下来,以便于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加以解决,或者主动向老师请教。这要养成习惯。让学生形成“遇到问题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这种学习态度一旦养成,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充分利用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将会激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对进一步学习充满信心。对于学生的预习评价,一开始只要做了,我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再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或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栏和具有导向性的语言评价和持续物质奖励手段等方法,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方法和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认真预习的兴趣。
诚然,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所以,以上是本人在参考同仁观点的基础上一点粗浅的认识和拙见,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恳请读者和同仁们斧正。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般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听,不重视学生的预习。另外,即使预习了,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给学生留有充分预习的空间
预习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幼芽,也必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时空。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家访工作,调动家长参与培养学生预习工作,在家里为自己的孩子提供预习的空间和条件。
三、做好预习方法的指导
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不重视预习,所以学生预习的方法存在缺陷,给学生做好预习指导至关重要。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我分两方面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首先介绍预习方法。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根据七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教给学生下面几种预习方法效果较好。
①任务落实预习法、②、课本标记预习法、③、温故知新预习法、④、尝试练习预习法⑤、动手操作预习法。
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2)、指导预习方法
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七步进行:
①、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
②、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③、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
④、学会思考,勤于质疑。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
⑤、博采众长。这是指预习过程中的讨论。
⑥、 择优而记。这是预习时的摘录和笔记,也是较好的自读法。
⑦、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预习方法和阅读方法一样,是灵活多种,互相结合的,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步运用,不应绝对分开。并且预习一个课题也不可能很具体、很细致样样都弄通的,只要按学习重点要求,解决主要问题就行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脑。”所以,预习抓好了,自读方法也就掌握了。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敢于争论,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活跃有趣、主动扎实、效果良好。
四、指导学生在预习时通力合作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疑难问题,对这些疑难问题有些同学容易忽视,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有意回避。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记录整理下来,以便于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加以解决,或者主动向老师请教。这要养成习惯。让学生形成“遇到问题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这种学习态度一旦养成,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充分利用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将会激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对进一步学习充满信心。对于学生的预习评价,一开始只要做了,我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再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或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栏和具有导向性的语言评价和持续物质奖励手段等方法,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方法和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认真预习的兴趣。
诚然,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所以,以上是本人在参考同仁观点的基础上一点粗浅的认识和拙见,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恳请读者和同仁们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