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会计实习课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会计;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4-072-1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包括财会、财会金融、电算会计等)开设会计实习课教学的现状是:传统的“理论——实习”教学模式使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没有涉及或者很少涉及就业单位的特点。如何改革会计实习课教学,以学生就业趋向改革会计教学,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就业指导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谈几点感想。
一、回归“原点”:转变模式
摒弃传统的教学实习模式,构建“先理论—后实习—再理论”的教学模式,将实习贯穿到整个理论教学中去。对于会计实习课教学,教师应该在某一章知识点梳理后,结合目前会计实务中的常见问题,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将实际操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予以归纳,并结合会计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进行剖析,学生加以纠正后再次进行操作,做到“实际操作中有理论,理论教学中有实习”。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实践性教学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形式。第一,实践性教学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第二,上机操作作为一种主要形式,理论课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可以在上机后得到巩固和提高。在手工帐操作完后再到计算机上完成一帐套,以体会二者的联系与区别。第三,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
二、找准“圆心”:改革课程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以编写教案为例,教师可以把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讲明白后,不要采用专一的会计案例,而是先把有关企业会计制度学精吃透,把某企业、事业单位实际业务为例题,写成活页式的教案。再结合现实生活中事例,比如一个小手工作坊、一个小商店、一个饮食服务店,一个家政服务团等,把他们可能有的业务归纳出来,以此为依据加入教案的编写,再编制相应的作业题,一个行当作为一个案例,从建帐体系到凭证处理,写成讲义式案例,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作业布置,既传道解惑又好似就业指导。
对于目前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按“大专业、小专门化”的目的要求,对“小专门化”中的一些共同性的基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地综合,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实行模块组合。
首先,选择一种逻辑思维主线来安排课程内容,大多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为主线并辅之以必要的技能训练,同时渗透能力培养。
其次,将几门学科知识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或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在有机整合后实施教学,真正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既节省了教学课时,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划好“弧线”:优化教法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学习的效果不太好;笔者认为会计实习课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实结合;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讲中有练;再利用实物、模型、幻灯投影和电视录像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抢先下手: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于他们没有接触过的账簿、报表,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演示、多媒体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
2.连续出招:启发式教学
职业学校的实习课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从而真正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
我们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学生简单的基本操作,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先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会计的基础知识,同时会根据原始凭证或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假如手工编制记账凭证错误,那么采用计算机编制也肯定发生错误,所以实习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实习教学中,在记账凭证编制之前,先让全班学生各自手工编制,然后找出大家存在的典型错误,再一起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分析优点及不足,最后教师再综合,同时提出一个最合理的编制凭证的步骤。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好,也能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收款、付款和转帐凭证的正确理解。
3.合理变招:因材施教
在实习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以便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技巧。在会计实习课中,因为每位学生智力的好坏、动手能力的强弱、分析能力的高低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同学条件差,工件做得又慢又差,这就需要教师考虑“因材施教”的方法:既要让能力差的学生完成好工作任务,又要让能力强的学生“吃饱”,并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华.《会计专业实习的现状与改进设想》,教育与职业,1996.
[2]倪花.《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会计;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4-072-1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包括财会、财会金融、电算会计等)开设会计实习课教学的现状是:传统的“理论——实习”教学模式使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没有涉及或者很少涉及就业单位的特点。如何改革会计实习课教学,以学生就业趋向改革会计教学,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就业指导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谈几点感想。
一、回归“原点”:转变模式
摒弃传统的教学实习模式,构建“先理论—后实习—再理论”的教学模式,将实习贯穿到整个理论教学中去。对于会计实习课教学,教师应该在某一章知识点梳理后,结合目前会计实务中的常见问题,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将实际操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予以归纳,并结合会计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进行剖析,学生加以纠正后再次进行操作,做到“实际操作中有理论,理论教学中有实习”。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实践性教学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形式。第一,实践性教学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第二,上机操作作为一种主要形式,理论课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可以在上机后得到巩固和提高。在手工帐操作完后再到计算机上完成一帐套,以体会二者的联系与区别。第三,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
二、找准“圆心”:改革课程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以编写教案为例,教师可以把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讲明白后,不要采用专一的会计案例,而是先把有关企业会计制度学精吃透,把某企业、事业单位实际业务为例题,写成活页式的教案。再结合现实生活中事例,比如一个小手工作坊、一个小商店、一个饮食服务店,一个家政服务团等,把他们可能有的业务归纳出来,以此为依据加入教案的编写,再编制相应的作业题,一个行当作为一个案例,从建帐体系到凭证处理,写成讲义式案例,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作业布置,既传道解惑又好似就业指导。
对于目前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按“大专业、小专门化”的目的要求,对“小专门化”中的一些共同性的基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地综合,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实行模块组合。
首先,选择一种逻辑思维主线来安排课程内容,大多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为主线并辅之以必要的技能训练,同时渗透能力培养。
其次,将几门学科知识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或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在有机整合后实施教学,真正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既节省了教学课时,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划好“弧线”:优化教法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学习的效果不太好;笔者认为会计实习课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实结合;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讲中有练;再利用实物、模型、幻灯投影和电视录像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抢先下手: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于他们没有接触过的账簿、报表,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演示、多媒体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
2.连续出招:启发式教学
职业学校的实习课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从而真正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
我们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学生简单的基本操作,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先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会计的基础知识,同时会根据原始凭证或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假如手工编制记账凭证错误,那么采用计算机编制也肯定发生错误,所以实习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实习教学中,在记账凭证编制之前,先让全班学生各自手工编制,然后找出大家存在的典型错误,再一起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分析优点及不足,最后教师再综合,同时提出一个最合理的编制凭证的步骤。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好,也能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收款、付款和转帐凭证的正确理解。
3.合理变招:因材施教
在实习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以便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技巧。在会计实习课中,因为每位学生智力的好坏、动手能力的强弱、分析能力的高低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同学条件差,工件做得又慢又差,这就需要教师考虑“因材施教”的方法:既要让能力差的学生完成好工作任务,又要让能力强的学生“吃饱”,并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华.《会计专业实习的现状与改进设想》,教育与职业,1996.
[2]倪花.《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