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创后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愈合的影响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清创后愈合的影响。

方法

取32只3~4个月龄雌雄不拘新西兰兔,均于臀部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敏,6周后于兔背部两侧注射浓度5×107集落形成单位/mL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菌液各0.5 mL,建立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模型。建模成功后,将32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生长因子组兔创面均匀涂抹重组牛bFGF凝胶(300 IU/cm2,每个创面约涂0.45 g);抗结核药物组兔创面采用6 mL异烟肼注射液和0.15 g利福平粉针剂混匀浸透纱布后覆盖;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同前用重组牛bFGF凝胶均匀涂抹后,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浸透纱布覆盖;空白对照组兔创面仅用无菌纱布覆盖。各组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完全愈合。于术后即刻、7、14、21、28 d,肉眼观察创面大体情况,拍照并计算术后7、14、21、28 d的创面愈合率并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7、14、21、28 d,取创缘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情况。于术后21 d,取创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行微血管计数。于术后7、14、21、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创缘羟脯氨酸含量。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8。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4组兔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即刻,4组兔创面基底水肿明显。术后7 d,4组兔创面较前缩小,创面覆盖痂皮,水肿减轻,其中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更加红润。术后14 d,4组兔创面缩小明显,抗结核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均无明显渗出;生长因子组兔1个创面和空白对照组兔2个创面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基本愈合,空白对照组兔有2个创面仍有脓性分泌物,愈合迟缓。术后28 d,4组兔创面基本愈合,空白对照组兔有2个创面红肿,难以愈合。(2)术后7~28 d,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兔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4、21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抗结核药物组(P<0.05)。术后7~28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愈合率相近(P>0.05)。(3)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抗结核药物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相近(P>0.05)。(4)术后7 d,4组兔创面组织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可见少量上皮细胞生长。术后14 d,抗结核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上皮细胞增加明显。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结构完整,层次较为清晰;抗结核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兔创面组织新生上皮较薄,且空白对照组有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8 d,4组兔创面组织皮肤组织完整,其中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新生上皮较空白对照组厚。(5)术后7、14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胶原纤维数量多于其余2组。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Fb)排列密集,胶原纤维排列规则;抗结核药物组Fb密度尚可,胶原纤维排列杂乱;空白对照组兔创面组织Fb和胶原纤维稀少。术后28 d,4组兔创面组织胶原纤维数量接近正常皮肤组织,其中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胶原纤维排列更加规则、有序。(6)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31.6±1.2)个]、抗结核药物组[(27.5±1.3)个]及联合治疗组[(32.8±1.6)个]兔每200倍视野下创缘微血管数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22.3±1.7)个,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缘微血管数明显多于抗结核药物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缘微血管数相近(P>0.05)。(7)术后7、28 d,4组兔创缘羟脯氨酸含量相近(F=0.916、1.752,P>0.05)。术后14、21 d,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兔创缘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缘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抗结核药物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缘羟脯氨酸含量相近(P>0.05)。

结论

彻底清创后局部单独应用bFGF或联合抗结核药物均可促进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的愈合,优于单用抗结核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PFMT)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全子宫切除术且并发SUI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55)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 PFMT治疗,对照组(n=55)只采用PFMT治疗,两组年龄、BMI、产史和子宫切除诊断构成比、手术方式和SUI诊断分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烧伤科住院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中引流不畅的影响。方法将笔者科室2016年10—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43.6±2.8)岁行VSD治疗的患者(男37例、女23例)设为常规护理组,2017年5—7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44.2±3.2)岁行VSD治疗的患者(男36例、女22例)设为集束化护理组,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行VSD治疗后,常规护理组患者
目的调查分析严重烧伤成年患者伤后3~14 d能量和蛋白质实际摄入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整形与烧伤外科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严重烧伤成年患者[男37例、女15例,年龄(37±9)岁]资料,根据重症护理记录统计患者伤后3~14 d膳食、肠内营养制剂和肠外营养制剂的摄入情况。计算并比较患者伤后3~7、8~14 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及其占目标能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Ⅱ在体外培养的缺血缺氧小鼠心肌细胞自噬流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取6只1~2 d龄雌雄不限C57BL/6小鼠,分离心脏并培养原代心肌细胞,取原代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细胞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3、6、9 h组及缺血缺氧3、6、9 h组,每组4孔。DMEM/F12培养基常规培养(常规培养条件下同)48 h后,正常对照3、6、9 h组更换新鲜DMEM/F12
目的探讨E2F1转录因子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M2型巨噬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引进E2F1基因敲除杂合子C57BL/6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自行繁殖并于小鼠出生后2周通过PCR法鉴定出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选取12只经鉴定后生长至6~8周龄的雄性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C57BL/6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设为E2F1基因敲除组与野生型组,在每
姜黄素作为一种源于姜黄的天然提取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微生物、调节免疫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明姜黄素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如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姜黄素的诸多药理作用及机制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相关,它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和肠道免疫反应、抗凋亡等多种途径保护肠黏膜屏障。本文综述姜黄素对肠黏膜屏
目的探讨大鼠施万细胞与成纤维细胞(Fb)联合移植对大鼠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从2只孕14~16 d SD大鼠胚胎躯干分离培养Fb并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纤维粘连蛋白和Ephrin-B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细胞Ephrin-B2 mRNA的表达(样本数为3)。(2)从45只出生1~3 d 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
目的探讨单中心中结核性创面与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特点。方法2010年1月—2017年6月,将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结核性创面患者、44例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分别纳入结核性创面组和非结核性创面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2组患者的性别、居住地、外伤史、创面形成时间、创面确诊时间、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创面部位,创面面积、窦道发生情况、换药次数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第3~5代大鼠BMSC进行实验。(1)取大鼠BMS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阴性对照组、CD90组、CD44组、CD34组,每组样本数为3,阴性对照组细胞加入磷酸盐缓冲液5 μL,余3组细胞分别加入相应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