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程的实施,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设计教案,即备课,不同的教学观必然会影响教案的设计。然而,当前化学教学中教案的设计存在诸多不良倾向,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目标单一,过分强调知识目标,导致教学过程中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关注不够;有的教师照搬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脱节;有的教师的教案设计过于详尽,导致教学过程统得过死,课堂缺乏生成性。种种现象表明,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显得十分重要。
二、概念的界定
备课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我国教育学术界已小有特色。所谓备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备课”是指教师认真研究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并考虑采取哪些相应的方法,运用相应的资源,引导学生达成目标,目的是上好具体的一个单元或者一堂课,也叫“课前备课”。而“广义备课”是指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增加文化积累,不断总结与反思教学经验,通过增加专业储备,体现“终生备课”理念,目的是上好所有的课。有效备课是一个结构化的行动过程,有效备课最关键的是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等,只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才是最有实效性的教学设计。
三、主要策略
1.备学生。由于九年级的化学是起始学科,教学周期较短,相对而言,学生的差距不是很明显。所以一开学我就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按知识结构实施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给学生分层不是给学生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主要目的是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调控,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分层是暂时的,无严格界限的。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潜力等因素调整分层的方式,及时调整三个层次的人数及人员,即实行“动态分层”。分层的结果由我本人具体掌握,并不对学生宣布,也不按层重新排座位,因为我们教学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备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水平,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即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低层次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和原理,并会初步应用;提高性目标是在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能力要求有所提高,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发展性目标是在实现了前两个目标之后,学生对知识已能应用自如,这个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在45分钟内都有所收获和发展。这是设计学习目标分层的宗旨。
3.备作业。分层作业布置也是提高备课效果,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也是减负增效的有力体现。因而我们在选择教辅用书时,一般都选择分不同层次的教辅用书:a基础性作业;b拓展性作业;c延伸性作业。通过作业改革,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4.备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备课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具体体现。对备课质量的评价,是教学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其意义在于:(1)促进有效教学;(2)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3)促进备课要求的规范化。
(1)评价备课内容。要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整体上把握本学科在一个学期中的教学安排,它主要包括:学期教学目标、学期教学内容及分析、主要教学策略、教学计划安排、学科活动计划等。备课过程中折射出一位教师的备课认真度,还要关注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课前分析及准备、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教学评价及反思。
(2)评价备课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对备课质量的评价,是学校教导处在常规检查中,检查教师的教案有无写字,并盖上印泥,以防止教师会重复使用教案。其实,这样的评价方式只是浅于表层,其精神在于“管”,而不是在于“导”。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主要体现在:是否参加教研活动和是否参加听评课。通过听、评课的方式来检查教师的备课效果,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因为此过程,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教师的备课状态认真与否、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掌控程度、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和谐程度。同时,通过上完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哪些地方发挥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的等,以及教师之间的他人评价,都能促使学校形成有效备课的风气。
(3)评价备课结果。要实现备课质量评价的增值,就必须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新课程提倡的评价理念,应根据教师的备课情况,对备得好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成功之处,创新之举,应及时地写上表扬的评语和激励性的评价,在适当的场合还需张扬和推广。对备得不太好的教师给予启示与点拨,及时批注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指明努力的方向。
随着新程的实施,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设计教案,即备课,不同的教学观必然会影响教案的设计。然而,当前化学教学中教案的设计存在诸多不良倾向,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目标单一,过分强调知识目标,导致教学过程中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关注不够;有的教师照搬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脱节;有的教师的教案设计过于详尽,导致教学过程统得过死,课堂缺乏生成性。种种现象表明,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显得十分重要。
二、概念的界定
备课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我国教育学术界已小有特色。所谓备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备课”是指教师认真研究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并考虑采取哪些相应的方法,运用相应的资源,引导学生达成目标,目的是上好具体的一个单元或者一堂课,也叫“课前备课”。而“广义备课”是指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增加文化积累,不断总结与反思教学经验,通过增加专业储备,体现“终生备课”理念,目的是上好所有的课。有效备课是一个结构化的行动过程,有效备课最关键的是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等,只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才是最有实效性的教学设计。
三、主要策略
1.备学生。由于九年级的化学是起始学科,教学周期较短,相对而言,学生的差距不是很明显。所以一开学我就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按知识结构实施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给学生分层不是给学生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主要目的是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调控,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分层是暂时的,无严格界限的。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潜力等因素调整分层的方式,及时调整三个层次的人数及人员,即实行“动态分层”。分层的结果由我本人具体掌握,并不对学生宣布,也不按层重新排座位,因为我们教学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备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水平,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即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低层次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和原理,并会初步应用;提高性目标是在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能力要求有所提高,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发展性目标是在实现了前两个目标之后,学生对知识已能应用自如,这个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在45分钟内都有所收获和发展。这是设计学习目标分层的宗旨。
3.备作业。分层作业布置也是提高备课效果,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也是减负增效的有力体现。因而我们在选择教辅用书时,一般都选择分不同层次的教辅用书:a基础性作业;b拓展性作业;c延伸性作业。通过作业改革,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4.备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备课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具体体现。对备课质量的评价,是教学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其意义在于:(1)促进有效教学;(2)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3)促进备课要求的规范化。
(1)评价备课内容。要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整体上把握本学科在一个学期中的教学安排,它主要包括:学期教学目标、学期教学内容及分析、主要教学策略、教学计划安排、学科活动计划等。备课过程中折射出一位教师的备课认真度,还要关注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课前分析及准备、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教学评价及反思。
(2)评价备课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对备课质量的评价,是学校教导处在常规检查中,检查教师的教案有无写字,并盖上印泥,以防止教师会重复使用教案。其实,这样的评价方式只是浅于表层,其精神在于“管”,而不是在于“导”。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主要体现在:是否参加教研活动和是否参加听评课。通过听、评课的方式来检查教师的备课效果,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因为此过程,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教师的备课状态认真与否、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掌控程度、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和谐程度。同时,通过上完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哪些地方发挥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的等,以及教师之间的他人评价,都能促使学校形成有效备课的风气。
(3)评价备课结果。要实现备课质量评价的增值,就必须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新课程提倡的评价理念,应根据教师的备课情况,对备得好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成功之处,创新之举,应及时地写上表扬的评语和激励性的评价,在适当的场合还需张扬和推广。对备得不太好的教师给予启示与点拨,及时批注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指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