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枝末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⑴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课堂的生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动态生成的过程,最终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最终让学生踏上激情之路。
那么如何在生成的课堂中有效的引导学生生成,真正让生成之火点燃激情课堂呢?
一、在平等对话中滋生有效生成
“对话必然伴随生成”。可见只有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生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师生、生生的“对话”情景,并在对话过程中捕捉能诱发生成的训练点,构建平等对话的和谐课堂。
在教学《惊弓之鸟》时,同学们正在赞叹更羸之际,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更羸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让我拉弓,我也会让鸟掉下来!”这是多么不和谐的声音呀!除了贬低更羸的形象外,还影响到赞同更羸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学都哄堂大笑,以为他又在糊口乱言了。如果这时武断地遏制该学生的思路,既挫伤了他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能及时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那么平等对话就形同虚设。于是,巧妙地顺着这思路追问:“为什么?”学生说:“因为鸟有伤。”“那你知道吗?”“知道,因为它的叫声凄惨、它孤单失群……”。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很好!那是你判断的吗?”学生笑而不答。我乘势问:“你们认为判断鸟受伤容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容易”“为什么?”……就这样拓展了快乐对话的的空间。“这是在飞的鸟。”“鸟在天空不容易发现”“鸟离地面远。”“鸟的声音不高”……“不能完成的任务更羸却完成了,你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人呢?”通过这样的平等对话,学生再次与更羸进行零距离接触,进一步让大家理解了更羸是如何通过细心观察,判断那是一只受伤的鸟。教后我又一次同刚才的同学进行对话:“现在你还认为更羸没什么了不起吗?”“刚才我只关注射鸟了,没想到射鸟前的判断是那样难,我发自内心的佩服更羸!”
上述案例就是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话闸,并在和谐、宽松的对话中氛围中,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善待或者说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冒出来的看似“不伦不类”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诱导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适时抓住这些契机,对于学生提到的问题深入剖析,找到该问题与课文的有机“结合点”,然后,顺藤摸瓜,讲授课文。那么学生一定会更乐于自主参与学习,因为他们不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了,而是自己在摸索着前进的道路。这样,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二、在放手质疑中促进深度生成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这是由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决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课堂上,常会发现学生的见解与教师有所差异,儿童的思维有时比教师的更宽阔。所以在课前预设中不可能考虑到学生所有的“疑问”。 如果在课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并对课文学习有一定价值的“疑问”,教师应尊重、珍视、利用孩子的独特感受,充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调整预案,生成新的学习过程。
在《鸡》的第二段教学中,我通过“解放军为什么不吃鸡和蛋?”来组织教学。这时班里的一个活跃分子提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外的问题“老师,解放军叔叔为什么不可以吃蛋呢?我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吃呀!”
这可是我预设时没有预料到的。于是,我组织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展开辩论赛:“战士们帮老百姓养了这么久的鸡,能不能吃蛋呢?”
学生的热情出奇的高涨,部分摘录如下:
甲:我方认为,八路军战士可以吃蛋。因为从课文中得知,战士们是鸡的“救命恩人”,倘若没有战士们省下粮食喂养它们,它们早就饿死了,这些蛋可以说是战士们劳动的果实。
乙:我方认为,不可以吃,因为战士们的“三项纪律八项注意”明确提出不可以动老百姓的东西,鸡是老百姓的,没有鸡哪来的蛋?
甲:试想当时条件那么艰苦,倘若不及时补营养,战士们哪有力气战斗,怎能保护老百姓,我想就是老百姓也会非常愿意地把蛋送给战士们吃。
乙:条件艰苦,这不是充分的理由,我从网上查到,比这更困难的条件多的是,但是战士们都坚持原则,所以战士们这次也不会吃,也不能吃。
甲:古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鸡在,就会在生蛋,所以吃几个没有问题。
乙:倘若吃掉几个蛋,那么后果就不是几个蛋的问题,而是破坏了八路军的严明纪律,一旦有了破纪的先例,那么,今后战士们还怎么去对待更困难的情况,所以“军令如山不可破”
甲:……
乙:……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学生最后意识到,正是有了严明的纪律,有着为老百姓着想的思想,才赢得了老百姓的心,深得老百姓爱戴。
反思这一细节,倘若为师者因循守旧,孩子们的感受定然滞留在表面,体验也十分肤浅,而采取辩论的形式后,学生们的脑子里都确立了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八路军战士“严于律己,关爱百姓”的品质深深地播撒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田里。
这样的设计不仅深化了课文内容,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还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提升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
三、在激活情致中演绎活度生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情趣盎然的情况下才能展示自己的所有技能,并能更好的主动参与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不顾虑,畅所欲言。为此在教学中善于捕捉、创设一些情境,挖掘学生的兴奋点。
在《家乡的秋白梨》的第二课时教学时,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先为江湾的“秋白梨”做做广告或者学着商人卖卖“秋白梨”。顿时课堂情趣盎然,简直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浮想联翩,把课堂当成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正宗的江湾秋白梨,个儿大,皮儿薄,快来买呀!”
“还是买我的吧!我的秋白梨个个包甜包鲜,不信,你可以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
“我的秋白梨比他的还要好,只要轻轻地咬上一口,就会满嘴甜水直流,保证你一吃终生难忘!”
“我的梨既好吃又便宜,才五元一斤!”
“我的更好,十元三斤,价廉物美!”
“买我的!我的秋白梨最新鲜,是刚从自己家树上摘下来的!”
……
教室里叫卖声此起彼伏,让人仿佛身处集市。几分钟后,该是“收场”的时候了,因为下一步预设是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但孩子们却意犹未尽,怎么办呢?于是说“同学们,大家的情绪很高涨,我替那里的老百姓谢谢你,但是这篇课文单单写了成熟的秋白梨吗?”“就学这里行吗?”“不行”,正想切入重点段的时候,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也能给江湾的春、夏、秋的美景做宣传呀!”对呀何不让学生自己来学呢?于是笑着问:“你们怎样才能把它介绍美呢?”“通过读呀!”“抓句子体会。”“抓关键词品读。”……就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时而点拨,时而倾听,课堂又一次成了欢乐的海洋。既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学习了第二自然段,体验了江湾的美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生成的教学环节无疑成了整堂课的高潮。这未曾预约的精彩应该说和我原先的预设异曲同工!这样“演绎”了此起彼伏的课堂,学生趣意盎然。看,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
四、在反复诵读中诱发宽度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⑷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生成了新知,唤起了学生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
《诚实的孩子》是人教版第三册中的课文,在处理打碎花瓶后孩子们的回答段落时,如果采用单纯的说教,学生是很难体验列宁和表兄妹内心的世界,如何让学生自然情感得到自然流淌,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感受列宁的情感波澜。让学生反复诵读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部分的内容非常简单,学生一读就会明白,但是其中隐藏的情感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读书是最好、最简单、最捷径的办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发现了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回答的语气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抓住学生这一生成资源,进行质疑:“为什么朗读的语气不一样?找找词句。”于是,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生成了感悟:细心的孩子从省略号体会出此时列宁的内心是慌张的,所以读出紧张的语气;有的孩子抓住了提示语的“红着脸、低着头”感悟出列宁当时的心虚,读出慌张的语气;有的揣摩出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当时的心理,读出沉着的语气;还有的观察到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分别读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接着,放手让学生继续读课文,学生又有了新的体验,有的体会到列宁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联想到自己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心理很难受;还有的认识到做了错事后要赶快认错。他们在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习得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可贵的是唤起了学生更为深切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关注。
五、在拓展阅读中激活厚度生成
语文课仅仅靠课本是不行的,必须把书本变厚,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开放必须是有机的、有效的。所谓 “有机”就是课外阅读不仅要与课文相关,而且阅读是由教师引导、有时间保证,有读后反馈的。所谓“有效”,就是学生进行的课外阅读确实丰富了对课文作研究的材料,有助于提高课内阅读的效率。教学《火烧赤壁》前,由于学生对三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前让学生通过谈天说地话“三国”,通过聊天式的形式,有的孩子把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听;有的孩子把自己从大人那里听来的与大家分享;有的孩子把自己看三国的体会与同学交流……顿时,课堂热闹起来,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正是课堂预设所要达到的效果,正当准备自然地导出今天的教学——《火烧赤壁》是,没想到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还知道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是呀!它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在学生的阅读期待下导入了今天的课堂。可见,合理运用生成,并通过适度的课前拓展,能有效的激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读通课文之后,我布置学生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的第49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周公瑾赤壁鏖兵”,这样到第二课深读时,学生由于了解了这一战役的详情,丰富了研究材料,就引经据典、触类旁通,课堂交流时表述得头头是道,取得了良好的、出人意料的阅读效果。正当我们准备收场的时候,又有“好事”的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这次的战斗不是伟大的胜利而是可怕的失败!因为曹操如果在这次战斗胜利了的话,中国就可以更早的统一了,也没有后来的三国鼎立,更没有战火纷飞的岁月,老百姓也就能早日过上好日子!”学生说得句句在理,但是这是课堂教学中没有想到的,如何合理引导呢?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兴趣,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国演义》,对孩子说,到底这场战斗的功非是过如何?请大家去深入学习,我们下次下次我们再来一次品《三国演义》主题会。之后好多孩子通过课余时间去阅读,在后来的交流会上许多同学说得头头是道,这样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把文本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促使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用“动态生成”的理念滋润学生,才有源头活水来。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之下,学生因平等、安全而敢动;因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丰富交流的信息基础而能动;因有老师精心的组织,精彩的点拨而会动。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独特经历,我们无法预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充分发挥文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并且注重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始料未及的体验,出现的偏差,甚至与预计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将其作为一种新的不可重复的、可开发的教育资源来珍视,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生成新的知识,新的收获。那么,课堂一定会精彩而美丽。
那么如何在生成的课堂中有效的引导学生生成,真正让生成之火点燃激情课堂呢?
一、在平等对话中滋生有效生成
“对话必然伴随生成”。可见只有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生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师生、生生的“对话”情景,并在对话过程中捕捉能诱发生成的训练点,构建平等对话的和谐课堂。
在教学《惊弓之鸟》时,同学们正在赞叹更羸之际,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更羸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让我拉弓,我也会让鸟掉下来!”这是多么不和谐的声音呀!除了贬低更羸的形象外,还影响到赞同更羸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学都哄堂大笑,以为他又在糊口乱言了。如果这时武断地遏制该学生的思路,既挫伤了他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能及时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那么平等对话就形同虚设。于是,巧妙地顺着这思路追问:“为什么?”学生说:“因为鸟有伤。”“那你知道吗?”“知道,因为它的叫声凄惨、它孤单失群……”。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很好!那是你判断的吗?”学生笑而不答。我乘势问:“你们认为判断鸟受伤容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容易”“为什么?”……就这样拓展了快乐对话的的空间。“这是在飞的鸟。”“鸟在天空不容易发现”“鸟离地面远。”“鸟的声音不高”……“不能完成的任务更羸却完成了,你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人呢?”通过这样的平等对话,学生再次与更羸进行零距离接触,进一步让大家理解了更羸是如何通过细心观察,判断那是一只受伤的鸟。教后我又一次同刚才的同学进行对话:“现在你还认为更羸没什么了不起吗?”“刚才我只关注射鸟了,没想到射鸟前的判断是那样难,我发自内心的佩服更羸!”
上述案例就是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话闸,并在和谐、宽松的对话中氛围中,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善待或者说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冒出来的看似“不伦不类”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诱导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适时抓住这些契机,对于学生提到的问题深入剖析,找到该问题与课文的有机“结合点”,然后,顺藤摸瓜,讲授课文。那么学生一定会更乐于自主参与学习,因为他们不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了,而是自己在摸索着前进的道路。这样,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二、在放手质疑中促进深度生成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这是由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决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课堂上,常会发现学生的见解与教师有所差异,儿童的思维有时比教师的更宽阔。所以在课前预设中不可能考虑到学生所有的“疑问”。 如果在课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并对课文学习有一定价值的“疑问”,教师应尊重、珍视、利用孩子的独特感受,充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调整预案,生成新的学习过程。
在《鸡》的第二段教学中,我通过“解放军为什么不吃鸡和蛋?”来组织教学。这时班里的一个活跃分子提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外的问题“老师,解放军叔叔为什么不可以吃蛋呢?我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吃呀!”
这可是我预设时没有预料到的。于是,我组织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展开辩论赛:“战士们帮老百姓养了这么久的鸡,能不能吃蛋呢?”
学生的热情出奇的高涨,部分摘录如下:
甲:我方认为,八路军战士可以吃蛋。因为从课文中得知,战士们是鸡的“救命恩人”,倘若没有战士们省下粮食喂养它们,它们早就饿死了,这些蛋可以说是战士们劳动的果实。
乙:我方认为,不可以吃,因为战士们的“三项纪律八项注意”明确提出不可以动老百姓的东西,鸡是老百姓的,没有鸡哪来的蛋?
甲:试想当时条件那么艰苦,倘若不及时补营养,战士们哪有力气战斗,怎能保护老百姓,我想就是老百姓也会非常愿意地把蛋送给战士们吃。
乙:条件艰苦,这不是充分的理由,我从网上查到,比这更困难的条件多的是,但是战士们都坚持原则,所以战士们这次也不会吃,也不能吃。
甲:古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鸡在,就会在生蛋,所以吃几个没有问题。
乙:倘若吃掉几个蛋,那么后果就不是几个蛋的问题,而是破坏了八路军的严明纪律,一旦有了破纪的先例,那么,今后战士们还怎么去对待更困难的情况,所以“军令如山不可破”
甲:……
乙:……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学生最后意识到,正是有了严明的纪律,有着为老百姓着想的思想,才赢得了老百姓的心,深得老百姓爱戴。
反思这一细节,倘若为师者因循守旧,孩子们的感受定然滞留在表面,体验也十分肤浅,而采取辩论的形式后,学生们的脑子里都确立了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八路军战士“严于律己,关爱百姓”的品质深深地播撒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田里。
这样的设计不仅深化了课文内容,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还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提升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
三、在激活情致中演绎活度生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情趣盎然的情况下才能展示自己的所有技能,并能更好的主动参与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不顾虑,畅所欲言。为此在教学中善于捕捉、创设一些情境,挖掘学生的兴奋点。
在《家乡的秋白梨》的第二课时教学时,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先为江湾的“秋白梨”做做广告或者学着商人卖卖“秋白梨”。顿时课堂情趣盎然,简直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浮想联翩,把课堂当成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正宗的江湾秋白梨,个儿大,皮儿薄,快来买呀!”
“还是买我的吧!我的秋白梨个个包甜包鲜,不信,你可以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
“我的秋白梨比他的还要好,只要轻轻地咬上一口,就会满嘴甜水直流,保证你一吃终生难忘!”
“我的梨既好吃又便宜,才五元一斤!”
“我的更好,十元三斤,价廉物美!”
“买我的!我的秋白梨最新鲜,是刚从自己家树上摘下来的!”
……
教室里叫卖声此起彼伏,让人仿佛身处集市。几分钟后,该是“收场”的时候了,因为下一步预设是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但孩子们却意犹未尽,怎么办呢?于是说“同学们,大家的情绪很高涨,我替那里的老百姓谢谢你,但是这篇课文单单写了成熟的秋白梨吗?”“就学这里行吗?”“不行”,正想切入重点段的时候,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也能给江湾的春、夏、秋的美景做宣传呀!”对呀何不让学生自己来学呢?于是笑着问:“你们怎样才能把它介绍美呢?”“通过读呀!”“抓句子体会。”“抓关键词品读。”……就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时而点拨,时而倾听,课堂又一次成了欢乐的海洋。既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学习了第二自然段,体验了江湾的美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生成的教学环节无疑成了整堂课的高潮。这未曾预约的精彩应该说和我原先的预设异曲同工!这样“演绎”了此起彼伏的课堂,学生趣意盎然。看,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
四、在反复诵读中诱发宽度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⑷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生成了新知,唤起了学生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
《诚实的孩子》是人教版第三册中的课文,在处理打碎花瓶后孩子们的回答段落时,如果采用单纯的说教,学生是很难体验列宁和表兄妹内心的世界,如何让学生自然情感得到自然流淌,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感受列宁的情感波澜。让学生反复诵读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部分的内容非常简单,学生一读就会明白,但是其中隐藏的情感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读书是最好、最简单、最捷径的办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发现了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回答的语气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抓住学生这一生成资源,进行质疑:“为什么朗读的语气不一样?找找词句。”于是,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生成了感悟:细心的孩子从省略号体会出此时列宁的内心是慌张的,所以读出紧张的语气;有的孩子抓住了提示语的“红着脸、低着头”感悟出列宁当时的心虚,读出慌张的语气;有的揣摩出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当时的心理,读出沉着的语气;还有的观察到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分别读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接着,放手让学生继续读课文,学生又有了新的体验,有的体会到列宁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联想到自己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心理很难受;还有的认识到做了错事后要赶快认错。他们在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习得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可贵的是唤起了学生更为深切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关注。
五、在拓展阅读中激活厚度生成
语文课仅仅靠课本是不行的,必须把书本变厚,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开放必须是有机的、有效的。所谓 “有机”就是课外阅读不仅要与课文相关,而且阅读是由教师引导、有时间保证,有读后反馈的。所谓“有效”,就是学生进行的课外阅读确实丰富了对课文作研究的材料,有助于提高课内阅读的效率。教学《火烧赤壁》前,由于学生对三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前让学生通过谈天说地话“三国”,通过聊天式的形式,有的孩子把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听;有的孩子把自己从大人那里听来的与大家分享;有的孩子把自己看三国的体会与同学交流……顿时,课堂热闹起来,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正是课堂预设所要达到的效果,正当准备自然地导出今天的教学——《火烧赤壁》是,没想到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还知道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是呀!它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在学生的阅读期待下导入了今天的课堂。可见,合理运用生成,并通过适度的课前拓展,能有效的激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读通课文之后,我布置学生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的第49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周公瑾赤壁鏖兵”,这样到第二课深读时,学生由于了解了这一战役的详情,丰富了研究材料,就引经据典、触类旁通,课堂交流时表述得头头是道,取得了良好的、出人意料的阅读效果。正当我们准备收场的时候,又有“好事”的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这次的战斗不是伟大的胜利而是可怕的失败!因为曹操如果在这次战斗胜利了的话,中国就可以更早的统一了,也没有后来的三国鼎立,更没有战火纷飞的岁月,老百姓也就能早日过上好日子!”学生说得句句在理,但是这是课堂教学中没有想到的,如何合理引导呢?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兴趣,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国演义》,对孩子说,到底这场战斗的功非是过如何?请大家去深入学习,我们下次下次我们再来一次品《三国演义》主题会。之后好多孩子通过课余时间去阅读,在后来的交流会上许多同学说得头头是道,这样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把文本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促使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用“动态生成”的理念滋润学生,才有源头活水来。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之下,学生因平等、安全而敢动;因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丰富交流的信息基础而能动;因有老师精心的组织,精彩的点拨而会动。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独特经历,我们无法预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充分发挥文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并且注重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始料未及的体验,出现的偏差,甚至与预计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将其作为一种新的不可重复的、可开发的教育资源来珍视,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生成新的知识,新的收获。那么,课堂一定会精彩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