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高》的几点疑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柳先生曾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了金开诚教授的《漫话清高》,有几点疑义,想与金先生及广大对此作品感兴趣的读者相互磋商。
  
  疑义一:
  传说中第一个清高之人,恐怕要数许由了。据说唐尧要把天下禅让给他,他认为这话污染了耳朵,因而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此事不知真假,但在古代却传为美谈。这美谈又反映了古代士人相当混乱的价值取向。唐尧是人人称颂的圣君,圣君是因为给天下人办了好事所以受到称颂;然而他所选的接班人却不愿为天下人办事,不愿办事却同样受到称赞,真不知是什么道理。
  按照文本的意思,作者以为唐尧为民办了好事而受称颂,与许由拒绝接受唐尧禅位而受称赞二者是相互矛盾,进而得出古代士人的价值取向是相当的混乱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唐尧受称颂与许由受称赞二者虽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却并不构成对立。首先,二者受称颂(或称赞)的理由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对二者评价的价值体系是不同的。很显然,称颂唐尧是因为他做官为民办了好事,是用评价官员的评价体系来评定其政绩品行的;而称赞许由则因为他拒绝了当时众人以为权力象征的帝位,是用评价个体的评价体系来评定人格、品行的。由于评价的角度及其评价的体系不同,古代士人厚唐尧亦厚许由的道理就不言而喻了。同厚二者,也不并能反映古代士人的价值取向是“相当混乱的”。首先,唐尧与许由的做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这正如有人肯定了红色代表热情与大方的观点,当然他也可以赞同黄色代表高贵与大气的观点一样,我们不能因为那人同时接受了两种观点就说他的价值取向是混乱的。其次,即使二者的作法完全对立,古代士人同厚二者也不能证明其价值取向就必定是混乱的:这就如国人对于麦当劳、肯德基的态度一样,不能因为大家对于快餐的态度不同,就说当前国人的口味是混乱的,只能说是丰富多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面对快餐,在具体的情况下也会作出具体的选择,我们也不能因为其选择的结果就说其口味是混乱的。
  
  疑义二:
  作者在论及“清高是褒义词,但也不算很高的评价,然而古人评定清高却又是相当严格的;说严格却又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相当模糊”这一观点时,论证得颇有些令人费解。用李白为例,论证“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但笔者以为关于李白的行为的分析并不能证明其结论。作者在文中如此分析道:
  例如李白,只做过短短一段宫廷诗人,还敢公然声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本人又很希望得到清高之名;然而他却终于未成公认的清高样板。原因可能是他有时用世之心过于急切,又极为自负,比较缺乏恬退风度;而且他有了做官的可能便得意地声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没了官做则又傲然声称“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共杯酒”,诸如此类的话,就很难和清高挂钩了。不过,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不但形象思维功夫好,而且天真罄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没成为公认的清高样板,对他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这个实例只是说明古人评定清高的样板是相当严格的。
  笔者赞同作者的观点“可能是他有时用世之心过于急切,又极为自负,比较缺乏恬退风度”,这是李白没有成为公认的清高样板的原因。但作者说这个实例“说明古人评定清高的样板是相当严格的”,对此,笔者颇有些不以为然,笔者正好觉得这只是评定清高的最基础的标准而已。因为对于清高的模式,作者在前文早有论述:“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头上”“即凡是显贵的人是不大可能得到清高之名的;后来显贵又扩大为富贵,即清高是与富贵无缘的”。李白之用世之急切与绝缘富且贵之标准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而李白之狂妄自大与隐士之淡然也是格格不入的,李白不能成为公认的清高样板早在情理之中,又怎能因此说清高的评定标准是“相当严格”的呢?
  此外,作者又援引孟浩然作例来证明“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对此,笔者仍有疑义。请看作者的分析:
  另一个实例则说明清高的模糊性,那就是孟浩然。他本来也是想做官的,试看《临洞庭上张丞相》一诗,他在写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雄劲的名句后,接着就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求援用世之心极为明显。后来做不成官,还不无牢骚,所以说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之类的话。但孟浩然一生既未做官,而且《唐书·孟浩然传》还记述采访使韩朝宗曾约他同赴京师,欲荐于朝廷;可是孟浩然却因与故人喝酒喝得高兴,竟至失约,还说“业已饮,何恤他!”可见他对做官也有不在乎的一面。特别是归隐之后,在寂寞心情中,也多有恬淡之意。这样看来,孟浩然是理应成为一个清高样板的;而且有人也的确这样认为,试看李白的《赠孟浩然》一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醉月”句用《魏志·徐邈传》典,暗指孟浩然因剧饮违韩朝宗之约事。)可见在李白心目中,孟浩然的清高是极为突出的;然而孟浩然在历史上却仍然不是公认的清高样板。由此可见,对清高的评论是既严格,又模糊的。
  顺着作者的分析,我们先来理理孟浩然的人生轨迹:本想做官,求援用世之心极为明显——做官不成,不无牢骚——不在乎做官——归隐之后,寂寞恬淡。经过梳理,不难发现,孟浩然虽然后来对做官很有些不在乎,乃至隐逸,颇有隐士清高之风,但其隐逸清高似乎多有不得已之嫌,毕竟不同于许由,对权力自始至终就是排斥乃至蔑视的。作者还说“特别在归隐之后,在寂寞心情中,也多有恬淡之意”,孟浩然的“寂寞”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满足、洒脱是完全不同的,其缘何“寂寞”也很值得我们捉摸,总是少了作为真正隐者的那份洒脱与旷达。正是因为孟浩然早年的用世之心太强,富贵之根曾在,尽管后来很是隐逸淡然,所以依然未被历史树为清高的样板。由此可见,古人对于清高的评定的标准是相当严格的,可以说是一票否决。故而不能赞同作者援引此例论述“清高的评定标准是模糊”的初衷。
  
  疑义三:
  笔者以为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那就是关于“清高”的标准的界定。笔者以为作者对“清高”的认识也只是有个大致的感受,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故而论述不够谨严。那么“清高”究竟有哪些内涵呢?从古至今为何又受到社会的肯定呢?
  其实,通过作者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清高”有如下内涵:首先是要有对社会主体认同的价值体系——权力进行排斥乃至蔑视的心理。其次是要有对权力乃至其衍生物(富贵)自始至终的排斥乃至蔑视的行为。比如孟浩然未被历史认可为清高的样板就是明证。其三要有本事(才艺),也就是要有拒绝或排斥的资格。比如许由、陶渊明是也,如果没有能力,你就失去了清高的本钱。其四,要淡世情,贵洒脱,有风骨。林和靖是也。
  最后作者说到今天“清高”仍有市场的原因,笔者以为有些浅尝辄止的味道。“清高”自古就为社会所贵,延绵流传数千年,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社会认可追求的冲突。作为社会的人,一方面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又追求个性的认同。要想为社会所认可就必须接受社会的规则,受到社会的约束,相对地就要损失一些个性的东西,包括自由、个性、独立等等;而对于个性的追求又时时刻刻要求人们对社会规则进行一定的反叛。因此,社会中某个有个性的人作出的反社会主体认同价值体系的举动,往往契合的人们内心关于个性的追求的心理,是对众人内心关于个性追求认同的一种安慰,故此长期以来,“清高”受到世人的好评。
  尽管文中有些地方令笔者产生疑义,但笔者以为《漫话清高》为我们解读“清高”提供了一个思路,为我们确立清高的标准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功不可没。
  
  王青梅,语文教师,现居湖北京山。本文编校:剑男
其他文献
迈克得了一种罕见的病。他的脖子僵直,身体僵硬,肌肉一点点地萎缩。他的病越来越重,最后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保持一种固定且怪异的姿势。他只有14岁,14岁的迈克认为自己迎来了老年。不仅因为他僵硬不便的身体,还因为他的玩伴们突然对他失去了兴趣。  母亲常常推着迈克走出屋子。他们来到门口,来到阳光下,背对着一面墙。那墙上爬着稀稀落落的藤,常常有一只壁虎在藤间快速或缓慢地穿爬。以前,迈克常
和谐作为当今社会的主题,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成长,无疑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身体力行去探索和实践的工作之一。作为教学一线的地理教师,结合自身的教书育人实际,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和谐师生    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学生心理,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地理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它的魅力。  1.教师教的主体是学生。微笑作为最好的交际工具,教师与学生沟通最好的桥梁。课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面带笑容进
上颌窦恶性肿瘤104例分析乔秀彦任重牛淑华(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咽喉科,沈阳110001)关键词上颌窦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外科手术;放射治疗为了总结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本文对我院1980年至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