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年级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很容易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作者指出要扫除这种写作障碍,就需要从“六个善于”入手,让学生不再对习作望而却步。
关键词: 中年级 习作指导 六个善于
中年级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从低年级的写话迈入习作的门槛,于是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要扫除这种写作障碍,就需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有目的地积累,有创造地想象,有情感地抒发,把握结构善显层次,抓住中心善表情感,使习作更上一层楼。
一、激趣导入,善学范文
在学习例文的时候,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等五官,通过看、听、尝、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例文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例文。
1.视频切入。在教学《动物名片》这节课中,我课前搜集了有关动物的视频录像,一上课就说给同学介绍几个好朋友,一边让学生看视频,一边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出例文中的内容,学生不时地说:“这个很可爱,我喜欢那个小动物!”从而与例文产生共鸣。
2.有声录音。在教学《小闹钟的自述》时,我课前提前录好了例文的内容,一上课,我就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于是放出图片,配上音乐,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就是课本中的例文,从而对例文产生兴趣,学习效果就更好了。
3.亲近大自然。教学《山坡上》这篇习作时,当时正好是秋天,于是我带着学生一起去校园里走一走、逛一逛、写一写秋天的校园。让学生在快乐中观察发现,乐于写作。
4.实物展示。碰到一些写水果、文具等事物的习作时,我把这些静物带到课堂中,拉近课堂与习作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快乐习作增添了一份生机。
二、观察有序,善于发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引导学生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最深刻的内容和资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具体、生动。当然,三年级毕竟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因此,在指导观察时应多收少放。教师应把握大致的观察顺序,让学生的习作不至于杂乱无章,东一句,西一句,偏差太大。与此同时,也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小部分详细写,这样既有了“收”的顺序,又有了“放”的详略。
1.写景物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看,从左到右,从近到远,等等。例如,在看的同时,让学生交流你看到秋天的校园到底有什么变化,学生最容易发现的肯定是植物,哪些植物有季节特点?哪些没有?让学生小组交流。当然秋天的校园中不仅有植物,我让学生注意那些更细小的事物,比如草丛中的西瓜虫、蚂蚁等小动物,使文章更添一份生气。
2.写人物、状物时一般让学生遵从整理到局部,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在教学《自画像》这篇习作时,我让学生当天带好镜子,一边对照着镜子,一边从整体的脸型入手,从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入手写好五官。在教学《台灯的自述》时,我带来一个卡通的台灯,让学生从整体形状着手,再按先是最上面的灯罩,接着是灯柱,再到底托的顺序进行集体观察,把握整体观察顺序。
当然在观察的同时,交流是最好的指导和反馈。可以让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带动语言组织能力稍差的同学进行说话练习,从而产生习作的火花,为动笔习作打好基础。
三、积累素材,善选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除了指导学生积累有关课文中的妙词佳句以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完成《艺海拾贝》的收集和整理。
课前我也会准备学生可能会用到的有关好词好句,让学生适时选用。或者学生在写的同时一发现有什么字词不会写我就把它写在黑板上,一方面教会了学生不会写的字,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其他同学借鉴,有时学生想到的词语比我事先准备好的都要精彩且贴切。一堂习作课下来,经常都是满满一黑板的词句短语。
四、启发想象,善用修辞
修改版“大纲”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想象富有创造力,常常能产生许多生动的联想,让老师啧啧称奇。
1.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写小动物的习作时,我让学生明白,简单的一幅图,小作者也能写出生动有趣的介绍,为什么呢?学生很容易就答出,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而把小动物介绍得生动形象。课堂中,让学生说一说拟人句、比喻句,比一比谁最有创造性的思维。在交流的同时,也能启发其他同学的思维。
2.大胆的思维发散。在学写看图作文和童话故事时,更加需要学生有丰富大胆的想象,这里的想象不仅仅是比喻、拟人的运用,更多的是思维的发散。教学时,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丰富学生的表象,训练学生通过想象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富有想象力。比如看图作文《孙小圣到此一游》中,仅仅一幅图,你能写出什么呢?我启发学生想象孙小圣的动作、神态、语言,学生很容易想到猴子的特性,金鸡独立、倒挂金钩、抓耳挠腮等,以及孙小圣和胖胖熊的争辩。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文章内容就比较丰富多样。
五、讲究层次,善表中心
中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写话过渡到写文章,常常会发生从头到尾只有一大段的情况,使文章没有重点,读者看着吃力。因此,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总分”“总分总”结构特点还是很有必要的。教学中,我也常常运用反馈的手法,让学生知道分段写作的重要性。
有感情的作文才是更充实的文章,才更有内涵。在每次作文时,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抒发感情,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悲伤,提出他们的建议、感想,从而与文本达到共情,这样的文章才更有灵魂。
例如看图写话《小溪流的自述》、《小河的眼泪》等就是要写出对保护环境的呼吁;写身边的人物时若能写出他哪一方面值得你学习,那就更好了;动物名片、文具的自述也是告诉学生要保护动物,珍惜文具;《乌鸦反哺》告诉人们要懂得报答父母的恩情;写童话故事,也是让学生从一个小故事中懂得一个道理。有了这些中心,文章就更加有深度了。学生也能在习作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迪。
关键词: 中年级 习作指导 六个善于
中年级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从低年级的写话迈入习作的门槛,于是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要扫除这种写作障碍,就需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有目的地积累,有创造地想象,有情感地抒发,把握结构善显层次,抓住中心善表情感,使习作更上一层楼。
一、激趣导入,善学范文
在学习例文的时候,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等五官,通过看、听、尝、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例文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例文。
1.视频切入。在教学《动物名片》这节课中,我课前搜集了有关动物的视频录像,一上课就说给同学介绍几个好朋友,一边让学生看视频,一边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出例文中的内容,学生不时地说:“这个很可爱,我喜欢那个小动物!”从而与例文产生共鸣。
2.有声录音。在教学《小闹钟的自述》时,我课前提前录好了例文的内容,一上课,我就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于是放出图片,配上音乐,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就是课本中的例文,从而对例文产生兴趣,学习效果就更好了。
3.亲近大自然。教学《山坡上》这篇习作时,当时正好是秋天,于是我带着学生一起去校园里走一走、逛一逛、写一写秋天的校园。让学生在快乐中观察发现,乐于写作。
4.实物展示。碰到一些写水果、文具等事物的习作时,我把这些静物带到课堂中,拉近课堂与习作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快乐习作增添了一份生机。
二、观察有序,善于发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引导学生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最深刻的内容和资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具体、生动。当然,三年级毕竟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因此,在指导观察时应多收少放。教师应把握大致的观察顺序,让学生的习作不至于杂乱无章,东一句,西一句,偏差太大。与此同时,也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小部分详细写,这样既有了“收”的顺序,又有了“放”的详略。
1.写景物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看,从左到右,从近到远,等等。例如,在看的同时,让学生交流你看到秋天的校园到底有什么变化,学生最容易发现的肯定是植物,哪些植物有季节特点?哪些没有?让学生小组交流。当然秋天的校园中不仅有植物,我让学生注意那些更细小的事物,比如草丛中的西瓜虫、蚂蚁等小动物,使文章更添一份生气。
2.写人物、状物时一般让学生遵从整理到局部,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在教学《自画像》这篇习作时,我让学生当天带好镜子,一边对照着镜子,一边从整体的脸型入手,从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入手写好五官。在教学《台灯的自述》时,我带来一个卡通的台灯,让学生从整体形状着手,再按先是最上面的灯罩,接着是灯柱,再到底托的顺序进行集体观察,把握整体观察顺序。
当然在观察的同时,交流是最好的指导和反馈。可以让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带动语言组织能力稍差的同学进行说话练习,从而产生习作的火花,为动笔习作打好基础。
三、积累素材,善选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除了指导学生积累有关课文中的妙词佳句以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完成《艺海拾贝》的收集和整理。
课前我也会准备学生可能会用到的有关好词好句,让学生适时选用。或者学生在写的同时一发现有什么字词不会写我就把它写在黑板上,一方面教会了学生不会写的字,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其他同学借鉴,有时学生想到的词语比我事先准备好的都要精彩且贴切。一堂习作课下来,经常都是满满一黑板的词句短语。
四、启发想象,善用修辞
修改版“大纲”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想象富有创造力,常常能产生许多生动的联想,让老师啧啧称奇。
1.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写小动物的习作时,我让学生明白,简单的一幅图,小作者也能写出生动有趣的介绍,为什么呢?学生很容易就答出,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而把小动物介绍得生动形象。课堂中,让学生说一说拟人句、比喻句,比一比谁最有创造性的思维。在交流的同时,也能启发其他同学的思维。
2.大胆的思维发散。在学写看图作文和童话故事时,更加需要学生有丰富大胆的想象,这里的想象不仅仅是比喻、拟人的运用,更多的是思维的发散。教学时,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丰富学生的表象,训练学生通过想象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富有想象力。比如看图作文《孙小圣到此一游》中,仅仅一幅图,你能写出什么呢?我启发学生想象孙小圣的动作、神态、语言,学生很容易想到猴子的特性,金鸡独立、倒挂金钩、抓耳挠腮等,以及孙小圣和胖胖熊的争辩。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文章内容就比较丰富多样。
五、讲究层次,善表中心
中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写话过渡到写文章,常常会发生从头到尾只有一大段的情况,使文章没有重点,读者看着吃力。因此,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总分”“总分总”结构特点还是很有必要的。教学中,我也常常运用反馈的手法,让学生知道分段写作的重要性。
有感情的作文才是更充实的文章,才更有内涵。在每次作文时,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抒发感情,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悲伤,提出他们的建议、感想,从而与文本达到共情,这样的文章才更有灵魂。
例如看图写话《小溪流的自述》、《小河的眼泪》等就是要写出对保护环境的呼吁;写身边的人物时若能写出他哪一方面值得你学习,那就更好了;动物名片、文具的自述也是告诉学生要保护动物,珍惜文具;《乌鸦反哺》告诉人们要懂得报答父母的恩情;写童话故事,也是让学生从一个小故事中懂得一个道理。有了这些中心,文章就更加有深度了。学生也能在习作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