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植芳把人字写得端正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24日傍晚,文化学者、著名的“七月”派作家、翻译家贾植芳,因病溘然去世。贾老92岁的一生,经历“八十一难”,他说:“既然生而为人,又是个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毕生的责任和追求,就是努力把‘人’这个字写得端正些,尤其是到了离火葬场日近之年,更应该用尽吃奶的最后一点力气,把‘人’的最后一捺画到应该画的地方去。”
  贾老跟胡风关系很长。1936年,他第一个短篇小说《人的悲哀》,是胡风给发表的,那时他在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留学,还不认识胡风。小说发表在《工作与学习丛刊》的第四本《黎明》上,胡风给他寄了30日元稿酬,还给他写了第一封信。从此他就与这个“左翼文艺理论家、鲁迅先生的亲密助手”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1939年他到重庆,在《扫荡报》,胡风找遍全城报馆,找到他时他很激动,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重庆三个月,他经常同胡风在一起,那是一段发光的日子。1946年,他们夫妇去上海,吃住在胡风家。他一边给胡风编杂志,一边写文章。1947年9月,他被国民党中统局抓了,关在上海。胡风为营救他,发动很多方面的人帮忙,直到1948年冬天,贾老才走出监狱,恢复卖文为生的日子,于是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贾老曾经在1983年出版的《小说选》“后记”中这样表达他和胡风的关系:“对于胡风同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给予我在文学上和生活上的热情扶持和无私的帮助,我将永远感激。”
  可是,1955年5月15日,厄运降临。就在报纸发表“胡风反革命集团(事后被平反)”第一批材料的第三天,上海高教局领导以开会为名把贾植芳叫到了办公室,问贾植芳对《人民日报》上《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编者按语》有什么看法。
  贾植芳说:“报纸看是看了,但是意思我不明白。”
  领导直接问:“胡风搞的什么阴谋?”
  贾植芳的脾气上来了:“胡风按正常组织手续向中央提意见,又不是在马路上撒传单,怎么是阴谋呀?”
  领导质问:“你还为胡风辩护!你跟胡风是什么关系?”
  “我跟胡风是写文章的朋友,在旧社会共过患难,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就是这么个关系!”
  当晚,贾植芳就被带进了看守所。此后,他咬定自己跟胡风是朋友,死不改口。“25年不见天日的时光,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为了整个国家,我应该回来,应该站出来说话。我的朋友没有做错,他是个好人,我不能出卖他。”贾植芳曾这样说,“在我的文学生涯和生活中,胡风都给予了热情扶助和无私帮助,这些,我都是永远感激和难忘的……我与胡风的感情,主要是出于友谊以及对朋友忠诚这一古老的中国人的为人道德。”他为此受了整整11年的牢狱之灾,被批斗了近13年。1966年3月30日,50岁的他被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已经90高龄的贾植芳回忆起这一段,居然笑了:“我不后悔,我是胡风的朋友,我觉得非常光荣。在上帝给我铺设的坑坑洼洼的生活道路上,我总算活得还像一个人……生平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比较端正。”贾植芳自我总结的这句话,四下传播,成了常被人引用的名言。
  什么叫独立人格?什么叫知识分子的良知?什么叫学者风范?贾植芳先生用他的一生,为我们上了一堂课。如果我们能从先生的人格中汲取精神食粮,找到我们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这将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编辑 张金余
  E-mail:beiyuan98@126.com
其他文献
公子学射    一个富家公子为了学好射箭,花高价钱买了名贵的弓。可练了大半年,他的射术毫无长进。公子一怒之下,将弓折断,气恼地骂道:“花这么多钱,居然买了一把破弓!”  公子花更多的钱另买了一把弓。可是,几个月过去,他的射术仍然不见起色。公子又恼怒地将弓折断,重新换弓。就这样,三年之内,他换了十几把弓。  这天,公子正在练箭,一位将军路过,停下马来观看。公子仍然箭箭落空,于是恼怒不已,又准备折弓。
前些天,我接到一位母亲的电话,她声泪俱下地告诉我,她孩子所在的小学要求每一名“差生”都要到医院测智商,测试结果如果是“不合格”,那么孩子就可以跟班随读;如果测试结果是“合格”,那么最好重新测试或请医生将之改成“不合格”,否则孩子就没有成绩差的理由,必须留级。    由于从小就接受正统教育,我自忖自己身上始终奔流着崇尚科学的热血,但有一个困惑却好比面对水底的冰山,躲不过绕不开也不能炸开一条路冲过去,
1998年初秋,暴雨狂泻,松嫩平原洪灾泛滥,群众受灾严重,就连坐落在肇源县境内的一座重刑犯监狱也未能幸免。仿佛在一夜之间,监狱所在的小镇就被洪水围斟成一座孤岛。铁路被冲毁,陆路被割断,备用粮食即将告罄,外援无法接济,近5000名监狱民警和犯人的生计陷入困境。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监狱从犯人组成的抗洪突击队成员中层层筛选,挑出了8名水性不错的犯人,决定开辟航道,实行自救。  清晨,顺风顺水。8名犯人南3
10余年前,她还是黑龙江一个小县城的小学音乐教师,后来她进入娱乐圈,曾一度在很红的剧集里演着不怎么红的角色……但是,天底下的事,怕就怕一个坚持,用她自己的话说:“步步为营,坚持就是胜利!”现在,毫无疑问,她胜利了,2008年9月13日,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在大连开奖,她凭借在《云水谣》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本届百花奖的影后。她就是风头正劲的当红女星李冰冰。  李冰冰当音乐教师的时候,年龄特别
获悉时尚传媒集团总裁、时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泓因患胰腺癌医治无效,于2009年8月20日早晨在北京离世,年仅46岁——这个消息令我震惊。也让我一时间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我与吴泓结识,缘于他创办的《时尚》杂志。吴泓像众多的江苏人,身体不高,较胖,他话语不多,但目光如炬。脸上总挂着微笑,很温和友善的样子,一点不像个风风火火的创业者。1993年8月《时尚》杂志创刊,我去了《时尚》杂志最初的办公地址—
去采访一位企业老总。采访前,我做了一些准备,想写他在商海中如何高瞻远嘱,处变不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些东西,总能让人无比折服。这位个头不高的老总却不随着我的思路走。他另外讲了一个故事。  小时候家里穷,他与寡居的母亲相依为命。他们住在大山下,山上长满松树。秋天,松树结满果实。这些松果,是可以摘来卖钱的。附近一家砖厂收购,五分钱一斤。他和小伙伴猴子一样爬到树上,不顾松针扎痛脸与胳膊,飞快地摘着。
巴黎去过了    爸爸问儿子:你最爱谁,爸爸还是妈妈?儿子说:都爱。  爸爸又问:如果我去美国,妈妈去巴黎,你去哪儿?儿子说:我去巴黎。  爸爸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巴黎漂亮。  爸爸又问:那如果我去巴黎,妈妈去美国呢?儿子说:那当然去美国。  爸爸有些失落:为什么总跟妈妈走?儿子一脸坦然:因为巴黎刚才去过了呀。    上西天    话说唐僧再去西天取经,唐僧问徒弟:什么东西上西天最快?  悟空说
傅斯年,外号“傅大炮”,是民国年间和胡适齐名的学界领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湮没数十载。直到最近十几年,才被重新挖掘出来,逐渐还原了本来面目。  傅斯年是山东聊城人,身上渗透齐鲁大地固有的倔强。他旧学功底深厚,在北大读书时师从著名国学大师黄侃,偶尔听了胡适的课,非常佩服,从此心向文学革新。陈独秀和胡适等人办《新青年》的时候,傅斯年和同学顾颉刚等人创办《新潮》杂志,与《新青年》遥相呼应,备受各地学子
一    初秋到了。各路朋友频频聚会,我忽然会在笑语盈盈、觥筹交错之中独自失落下去。  仿佛鸟儿在大海上独自飞行了很久:一滴水落在了干旱的沙漠,我无可阻挡地往下沉溺。我沉溺于默然无语,沉溺于成年后越来越强大的孤独。  常记取翁偶虹的《我的自志铭》: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也曾粉墨涂面,也曾朱墨为文。甘做花虱于菊圃,不厌蠹鱼于书林。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路行万里,未薄层云。宁俯首于花鸟,不折腰于缙
现今67岁的赵忠祥,雄踞电视荧屏近50年。有“中国第一主持人”之称。2009年6月,已经退休的他受邀《东方卫视》,担当新一季《舞林大会》主持人。作为主持界的泰斗,赵忠祥重上荧屏,不仅以崭新的形象,让人领略了他宝刀不老的风采,而且以幽默风趣的话语。让人领教了他的口才真功。    “我是过气明星”    一次,赵忠祥接受了《娱乐现场》的独家专访,采访他的是一个80后记者,赵忠祥与他相谈甚欢,两人聊了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