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音乐的教学中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面向全校师生组建了学校民族乐团、民族舞蹈团和民歌合唱团,目的是让每位在校师生能够通过学习演奏民族乐器、学跳民族舞、演唱民歌等方式,了解和发展民族文化,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从而真正地体现素质教育。
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着教学面向范围广、师资不足,乐器不足,场地有限,学习时间短等问题。我们该用何种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问题,戴启猛校长与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明确了“五个一”的教学活动要求。即让学校每位学生掌握一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学会一到两首本地区的民歌,会讲一到五句壮族语言,学会一种广西少数民族舞蹈,掌握一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使之成为我们学校文化的一个特色,让学生能了解和掌握一些民族文化和艺术。
一、培养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我们将教师分为三大组,即民歌组、舞蹈组、民族器乐组,每组由一位音乐教师担任组长,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各组还有分组长、副组长等来协助管理。
教学的场地比较灵活,学校的球场、绿地、教室都可以进行教学。例如民歌组的学生在升旗台前训练,先由分组长组织好队形,指导老师再进行教学。舞蹈组的活动可以在舞蹈室进行,也可分小组进行训练,训练时间一般利用放学后的40分钟。对于民族器乐组,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中国民族乐器提供给学习器乐的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演奏和训练,并定期邀请广西艺术学院的专家和老师来指导,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分有四个乐器组进行训练和学习,即吹管组(笛子、唢呐、笙、箫等)、弦乐组(二胡、马骨胡、中胡、大胡等)、弹拨组(琵琶、柳琴、小阮、大阮、古筝、扬琴等)和打击乐器组(大鼓、大堂鼓、定音鼓、排鼓、康加鼓等)。每个乐器组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训练时间,但要错开时间进行训练,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学其中一种乐器。指导教师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提高学生们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知识。
如初二(4)班有8人学二胡,2人学扬琴,6人学琵琶,1人学唢呐,1人学打大鼓。他们大部分人之前没有学过乐器演奏,所以开始时他们都信心不足,但又想学。于是,我们给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赳。他们分到各组后,我们先让原来学过的学生给他们讲解乐器的结构知识,示范演奏的姿势和动作要领,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示范,让学生在加深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了一两个月,学生们就能演奏一些曲子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一放学就按时来训练。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他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审美情趣。
以上方法可以解决师资不够的问题。我们采用以点带面,老学员带新学员,教师辅导,专家指导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认识、试奏、坚持练习、辅导、再练习、专家再指导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基本掌握了器乐的演奏方法。
二、采用多种方法,让学习更加深入
为了能让学生更爱学习民族乐器、学跳民族舞、演唱我们广西的民歌,我们各组组长训练要有计划,教法要灵活,要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我们组通过研究探讨,采取了以下措施:
1、各组统一目标,要让想来学的学生学得会。
2、各组组长灵活施教,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民歌组的学生学唱广西山歌《敬酒歌》时,老师把歌词发给学生,学生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因为歌词是壮语的,学生平时几乎没有接触到,他们就很好奇,不知这些语言是什么意思,感觉比较特别、好玩。老师还让他们根据山歌的模式进行对歌,场面热闹,学生更爱学了。
3、各组尽量有自己的特色,激励学生不断地创新。如舞蹈组的学生除了平时练功外还和教师一起探讨广西的民族舞蹈,在温智凇老师的带领下创作了具有浓郁广西民族特色的舞蹈《温漂贝哲》,还代表广西去北京参加全国教育系统春节晚会,并获一等奖,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要让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受益。传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我们在训练中始终给学生灌输着这样的一个理念: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我们这里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个开始;学生们要有恒心,坚持练习,养成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习惯;在学习说壮语、唱山歌、跳民族舞、演奏民乐时,老师们对学生采用的启发、理解、消化、掌握、提高等方法,可以延伸到各科的学习中;要把如何理解音乐、演奏音乐的过程记录下来,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如学校的民族乐团,除了让学生学会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外,还进行合练,演奏器乐作品。
我们通过不到3年的努力,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2008年学校民族乐团参加南宁市第十届中小学艺术节,演奏的器乐曲《辉煌》获得第一名,舞蹈组的《温飘贝哲》获得了全国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比赛一等奖;2009年学校民族乐团演奏的器乐曲《踏歌一沤撅得歆》获得广西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专家评委的好评,校园舞蹈团四百多名学生跳的民族舞蹈《打扁担》参加了中国第一届全民运动广西主会场的表演,得到了专家和与会人员的好评……
(责编 马超勤)
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着教学面向范围广、师资不足,乐器不足,场地有限,学习时间短等问题。我们该用何种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问题,戴启猛校长与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明确了“五个一”的教学活动要求。即让学校每位学生掌握一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学会一到两首本地区的民歌,会讲一到五句壮族语言,学会一种广西少数民族舞蹈,掌握一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使之成为我们学校文化的一个特色,让学生能了解和掌握一些民族文化和艺术。
一、培养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我们将教师分为三大组,即民歌组、舞蹈组、民族器乐组,每组由一位音乐教师担任组长,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各组还有分组长、副组长等来协助管理。
教学的场地比较灵活,学校的球场、绿地、教室都可以进行教学。例如民歌组的学生在升旗台前训练,先由分组长组织好队形,指导老师再进行教学。舞蹈组的活动可以在舞蹈室进行,也可分小组进行训练,训练时间一般利用放学后的40分钟。对于民族器乐组,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中国民族乐器提供给学习器乐的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演奏和训练,并定期邀请广西艺术学院的专家和老师来指导,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分有四个乐器组进行训练和学习,即吹管组(笛子、唢呐、笙、箫等)、弦乐组(二胡、马骨胡、中胡、大胡等)、弹拨组(琵琶、柳琴、小阮、大阮、古筝、扬琴等)和打击乐器组(大鼓、大堂鼓、定音鼓、排鼓、康加鼓等)。每个乐器组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训练时间,但要错开时间进行训练,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学其中一种乐器。指导教师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提高学生们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知识。
如初二(4)班有8人学二胡,2人学扬琴,6人学琵琶,1人学唢呐,1人学打大鼓。他们大部分人之前没有学过乐器演奏,所以开始时他们都信心不足,但又想学。于是,我们给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赳。他们分到各组后,我们先让原来学过的学生给他们讲解乐器的结构知识,示范演奏的姿势和动作要领,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示范,让学生在加深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了一两个月,学生们就能演奏一些曲子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一放学就按时来训练。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他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审美情趣。
以上方法可以解决师资不够的问题。我们采用以点带面,老学员带新学员,教师辅导,专家指导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认识、试奏、坚持练习、辅导、再练习、专家再指导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基本掌握了器乐的演奏方法。
二、采用多种方法,让学习更加深入
为了能让学生更爱学习民族乐器、学跳民族舞、演唱我们广西的民歌,我们各组组长训练要有计划,教法要灵活,要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我们组通过研究探讨,采取了以下措施:
1、各组统一目标,要让想来学的学生学得会。
2、各组组长灵活施教,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民歌组的学生学唱广西山歌《敬酒歌》时,老师把歌词发给学生,学生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因为歌词是壮语的,学生平时几乎没有接触到,他们就很好奇,不知这些语言是什么意思,感觉比较特别、好玩。老师还让他们根据山歌的模式进行对歌,场面热闹,学生更爱学了。
3、各组尽量有自己的特色,激励学生不断地创新。如舞蹈组的学生除了平时练功外还和教师一起探讨广西的民族舞蹈,在温智凇老师的带领下创作了具有浓郁广西民族特色的舞蹈《温漂贝哲》,还代表广西去北京参加全国教育系统春节晚会,并获一等奖,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要让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受益。传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我们在训练中始终给学生灌输着这样的一个理念: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我们这里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个开始;学生们要有恒心,坚持练习,养成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习惯;在学习说壮语、唱山歌、跳民族舞、演奏民乐时,老师们对学生采用的启发、理解、消化、掌握、提高等方法,可以延伸到各科的学习中;要把如何理解音乐、演奏音乐的过程记录下来,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如学校的民族乐团,除了让学生学会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外,还进行合练,演奏器乐作品。
我们通过不到3年的努力,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2008年学校民族乐团参加南宁市第十届中小学艺术节,演奏的器乐曲《辉煌》获得第一名,舞蹈组的《温飘贝哲》获得了全国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比赛一等奖;2009年学校民族乐团演奏的器乐曲《踏歌一沤撅得歆》获得广西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专家评委的好评,校园舞蹈团四百多名学生跳的民族舞蹈《打扁担》参加了中国第一届全民运动广西主会场的表演,得到了专家和与会人员的好评……
(责编 马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