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所谓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出现,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课堂的主角。毫无疑问,课堂所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最关键的,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学生为中心
教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学生是教学工作在主体,学生的学也就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与关键。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把学生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要注重教给学生实践感悟,教师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舞台。这里我就以《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教学反思为例,浅谈一些我的体会。
一、学生预习准备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得到锻炼。那么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与本课学习有关的课前任务,可以是要求学生做好本课内容的预习,学生通过预习,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给学生布置问题,通过课前查资料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在《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去查找历史上英国国王的外号,可以分为几大类,这些外号又是怎么来的?着重让学生去查几个与本课内容直接有关联的英国国王,可以介绍其中一个国王作为导入。
如:失地王约翰,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除阿基坦公国的全部领地。为了维持战事,約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他把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100倍,兵役免除税提高了16倍,与此同时,牛、羊、小麦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成倍上涨。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理由很简单,就是国王没有履行他的义务,却要求比惯例规定的更多的权力。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谈判,1215年6月他被迫签署大宪章,成为英国宪法的基础。
如:乡巴佬乔治一世(1660—1727),完全不懂英语,他与大臣的交流都是用法语和拉丁语,偏偏这两种后者也并不精通,将事务交给牵头的大臣代为处理——内阁会议和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
课外查资料预习培养了学生阅读书籍兴趣,丰富了课外知识。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积极主动学习,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课上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对学习书本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会产生更大的阅读趣味和动力,课后投入到更积极的阅读学习当中。
二、课堂上的一些小细节
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多调动学生,以学生为主,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我觉得要注意几个问题。
1. 教师上课要表达流畅,具有叙述历史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细节要生动,大家多喜欢听故事,高中历史科目更是如此。在《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一课中,由于是英国历史,很多学生对此并不是很熟悉,更需要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拉近学生的距离。如: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驾崩无嗣,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他不会讲英语。他的英国大臣们又不会讲德语,君臣之间只好用当时的欧洲外交语言——法语交谈,但是懂得法语的廷臣并不太多,连他的首相罗伯特·沃波尔也不会说法语。于是,君臣之间使用蹩脚的拉丁语来帮忙,双方又经常词不达意,交换意见时造成很大的语言障碍。沃尔波尔高兴地对一位亲信说:“我用蹩脚的拉丁语和可口的混合甜酒控制了乔治。”国王后来干脆不再参加内阁会议,不再去听那些他感到莫名其妙的英语。他要求大臣们给他书面报告,再把这些报告翻译成法语的形式呈递给他,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了解需要他签署的那些文件的内容,他只签名,不管事。正因为他不多干涉国会事务,从而使威廉三世时形成的内阁制度更趋于成熟。英国政府的组织形式从来没有明确写在纸上,而是在运行时不断更改、完善的。乔治本人的兴趣不在英国国内,而在外交事务与汉诺威领地,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汉诺威度过的。
2. 教师要把课堂由独白变成合作,变成交响乐,就要提出不同的问题,用问题来调动学生。问的问题是递进的,由具体到抽象,嘴巴问在问题不要太难,教学环节以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结束,一个问题的产生为开始。如:在讲到光荣革命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光荣革命“光荣”在哪里?这样的方式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谁发动革命?带来什么影响?
3. 讲课的速度,特别要语速不要太快,有些教师上课时说话的速度过快,看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学生听课的效果并不好。要让学生的思维赶上教师的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慢慢来,不要急,娓娓道来。在《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一课中,第一目争取民主主要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内容比较简单,有提前的预习,可以讲得快点,第二目形成民主,第三目发展民主,内容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要讲得慢点,多关注学生的反应,等等学生的思维。
孔子讲“君子不器”,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君子不器己”,还有一个是“君子不器人”。你不要把自己当成工具,也不要把别人当成工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教书的工具,另一方面,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上就是我以《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为例的一些体会。
参考文献
[1] 常生龙.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J].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01).
[2] 罗明,徐晶晶.让历史教师在阅读中提升育人境界[J].上海教育,2016(21).
[3] 潘小苇,陆华.阅读:历史教师成长的加油站[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1).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学生为中心
教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学生是教学工作在主体,学生的学也就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与关键。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把学生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要注重教给学生实践感悟,教师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舞台。这里我就以《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教学反思为例,浅谈一些我的体会。
一、学生预习准备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得到锻炼。那么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与本课学习有关的课前任务,可以是要求学生做好本课内容的预习,学生通过预习,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给学生布置问题,通过课前查资料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在《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去查找历史上英国国王的外号,可以分为几大类,这些外号又是怎么来的?着重让学生去查几个与本课内容直接有关联的英国国王,可以介绍其中一个国王作为导入。
如:失地王约翰,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除阿基坦公国的全部领地。为了维持战事,約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他把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100倍,兵役免除税提高了16倍,与此同时,牛、羊、小麦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成倍上涨。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理由很简单,就是国王没有履行他的义务,却要求比惯例规定的更多的权力。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谈判,1215年6月他被迫签署大宪章,成为英国宪法的基础。
如:乡巴佬乔治一世(1660—1727),完全不懂英语,他与大臣的交流都是用法语和拉丁语,偏偏这两种后者也并不精通,将事务交给牵头的大臣代为处理——内阁会议和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
课外查资料预习培养了学生阅读书籍兴趣,丰富了课外知识。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积极主动学习,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课上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对学习书本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会产生更大的阅读趣味和动力,课后投入到更积极的阅读学习当中。
二、课堂上的一些小细节
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多调动学生,以学生为主,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我觉得要注意几个问题。
1. 教师上课要表达流畅,具有叙述历史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细节要生动,大家多喜欢听故事,高中历史科目更是如此。在《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一课中,由于是英国历史,很多学生对此并不是很熟悉,更需要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拉近学生的距离。如: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驾崩无嗣,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他不会讲英语。他的英国大臣们又不会讲德语,君臣之间只好用当时的欧洲外交语言——法语交谈,但是懂得法语的廷臣并不太多,连他的首相罗伯特·沃波尔也不会说法语。于是,君臣之间使用蹩脚的拉丁语来帮忙,双方又经常词不达意,交换意见时造成很大的语言障碍。沃尔波尔高兴地对一位亲信说:“我用蹩脚的拉丁语和可口的混合甜酒控制了乔治。”国王后来干脆不再参加内阁会议,不再去听那些他感到莫名其妙的英语。他要求大臣们给他书面报告,再把这些报告翻译成法语的形式呈递给他,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了解需要他签署的那些文件的内容,他只签名,不管事。正因为他不多干涉国会事务,从而使威廉三世时形成的内阁制度更趋于成熟。英国政府的组织形式从来没有明确写在纸上,而是在运行时不断更改、完善的。乔治本人的兴趣不在英国国内,而在外交事务与汉诺威领地,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汉诺威度过的。
2. 教师要把课堂由独白变成合作,变成交响乐,就要提出不同的问题,用问题来调动学生。问的问题是递进的,由具体到抽象,嘴巴问在问题不要太难,教学环节以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结束,一个问题的产生为开始。如:在讲到光荣革命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光荣革命“光荣”在哪里?这样的方式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谁发动革命?带来什么影响?
3. 讲课的速度,特别要语速不要太快,有些教师上课时说话的速度过快,看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学生听课的效果并不好。要让学生的思维赶上教师的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慢慢来,不要急,娓娓道来。在《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一课中,第一目争取民主主要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内容比较简单,有提前的预习,可以讲得快点,第二目形成民主,第三目发展民主,内容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要讲得慢点,多关注学生的反应,等等学生的思维。
孔子讲“君子不器”,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君子不器己”,还有一个是“君子不器人”。你不要把自己当成工具,也不要把别人当成工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教书的工具,另一方面,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上就是我以《英国代议制在确立和完善》为例的一些体会。
参考文献
[1] 常生龙.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J].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01).
[2] 罗明,徐晶晶.让历史教师在阅读中提升育人境界[J].上海教育,2016(21).
[3] 潘小苇,陆华.阅读:历史教师成长的加油站[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