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当代书法法帖教学困难重重,如何在史料缺乏和历史作假的客观条件下,以颜真卿字的真伪为例,做简单梳理,指出书法法帖的取法问题,便于法帖学习与教学。
关键词:书法教育;法帖;碑帖选取
关于书法教学中存在书法家真迹难辨,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障碍问题的例子不胜枚举。不仅一直是书法教学中的难点,也是书法史学家着重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利用现有史料去进行书法教学呢?笔者通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真伪的版本分析进行简单梳理,对此问题进行类比与解释。
现当代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比任何时代古人拥有的书法碑帖以及书法史、书家名帖、前代书风信息都要全面,查询资料都要便利得多。但同时存在,大量史料未曾整理,信息零散,碑帖版本多、杂、混乱等情况。需要我们在教学前就有清晰的思维模式,进行分类梳理。
一、 关于《争座位帖》等帖版本选取
《争座位帖》是颜真卿在代宗广德二年十一月致定襄王郭英义的信件稿本,内容是争论文武百官在朝廷宴会中的座次问题,是颜真卿的书信手稿。在清代著名书法家杨守敬那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行书自右军后,以鲁公此帖为创格,绝去姿媚,独标古劲。何子贞至推之出《兰亭》上。”宋代米芾在《书史》中说:“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
原迹已佚。此帖在北宋年间非常有名,并有非常多的翻刻版本。最早出现在宋仁宗时期长安一个叫安师文的手中,安师文何许人也?他是苏轼和米芾的朋友,他保存的墨迹本乃是精品中的精品。还存有木刻本,在当时,北宋平民还有机会见到此帖,但随着此帖进入宋徽宗内府中,民间便失去了接触此帖的机会。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也不是最初安思文的刻本,一直到南宋,此帖也未曾见到,直到刘元刚编著刻一本《忠义堂法帖》,将南宋以来所有能见到颜真卿帖子的版本,包括翻录集字版本,此版本中的《争座位帖》比较贴近颜真卿原迹。此后关于此帖的下落,一直不清晰,直到近现代名家收藏家手中,存有不同翻刻版本的帖子。日本存有一版本,启功先生手存一本,西安碑林存有一版本,美国收藏家安思远也收藏一本。我们今天普遍认为,西泠印社收录的整套《忠义堂法帖》是现存颜真卿所有作品中极好的收录本,当中的《争座位帖》来自美国收藏家安思遠收藏版本。
故教学时,多取西泠印社收录《忠义堂法帖》版本为主要版本,并对其他版本的收录进行细节对照和深入探讨。
《裴将军诗》沙孟海先生认为此帖为真,徐邦达先生则认为此帖为南宋人做的假,此帖中的楷书像宋代人模仿唐代楷书的气息,并且草书中由于颜真卿师从张旭,而此帖中的草书气息并不像张旭,也非颜真卿所写,我们且将两位大师的意见作为参考,一位是书坛泰斗,另一位为书画鉴定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该帖真伪。由于有争议,故将其纳入非典型性颜真卿真迹。在教学时可从不同角度,或从实践上的书写笔意,或从史料和形式分析出发,进行多角度扩展讨论,对于存在争议的部分,更不能避之不谈。
至于颜真卿其他的作品如《刘中使帖》《湖州帖》,以现有资料也不能随意下结论这其中版本不存在问题。尤其《湖州帖》从笔意上感觉不像颜真卿本人所写,更像是米芾所写,也不无道理。
二、 关于颜真卿碑刻作品的真伪
《颜勤礼碑》为颜真卿对其曾祖父修的家谱,但是此碑对颜勤礼一生的文字记载与唐代史料记载有冲突。由于未做严谨的考证与记录,也存有纰漏,现存西安碑林,故宫博物院的版本为初拓本。在欧阳修的《集古录》中,我们见到的版本也不同。起因要追溯到在欧阳修之后,此碑被打断用作建筑物的基石,并将石头上的字迹基本铲除,而后又进入地下,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查史料中元明清代都无明确记载,不知其下落。最近记载据传为晚清民国出土并做了假,西安碑林的版本可能也为假。
朱光潜先生认为《自书告身》为假作,但他反映的历史日期记载问题与正史史料记载并无冲突,其细节部分,如印章问题,《自书告身》中记录颜真卿官位为太子少师,吏部的委任状盖章与早在二十多年前,徐浩任礼部侍郎所写《朱巨川告身》里加盖的印章为同一方章,只因前后相差二十多年的时间,印章磨损而导致在纸上盖出痕迹的清晰度不同,这种印章磨损程度与实际使用情况完全吻合,凭此也可佐证其真伪性。再次《自书告身》清代时为恭亲王奕訢所藏,传给其孙子溥心畲后变卖给日本收藏家中村不折手中,此收藏家还藏有黄庭坚《李太白忆旧游诗草书卷》,也曾著书《中国古代美术史》。故笔者认为《自书告身》与《颜勤礼碑》应取法参考《自书告身》多一些。
颜字的真伪版本选取问题在浩如烟海的书法碑帖里的沧海一粟,直接关系到书法教育中关于法帖的取与舍,师承正统与否的问题,故在此须做一定史料整理与形势分析。
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在理论知识方面,应当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被讲述者列出列表框架大纲,而后细致入微多层次丰富各版本信息,不应当是资料堆砌,混乱庞杂,让受教者产生疑惑、抵触情绪。在实际书法书写中,也可通过临帖中感受各书家笔意书写习惯,辅助判断各版本存在的差异,其不同时代不同刻本书风模仿前人法帖中的相似点和当前时代特有的形成的书风,此乃艺术书法的形式语言,以及书法家告诉过我们给以我们启迪的部分。现当代人在临帖创作中也该产生辅助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王亮.杨守敬《学书迩言》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王宏生.米芾《书史》考辨[J].枣庄学院学报,2008,3.
作者简介:
李梓悦,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书法教育;法帖;碑帖选取
关于书法教学中存在书法家真迹难辨,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障碍问题的例子不胜枚举。不仅一直是书法教学中的难点,也是书法史学家着重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利用现有史料去进行书法教学呢?笔者通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真伪的版本分析进行简单梳理,对此问题进行类比与解释。
现当代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比任何时代古人拥有的书法碑帖以及书法史、书家名帖、前代书风信息都要全面,查询资料都要便利得多。但同时存在,大量史料未曾整理,信息零散,碑帖版本多、杂、混乱等情况。需要我们在教学前就有清晰的思维模式,进行分类梳理。
一、 关于《争座位帖》等帖版本选取
《争座位帖》是颜真卿在代宗广德二年十一月致定襄王郭英义的信件稿本,内容是争论文武百官在朝廷宴会中的座次问题,是颜真卿的书信手稿。在清代著名书法家杨守敬那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行书自右军后,以鲁公此帖为创格,绝去姿媚,独标古劲。何子贞至推之出《兰亭》上。”宋代米芾在《书史》中说:“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
原迹已佚。此帖在北宋年间非常有名,并有非常多的翻刻版本。最早出现在宋仁宗时期长安一个叫安师文的手中,安师文何许人也?他是苏轼和米芾的朋友,他保存的墨迹本乃是精品中的精品。还存有木刻本,在当时,北宋平民还有机会见到此帖,但随着此帖进入宋徽宗内府中,民间便失去了接触此帖的机会。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也不是最初安思文的刻本,一直到南宋,此帖也未曾见到,直到刘元刚编著刻一本《忠义堂法帖》,将南宋以来所有能见到颜真卿帖子的版本,包括翻录集字版本,此版本中的《争座位帖》比较贴近颜真卿原迹。此后关于此帖的下落,一直不清晰,直到近现代名家收藏家手中,存有不同翻刻版本的帖子。日本存有一版本,启功先生手存一本,西安碑林存有一版本,美国收藏家安思远也收藏一本。我们今天普遍认为,西泠印社收录的整套《忠义堂法帖》是现存颜真卿所有作品中极好的收录本,当中的《争座位帖》来自美国收藏家安思遠收藏版本。
故教学时,多取西泠印社收录《忠义堂法帖》版本为主要版本,并对其他版本的收录进行细节对照和深入探讨。
《裴将军诗》沙孟海先生认为此帖为真,徐邦达先生则认为此帖为南宋人做的假,此帖中的楷书像宋代人模仿唐代楷书的气息,并且草书中由于颜真卿师从张旭,而此帖中的草书气息并不像张旭,也非颜真卿所写,我们且将两位大师的意见作为参考,一位是书坛泰斗,另一位为书画鉴定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该帖真伪。由于有争议,故将其纳入非典型性颜真卿真迹。在教学时可从不同角度,或从实践上的书写笔意,或从史料和形式分析出发,进行多角度扩展讨论,对于存在争议的部分,更不能避之不谈。
至于颜真卿其他的作品如《刘中使帖》《湖州帖》,以现有资料也不能随意下结论这其中版本不存在问题。尤其《湖州帖》从笔意上感觉不像颜真卿本人所写,更像是米芾所写,也不无道理。
二、 关于颜真卿碑刻作品的真伪
《颜勤礼碑》为颜真卿对其曾祖父修的家谱,但是此碑对颜勤礼一生的文字记载与唐代史料记载有冲突。由于未做严谨的考证与记录,也存有纰漏,现存西安碑林,故宫博物院的版本为初拓本。在欧阳修的《集古录》中,我们见到的版本也不同。起因要追溯到在欧阳修之后,此碑被打断用作建筑物的基石,并将石头上的字迹基本铲除,而后又进入地下,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查史料中元明清代都无明确记载,不知其下落。最近记载据传为晚清民国出土并做了假,西安碑林的版本可能也为假。
朱光潜先生认为《自书告身》为假作,但他反映的历史日期记载问题与正史史料记载并无冲突,其细节部分,如印章问题,《自书告身》中记录颜真卿官位为太子少师,吏部的委任状盖章与早在二十多年前,徐浩任礼部侍郎所写《朱巨川告身》里加盖的印章为同一方章,只因前后相差二十多年的时间,印章磨损而导致在纸上盖出痕迹的清晰度不同,这种印章磨损程度与实际使用情况完全吻合,凭此也可佐证其真伪性。再次《自书告身》清代时为恭亲王奕訢所藏,传给其孙子溥心畲后变卖给日本收藏家中村不折手中,此收藏家还藏有黄庭坚《李太白忆旧游诗草书卷》,也曾著书《中国古代美术史》。故笔者认为《自书告身》与《颜勤礼碑》应取法参考《自书告身》多一些。
颜字的真伪版本选取问题在浩如烟海的书法碑帖里的沧海一粟,直接关系到书法教育中关于法帖的取与舍,师承正统与否的问题,故在此须做一定史料整理与形势分析。
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在理论知识方面,应当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被讲述者列出列表框架大纲,而后细致入微多层次丰富各版本信息,不应当是资料堆砌,混乱庞杂,让受教者产生疑惑、抵触情绪。在实际书法书写中,也可通过临帖中感受各书家笔意书写习惯,辅助判断各版本存在的差异,其不同时代不同刻本书风模仿前人法帖中的相似点和当前时代特有的形成的书风,此乃艺术书法的形式语言,以及书法家告诉过我们给以我们启迪的部分。现当代人在临帖创作中也该产生辅助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王亮.杨守敬《学书迩言》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王宏生.米芾《书史》考辨[J].枣庄学院学报,2008,3.
作者简介:
李梓悦,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