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一斑而见全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充分说明了细节描写的重要性。细节描写,犹如一棵树的枝条和绿叶,亦如一个生命的血和肉,地位举足轻重。课本中的细节描写不胜枚举,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细节描写的魅力。
  一、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典型心理
  心理描写的作用是探索、展示人物心灵的思想、情绪感受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节描写则能够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细节描写俯拾即是,成为刻画人物典型心理的重要手段。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这样写道:“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写出了出身贵族家庭的林黛玉在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寄人篱下的心理,用笔独具匠心。
  又如都德《最后一课》(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中有这样一句:“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写出了小弗郎士在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的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的心理。
  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鲜明性格
  人物性格离开了细节描写,就像离开肉体的灵魂一样无所依傍。一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由许多生动的细节组成,人物形象千差万别在于不同的细节特征体现。所以,文学创作,要使人物生动,就要攫住那最特殊的精细部分,使读者听到声音,看到面部表情和动作体态的特征,嗅到气息,使之从纸上跃然而起。
  很有代表性的要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的一篇《鸿门宴》。《鸿门宴》对樊哙这样描写道:“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细节描写,寥寥数笔,就让一个威风凛凛的勇武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显现出了英雄的本色,最终令项羽刮目相看,惊呼“壮士”。更有甚者,樊哙的举动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关乎全局、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令人拍案叫绝。
  鲁迅小说中这种令人叫绝的细节描写处处可见。如《药》:“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对康大叔取钱的细节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写出了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形象。又如《故乡》一文:“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一个细节描写使这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杨二嫂形象更加丰满。
  三、细节描写渲染气氛、揭示主题
  好的主题,不是靠作者去说明,而是通过典型的细节来表现。出色、生动细节的描写对文章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渲染典型气氛,揭示深刻主题。
  例如《药》最后一段写道:“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对“乌鸦”的描写,不但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而且表现了母亲不理解儿子的悲哀,为悲剧性的结局涂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又如《祝福》:“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写的虽然是旧历年底的新年气象,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沉闷的,暗示了祥林嫂最终悲惨的结局。还有几次对祭祀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封建守旧、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直接表现了祥林嫂所受的歧视,并进一步揭露了当时封建礼教与迷信思想对人民的毒害。
  四、细节描写绽放浓浓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本中,我们可以从许许多多的细节描写中体味到浓浓的真情。这就印证了:“细节描写绘神韵,细微之处显真情”。
  如归有光《项脊轩志》:“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寥寥数笔,有动作,有语言,有神态,写尽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如临其境,情景逼真。
  又如朱自清《背影》家喻户晓,其中:“父亲为我在车上拣了一个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后,父亲又叮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等。”首先“拣”字,说明父亲为“我”选定椅子是经过挑选、考虑的,靠车门,上下车方便。字字句句中饱含父亲的深情。其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动人的文字,动人的细节,真挚的感情,激发起读者的共鸣。
  于细微处见鲜明个性,于细微处见典型心理,于细微处见浓浓真情,于细微处见生动、成功……离开了细节描写,文章就像没有躯干的灵魂,没有枝叶的枯干,不堪卒读。我们要领悟其魅力,把握其魔法,做到写人如见其人,写景如临其境。
其他文献
胡慧中 80年代台湾著名演员、歌手、主持人,曾与林青霞、林凤娇、胡因梦并称上世纪台湾四大美女。代表作:《欢颜》、《霸王花》等,现已息影。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结束的时候,有些人站起来想走,又坐了下来,因为还有花絮。我一个人坐在那儿,把所有花絮都看完。我想起很多从前看过的花絮,它们如同天边的星光隐没在脑海里,此时,又杂乱地浮现。  花絮这样的形式,如今已经不太用了,八九十年代的电影
摘 要: 张爱玲在抗战胜利以后并没有被南京政府正式定为“文化汉奸”的罪名,但是社会舆论却欲置她于死地而后快,她的文学活动甚至于私生活,都成为公众谩骂的焦点。给张爱玲安上“女汉奸”的罪名,却多半是由于其与胡兰成婚姻的缘故。四十年代,张爱玲已经出版了《传奇》和《流言》而名满上海文坛,这个特殊的文学生涯时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 沦陷区文学 汉奸文学 张爱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
摘要: 高中理科班学生普遍厌学政治。这既与高考指挥棒有关,也与政治学科特点有关。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功利学习的思想,使学生体验政治课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关键词: 理科班 政治课堂教学 成功感    思想政治课,是理科班学生的会考科目,却伴随理科班学生2年的时间。对许多理科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1周2节的政治课往往等同于2节自修课、习题课或者休息课。“理科班的
在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物理高考复习资料中都有下列这道电学试题,常常在其解答中也只给出了一种解法,并且研究对象是唯一确定的。许多人在解物理难题时往往也只注重方法的选择,而忽略了研究对象的选取,本文主要通过该试题的三种不同解法来探究研究对象的选取对解决问题难易的影响。  题目:如图(1)所示,磁流体动力泵的矩形槽左右两侧壁是导电极板,前后两壁是绝缘板,槽宽L=5cm,高h=10.5cm,槽的下部与水银
图/孙晓曦樂山人的江湖基因  四川乐山叮咚街、县街交汇路口有座海棠广场,它另外的名字叫“老公园”。几十年里,当地人都爱在其中那条60米长的廊亭里闲坐,躲风避雨,喝茶聊天。  少年时的周恺也常去那儿转悠,看看金鱼。他记得,公园里有一家姓米的三兄弟,做小孩玩具的生意,大家一直以为他们关系不错。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提着把刀,把另外两兄弟和他们的家人砍死了。  “完全没想到。直到把凶手抓住了,才晓得他们三
摘 要: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单一的一张试卷作为评定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标准,这一单一的考试模式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有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不仅有新的教法、新的模式,而且有新的评价。游戏测评活泼新颖,操作性强,氛围轻松愉悦,很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 考试 游戏测评    一、“变”因  1.试卷考试的枯燥乏味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
妈妈嫁给父亲的同时成了继母。文学作品中对继母的描述多为凶狠、刻薄,对待亲生子女和继子继女厚此薄彼;影视作品中凡涉及到类似角色,都是家庭出现错综复杂关系的根源,也导致家庭矛盾屡屡出现。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一个年轻女子嫁入别人家,成为继母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妈妈将“初为人母”的爱都给了孩子,但在农村,她要面对的各种矛盾仍可想而知。  艰难岁月还在延续,更大的困难来了。60年代初,父亲被打成历史反革命
摘 要: 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单调机械的条文所取代,所以数学教学中有太多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乐趣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要想改变上述状况,教师就需要改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支配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角色 “过程”学习    1.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高二年级《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这一章时,学生在
摘要: 《祝福》中的祥林嫂,作为一个寡妇承担了太多苦难,多是来自于周围的压力,寡妇禁忌这一恶俗是导致祥林嫂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禁忌的主要影响在心理而非生理,祥林嫂在鲁镇的由生到死就真实地反映这一事实过程。  关键词: 祥林嫂 禁忌 寡妇    禁忌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意义来讲,它使社会得以整合,维护了社会的既定秩序。从消极意义来看,对禁忌的笃信是一种“鸵鸟战略”,它麻醉了人们的心理,减少了对现实生
摘 要: 小说《喧哗与骚动》通过康普生家族的分崩离析反映处在历史性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社会,以及南方人的精神危机。本文作者通過对作品主人的分析,反映存在主义主题荒诞。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荒诞 存在主义主题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南部大批显赫家族,诸如康普生家族纷纷崛起。这些贵族大力倡导南方传统的价值观念:男人应该具有绅士风度,展现胆识、道德力量、毅力和捍卫家族荣誉的骑士精神;而女人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