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记》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阐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本文总结《学记》中的道主要包含“道德规范”“学问知识”“进学之法”的涵义,并指出了《学记》中“道”思想内涵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与当今教育的反思。
关键词: 《学记》 “道” “学”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孟轲学生乐正克所作,但《学记》也吸取了儒家外其他派别的思想[1]。《学记》中包含了丰富的“道”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将《学记》作为儒家经典和教育专著进行双重探究,探索其价值。
一、《学记》“道”思想之提出
(一)《学记》的地位
《学记》在儒家经典中是与《大学》互为表里的,《大学》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之“道”。作为与之互补的《学记》,一方面贯彻了儒家大学之道的精神,一方面又提出了大学之道之外的道,求学之道,方法之道等。《学记》不仅是一篇教育论著,也是承载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著作,这就是为何将之放在《礼记》中的缘故。所以,我们探讨《学记》中的“道”,要注重其在教育发展史和其在整个儒家思想中的双重地位。
(二)《学记》的内容
《学记》全文1200多字,但在这短短篇幅中,作者共有十一句提到了“道”,而且在不含有“道”的句子中,很多地方是归属于“道”的范畴的。如此短的篇幅中如此频繁地提到“道”,说明儒家的教育思想是十分重视“道”。《学记》中的“道”并非仅仅只有一层含义,出现的多处“道”有不同的内涵,结合《礼记》中的其他篇目,我们可以对《学记》中的“道”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
(三)“道”与“学”“教”的关系
“学”与“教”是《学记》中最重要的两个命题,《学记》之所以被称作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也是因为其对教育中最重要命题“教与学”的精辟论述。这两大命题都与“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不学,不知道”指出通过学才可以得“道”。《学记》中提到教师的“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可随意施教,体现了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儒家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既然三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我们探析《学记》中“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记》中所阐发的思想。
二、《学记》“道”思想之内涵
(一)道——道德规范
“人不学,不知道”,在封建社会里“道”总是封建主义的“道”,是人们所必须遵循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2]。即“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儒家之道。这句话中指出了学的目的就是获得“道”,在儒家的观念中,无论是政治的教化还是教育,都被当作获得“道”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这里的“道”在儒家思想中是指世界本来具有的规律与法则,是一种贯通于天人的“道”,我们大到解释自然和社会法则,小到行为处事,都要尊崇“道”,只有合乎“道”才是正确的,可行的。而《中庸》中所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育,即教育就是修道,可见儒家教育只是手段,而目的是获得“道”,一切教育活动要在“道”的指导下,都要合乎“道”的规范。《学记》中的这一重“道”秉承了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儒道,展示了儒家的社会理想,比较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后来被阐释、利用得较多,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巩固其统治所用。在为封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教育产生了许多积极的社会效应,如保持政权稳定,维护人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等,使后世的文人士大夫重视自身品德的培养,强调修身。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统治阶级利用“三纲五常”控制人们的思想,历代文人也不断应和统治者的需要,到宋明时期甚至发展为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束缚人性的工具。
(二)道——学问知识
《学记》与其它儒家著作不同的是,它是以教育为自己的出发点来遵循“道”,而并非专门阐述儒家之道。《学记》中的“道“通常都是通过学来获得的,在政教不可能完全单独施行的情况下,儒家的学者通过与学生的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固然可以让学生学到儒家之道,但若仅仅如此,又不免是一种失败。所以这里的“道”,在儒家之道外更含有一种学问,知识的含义。“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里的“道”除了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含义外还有更深远的道理。既然“道”通过学才能获得,那么学的结果又是什么呢?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获得规范,结果是知识和规范同时获得,那么“道”就可以被解释为含有规范和知识两个方面。“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普遍的真理不能解释所有的事物。而《学记》中最难能可贵的也是这一点,所谓“至道”,“大道”,都隐含着一种通过教让学生获得知识,得到关于事物的真理含义,这层含义与当时教育渐渐从政治中脱离出来,获得其独立地位的大趋势也是一致的。
(三)道——方式方法
在中国教育史上,《学记》显著和超前的地位是由于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可以说《学记》不仅总结了孔子以及众多儒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还融合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是战国之前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的总结之作。其中涉及“道”的主要有“道而弗牵则和”、“凡学之道为师最难”、“此皆进学之道”也等。虽然“道而弗牵”中的“道”为引导学生的意思,不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道”,但它与后文提到的种种方法都属于进学之道,可作为一种方法之道。“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循善诱,学思结合,知行统一”[3]等等都是进学之道的内容,而且作为一本教育专职,《学记》这方面的知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掘,为人们所熟知。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其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改善教育实践,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三、启示与反思
(一)重视道德教育。在《学记》所倡导的儒家之道中,特别重视对道德的培养,甚至认为“大德不官”即所谓的德行高尚的人可以不局限于一个官职。所谓的“德、道、信”都是道德的基本内容。为学,须以德为本,是因为在诸多对人生有影响的因素中,道德的影响和作用是最为持久而深刻的,是终身管用的,它是成才、立身处世的先决条件[4]。在当今教育中我们应重视道德教育,首先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学记》所倡导的道德内容具有等级性和阶级性,所以我们不能按照它所要求的“道”来进行现在的德育。 (二)求真知。《学记》倡导的求真知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表现在后世的文人士大夫身上最明显的就是修身,格物致知。不过也有其弊端,古人重视的多为儒家经典的求知,重人文,轻科技。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遵循《学记》求真知的方法,注重知识的学习,但对知识的内容不能完全承袭,既要重视人文,又要重视科技知识。近年来,大学应重视知识性还是功用性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从《学记》中强调学“至道”的思想,我们可以对大学使命有更好的认识:大学不应迷失自我,要坚守求真的使命,保持学校本真的形象。
(三)在为学之道中,《学记》所倡导的教学原则、方法和规律中,有很多在新课改中也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学思结合,勤学多问,培养独立思考的品德;择友而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课内外相结合,博专结合,强调尊师。诸多教学方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系统总结出来,与新课改中强调的实践活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师生双主体的平等地位思想等相契合,这些充满着智慧的教学方法还未被充分利用起来。
(四)此外《学记》被称作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比西方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第一本教育论著)还早了300多年。但是为何中国在此后的教育上远远落后于西方,甚至于提到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我们总要追溯到先秦时期?或许从《学记》中“道”所承载的“道德、规范”中我们可以找到一部分原因。中国的教育思想从产生之初就与国家的政治教化密不可分,国家强调通过教育使广大民众成为其所要求的人,教育成为统治者禁锢民众的手段,一直未走上独立学科的道路。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教育学科从《学记》产生之初就尝试着与政治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那么中国的教育学已然不是现在这样。
儒家重道的思想同样地反映到了《学记》中,但是《学记》作为一本教育论著,我们在探寻其“道”思想的同时不能只针对其中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而应该重视它作为教育论著时,对真知的探索和探寻真知时的方法内涵。这样我们才更能发掘其在儒学和科学教育中的双重作用,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中国本土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93.
[2]高时良编著.学记评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6:13.
[3]张海燕.从《学记》看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J].管子学刊,2009(3).
[4]杨胜才.《学记》中的为学之道论析[J].中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关键词: 《学记》 “道” “学”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孟轲学生乐正克所作,但《学记》也吸取了儒家外其他派别的思想[1]。《学记》中包含了丰富的“道”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将《学记》作为儒家经典和教育专著进行双重探究,探索其价值。
一、《学记》“道”思想之提出
(一)《学记》的地位
《学记》在儒家经典中是与《大学》互为表里的,《大学》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之“道”。作为与之互补的《学记》,一方面贯彻了儒家大学之道的精神,一方面又提出了大学之道之外的道,求学之道,方法之道等。《学记》不仅是一篇教育论著,也是承载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著作,这就是为何将之放在《礼记》中的缘故。所以,我们探讨《学记》中的“道”,要注重其在教育发展史和其在整个儒家思想中的双重地位。
(二)《学记》的内容
《学记》全文1200多字,但在这短短篇幅中,作者共有十一句提到了“道”,而且在不含有“道”的句子中,很多地方是归属于“道”的范畴的。如此短的篇幅中如此频繁地提到“道”,说明儒家的教育思想是十分重视“道”。《学记》中的“道”并非仅仅只有一层含义,出现的多处“道”有不同的内涵,结合《礼记》中的其他篇目,我们可以对《学记》中的“道”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
(三)“道”与“学”“教”的关系
“学”与“教”是《学记》中最重要的两个命题,《学记》之所以被称作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也是因为其对教育中最重要命题“教与学”的精辟论述。这两大命题都与“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不学,不知道”指出通过学才可以得“道”。《学记》中提到教师的“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可随意施教,体现了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儒家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既然三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我们探析《学记》中“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记》中所阐发的思想。
二、《学记》“道”思想之内涵
(一)道——道德规范
“人不学,不知道”,在封建社会里“道”总是封建主义的“道”,是人们所必须遵循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2]。即“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儒家之道。这句话中指出了学的目的就是获得“道”,在儒家的观念中,无论是政治的教化还是教育,都被当作获得“道”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这里的“道”在儒家思想中是指世界本来具有的规律与法则,是一种贯通于天人的“道”,我们大到解释自然和社会法则,小到行为处事,都要尊崇“道”,只有合乎“道”才是正确的,可行的。而《中庸》中所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育,即教育就是修道,可见儒家教育只是手段,而目的是获得“道”,一切教育活动要在“道”的指导下,都要合乎“道”的规范。《学记》中的这一重“道”秉承了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儒道,展示了儒家的社会理想,比较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后来被阐释、利用得较多,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巩固其统治所用。在为封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教育产生了许多积极的社会效应,如保持政权稳定,维护人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等,使后世的文人士大夫重视自身品德的培养,强调修身。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统治阶级利用“三纲五常”控制人们的思想,历代文人也不断应和统治者的需要,到宋明时期甚至发展为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束缚人性的工具。
(二)道——学问知识
《学记》与其它儒家著作不同的是,它是以教育为自己的出发点来遵循“道”,而并非专门阐述儒家之道。《学记》中的“道“通常都是通过学来获得的,在政教不可能完全单独施行的情况下,儒家的学者通过与学生的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固然可以让学生学到儒家之道,但若仅仅如此,又不免是一种失败。所以这里的“道”,在儒家之道外更含有一种学问,知识的含义。“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里的“道”除了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含义外还有更深远的道理。既然“道”通过学才能获得,那么学的结果又是什么呢?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获得规范,结果是知识和规范同时获得,那么“道”就可以被解释为含有规范和知识两个方面。“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普遍的真理不能解释所有的事物。而《学记》中最难能可贵的也是这一点,所谓“至道”,“大道”,都隐含着一种通过教让学生获得知识,得到关于事物的真理含义,这层含义与当时教育渐渐从政治中脱离出来,获得其独立地位的大趋势也是一致的。
(三)道——方式方法
在中国教育史上,《学记》显著和超前的地位是由于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可以说《学记》不仅总结了孔子以及众多儒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还融合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是战国之前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的总结之作。其中涉及“道”的主要有“道而弗牵则和”、“凡学之道为师最难”、“此皆进学之道”也等。虽然“道而弗牵”中的“道”为引导学生的意思,不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道”,但它与后文提到的种种方法都属于进学之道,可作为一种方法之道。“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循善诱,学思结合,知行统一”[3]等等都是进学之道的内容,而且作为一本教育专职,《学记》这方面的知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掘,为人们所熟知。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其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改善教育实践,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三、启示与反思
(一)重视道德教育。在《学记》所倡导的儒家之道中,特别重视对道德的培养,甚至认为“大德不官”即所谓的德行高尚的人可以不局限于一个官职。所谓的“德、道、信”都是道德的基本内容。为学,须以德为本,是因为在诸多对人生有影响的因素中,道德的影响和作用是最为持久而深刻的,是终身管用的,它是成才、立身处世的先决条件[4]。在当今教育中我们应重视道德教育,首先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学记》所倡导的道德内容具有等级性和阶级性,所以我们不能按照它所要求的“道”来进行现在的德育。 (二)求真知。《学记》倡导的求真知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表现在后世的文人士大夫身上最明显的就是修身,格物致知。不过也有其弊端,古人重视的多为儒家经典的求知,重人文,轻科技。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遵循《学记》求真知的方法,注重知识的学习,但对知识的内容不能完全承袭,既要重视人文,又要重视科技知识。近年来,大学应重视知识性还是功用性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从《学记》中强调学“至道”的思想,我们可以对大学使命有更好的认识:大学不应迷失自我,要坚守求真的使命,保持学校本真的形象。
(三)在为学之道中,《学记》所倡导的教学原则、方法和规律中,有很多在新课改中也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学思结合,勤学多问,培养独立思考的品德;择友而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课内外相结合,博专结合,强调尊师。诸多教学方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系统总结出来,与新课改中强调的实践活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师生双主体的平等地位思想等相契合,这些充满着智慧的教学方法还未被充分利用起来。
(四)此外《学记》被称作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比西方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第一本教育论著)还早了300多年。但是为何中国在此后的教育上远远落后于西方,甚至于提到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我们总要追溯到先秦时期?或许从《学记》中“道”所承载的“道德、规范”中我们可以找到一部分原因。中国的教育思想从产生之初就与国家的政治教化密不可分,国家强调通过教育使广大民众成为其所要求的人,教育成为统治者禁锢民众的手段,一直未走上独立学科的道路。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教育学科从《学记》产生之初就尝试着与政治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那么中国的教育学已然不是现在这样。
儒家重道的思想同样地反映到了《学记》中,但是《学记》作为一本教育论著,我们在探寻其“道”思想的同时不能只针对其中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而应该重视它作为教育论著时,对真知的探索和探寻真知时的方法内涵。这样我们才更能发掘其在儒学和科学教育中的双重作用,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中国本土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93.
[2]高时良编著.学记评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6:13.
[3]张海燕.从《学记》看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J].管子学刊,2009(3).
[4]杨胜才.《学记》中的为学之道论析[J].中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