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家庭观众的互动、交流与学习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iddm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家庭观众是博物馆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吉林省博物院,采用观察法,根据吸引力指数、持续力指数和四象限分析法对家庭观众的博物馆学习进行评估。与普通观众相比,家庭观众对于参观体验的要求更高,但其平均参观时间较短,平均参观展品数量也较少,且持续力下降的速度很快,非常容易疲惫。调查发现,家庭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行为互动和语言交流。其中,行为互动可分为积极行为/互动和消极行为/互动,将影响家庭观众的参观时间和学习体验。而不同家庭观众采用的语言交流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也会影响家庭观众的参观时间和学习体验。值得注意的是,与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有一定关联的展品可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研究结果为日后博物馆开展针对家庭观众的展览和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家庭观众 博物馆学习 参观时间 行为互动 语言交流
  0 引言
   当今,博物馆的“社交性”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观众以社会群组成员的身份前往博物馆。这些群组有自己的历史,独立或是共同组成了学习社群[1]。家庭观众即“至少一个小孩和一个成人(家长身份)的社会团体组合”[2],因其成员之间的亲情氛围和持久影响力,在行为模式上与博物馆的其他社群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本文讨论的是家庭观众群体中的亲子家庭,即父母携带一名或二名子女的家庭,以吉林省博物院为调查对象,试图探索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博物馆学习之旅。
  1 理论基础
   家庭观众一直被视作年龄不同,却具有共同语言、思想和价值观的学习群体,他们的互动持久且密集,又具有许多交流与单独个体同时进行的学习方式[3-4]。他们以博物馆展示为起点,与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进而构建属于家庭的共同意义[2,5-6]。根据评估观众学习的三种指标:“吸引力指数”“持续力指数”“交流指数”[7],是否在某展品前驻足与观众的注意力是否被吸引有直接关联,这是任何学习方式的首要步骤[8]。不过,被某一展示吸引并持续吸引的时间可能与学习有关,却并不能作为博物馆学习的唯一评估指标。事实上,在决定观众参与展览的程度上,参观时间和互动行为是不同的衡量标准。互动行为通常分为行为互动和语言交流[9]。当观众有较多的互动行为时,他们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学习效果[4]。基于此,在全家人共同兴趣的驱使下,家庭可以建立深入、共享的特定领域知识库[10-11]。
  2 研究背景
   吉林省博物院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作为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一部大型通史陈列,该馆的“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生动地展示了自有人类活动以来,吉林省的沧桑与变迁,体现边疆各族人民不断的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宏进程。本文选取了其中涵盖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明曙光”单元,展厅面积达628 m2,展线为200 m,共有775件实物展品、119项辅助展品(43项文字展板、65项图片展板、6项多媒体设备、5项场景复原)。
   如图1所示,我们在展厅中挑选了60个参观点。2017年9—11月期间,通过记录展厅中133组亲子家庭观众的参观时间、行为特征,重点观察参观过程中发生的行为互动和语言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家庭观众的学习情况。
  3 结果与讨论
  3.1 参观时间
   在本次调查中,家庭观众的平均参观时间为729 s,平均参观展品数量为16.2个;非家庭团体观众的平均参观时间为904 s,平均参观展品数量为18.7个;个体观众的平均参观时间为724.8 s,平均参观展品数量为17.1个[12]。参观时间短在暗示展品对家庭观众吸引力不足的同时,也证实了与普通观众相比,家庭观众这一群体对于参观需求的特殊性,并且家庭成员内部的需求各不相同,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情感纽带和亲情责任。家庭观众的休闲选择源自对学习互动以及舒适环境的渴望,与普通观众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选择标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3]。
  3.2 吸引力指数和持续力指数
   吸引力指数是衡量观众对展品注意力高低的量值,表示为对某一展示观看时长超过3 s的观众人数占观众总人数的百分比[14]。
  吸引力指数=
其他文献
摘 要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而作出的战略选择。通过整理和分析7个省(市、区)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发现,现有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存在“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定位不合理、建設世界一流学科方案不完整、地方院校建设“双一流”缺乏有效途径、大学文化建设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合理设定“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完善一流学科规划、引导地方院校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加强建设大学文化
2020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绘制了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莫言六位作家的文学地理轨迹,讲述他们如何把现实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从而探寻文学发生的起点,抵达精神世界的原乡。其实,每一位作家的创作,都会与他的故乡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童年记忆、民间文化、精神原乡,甚至融化到他潜意识深处的家族记忆,都会呈现在他们的文学故乡里。文学与故乡的关系,的确是一个永远也
我站在黄昏唱  我站在小河橋边唱  我站在夜晚的广场  大声地唱  我的歌是苦涩的  我的歌是忧伤的  我的歌是老歌  但,我还是要唱  我用我的老歌怀旧  我用我的新歌 唱  中国信仰。我用情歌  留住青春,唱远去的爱情  我不会歌唱,但我  一定要歌唱  直到我生活中的苦  被一点点唱出来  直到愁不再愁  直到歌声也  透出希望  直到我的困惑飞走  直到希望把我彻底燃烧
在彼得神奇的城市里  在彼得神奇的城市里,  这是最寒冷的一天,  日落的火焰燃尽,深红色  灰黑色的阴云密布。  让他不要渴望我的眼睛,  它们先知般坚定。  他将得到我用诗写下的一生,  还有这高傲嘴唇的祈祷声。  1913年冬  你能否原谅这十一月的日子?  你能否原谅这十一月的日子?  在这围绕着涅瓦火焰的运河里,  吝啬即是秋天悲剧的华彩。  1913,11彼得堡  愿心灵不被尘世的欢乐
2017年12月27日,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会议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会议由左焕琛理事长主持。  会议审议并通过部分理事会成员的充实调整,增補了施荣范、汪兰洁、王智勇、缪文靖为基金会副理事长。与会理事和监事听取了王小明常务副理事长所做的《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2017年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思路》报告。与会理事、监事一致认为:2017年,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基金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摘 要 科学家纪念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物类纪念馆,在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的展示和传播之外,还有着一层科学教育的使命。对大多数科学家纪念馆来说,如何利用场馆资源针对受众开展科学教育,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钱学森图书馆的实践指出,依托于陈列展览的科普讲解是科学家纪念馆实现科学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互动的形式,融入对科学成就的介绍、科学理论的阐释、科学精神的解读、科学方法的传播,在体
摘 要:在汽车人机工程学中,通过汽车座椅体压分布检测,研究影响体压分布的若干汽车座椅结构因素,在汽车座椅结构设计过程中,关注这些影响体压分布的设计要点,优化结构使人与座椅接触界面的压力分布变化均匀平缓,提高乘坐舒适性。  关键词:汽车座椅;体压分布;舒适性  中图分类号:U46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5)02-0023-05  Abstract: Accord
为开发和整合科普研学资源,搭建科普研学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科普研学健康发展,2020年8月27—28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上海科技馆主办,中国科普研学联盟、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科普研学大会于在上海召开。作为2020年上海科技节论坛版块的重点活动之一,本次大会聚焦“科普创新与研学发展”主题,以“国际化、前沿性、开放式”为理念,围绕国内外科普研学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环
1  夜幕低垂,一片片叠加的薄纱祭幛似的白雾扑面而来,在麦浪滚滚的田野里旋转,这种由农家炊烟和田野地气凝结的苍茫白雾,极尽嚣张地打着哈欠升腾在半空中,像清新的水墨画柔和地把夕阳尽头的天幕染成粉红色。一条滨水灵动的河流,像从天尽头而来,云水般地流淌。芭茅河湾上的两座摆放着香蜡纸钱、熟猪肉、果盘的坟墓,焦灼地守望着弥漫着乡愁的一弯河水,仿佛在担忧这葱绿河湾将被卷席而来的新楼盘吞噬似的。  两座凄惶的坟
摘 要 科普杂志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承担着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使命。以《自然杂志》为代表的高级科普杂志更要在科学传播过程中追求真善美:求真,要让最懂的人讲最真实的事;求善,选题策划要注重人文關怀;求美,要充分展示科学探索之美与科艺交融之美。  关键词 科普 科学传播 选题策划  0 引言  古人云,“文以载道”。文章中承载着知识、方法、思想及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