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技能。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示范
朗读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全面提高的要求。那么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优美的示范
(1)教师示范:小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当教师用自己动听的语音、多变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去展示个人的教学魅力时,就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
(2)多媒体示范: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片,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这样,训练的时间久了,学生听到磁带、多媒体的录音,就会自觉地去模仿,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听录音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3)学生示范:学生示范朗读可以激起同学的竞争意识,也能考验其他同学的听音能力,相当于一定意义上的听力练习。如果学生读得对,又读得好,对其他同学就起了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如果读错了或读得不好,可以让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指出来,一起改正。通过学生示范读,能巩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产生成功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精彩有趣的早读
我们学校每周安排两次外语早读课,让学生进行20~30分钟的外语早读。教师督促学生早读,及时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理解课文及语法概念上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而掌握了学生实际水平的第一手资料。早读可以采用多媒体和录音机播放,让学生模仿,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大声朗读等,使枯燥的英语变得有趣,使朗读更精彩。
三、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
枯燥的反复朗读是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可以采用新颖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选择朗读材料,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
(1)动一动,读一读。学生非常喜欢“Read and act”部分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单词时也可以让学生动一动,让丰富的肢体语言辅助新内容的学习,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模仿欲望,新知记忆会更加牢固。
(2)游戏是小学生的“好伙伴”,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有趣性,将它引入到英语朗读教学中。如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听音辨位的训练来玩游戏:老师将单词卡片藏在某个学生那里,让另一个学生根据大家朗读该单词的声音强弱来寻找,越接近目标,大家的朗读声音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3)在教学对话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有感情读、比赛读、接龙读等。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4)将朗读联系生活,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生活联系,学以致用。
四、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由于小学英语课时少,课内朗读训练是有限的,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如果说课内的朗读教学重在树立和逐渐强化学生朗读的意识,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朗读的方法,那么通过课外的朗读,则是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1)读前要“扫障”。这里的“障碍”指的是朗读材料中的新词新句。众所周知,通顺是朗读的基本要素之一。如果连读通顺都成问题,更别说要想通过朗读来巩固语言知识了。因此在要求学生朗读前,教师要先教学课文中的生词、词组、难句,使学生会读、能读,以此来保证朗读的流畅性。
(2)读时要大声。大声朗读有助于学生冲破心理障碍,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声朗读,特别是长期坚持以后,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学生初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可以这样说,学生敢于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就敢于开口说英语,学生就不会成为英语的“哑巴”。
(3)读后要反复。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朗读训练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通过朗读训练与讲解,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所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提高朗读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朗读教学是一种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与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合。朗读是语言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学生若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朗读,朗读就能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示范
朗读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全面提高的要求。那么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优美的示范
(1)教师示范:小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当教师用自己动听的语音、多变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去展示个人的教学魅力时,就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
(2)多媒体示范: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片,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这样,训练的时间久了,学生听到磁带、多媒体的录音,就会自觉地去模仿,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听录音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3)学生示范:学生示范朗读可以激起同学的竞争意识,也能考验其他同学的听音能力,相当于一定意义上的听力练习。如果学生读得对,又读得好,对其他同学就起了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如果读错了或读得不好,可以让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指出来,一起改正。通过学生示范读,能巩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产生成功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精彩有趣的早读
我们学校每周安排两次外语早读课,让学生进行20~30分钟的外语早读。教师督促学生早读,及时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理解课文及语法概念上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而掌握了学生实际水平的第一手资料。早读可以采用多媒体和录音机播放,让学生模仿,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大声朗读等,使枯燥的英语变得有趣,使朗读更精彩。
三、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
枯燥的反复朗读是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可以采用新颖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选择朗读材料,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
(1)动一动,读一读。学生非常喜欢“Read and act”部分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单词时也可以让学生动一动,让丰富的肢体语言辅助新内容的学习,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模仿欲望,新知记忆会更加牢固。
(2)游戏是小学生的“好伙伴”,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有趣性,将它引入到英语朗读教学中。如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听音辨位的训练来玩游戏:老师将单词卡片藏在某个学生那里,让另一个学生根据大家朗读该单词的声音强弱来寻找,越接近目标,大家的朗读声音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3)在教学对话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有感情读、比赛读、接龙读等。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4)将朗读联系生活,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生活联系,学以致用。
四、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由于小学英语课时少,课内朗读训练是有限的,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如果说课内的朗读教学重在树立和逐渐强化学生朗读的意识,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朗读的方法,那么通过课外的朗读,则是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1)读前要“扫障”。这里的“障碍”指的是朗读材料中的新词新句。众所周知,通顺是朗读的基本要素之一。如果连读通顺都成问题,更别说要想通过朗读来巩固语言知识了。因此在要求学生朗读前,教师要先教学课文中的生词、词组、难句,使学生会读、能读,以此来保证朗读的流畅性。
(2)读时要大声。大声朗读有助于学生冲破心理障碍,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声朗读,特别是长期坚持以后,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学生初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可以这样说,学生敢于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就敢于开口说英语,学生就不会成为英语的“哑巴”。
(3)读后要反复。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朗读训练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通过朗读训练与讲解,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所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提高朗读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朗读教学是一种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与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合。朗读是语言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学生若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朗读,朗读就能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