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之道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因而加强小学学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浅谈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之道》。首先探讨了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其次分析了小学学校管理存在不足的应对之道;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小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不断提高小学学校管理水平,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 不足 应对之道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学校管理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因而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校管理,针对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促进小学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的浅见。
  一、当前我县小学学校管理存在不足的探讨
  当前我县小学学校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二是只加强学生的管理而忽视对教师的管理;三是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软实力跟不上;四是采取强制性的管控而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一)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就小学学校管理目的来看,很多学校的管理重点倾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力度却严重缺乏,其表现主要就是对一些主课的教学安排明显比音体美等副课的注重程度要高得多,导致学校管理重心与素质教育背景下发展核心严重偏离。
  (二)只加强学生的管理而忽视对教师的管理
  就学校管理对象来分析,学生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而对教师的管理却被忽视,因而在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时主要是针对学生,而在教师的管理方面只是依靠教师的自律和教研组的管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软实力跟不上
  很多学校将管理重点放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而对学校的软实力的提升却极度缺乏,尤其是在学校文化建设和良好的师生精神方面的管理则严重不足。甚至当前很多学校的管理就只注重硬件、教学以及行政三方面的管理,这对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采取强制性的管控而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就管理方式而言,强制性的管控模式仍在一些学校中盛行,而对如何提高师生民主意识却忽视,在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之间形成障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产生了极大的障碍。
  二、分析小学学校管理存在不足的应对之道
  (一)始终坚持人本原则开展小学学校管理工作
  新时期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必须着力改善传统的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人本原则,以服务广大师生为宗旨开展学校管理工作。首先,为广大教师服务,努力搜集和听取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与意见,以便于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给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是为广大学生服务,加强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社会、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最后是着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结合当代小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并对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二)坚持素质教育为根本
  首先作为管理者应转变自身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教师的物质保障必须充足,确保其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其次是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再次引进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广纳建议,开展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将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促进我县素质教育的改革和不断深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三)讲民主、做表率、重廉洁
  一是讲民主。做到小事勤沟通,大事多商量,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二是做表率。领导班子全体人员树立起学校发展和服务至上的思想,做到以自身的实际工作感动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以自身的言行感化教师。三是重廉洁。坚持做到把好名誉关,树立良好工作形象;把好权力关,树立服务形象。学校管理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工作上成了密切配合的同事,在生活上成了互相关心的挚友,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讨我县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学校管理人员,应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素质的培养,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始终坚持人本原则开展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坚持素质教育为根本,讲民主、做表率、重廉洁,与广大师生一道共同努力来着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学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浅谈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J].中国教师,2010(S1).
  [2]蔺国微.谈学校管理的创新[J].教育革新,2009(11).
其他文献
【摘 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研究任何学问的一把“金钥匙”。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正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笔者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多年,现将问题情境在化学课堂中的地位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情境 化学思维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主体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摘 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让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将课堂引向美好生活。  【关键词】 实践应用 创新意识 自主学习 课堂生活化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生活化,是一个切入口,也是一种拓展和延伸。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更显张力,更具活力,更好地实现“提高
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幼教工作者共同的理念。遗憾的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尤其是现代幼儿素质教育至今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实践模式。幼儿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以素质
失眠证是指不能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顽固性失眠会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还可引起医源性疾病.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年级处于低、高年级的承上启下阶段,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时期。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
【摘 要】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教育是外因,自我教育是内因,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和自觉才能收到教育实效。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自我教育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影响和指导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自觉训练和行为控制活动。在“知”方面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分析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对知识信息的“能动建构能力”,即在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所掌握事物的相关知识信息进行综合加工,提出能够解决某一问题的新观点新方法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 有效 策略 建构  本人从事高中计算机教学近十年,深刻领悟到对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性,下面谈一下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