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的困境及对策

来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1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范类专业认证所依据的《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合作与实践”指标体系对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实践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认证标准,厘清了教育实践体系的构成要素.师范类专业要达到国家对专业教育实践体系办学的要求,还存在着缺乏稳定的协作关系、足够的教育实践基地、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等困境,需通过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严格实行教育实践管理评价、落实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度等策略,构建达到国家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教育实践体系.
其他文献
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衡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工匠精神培养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浙江文化源远流长,极具工匠精神底蕴.文章从浙江文化的角度出发,挖掘浙江文化基因里的工匠精神,探讨浙江工匠精神的灵魂、内涵以及当代价值.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依托浙江文化涵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受研究型学习方式发展演变的启发,建构“11243”体系化研究型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这一模式的特色在于以专题问题和调研选题为导向,强化教学环节和研究攻关;以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为根本,搭建数字化和特色化教学平台;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为目标,推进配套建设和改革.文章从研究型建构模式的现实必要性出发,对其实践运用进行反思,使其在改进中完善.
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的发挥事关高校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事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调查显示,在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把关中存在主体责任不明晰、把关能力发挥不到位、内涵式发展不足等问题.对此,文章通过探索建立院系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构建院系党组织政治把关机制,不断推动高校院系党组织更好发挥政治把关作用,以期为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研究提供借鉴.
近年来,心理育人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极大丰富.心理育人嵌入思政育人大格局的关键问题在于处理好心理育人主体与思政育人格局的关系、心理育人元素与思政育人内容的关系、心理育人功能与思政价值引领的关系、心理育人课程与思政育人的关系、心理育人供给与思政育人需求的关系.心理育人嵌入思政育人大格局需要突出心理育人基础地位,打牢思政育人心理基础;挖掘心理育人思政元素,推进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坚持心理育人价值引领,亮明思政育人政治底色;解决心理育人课程结构,坚持课程思政改革理念;实现心理育人多样供给,满足思政育人差异需求.
高校工会在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有其独特的组织优势、心理优势和载体优势,被赋予了重要的教育职能.当前,高校教师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高校改革的管理风险逐步累积,高校教师的服务需求明显提高.因此,要加强高校工会的组织建设,促进工会思政的资源整合,注重高校工会的载体创新,探索新时代高校工会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文章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共性规律为基础,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从2009年到2019年的文献,分析了11年间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文章,重点研究了2019年的文献内容及主流研究方向,并从实习基地建设、联合培养模式、导师队伍的多元化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目前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文章通过对意义建构理论隐喻模型进行方法学的应用,为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思路、方法及管理启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分别受“语境”“情境”“鸿沟”“桥梁”“结果”等方面影响,不同情境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会有动态变化,可从激发自主建构、构建科研情境、搭建会话渠道等角度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民办高校护理学专业应进一步深化改革,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变革,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大湾区输送具有较高健康素养水平和临床核心胜任力的护理人才.
为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力,文章借助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有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条件,探索了适用于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了多层次且相对系统的科研训练培养体系.实践结果表明:在该模式培养下,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在本科阶段所获科研成果总数较对照组有较大提高,该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力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文章系统阐述了“1246X”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的具体做法,针对该体系凸显的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典型特征,通过“德能行知”四大维度,丰富和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体系的理论内涵,构建了系统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框架.该体系的实施为高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服务力强、满足办学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了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