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剥好的橘子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ecom_god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子女教育专家迪斯在他的人生记录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你是不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那么,就从一只橘子开始,当你给孩子橘子时,记住,千万不要剥开,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
  迪斯原本是一家中学的教师,离开学校后开始致力于家庭教育,并帮助儿子普林教育他的孩子。
  有一次,普林来看孩子,正巧孩子要吃橘子。迪斯将橘子递给孩子就不管了。孩子稚嫩的小手掰了很长时间,也没剥开橘子。普林将孩子抱在怀里,拿过橘子,就想帮他剥开,被迪斯制止了。迪斯说:“别动,让孩子自己来。”普林见孩子憋得脸通红,便说:“还是我帮他吧。”迪斯说:“你这不是帮他,是害他。你小时候也喜欢吃橘子,我和你母亲都疼爱你,你一想吃橘子,我们便把橘子剥好,甚至一块块放在你嘴里。渐渐地,你凡事都依赖大人,不愿意独立,遇事也不喜欢动脑。可以说,你现在的事业不够顺利正是我们的过失——把剥好的橘子给你吃。”普林听到后放开了手,将橘子还给孩子,让他继续剥。
  在迪斯的教育下,孩子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凡事自己动手,不依赖于别人,不到3周岁时,就能够自己穿衣、洗脸、吃饭了。读书期间,品学兼优,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汽车公司。几年后,被聘为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又过了几年,孩子自己创立了一家汽车美容公司,不到30岁,就成为一位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家。现在,普林已经在孩子的公司里帮忙打理一些杂务了。
  从普林的教育效果看来,影响孩子人生的关键,是那个橘子,或者说,是剥橘子式的教育。
  是让孩子自己剥橘子,还是家长剥好了,再送到孩子嘴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肯定会有两种不同的人生。
其他文献
英语大赛幼儿组初赛现场,5岁的琪琪刚走到舞台边上就停下来不再往前走了。一位老师把琪琪领到舞台的麦克风前,但站在台上的琪琪竟抽泣起来,把化过妆的红脸蛋儿都弄花了。琪琪妈急得连打手势,后来干脆冲上舞台关掉了音响,想让女儿不受干扰地清唱,无奈琪琪已哭成泪人儿——时间到,比赛成绩为零。琪琪妈脸色难看地拽过孩子说:“刚才在下面不是唱得好好的吗?怎么上去就不行了?你真让妈妈伤心!”接下来的巧巧似乎受到了琪琪的
摘 要:笔者通过对2015高考数学全国卷Ⅱ选修三个模块试题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各模块考试题目的特点及应试策略,同时与重庆2015年高考选修三个模块进行了对比,并给参加2016年“国考”的重庆师生提出了一些复习意见和建议,也在选题策略方面做了有价值的分析.  关键词:全国卷Ⅱ;选修模块;选题策略;2016年重庆数学高考
韩系车的反攻之作有实力叫阵自主品牌么?  涅槃重生  既然命名为新一代ix35,理论上来说这是给换代车型的名号,但实际上,新一代ix35的换代没有深入骨髓里。我们先说一下这个新一代是怎么个新,因为大家熟知现代喜欢用多代同堂的策略去行销市场,下一代车型出来后,旧款车型降价让位,吸引一部分消费者购买。实际上曾经的北京现代途胜换代车型就是老款ix35,而老款ix35再次换代车型就是现在的新途胜。新途胜出
儿子上幼儿园以后,为了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和他定下了“劳动合约”:儿子每天能够按时起床,自己穿衣、吃饭、洗澡、收拾玩具,我会给予表扬——包括口头表扬和一定的零花钱。  也许是长大了动手能力随之增强,也许是表扬产生的激励作用,儿子近段时间的表现很好,相应地,他储蓄罐里的零花钱也越积越多。  一天晚饭后,和儿子玩数字游戏正玩得开心的时候,儿子却兴冲冲跑回自己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储蓄罐。  “
案例一:奢侈的玩具  牛牛的父母分隔两地,妈妈每个月末都会去和爸爸小聚。每次回家,妈妈总给牛牛带回来各种新奇高档的玩具,平日里自己却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妈妈总是对牛牛说:“宝宝可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呢,妈妈再苦再累也要让你幸福。”渐渐地,牛牛也觉得爸爸妈妈对自己好是天经地义的了。  案例二:喝奶的权利  恒恒爸爸来帮我重装电脑系统,看着满头大汗的他,我忙拿出一罐牛奶递给他,自己也顺便打开一罐猛喝起来。“
美国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60元人民币。  这位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还找来一个帮手。自己先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对着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人就把掉下来的柿子捡到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捡
书店里陈列有各式各样养育孩子的书,但很少谈到做母亲的心情及体验。做一个母亲应该并不孤单,有丈夫、家人、亲友和各种育儿指南,但这些可能帮不了你。你也许会渴望听到同类的声音,看看别的母亲如何在自我和丧失自我间找到平衡,找到自己做母亲的模式。  《母亲的声音》之作者Traci Dyer在生完第一个女儿布丽后,决心把在坊间找不到的这本书编出来,于是她登广告邀请女性来分享她们的故事,这些来自美国三十几个州和
自“宅男”、“宅女”之后,“宅娃”又成为一个流行词。什么是“宅娃”?就是指成天待在家里不出去,上网、看电视、看书或是自己跟自己玩,几乎没有伙伴的孩子。  孩子“宅”在家里是一种很危险的趋势,不仅影响身体发育,还容易变得孤僻,形成交往障碍,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所以,那些家有“宅娃”的家长,应了解孩子“宅”的原因,并对症出招,有效指导。    父母管太紧,孩子被“宅”在家  小敏是个标准的“宅女”,一般
雯雯一看到滨滨。便用力搂住他,又是抱又是亲的,嘴里还说着:“老公,我好想你”。甚至掀起两个人的衣服用自己的小肚皮紧贴着对方的小肚皮。妈妈看到了这一情景。  1、“雯雯,你干什么?”  “妈妈,我亲亲我的‘老公’。”  “不行,不能这样。”  2、“你为什么贴他的肚皮?”  “妈妈,电视里就是这样演的,说这叫相亲相爱。”  “哈哈,你真是人小鬼大。”  3、“女孩不要随便光着身子贴着男孩的身体,身体
我的儿子今年6岁,1岁多时,他就很爱看电视,有时哭闹,一抱到电视前就不哭了。久而久之,儿子就迷上了电视,什么节目都看,儿童节目、动画片、电视连续剧、广告,只要电视上的内容,他都爱看。  以前儿子还小,平时我和爱人没把他爱看电视的事放在心上。现在上了小学,功课紧张起来,但儿子爱看电视的习惯仍旧没有改变。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作业也不认真完成。我和爱人尝试过强制关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