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课如何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兴趣;方法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原因探究
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不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社会原因:当今社会变化来得巨大而又迅猛,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而且有时还很尖锐和突出。学生自然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甚至明显具有非建设性的消极作用,并折射到学校教育工作中来,而大众传媒又良莠混杂,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性影响。
教材方面:应该承认,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教材的有些观点、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某些要求虽然不一定过时,但在论证和说明时,确实显得有些简单化了。如我们讲要热爱集体、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但学生问,现在不是鼓励人才流动嘛,人才“跳槽”实现个人价值与热爱集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究竟是什么关系?所以说,如何写出具有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指导,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的教材是一个大问题,希望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起来,依靠集体的智慧认真加以解决。
家长方面:根据实际接触和了解,对政治课教学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现状,不仅有些学生不太满意,有些学生家长也不太满意。有的家长抱怨说,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好了。如果按传统观念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集体观念的、谦让的和乐于奉献的人,真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适应不了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可如果把自己的处世经验不加区别地传授给孩子,又怕把孩子真的带坏了。
学生方面:当前,政治课教学中存在一种突出现象,即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来自学生家庭生活境遇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尽管年轻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但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其真实原因,其实是受社会影响的结果。
教师方面:面对社会的变化,政治课教学往往处于穷于应付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个别教师只能努力消化和适应社会变化给教学带来的影响,甚至一时产生消化不良的问题。而教学的滞后性无疑弱化了教育本应起到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导向性功能。这就使教育的作用下降,而社会的影响作用上升。这一升一降,使学生认识上的偏差难以避免地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冷漠”,缺乏应有的学习愉悦与激情。这种消极性导致了教师上起课来“没劲”,学生学起来“乏力”,教学空气沉闷,学生学习欲望低落,教学效果差。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
二、提高教学艺术,优化课堂结构
我看,最主要的是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高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琴弦,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作到这些,必须在“准确、灵活、精要”上下功夫。
准确: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每一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
灵活: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
精要:即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和讲评的精练。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大纲和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与难点,并对各地有关的练习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口:教材与大纲对口;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口;练习与高考试题题型对口。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得好。
三、激发兴趣 提高质量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作法是:
(一)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诚然,中学生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二)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以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漫画,她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这里的态势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次革命。电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所以,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教师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政治课教学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新的突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兴趣;方法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原因探究
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不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社会原因:当今社会变化来得巨大而又迅猛,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而且有时还很尖锐和突出。学生自然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甚至明显具有非建设性的消极作用,并折射到学校教育工作中来,而大众传媒又良莠混杂,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性影响。
教材方面:应该承认,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教材的有些观点、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某些要求虽然不一定过时,但在论证和说明时,确实显得有些简单化了。如我们讲要热爱集体、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但学生问,现在不是鼓励人才流动嘛,人才“跳槽”实现个人价值与热爱集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究竟是什么关系?所以说,如何写出具有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指导,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的教材是一个大问题,希望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起来,依靠集体的智慧认真加以解决。
家长方面:根据实际接触和了解,对政治课教学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现状,不仅有些学生不太满意,有些学生家长也不太满意。有的家长抱怨说,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好了。如果按传统观念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集体观念的、谦让的和乐于奉献的人,真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适应不了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可如果把自己的处世经验不加区别地传授给孩子,又怕把孩子真的带坏了。
学生方面:当前,政治课教学中存在一种突出现象,即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来自学生家庭生活境遇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尽管年轻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但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其真实原因,其实是受社会影响的结果。
教师方面:面对社会的变化,政治课教学往往处于穷于应付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个别教师只能努力消化和适应社会变化给教学带来的影响,甚至一时产生消化不良的问题。而教学的滞后性无疑弱化了教育本应起到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导向性功能。这就使教育的作用下降,而社会的影响作用上升。这一升一降,使学生认识上的偏差难以避免地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冷漠”,缺乏应有的学习愉悦与激情。这种消极性导致了教师上起课来“没劲”,学生学起来“乏力”,教学空气沉闷,学生学习欲望低落,教学效果差。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
二、提高教学艺术,优化课堂结构
我看,最主要的是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高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琴弦,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作到这些,必须在“准确、灵活、精要”上下功夫。
准确: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每一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
灵活: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
精要:即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和讲评的精练。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大纲和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与难点,并对各地有关的练习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口:教材与大纲对口;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口;练习与高考试题题型对口。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得好。
三、激发兴趣 提高质量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作法是:
(一)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诚然,中学生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二)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以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漫画,她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这里的态势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次革命。电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所以,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教师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政治课教学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新的突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