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可视为具体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现实的背景常常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提供情境和源泉,这使得同一个知识对象可以有多样化的载体予以呈现。”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新知,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能应用于生活。这样做的目的是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作为知识的载体——文本,即教科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阵地,每本教科书都用情境图作为数学知识的切入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情境化的要求,所以文本中的情景图作用之重要显而易见。它是实现新课教学的目标的发起点,是联系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纽带,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的生活模型。下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入手,撷取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具体阐述有效使用情境图的操作要领,试图提高情境图的“量、质、度、效、趣”,为实现有效教学而努力。
一、充分挖掘内涵,拓展情境图的“量”
一幅图经过教师的引导挖掘,竟然能让学生发现那么多隐含的数学问题,并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数学的能力和方法,真是一举几得啊。在情境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情境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说一个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这样的数学主题情境至少在相关的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如第一册的《分类》若只呈现排列整齐的学具商店,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分类是非常困难的,有种“学生不想吃教师却要给喂个饱”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不如先不出示这幅图,而是让学生看看“小明杂乱的学习柜”,使他们自然产生分类整理的愿望,也明白了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然后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将静态的图动态化,在动手分类中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
二、处理现有资源,提高情境图的“质”
教材中的情境图是半成品,多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静态的主题图受篇幅、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又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情境图中,且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如《11—20的认识》呈现的交通情境图就存在着内容太多、引出11~20的指向性不强、与农村孩子生活距离也比较远等问题,也难怪有学生把人行道看成楼梯。这时还不如从身边取材,直接数数小组人数或数数作业本数量。又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图中事物总数量少(用数数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致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在不理解乘法含义的前提下很难找到相同加数,凸显不出列乘法算式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媒体制作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动态的游乐场,然后重点呈现过山车场景:一排2人,排数增至10排。这样就利于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引出乘法的作用。
三、教师适时引导,把握情境图的“度”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情境图的教学目标是整体的、综合的,而教学内容却是多向的、分散的,学生的主体呈现更是“多元的”,这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弹性,说明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为使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好地为学生自主性发展服务,它应该是适时、适法、适度的引导,而不是“专制”;它也应该是有目的、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如《9加几》运动会的情境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同桌互说的基础上再全班交流看到了什么?在让学生充分理解主情境图的基础上思考: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若提出的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最后重点解决“9+7”怎么计算。有些问题若有一定难度就放在课的最后或者下一课时。情境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四、选择呈现时机,突显情境图的“效”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看来,学生的知识起点对情境图的呈现时机有着很大的影响。鉴于以上认识,《1—5的认识》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先在黑板上写出1—5的数字,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认识,然后用学具表示,也可以用身边的事物表示。这里情境图并不是放在学习的开始,而是作为练习材料。
五、深入了解学生,增加情境图的“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个道理人人知道,可为何一上课学生就是没兴趣参与学习呢?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确很喜欢去游乐园、动物园,可当教师出示挂图时性质就变成了看图,难怪学生没兴趣。那么怎样深入了解学生呢?我们的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教师又如何找到兴趣和数学之间的结合点呢?首先,教师应该和学生平起平坐,位于孩子的高度看教学,多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还可在班级中做调查,看看学生对什么样的学习素材、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然后对情境图进行适当处理和改进。
总之,情境图的样本是教材的编写者提供的,他们把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习素材,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于教材,这也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理念。但教材毕竟只是作为教课的依据,真正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而教师又有着先于学生理解、挖掘“情境图”的机会和研究学生的权利,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学生,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情境图教学必将更加实、活、精、新。
一、充分挖掘内涵,拓展情境图的“量”
一幅图经过教师的引导挖掘,竟然能让学生发现那么多隐含的数学问题,并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数学的能力和方法,真是一举几得啊。在情境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情境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说一个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这样的数学主题情境至少在相关的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如第一册的《分类》若只呈现排列整齐的学具商店,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分类是非常困难的,有种“学生不想吃教师却要给喂个饱”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不如先不出示这幅图,而是让学生看看“小明杂乱的学习柜”,使他们自然产生分类整理的愿望,也明白了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然后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将静态的图动态化,在动手分类中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
二、处理现有资源,提高情境图的“质”
教材中的情境图是半成品,多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静态的主题图受篇幅、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又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情境图中,且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如《11—20的认识》呈现的交通情境图就存在着内容太多、引出11~20的指向性不强、与农村孩子生活距离也比较远等问题,也难怪有学生把人行道看成楼梯。这时还不如从身边取材,直接数数小组人数或数数作业本数量。又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图中事物总数量少(用数数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致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在不理解乘法含义的前提下很难找到相同加数,凸显不出列乘法算式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媒体制作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动态的游乐场,然后重点呈现过山车场景:一排2人,排数增至10排。这样就利于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引出乘法的作用。
三、教师适时引导,把握情境图的“度”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情境图的教学目标是整体的、综合的,而教学内容却是多向的、分散的,学生的主体呈现更是“多元的”,这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弹性,说明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为使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好地为学生自主性发展服务,它应该是适时、适法、适度的引导,而不是“专制”;它也应该是有目的、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如《9加几》运动会的情境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同桌互说的基础上再全班交流看到了什么?在让学生充分理解主情境图的基础上思考: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若提出的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最后重点解决“9+7”怎么计算。有些问题若有一定难度就放在课的最后或者下一课时。情境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四、选择呈现时机,突显情境图的“效”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看来,学生的知识起点对情境图的呈现时机有着很大的影响。鉴于以上认识,《1—5的认识》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先在黑板上写出1—5的数字,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认识,然后用学具表示,也可以用身边的事物表示。这里情境图并不是放在学习的开始,而是作为练习材料。
五、深入了解学生,增加情境图的“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个道理人人知道,可为何一上课学生就是没兴趣参与学习呢?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确很喜欢去游乐园、动物园,可当教师出示挂图时性质就变成了看图,难怪学生没兴趣。那么怎样深入了解学生呢?我们的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教师又如何找到兴趣和数学之间的结合点呢?首先,教师应该和学生平起平坐,位于孩子的高度看教学,多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还可在班级中做调查,看看学生对什么样的学习素材、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然后对情境图进行适当处理和改进。
总之,情境图的样本是教材的编写者提供的,他们把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习素材,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于教材,这也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理念。但教材毕竟只是作为教课的依据,真正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而教师又有着先于学生理解、挖掘“情境图”的机会和研究学生的权利,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学生,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情境图教学必将更加实、活、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