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我们大都集中在对林冲如何被“逼”上反抗之路、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明暗线设置等问题的探讨和教学上。在此,笔者从中国古典小说追求故事情节的角度出发,就其情节设置最突出的两大特点——悬念与伏笔作些探讨。
中国古典小说源于民间的“说话”艺术,讲究谋篇布局,情节结构上大都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追求构思的精妙,情节的曲折生动、首尾完整;讲究波澜、悬念、转换、穿插、分合等。悬念与伏笔运用巧妙,不仅能达到上述效果,而且还能有效吸引读者。这两种手法在《水浒》中大量运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则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悬念,即悬而不决。它是指在戏剧、小说等叙事性文本中,为有效吸引观众和读者,让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发展到一定阶段被有意悬置、延宕下来,等待下文交代才会明确而采取的一种情节设置手段。从阅读的角度而言,它是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走向产生极大的焦虑感和阅读期待,从而增强故事的吸引力,使情节在一张一弛中形成波澜。它具体表现为设疑与释疑。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悬念主要有三处。
一处在第三自然段末。“管营、差拨先去了,次后那两个低着也去了。”这是陆虞候、富安、管营、差拨四人在店中密谋后各自鬼鬼祟祟离去的情形。它是从李小二的视角来叙述的,实为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对陆等人阴谋的叙述在此告一段落。在此分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陆等一伙的密谋与实施这一情节在此被有意搁置,形成悬念,留下疑问。看到陆等四人如此神秘地离开时,我们不禁会产生一系列疑问:陆等人一定是有不可告人的阴谋,那这个阴谋的内容是什么?是否与林冲有关?这个阴谋将会如何实施?林冲的命运会怎样?情节将如何发展?等等。这就让情节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悬疑色彩,必然促使读者阅读下文。但下文没有接着讲述陆等人的活动,而是顺势讲述林的活动: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寻了半日。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这段着笔并不多,但作用极大。林知道了陆等人要来害他性命,气得去“买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一地里寻仇”。这一举动,让小二夫妻“捏着两把汗”,也让读者捏了两把汗。情节氛围在此骤然变得紧张,矛盾似乎即将激化,读者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以为下文将有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场面,但林“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情节和气氛一下子得到缓和,读者的紧张心理也放松下来。矛盾冲突在形成一个小小的高潮后,又一下跌到低谷,故事情节在一张一弛中,产生了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既舒缓了紧张气氛和矛盾冲突,又强化了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期待,形成了悬念:故事该如何发展?林与陆等人的矛盾该在何处激化?将如何激化?
接下一段,写林被管营叫到点视厅时的情形。从全文来看,这个事件的导演者是陆虞候,具体实施者是管营和差拨。安排林到草料场,是阴谋密计实施的第一步。这一事件将陆等人在店里的密谋活动连接起来。因此,前文的“牢城营里,都没动静”一句,虽然简单却是大有文章:陆等人的阴谋正在暗中进一步策划。林寻仇不着,情节表面上得到缓和,实则暗藏杀机。林有两个疑问:“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场管事,却如何?”“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这个疑问是极正常的:前面刚刚听说陆勾结管营等人来害他,现在却给他如此好差使,这定然让林生疑,也让读者生疑。但这个疑问却又被李小二夫妻的“恩人休要疑心。只要没事便好了”一句所消释,但话语的消释并不能解开读者对情节的寻索,相反,它强化了阅读期待:管营这样安排有何用意?林冲的命运终会怎样?情节将向何处发展?看似闲笔,实则悬疑重重。
下文表面上没再讲述管营等人的阴谋进行情况,但林接受此活儿去草料场作交割,实则进入了陆等人事先所设下的圈套中。但这必须与后文陆虞候、富安、差拨在庙前看火时的谈话联系在一起才能想到。具有因果关系的内在联系,是事件构成情节的内在质素。这三处悬念正是如此,它将陆等人从密谋到实施、到最后被杀的一系列事件串联在一起,构成了“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这一完整的故事情节。阴谋活动与暗线相应、与林的活动相互穿插转换,明暗交织,时隐时现,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实则迂回曲折,暗流涌动,充满玄机。
如果说悬念主要是为吸引读者而运用的,那么伏笔则是为情节结构的完整、和谐、一致、统一而服务的。所谓伏笔,是指为后文事件的出现作暗示性的铺垫,让前后的事件形成照应,使情节紧凑,结构严谨,故事发展自然、连贯,不致让人感觉突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多处伏笔,在此择其要予以讨论。
一、一个人物关系,即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这个关系是故事得以发生和人物命运得以发展的大前提。林被刺配沧州,正好遇到李,本文就从这里开始讲述,并及时地插叙了林、李结识之因:林在东京救助过李。这个补充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林才向李提及来沧州之因,后来,李小二夫妻将林当成至亲恩人对待,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个关系便为下文李小二知恩图报地将陆等人的阴谋告知林冲这一事件埋下了伏笔。
二、一个人物,即高太尉。这是故事情节得以发生的仅次于林李关系的又一前提。林遇到李小二,将自己来沧州之因如实相告:“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这话非常简单明了地讲明了原因,这个原因也是导致林风雪山神庙怒杀陆等人的根由。其中有三个关键字——“高太尉”,李小二之所以对来店的陆等人产生怀疑和警觉,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他听出陆、富二人的“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因为他曾经在东京待过,这印证了伏笔一的插叙必不可少;二是他“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证明林的三言两语并不简单,将“高太尉”与另一关键之语“好歹要结果他性命”联系起来,必然让人生疑。因此,第二段开始说“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
三、一个季节,即冬天。稍微仔细一点就会发现,第二段开始有“光阴迅速,却早冬来”。相当简单的八个字,可它对情节的发展必不可少。因为在冬季,林到草料场时正值朔风大雪的严寒之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是林后来去买酒、吃酒暖身子、陆等三人到庙门前躲风雪的外在动因。 这三处伏笔,应当说是全文矛盾冲突得以发生、发展直至高潮的三大前提条件。
四、四个事物,即风雪、葫芦、古庙、大石。
风雪即朔风、大雪,一天下来,不止不住,越下越大,一在渲染紧张严酷、杀机四伏的环境,二在情节发展的需要。草屋破旧,被风吹雪压至倒塌,势所必然;火炭熄灭,不只是林走之前盖上的结果,更是雪大浇灭的结果。林只好到古庙暂求避身。严冬之时,朔风刺骨,寒冷异常,林自然而然要去找酒肉吃,以暖身子。正是在去沽酒的路上,他看到了山神古庙,这就为他后来因为草屋倒塌到古庙暂居埋下了伏笔,这个伏笔,是林得以听到陆等人谈话内容的又一看似巧合却是必然的外因。
葫芦即大葫芦。酒葫芦原本是草场老军之物,叙述者偏偏要老军留下来,用一句淡然之语“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予以交代,并且还要让林很自然地用枪挑了这个葫芦随身带上。如果没有这个大葫芦,在店里吃酒过后,林便无装酒的容器,吃完酒后便不会“又买了一葫芦酒”,到了古庙里还不立即睡下,“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接下来便听到“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的大火声音,进而听到陆等人的谈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没有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向林交代“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那么,林怎会去市井吃酒沽酒,而且一吃就是很长时间:去时,他“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回来,“踏着那瑞雪”。林之所以吃这么久,原因在于酒店主人认得葫芦为草料场老主顾之物,所以“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在店家一请、林冲一吃之间,时间就去了几个时辰,大雪才会越积越厚,自然草屋垮塌,林冲躲过一劫。
古庙即山神庙。本文题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为外在气候环境,山神庙为矛盾冲突激化的地点,但叙述者设置这两个环境,主要不在告诉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而在矛盾冲突必然激化的需要。古庙是林在去沽酒的路上所发现的:“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寥寥几笔,写出了林安于现状、心存幻想、迷信苟安的性格,更为后文林因为草屋垮塌而“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埋下伏笔。
大石即大石头。文中写林冲“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上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里特别写林将石头而且是大石头把掩上的门靠住,有大石靠住门,后来陆等三人推不开,只好“在庙檐下立地看火”。其一,它暗示了林力气大、武艺高,才能将三人轻易解决——轻松地将陆“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其二,为下文埋下伏笔:如果没有这个大石头,陆等人必然闯进庙来,见到林定然拔腿便跑,林冲想追也毫无准备。有了这块大石将门靠住,林才能静悄悄地亲耳听到陆等人的阴谋诡计,心中的怒火与仇恨才会被重新点燃,才有充分的准备杀掉仇人:“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以致“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杀掉三人,就有非常充分的时机。到此,也给读者揭开了陆等人在店中的密谋,从而将全文的相关事件连成一片,林的性格由苟安隐忍到激烈反抗手刃仇敌的变化就非常自然。
“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它叙事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中蕴涵着特殊意味的一点,它所蕴涵的意味、意义或哲学,都最终在结构的完整性中获得说明。”一关系、一人物、四个道具,如一个个合力,配合着陆虞候的阴谋活动,推动情节迅速发展和人物性格的迅速变化,将人物一步步逼向风口浪尖,促使矛盾冲突迅速恶化。悬念及各个伏笔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整个故事情节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相互勾连、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完整严密的网络,各自在自己的结点上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它们使结构成为“一个可以进行内在分析的独立存在”。
悬念和伏笔的巧妙运用让貌似简单之语都不简单,全文几无废笔,故事情节显得轻松自然、浑然天成,却又让人不觉,可以见出叙述者在密密缝合中的精深构思和独到匠心。
中国古典小说源于民间的“说话”艺术,讲究谋篇布局,情节结构上大都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追求构思的精妙,情节的曲折生动、首尾完整;讲究波澜、悬念、转换、穿插、分合等。悬念与伏笔运用巧妙,不仅能达到上述效果,而且还能有效吸引读者。这两种手法在《水浒》中大量运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则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悬念,即悬而不决。它是指在戏剧、小说等叙事性文本中,为有效吸引观众和读者,让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发展到一定阶段被有意悬置、延宕下来,等待下文交代才会明确而采取的一种情节设置手段。从阅读的角度而言,它是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走向产生极大的焦虑感和阅读期待,从而增强故事的吸引力,使情节在一张一弛中形成波澜。它具体表现为设疑与释疑。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悬念主要有三处。
一处在第三自然段末。“管营、差拨先去了,次后那两个低着也去了。”这是陆虞候、富安、管营、差拨四人在店中密谋后各自鬼鬼祟祟离去的情形。它是从李小二的视角来叙述的,实为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对陆等人阴谋的叙述在此告一段落。在此分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陆等一伙的密谋与实施这一情节在此被有意搁置,形成悬念,留下疑问。看到陆等四人如此神秘地离开时,我们不禁会产生一系列疑问:陆等人一定是有不可告人的阴谋,那这个阴谋的内容是什么?是否与林冲有关?这个阴谋将会如何实施?林冲的命运会怎样?情节将如何发展?等等。这就让情节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悬疑色彩,必然促使读者阅读下文。但下文没有接着讲述陆等人的活动,而是顺势讲述林的活动: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寻了半日。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这段着笔并不多,但作用极大。林知道了陆等人要来害他性命,气得去“买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一地里寻仇”。这一举动,让小二夫妻“捏着两把汗”,也让读者捏了两把汗。情节氛围在此骤然变得紧张,矛盾似乎即将激化,读者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以为下文将有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场面,但林“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情节和气氛一下子得到缓和,读者的紧张心理也放松下来。矛盾冲突在形成一个小小的高潮后,又一下跌到低谷,故事情节在一张一弛中,产生了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既舒缓了紧张气氛和矛盾冲突,又强化了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期待,形成了悬念:故事该如何发展?林与陆等人的矛盾该在何处激化?将如何激化?
接下一段,写林被管营叫到点视厅时的情形。从全文来看,这个事件的导演者是陆虞候,具体实施者是管营和差拨。安排林到草料场,是阴谋密计实施的第一步。这一事件将陆等人在店里的密谋活动连接起来。因此,前文的“牢城营里,都没动静”一句,虽然简单却是大有文章:陆等人的阴谋正在暗中进一步策划。林寻仇不着,情节表面上得到缓和,实则暗藏杀机。林有两个疑问:“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场管事,却如何?”“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这个疑问是极正常的:前面刚刚听说陆勾结管营等人来害他,现在却给他如此好差使,这定然让林生疑,也让读者生疑。但这个疑问却又被李小二夫妻的“恩人休要疑心。只要没事便好了”一句所消释,但话语的消释并不能解开读者对情节的寻索,相反,它强化了阅读期待:管营这样安排有何用意?林冲的命运终会怎样?情节将向何处发展?看似闲笔,实则悬疑重重。
下文表面上没再讲述管营等人的阴谋进行情况,但林接受此活儿去草料场作交割,实则进入了陆等人事先所设下的圈套中。但这必须与后文陆虞候、富安、差拨在庙前看火时的谈话联系在一起才能想到。具有因果关系的内在联系,是事件构成情节的内在质素。这三处悬念正是如此,它将陆等人从密谋到实施、到最后被杀的一系列事件串联在一起,构成了“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这一完整的故事情节。阴谋活动与暗线相应、与林的活动相互穿插转换,明暗交织,时隐时现,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实则迂回曲折,暗流涌动,充满玄机。
如果说悬念主要是为吸引读者而运用的,那么伏笔则是为情节结构的完整、和谐、一致、统一而服务的。所谓伏笔,是指为后文事件的出现作暗示性的铺垫,让前后的事件形成照应,使情节紧凑,结构严谨,故事发展自然、连贯,不致让人感觉突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多处伏笔,在此择其要予以讨论。
一、一个人物关系,即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这个关系是故事得以发生和人物命运得以发展的大前提。林被刺配沧州,正好遇到李,本文就从这里开始讲述,并及时地插叙了林、李结识之因:林在东京救助过李。这个补充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林才向李提及来沧州之因,后来,李小二夫妻将林当成至亲恩人对待,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个关系便为下文李小二知恩图报地将陆等人的阴谋告知林冲这一事件埋下了伏笔。
二、一个人物,即高太尉。这是故事情节得以发生的仅次于林李关系的又一前提。林遇到李小二,将自己来沧州之因如实相告:“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这话非常简单明了地讲明了原因,这个原因也是导致林风雪山神庙怒杀陆等人的根由。其中有三个关键字——“高太尉”,李小二之所以对来店的陆等人产生怀疑和警觉,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他听出陆、富二人的“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因为他曾经在东京待过,这印证了伏笔一的插叙必不可少;二是他“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证明林的三言两语并不简单,将“高太尉”与另一关键之语“好歹要结果他性命”联系起来,必然让人生疑。因此,第二段开始说“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
三、一个季节,即冬天。稍微仔细一点就会发现,第二段开始有“光阴迅速,却早冬来”。相当简单的八个字,可它对情节的发展必不可少。因为在冬季,林到草料场时正值朔风大雪的严寒之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是林后来去买酒、吃酒暖身子、陆等三人到庙门前躲风雪的外在动因。 这三处伏笔,应当说是全文矛盾冲突得以发生、发展直至高潮的三大前提条件。
四、四个事物,即风雪、葫芦、古庙、大石。
风雪即朔风、大雪,一天下来,不止不住,越下越大,一在渲染紧张严酷、杀机四伏的环境,二在情节发展的需要。草屋破旧,被风吹雪压至倒塌,势所必然;火炭熄灭,不只是林走之前盖上的结果,更是雪大浇灭的结果。林只好到古庙暂求避身。严冬之时,朔风刺骨,寒冷异常,林自然而然要去找酒肉吃,以暖身子。正是在去沽酒的路上,他看到了山神古庙,这就为他后来因为草屋倒塌到古庙暂居埋下了伏笔,这个伏笔,是林得以听到陆等人谈话内容的又一看似巧合却是必然的外因。
葫芦即大葫芦。酒葫芦原本是草场老军之物,叙述者偏偏要老军留下来,用一句淡然之语“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予以交代,并且还要让林很自然地用枪挑了这个葫芦随身带上。如果没有这个大葫芦,在店里吃酒过后,林便无装酒的容器,吃完酒后便不会“又买了一葫芦酒”,到了古庙里还不立即睡下,“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接下来便听到“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的大火声音,进而听到陆等人的谈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没有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向林交代“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那么,林怎会去市井吃酒沽酒,而且一吃就是很长时间:去时,他“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回来,“踏着那瑞雪”。林之所以吃这么久,原因在于酒店主人认得葫芦为草料场老主顾之物,所以“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在店家一请、林冲一吃之间,时间就去了几个时辰,大雪才会越积越厚,自然草屋垮塌,林冲躲过一劫。
古庙即山神庙。本文题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为外在气候环境,山神庙为矛盾冲突激化的地点,但叙述者设置这两个环境,主要不在告诉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而在矛盾冲突必然激化的需要。古庙是林在去沽酒的路上所发现的:“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寥寥几笔,写出了林安于现状、心存幻想、迷信苟安的性格,更为后文林因为草屋垮塌而“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埋下伏笔。
大石即大石头。文中写林冲“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上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里特别写林将石头而且是大石头把掩上的门靠住,有大石靠住门,后来陆等三人推不开,只好“在庙檐下立地看火”。其一,它暗示了林力气大、武艺高,才能将三人轻易解决——轻松地将陆“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其二,为下文埋下伏笔:如果没有这个大石头,陆等人必然闯进庙来,见到林定然拔腿便跑,林冲想追也毫无准备。有了这块大石将门靠住,林才能静悄悄地亲耳听到陆等人的阴谋诡计,心中的怒火与仇恨才会被重新点燃,才有充分的准备杀掉仇人:“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以致“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杀掉三人,就有非常充分的时机。到此,也给读者揭开了陆等人在店中的密谋,从而将全文的相关事件连成一片,林的性格由苟安隐忍到激烈反抗手刃仇敌的变化就非常自然。
“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它叙事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中蕴涵着特殊意味的一点,它所蕴涵的意味、意义或哲学,都最终在结构的完整性中获得说明。”一关系、一人物、四个道具,如一个个合力,配合着陆虞候的阴谋活动,推动情节迅速发展和人物性格的迅速变化,将人物一步步逼向风口浪尖,促使矛盾冲突迅速恶化。悬念及各个伏笔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整个故事情节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相互勾连、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完整严密的网络,各自在自己的结点上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它们使结构成为“一个可以进行内在分析的独立存在”。
悬念和伏笔的巧妙运用让貌似简单之语都不简单,全文几无废笔,故事情节显得轻松自然、浑然天成,却又让人不觉,可以见出叙述者在密密缝合中的精深构思和独到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