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和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临床应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应用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病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3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男性(8例)多與女性(5例),超量用药和合并用药都会影响到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双黄连注射剂适用于上呼吸道、扁桃体、咽炎、肺炎的治疗,要想保证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必须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以此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19-01
中药注射剂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批准生产和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已达100多种,以复方为主,成分较为复杂,随着其功能主治面的拓宽,药物不良反应也在增多[1]。近年来,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多见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血管疼痛、神志不清等[2]。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双黄连注射剂临床应用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应用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病历,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为6~72周岁,平均年龄为(34.5±6.2)周岁,对上述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不完整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以及非静脉途径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病历予以排除。
1.2 方法
针对病毒及细菌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肺炎等患者,采用双黄连注射剂药物治疗。本次收录病历不包括患有哮喘病、神经性水肿以及严重静脉炎患者,用法剂量为:每日1~2次,每次10~20ml,静脉注射。严禁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红霉素、环丙沙星、地塞米松、氨基糖苯类等药物同用。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分为治愈、好转、有后遗症和死亡,共4项;影响程度分为不明显、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出现后遗症和导致死亡,共5项。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3.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检验引发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3例,包括过敏性反应、发热、腹泻、肝功能异常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基本情况如下:
2.1 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①性别。13例患者中,男性8例,占61.5%,女性5例,占38.5%,表明双黄连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受性别因素影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各年龄段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药量。13例患者中,有4例用药超量,表明双黄连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受用药量因素影响。④合并用药。合并用药对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影响尤为显著,合并用药不同种类对不良反应出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分析结果显示,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同用,疗效降低;与地塞米松同用,病程延长;与氨基糖苯类同用,疗效丧失。
2.2 不良反应类型及评价
13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损害3例,变态反应5例,心脑血管反应2例,胃肠道反应3例,部分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等其他不良反应。通过对症治疗,均得到治愈或好转,未出现后遗症和死亡病例;通过预后分析,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疾病本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不明显7例,病程延长5例,病情加重1例,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双黄连注射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中药制剂,其药物成分主要来自药材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杀菌范围较广,适用于外感风热引发的上呼吸道、扁桃体、咽炎以及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偶见的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双黄连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男性(8例)多与女性(5例),超量用药和合并用药都会影响到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对症治疗,均得到治愈或好转,未出现后遗症和死亡病例;通过预后分析,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疾病本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必须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俊华,商洪才,郑文科,等.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配伍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48-155.
[2]程光文,曾婧,毛宗福.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10(3):948-949.
[3]王小云.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3(7):1921-1922.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19-01
中药注射剂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批准生产和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已达100多种,以复方为主,成分较为复杂,随着其功能主治面的拓宽,药物不良反应也在增多[1]。近年来,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多见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血管疼痛、神志不清等[2]。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双黄连注射剂临床应用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应用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病历,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为6~72周岁,平均年龄为(34.5±6.2)周岁,对上述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不完整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以及非静脉途径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病历予以排除。
1.2 方法
针对病毒及细菌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肺炎等患者,采用双黄连注射剂药物治疗。本次收录病历不包括患有哮喘病、神经性水肿以及严重静脉炎患者,用法剂量为:每日1~2次,每次10~20ml,静脉注射。严禁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红霉素、环丙沙星、地塞米松、氨基糖苯类等药物同用。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分为治愈、好转、有后遗症和死亡,共4项;影响程度分为不明显、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出现后遗症和导致死亡,共5项。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3.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检验引发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3例,包括过敏性反应、发热、腹泻、肝功能异常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基本情况如下:
2.1 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①性别。13例患者中,男性8例,占61.5%,女性5例,占38.5%,表明双黄连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受性别因素影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各年龄段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药量。13例患者中,有4例用药超量,表明双黄连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受用药量因素影响。④合并用药。合并用药对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影响尤为显著,合并用药不同种类对不良反应出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分析结果显示,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同用,疗效降低;与地塞米松同用,病程延长;与氨基糖苯类同用,疗效丧失。
2.2 不良反应类型及评价
13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损害3例,变态反应5例,心脑血管反应2例,胃肠道反应3例,部分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等其他不良反应。通过对症治疗,均得到治愈或好转,未出现后遗症和死亡病例;通过预后分析,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疾病本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不明显7例,病程延长5例,病情加重1例,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双黄连注射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中药制剂,其药物成分主要来自药材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杀菌范围较广,适用于外感风热引发的上呼吸道、扁桃体、咽炎以及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偶见的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双黄连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男性(8例)多与女性(5例),超量用药和合并用药都会影响到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对症治疗,均得到治愈或好转,未出现后遗症和死亡病例;通过预后分析,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疾病本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必须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俊华,商洪才,郑文科,等.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配伍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48-155.
[2]程光文,曾婧,毛宗福.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10(3):948-949.
[3]王小云.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3(7):192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