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习作教学中的有效评改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习作评改并非完全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更无需包揽到底,而应注意将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有效的习作评改,笔者认为,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 目中有人,以每位学生发展为本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者本人。”学生是习作的主体,自然也应该成为习作修改的主体。因此,教师评改学生的习作,首先就要做到目中有学生,把修改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修改习作,可个体自我修改、小组合作修改,也可师生共同修改,或是几种方式交替使用。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两个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进行自主修改,形成全员参与的互动局面,从中使学生不仅知道怎么改,而且懂得为什么这么改,其效果远远优于教师的独自修改。
  习作评改当然应该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作为评改的着力点,为此,教师要努力避免“尖子学生备受关爱、一般学生不闻不问、后进学生遭受冷落”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的时候,小到文章卷面、字词标点,大到谋篇布局、思想内容,都应兼顾到每一篇习作的优点和点滴进步,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实际,真实地、恰当地给出由衷的赞美,并在对其进步肯定的同时诚恳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还要强化个体的纵向比较,以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为依据,确定适合于个体发展需要的评价标准,以此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让每位学生知道自己的发展和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二、 心中有纲,以培养兴趣自信为重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应该是习作教学的重点,也理应成为习作评改的重点。在评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时,为了切实保护他们稚嫩的心灵,教师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管学生写什么,只要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想写的,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写,教师最好不加干涉,只作引导即可;二是不管学生写多写少,一句、两句、几句都行,长句、短句都可以,教师不必强求。在评价中高年级习作时,我们要注意做好“一个呵护、三个鼓励”:即呵护学生想写和敢写的热情;鼓励学生多写、勤写,想写就写;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通过多种方式发表,大胆地与人交流,分享习作的快乐。总之,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习作的主要矛盾,把评改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想写、愿写、乐写上,放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上,使他们对每一次习作都充满信心。
  
  三、 评改有法,以提高习作能力为主
  
  要改进习作的批改和讲评,就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充分发扬民主,变教师一人改为学生全员改,变教师一人评为学生群言评,让学生在练中改,改中评。
  1 自我欣赏,树立自信。学会欣赏自己,是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第一步。习作完成后,教师可先安排时间让学生反复读自己的文章,一词一句地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欣赏自己的得意之处。然后,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创设展示亮点的平台,让他们在班上朗读自认为好的章节,并说说构思的过程以及好在哪里,让他们在自我欣赏中感受快乐。
  2 示范引路,集体评改。这是教师示范批改、师生共改的过程。评改前,教师要了解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选准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围绕某一内容,或立意,或选材,或构思,或语言,边批改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对习作的认识、收获和需要推敲的地方说出来,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学生既能从好句佳段的赏析中强化认识,受到熏陶和感染。又能从对问题的剖析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打下基础。
  3 自评自改,查漏补缺。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首先要提出学生自我评改的要求和方法,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多读多思中一增、二删、三改动,修改重新发现的问题,在自我反省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互评互改,共同提高。放手让学生互评互改,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在学生明确本次评改重点的基础上,小组内学生之间交换习作,按照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合作评改他人的文章。此时,教师不要做旁观者,要一同参与讨论,提供修改方案,收集信息,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学生互评之后推举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习作,在全班诵读、点评,可以整体概述,也可以有侧重上地作针对性发言。经过这一环节,学生们学会比较客观、全面地评析文章,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修改习作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习作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适当倾注情感,多关爱,多指导,多发现他们在写作与修改中的点滴进步,从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
  在指导学生具体评改的过程中,以上四个步骤应灵活机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学会变通。如第1环节在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后,便可随机省掉;第3、4两环节有时也可调换顺序,先“互评互改”再“自评自改”。
  5 个别交谈,面批面改。面批面改是一种直观、互动、有个性、针对性强的习作评改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能力、修改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可在每次习作中或习作后,找几个学生进行面批面改,争取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次面批面改的机会。对在教师指导下反复修改而成的优秀习作,还可推荐发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柳南区教研室)
其他文献
无论是外出听课或是校内交流课,时常能听到教师们在课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位语文老师真用情!”“嗯,情感的确很丰富。”“课堂上教师真的是激情飞扬。”且不说这样的评价是褒或贬,但语文课堂上,“情”为何?却值得我们思考。    一、 “情”到深处,意更浓    由情感转化而来的学习动机内驱力很大,维持时间也很长,一个对语文学习热情较高的学生,在学习和练习实践中往往显得积极主动,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着作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激情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他们的灵性飞翔,激情应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感渲染气氛,重视朗读训练;在教学中层层设疑,活跃学生思维,与文本产生共鸣。    一、 教师抒发激情,开发学生潜能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语文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窦桂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是决定竞争优势的最核心因素。教育事业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特
学位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是我国首先提出来的,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学术定义。一般认为,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从开发的角度,将特定区域
学位
快放寒假了,我与几位语文教师商量,决定开展以“快乐的寒假”为主题的体验日记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问题展开实践研究,并把研究的过程以“我研究什么?”“我的行动!”“我的思考”为系列,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开学第二周,全班学生把此项作业交上来了。多彩的主题,丰富的形式,让我感受到学生们心灵的成熟,情感的细腻,兴趣的广泛……更令我感受到体验日记系列活动对学生教育展现的独特魅力。    一   
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被张光鉴教授称为“相似块”。他认为“一个人兴趣的产生、情感的激活,是由客观对象相似信息的输入与个体主观早已贮存在大脑中的‘相似块’进行相似匹配的结果。”那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组织、示范、点拨和引导,协调好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间的相似关系,并对随之伴生的教育教学的环境给予充分的关注,就能够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使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济南市济钢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笔者在这里撷取习作教学中常出现的两个问题并尝试寻求相应对策,以求教于同行。  [现状一] 起步较晚,负担较重。在低年级,许多教师总认为习作是三年级的事情,与低年级语文教学无关。正是基于这样的错误认识,一部分低年级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就只注重识字教学,忽视了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训练(主要指说话、写话),延误了学生从小进行习作训练的时机。  [对策] 雏鹰学飞,激发兴趣。事实上,儿童在入学前就有了一定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