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作业效益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文中提出五种帮助学生提高作业效果的方法: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作业、先定时后作业、先钻研后作业以及先作业后反思。
  关键词:作业;方法;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91-1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方法、发展思维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它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虽然作业天天做,但效果却大不同。有的同学有章有法,效果显著,成绩上升;有的同学疲于应付,心中厌烦,影响情绪,挫伤热情,导致成绩下降。其实,做作业有方法或策略的问题,只有把握方法,遵循规律,保质保量,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益。
  一、先复习后作业
  复习是巩固、消化和深化学习内部知识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强化记忆,使知识得以巩固;融会贯通,使知识得以系统;补漏拾遗,使知识更加完整。课后要先把书、笔记看透,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温故有关的知识,回顾概念,掌握要求,了解有关的注意事项,明确学习的目的,把握解题的规范和要求,再动手做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练中学,学中练,达到巩固目的,强化知识,提高能力。然而许多同学没有这个好习惯,课后拿到题目就做,这样,作业速度慢,效率也低。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有的同学边看书边做作业,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看书,就要专心致志,对知识心领神会。而做作业的目的就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是否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检验必须真实,独立,脱离教材和书本。如果学生边看书边做作业,思维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用的时间比较长,自然谈不上效率。而且,这种作业方式是处于一种对教材知识的简单模仿阶段,具有对教材的强烈的依赖性,对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融会贯通,书本成了作业的工具,就好像走路时拄着拐杖一样丢不得。一到考试,所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不牢固的毛病就全部暴露出来了,这儿错一点,那儿错一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试卷,考试成绩当然不理想。所以我们做作业时不要看书,而看书时就不要做作业。
  二、先审题后作业
  题海战术的最大特点是以做题的数量作为标准,并期望以多取胜。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不少同学不知不觉地掉进题海,拿到题目不假思索,跟着感觉走,时常出现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等现象,也会出现漏解或者画蛇添足,劳而无功。长期下去,最大的坏处是形成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将来的发展。审题是我们解题的前奏工作,不可忽视。要从以下四个环节审好题:一是认真读题。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为进一步分析题意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搞清语法结构,分清主次;三是分析条件和结论。一问本题现有什么条件?二问题目要求什么?三问从条件到结论还需什么?四是进行联想。以前遇到过类似或者部分类似的问题吗?当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在这里还有效吗?等等。通过联想构建解题思路,设计解题程序,把握解题要点,为正确快速解题扫清障碍,奠定基础。“先审题,再做题”要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
  三、先定时后作业
  有不少学生作业效率低,因为作业时精力不集中,三心二意,边做边玩。要么把电视开着,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要么把电脑开着,边玩电脑边做作业;要么父母陪着,边说话边做作业;要么把水果零食供着,边吃东西边做作业;要么把耳机戴着,边听音乐边做作业;要么把玩具摆着,边玩玩具边做作业,这样是不能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时只要三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有的同学要用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优秀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做作业时要求自己限时完成,不拖拉,干净利落。他们做到了心动不如行动,定心定神,全身心投入,他们讲究做题的速度、时效和质量。
  四、先钻研后作业
  有些学生做作业时,一遇到困难就问其他同学,或者就直接问老师,这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是不愿深入思考问题、害怕困难的表现。做作业是知识的运用与创新,遇到困难是必然的。“跳一跳摘桃子”的作业题才有趣,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所以看书复习时就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把问题解决在复习阶段。然后再开始做作业,力争做到一气呵成。即使这样,做作业时仍然会碰到问题,怎么办?遇到难题不要放弃,尽力钻研解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有时当解决了问题的部分时,常常会闪出好念头,悟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每解决一点就是向目标靠近一步,这就是“吹尽黄沙始得金”的道理。如果实在是解决不了,就把问题集中起来,把会做的作业做完了,再去请教同学和老师。爱问问题是一个好习惯,但如果一碰到问题就问,不动脑筋思考,不分难易钻研,不去独立思考,不肯知难而上,时间长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能提高。
  五、先作业后反思
  实践证明作业后反思是提高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反思错解。有错果定有错因,要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解题过程,看看思路是否有问题,概念使用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有失误,思考是否周密等等。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的方法去演算更能发现问题。千万别把检查答案当成“自我欣赏”,这样肯定发现不了错误,发现不了错误当然就谈不上克服错误了。二是反思方法。解完题后再思考,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思考出的新方法常常更为简捷、巧妙,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励信心,即使发现不了巧思妙解,在思考过程中我们回顾了相关知识,尝试了许多方法,收获仍不可小视。三是反思变化。做题后要思考是否有一题多解,要探索共性,掌握规律,寻找通法,以后遇到同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苏立康先生强调“语文教育要加强人文性,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懂得语文教学是一项多向度的对话”。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甄别、思考,把在书中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在农村环境中初中美术欣赏课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然后从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初中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欣赏课要树立正确的审美导向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84-1  一、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
摘要: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要培养的重要能力。笔者在文中结合体育课程教学来谈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90-1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可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