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现代《诗经》学及意象理论研究,意象是《诗经》篇什中十分重要的艺术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极大的增强了其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使得译语者也很难感受到原文意象想要传达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意象翻译中意义传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研究意象翻译的方法和审美效果,以期为《诗经》意象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接受美学 《诗经》 意象翻译
一、引言
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翻译活动仍须应对复杂的翻译关系,而中国传统典籍翻译涉及不同历史语境、不同文化语境,更要力求实现跨时空的译者主体意识和原作者主体意识之间的融合、译入语文化和源语文化之间的对话。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注重讨论读者在文学传播者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接受为目标,它为诗经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因此,本文从接受美学解读研究《诗经》中的意象翻译问题,为今后《诗经》意象翻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提高中国典籍翻译的质量。
二、意象翻译和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意象是指具体,单个的词语为载体的诗意形象,它是外物形象的知觉审美形式与其象征意蕴的有机统一。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意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与人们的联想、情感表达与唤起,以及想象紧密相连。所以其意义的解读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解读者,依赖于解读者所拥有的某种知识以及抽象思维。同时,意象所指称的对象并非意象手法的核心所在。
接受美学最早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由姚斯、伊塞尔等人提出,接受美学注重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和积极作用,其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阅读的创造性。强调接受的主体性。姚斯认为,文学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许多“空白”或“未定点”加以填充,从而使文学作品最终实现。诗经的英译本的读者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因而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西方人的思维和文化差异,使西方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诗经》。
三、理雅各和许渊冲介绍
理雅各是的19世纪的翻译大师,对《诗经》的翻译更是沥尽心血,三易其稿。1871年完成并出版了《诗经》无韵体全译本,1876年又用韵体重译了《诗经》。他以严谨的译风、高质量的译文和丰富而详尽的说明和注解,为西方读者再现了《诗经》的风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76年韵体版是以读者的预期为中心,在力求准确的同时更注重审美诉求。韵体《诗经》减少了注评,且注评中没有了汉字,汉语原文也被删去。译者增强的独立阐释能力在注释中可见一斑,并尤其反映在隐喻的使用和在译文中附加其他内容的翻译方式上。在注释中,理雅各使读者对其他注评家的观点产生质疑,同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给读者如此,译者同时充当了原文本及解经传统的阐释者。理雅各在正文的翻译中加入了很多原文之外的内容,大量附加内容的掺入难免使原诗失去本来的面目,实际展现出的是按译者的想象来塑造、添加了大量译者思想的新形象,本文选取的是1876年韵体版中的意象翻译的例子进行分析。
许渊冲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翻译家之一。他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丰富的翻译实践基础上。许教授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和“三化”原则,即“浅化”、“等化”、“深化”,是处理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重要原则。在许渊冲看来,翻译中,最主要的是应该展示原诗的“意美”,而为了展示“意美”。“美”取自鲁迅的“三美论”许渊冲认为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意
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形美)。许渊冲提出翻译诗词应该用“深化”、“浅化”、“等化”的译法。深化是指特殊化、具体化;浅化指一般化、抽象化;等化指对等、等值、等效。三之指“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指出西方译文基本和原文形式上对等,达意不传情;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要求优化,传情又达意。标准应该是:一要达意,而要传情,三要感动。许渊冲认为,艺术的成熟境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他是三美是本体论,三化是方法论,三之是目的论,艺术是认识论。许渊冲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大大增加了其译本在音、行和意上的美感,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三美原则和儒家思想,他在《诗经》翻译中坚持异化为主,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构架链接东西方认知世界的桥梁,为西方读者开启了一扇领略中国璀璨文化的大门。许渊冲作为诗歌翻译的大师,其翻译原则为我们讨论古诗中文化意象的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四、语料分析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Kwan-Kwan go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The 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 lady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理雅各譯)
By riverside a pair
Of turtledoves cooing
There is a maiden fair
Whom a young man is wooing. (许渊冲译)
关于“雎鸠”,历代注家都认为:雎鸠,水鸟名,即鱼鹰。刺鸟通常单独出现于水田、沼泽地带,常发出“哭哇哭哇”的重复鸣声,所以北方民间因其声称为“哭哇鸟”。根据清代史学家、汉学家考证,上古无鼻韵母,“哭哇”连音,应和“关”相近。每年六、七梅雨季节,“苦哇鸟”不停的“关关”鸣叫,是为了求偶,所以民间又称其为“爱情鸟”。理雅各把雎鸠译成“Kwan-Kwan”,只从发音方面照顾一个“关”字,将“关”字背后隐藏的文化意义给丢失了,而且西方也不存在“Kwan-Kwan”这个词,所以理雅各“关关”这个意象没有翻译出来,没有把原诗想要传达了意义传达出来。许渊冲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把“关关”和“雎鸠”译作“turtledoves”,“turtledoves” 的意思是“a slender dove with black-and-chestnut upper parts, a pink breast, and a black-and-white neck, noted for its purring call.” 中文意思是:情人、斑鸠、雉鸠,把原文想要传达的意象意义以及文化意义都表达出来了。对于“窈窕淑女”,理雅各译作“The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三个词的意思分别是“shy about showing much of the body”;“not intended to attract attention,especially in a sexual way”;“preferring not to spend time with other people behaving in a very good and moral way”,可能理雅各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不太一样,他理解的窈窕淑女是安静的,喜欢独处的一个女子。而许渊冲将其翻译成“a maiden fair”,一个未婚的少女,我想更符合原文想要传达的意象。最后就是“君子”的翻译,理雅各将其翻译成“prince” 完全没有把原文的意象体现出来。这首诗反应的是典型的中国式恋爱观,对于欧美人来说,很难理解,因而翻译成为一大难题,如何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所暗含的男女爱情的主题翻译出来,确实不易。笔者认为,许渊冲的译作算是把原文的意象翻译出来了,但是可以加些脚注,应该效果会更好些。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In the pleasant time of my girlhood,
With my hair simply gathered in a knot,
Harmoniously we talked and laughed,
Clearly were we sworn to good faith,
And I did not think the engagement would be broken.
That it would be broken I did not think,
And now it must be all over!(理雅各译)
We`d talk and laugh with joy.
He pledged to me his troth
Could he forget his oath?
He`s forgot what he swore.
Should I say any more? (许渊冲译)
该片文选自《诗经·卫风·氓》。晏晏,和柔貌;旦旦,即怛怛,诚恳貌;不思其反,不要设想这些誓言会被违反。此为当时男子表示自己始终不渝之词。反,指违反誓言的事。是,则。已,止,指爱情终止,婚姻生活结束。原文的意思是:我们梳着总角会宴,彼此言笑晏晏两小无猜,当时你信誓旦旦何其真诚,当时我岂能料到你今日食言。当时的不料今日既已出现,你我恩情岂不须至此了断!理雅各的译作中用了“engagement”这个西方社会风俗里面的才会出现的词,而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这种东西,而且原文表达的意思更倾向于男女私情,私定终身的两个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许渊冲译作“Oath”,更能把原文的意象体现出来。但是对于最后一句,还是理雅各的更有味道一点,你我恩情必须了断,很决绝,理雅各的翻译在语气上也体现了这一点,而许渊冲的翻译,在笔者看来有些偏离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了。然后就是这个“总角”,指的是古代少女扎的一种头发,只有在少女的时候才可以扎的。理雅各的翻译中把字面意思翻译出来了,但是对于总角这个意象的文化意义并没有传达出来,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加一些注脚,让译语者了解中国的这个风俗和诗中出现的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翻译。
五、结语
诗经意象翻译实质上始终关系着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原文文本中的意象,一是译文审美主体心目中的意象。原文作品意象和译文作品意象之间有无一致性,亦即意象能否在译文作品中得以再现并为译入语读者所感受,是判断意象翻译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相互沟通理解的重要方式,而在东西方的这一交流进程中,译者成为真正的文化中介,翻译应是译者对原著和源语文化的理解、接受和欣赏,并通过译著与目的语读者分享。译者对《诗经》的翻译是实现《诗经》经典化的基础环节,优秀的译者能够译出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高质量的翻译。这些译作不仅能够引起读者兴趣,而且能够为读者所接受。笔者认为意象翻译,也要灵活翻译,首先要判断意象所包含的意义,再根据包含的意义选择最能把意象中的意义传达出来的翻译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玉良.《诗经》意象翻译——方法与审美效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1).
[2]柴华.从翻译美学角度浅析《诗经 蒹葭》的英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0.
[3]王闽汕.从美学角度看《诗经》中叠词的翻译[J].武夷学院学报,2015.
[4]王双.新时期《诗经》意象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2009.
[5]李玉良.理雅各《诗经》翻译的经学特征[J].外语教学,2005 (6).
*本文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安春(1967-),男,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及比较、翻译和警务英语。
【关键词】接受美学 《诗经》 意象翻译
一、引言
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翻译活动仍须应对复杂的翻译关系,而中国传统典籍翻译涉及不同历史语境、不同文化语境,更要力求实现跨时空的译者主体意识和原作者主体意识之间的融合、译入语文化和源语文化之间的对话。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注重讨论读者在文学传播者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接受为目标,它为诗经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因此,本文从接受美学解读研究《诗经》中的意象翻译问题,为今后《诗经》意象翻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提高中国典籍翻译的质量。
二、意象翻译和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意象是指具体,单个的词语为载体的诗意形象,它是外物形象的知觉审美形式与其象征意蕴的有机统一。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意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与人们的联想、情感表达与唤起,以及想象紧密相连。所以其意义的解读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解读者,依赖于解读者所拥有的某种知识以及抽象思维。同时,意象所指称的对象并非意象手法的核心所在。
接受美学最早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由姚斯、伊塞尔等人提出,接受美学注重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和积极作用,其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阅读的创造性。强调接受的主体性。姚斯认为,文学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许多“空白”或“未定点”加以填充,从而使文学作品最终实现。诗经的英译本的读者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因而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西方人的思维和文化差异,使西方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诗经》。
三、理雅各和许渊冲介绍
理雅各是的19世纪的翻译大师,对《诗经》的翻译更是沥尽心血,三易其稿。1871年完成并出版了《诗经》无韵体全译本,1876年又用韵体重译了《诗经》。他以严谨的译风、高质量的译文和丰富而详尽的说明和注解,为西方读者再现了《诗经》的风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76年韵体版是以读者的预期为中心,在力求准确的同时更注重审美诉求。韵体《诗经》减少了注评,且注评中没有了汉字,汉语原文也被删去。译者增强的独立阐释能力在注释中可见一斑,并尤其反映在隐喻的使用和在译文中附加其他内容的翻译方式上。在注释中,理雅各使读者对其他注评家的观点产生质疑,同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给读者如此,译者同时充当了原文本及解经传统的阐释者。理雅各在正文的翻译中加入了很多原文之外的内容,大量附加内容的掺入难免使原诗失去本来的面目,实际展现出的是按译者的想象来塑造、添加了大量译者思想的新形象,本文选取的是1876年韵体版中的意象翻译的例子进行分析。
许渊冲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翻译家之一。他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丰富的翻译实践基础上。许教授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和“三化”原则,即“浅化”、“等化”、“深化”,是处理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重要原则。在许渊冲看来,翻译中,最主要的是应该展示原诗的“意美”,而为了展示“意美”。“美”取自鲁迅的“三美论”许渊冲认为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意
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形美)。许渊冲提出翻译诗词应该用“深化”、“浅化”、“等化”的译法。深化是指特殊化、具体化;浅化指一般化、抽象化;等化指对等、等值、等效。三之指“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指出西方译文基本和原文形式上对等,达意不传情;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要求优化,传情又达意。标准应该是:一要达意,而要传情,三要感动。许渊冲认为,艺术的成熟境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他是三美是本体论,三化是方法论,三之是目的论,艺术是认识论。许渊冲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大大增加了其译本在音、行和意上的美感,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三美原则和儒家思想,他在《诗经》翻译中坚持异化为主,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构架链接东西方认知世界的桥梁,为西方读者开启了一扇领略中国璀璨文化的大门。许渊冲作为诗歌翻译的大师,其翻译原则为我们讨论古诗中文化意象的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四、语料分析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Kwan-Kwan go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The 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 lady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理雅各譯)
By riverside a pair
Of turtledoves cooing
There is a maiden fair
Whom a young man is wooing. (许渊冲译)
关于“雎鸠”,历代注家都认为:雎鸠,水鸟名,即鱼鹰。刺鸟通常单独出现于水田、沼泽地带,常发出“哭哇哭哇”的重复鸣声,所以北方民间因其声称为“哭哇鸟”。根据清代史学家、汉学家考证,上古无鼻韵母,“哭哇”连音,应和“关”相近。每年六、七梅雨季节,“苦哇鸟”不停的“关关”鸣叫,是为了求偶,所以民间又称其为“爱情鸟”。理雅各把雎鸠译成“Kwan-Kwan”,只从发音方面照顾一个“关”字,将“关”字背后隐藏的文化意义给丢失了,而且西方也不存在“Kwan-Kwan”这个词,所以理雅各“关关”这个意象没有翻译出来,没有把原诗想要传达了意义传达出来。许渊冲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把“关关”和“雎鸠”译作“turtledoves”,“turtledoves” 的意思是“a slender dove with black-and-chestnut upper parts, a pink breast, and a black-and-white neck, noted for its purring call.” 中文意思是:情人、斑鸠、雉鸠,把原文想要传达的意象意义以及文化意义都表达出来了。对于“窈窕淑女”,理雅各译作“The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三个词的意思分别是“shy about showing much of the body”;“not intended to attract attention,especially in a sexual way”;“preferring not to spend time with other people behaving in a very good and moral way”,可能理雅各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不太一样,他理解的窈窕淑女是安静的,喜欢独处的一个女子。而许渊冲将其翻译成“a maiden fair”,一个未婚的少女,我想更符合原文想要传达的意象。最后就是“君子”的翻译,理雅各将其翻译成“prince” 完全没有把原文的意象体现出来。这首诗反应的是典型的中国式恋爱观,对于欧美人来说,很难理解,因而翻译成为一大难题,如何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所暗含的男女爱情的主题翻译出来,确实不易。笔者认为,许渊冲的译作算是把原文的意象翻译出来了,但是可以加些脚注,应该效果会更好些。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In the pleasant time of my girlhood,
With my hair simply gathered in a knot,
Harmoniously we talked and laughed,
Clearly were we sworn to good faith,
And I did not think the engagement would be broken.
That it would be broken I did not think,
And now it must be all over!(理雅各译)
We`d talk and laugh with joy.
He pledged to me his troth
Could he forget his oath?
He`s forgot what he swore.
Should I say any more? (许渊冲译)
该片文选自《诗经·卫风·氓》。晏晏,和柔貌;旦旦,即怛怛,诚恳貌;不思其反,不要设想这些誓言会被违反。此为当时男子表示自己始终不渝之词。反,指违反誓言的事。是,则。已,止,指爱情终止,婚姻生活结束。原文的意思是:我们梳着总角会宴,彼此言笑晏晏两小无猜,当时你信誓旦旦何其真诚,当时我岂能料到你今日食言。当时的不料今日既已出现,你我恩情岂不须至此了断!理雅各的译作中用了“engagement”这个西方社会风俗里面的才会出现的词,而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这种东西,而且原文表达的意思更倾向于男女私情,私定终身的两个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许渊冲译作“Oath”,更能把原文的意象体现出来。但是对于最后一句,还是理雅各的更有味道一点,你我恩情必须了断,很决绝,理雅各的翻译在语气上也体现了这一点,而许渊冲的翻译,在笔者看来有些偏离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了。然后就是这个“总角”,指的是古代少女扎的一种头发,只有在少女的时候才可以扎的。理雅各的翻译中把字面意思翻译出来了,但是对于总角这个意象的文化意义并没有传达出来,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加一些注脚,让译语者了解中国的这个风俗和诗中出现的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翻译。
五、结语
诗经意象翻译实质上始终关系着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原文文本中的意象,一是译文审美主体心目中的意象。原文作品意象和译文作品意象之间有无一致性,亦即意象能否在译文作品中得以再现并为译入语读者所感受,是判断意象翻译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相互沟通理解的重要方式,而在东西方的这一交流进程中,译者成为真正的文化中介,翻译应是译者对原著和源语文化的理解、接受和欣赏,并通过译著与目的语读者分享。译者对《诗经》的翻译是实现《诗经》经典化的基础环节,优秀的译者能够译出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高质量的翻译。这些译作不仅能够引起读者兴趣,而且能够为读者所接受。笔者认为意象翻译,也要灵活翻译,首先要判断意象所包含的意义,再根据包含的意义选择最能把意象中的意义传达出来的翻译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玉良.《诗经》意象翻译——方法与审美效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1).
[2]柴华.从翻译美学角度浅析《诗经 蒹葭》的英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0.
[3]王闽汕.从美学角度看《诗经》中叠词的翻译[J].武夷学院学报,2015.
[4]王双.新时期《诗经》意象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2009.
[5]李玉良.理雅各《诗经》翻译的经学特征[J].外语教学,2005 (6).
*本文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安春(1967-),男,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及比较、翻译和警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