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对“快乐教育”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看法:课堂气氛和谐的快乐;联系实际生活,引发求知欲的快乐;分组教学、发展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合作的快乐。
关键词: 数学课 快乐教学 课堂气氛 求知欲 团队合作
快乐教学是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而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快乐教学的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北宋的张载在《经学理窟》中也说:“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明朝的教育家王阳明也多次表述:“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些论述都说明愉快的心情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应当是快乐的。”这些思想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机械的灌输,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习成为一件乐事。
其实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早就提出过诸如“让学校充满着快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这样的论断,只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始终未能真正实施。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有用的数学。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很多学生是为“父母”而读,为“老师”而读,为“分数”而读,这种学习的方式往往是“事倍而功半”或是“高分低能”。因此,“快乐教育”在我们教学改革中的实施势在必行。快乐教学法是对传统教法的挑战,是对人性的尊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快乐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原则,对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把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那么怎样来实施“快乐教学”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学的一些特点。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有自己的特点:1.由一系列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组成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准确性和逻辑性;2.它既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但从知识的应用过程具有应用科学的特点来看,又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3.内容多、观点新、要求高。所以不但要求学生具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能仅仅有“高分”,更应该有“高能”。这样我们就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而是要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要为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同时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与魅力。因此,我对“快乐教学”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堂气氛和谐的快乐
有专家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源泉。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信息沟通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中充满师生的激情与互动,涌动师生的情感投入,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保持和蔼可亲的表情和饱满的激情,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当学生有了出色表现,用“你好棒”“你真聪明”“真好”等语言表扬他们,耐心指导,亲近他们,使学生消除对老师的惧怕感。这样学生自然心情欢快、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发表不同意见。营造这种教学环境,使学生乐意学,放松学,积极性高,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鸡,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1.态度和蔼,语言幽默;2.巧设提问,启迪思维;3.深入浅出,化难为易;4.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引发求知欲的快乐
学生常常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这种感觉来自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课内,不重视课外;只重视课本,不重视联系生活的做法。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看法,我们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要求学生到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去寻找数学。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的策略。
1.捕捉“生活现象”,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的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案例: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第4页给出“深证股票指数2002年4月26日的走势图”后,在第8页的习题3中要求学生回答:(1)当天11点的指数是多少?(2)当天10点和11点的指数那一个高?(3)用语言描述2002年4月26日深证指数的变化情况。本题对于没有炒过股票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生更是“找不到感觉”。为此我们利用课余的时间,请了一位经常在炒股的朋友,到多媒体教室把炒股的一般常识给大家讲解一遍,然后又在机房的每台电脑上装上了一套模拟炒股的软件,让同学们过了一把“炒股”的瘾。很多同学因此而兴趣大增。
2.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体现数学实用性。
实用性是使某一事物延续下去,而不至于中途“夭折”的深层根基。如果数学仅仅是一种束之高阁,“摆”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即使它是那样有趣的数字游戏,不能用于生活,也免不了被人遗弃的命运。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场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案例:在教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我们让学生把废弃的硬包装纸折叠成盒,现场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把课堂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紧密相连。通过本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能服务生活。
3.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教学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的提高能力。总之,我们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乐趣。案例: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第8页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到银行了解定期储蓄半年期、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如果以100元为本金分别参加这五种储蓄,那么到期所得的利息各为多少?为此我担任了一次“行长”的角色,班长当“会计”,生活委员成了“出纳”,同学们为储户,彻底地让同学们过了一把存款的瘾。在这次数学实验活动中,不仅使学生对储蓄利率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观。
三、分组教学、发展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合作的快乐
传统的“秧苗式”座位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之间缺乏互相合作交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阻碍作用。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水平、智力因素等具体情况,结合自愿组合原则把学生分为五六人一个小组,把课桌排成正方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挥自我意识,表现自己,并学会尊重别人意见,欣赏别人,增强合作观念,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案例:在讲概率与统计中的“抛硬币”的实验时,我就按这种方法把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小组,小组中每一个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有的抛硬币,有的统计,有的汇报,形成互补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小组意见,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与老师的点评,在和谐、自由的讨论中得到问题的结论。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感受集体力量,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增进团体合作的信心和兴趣。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综上所述,愉快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掌握好这门艺术,就必须潜下心来,精心研究,大胆实践,认真总结,使学生对数学课始终保持着一种热情,真正做到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在知识中体会快乐,使中学数学课教学走进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 数学课 快乐教学 课堂气氛 求知欲 团队合作
快乐教学是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而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快乐教学的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北宋的张载在《经学理窟》中也说:“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明朝的教育家王阳明也多次表述:“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些论述都说明愉快的心情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应当是快乐的。”这些思想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机械的灌输,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习成为一件乐事。
其实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早就提出过诸如“让学校充满着快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这样的论断,只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始终未能真正实施。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有用的数学。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很多学生是为“父母”而读,为“老师”而读,为“分数”而读,这种学习的方式往往是“事倍而功半”或是“高分低能”。因此,“快乐教育”在我们教学改革中的实施势在必行。快乐教学法是对传统教法的挑战,是对人性的尊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快乐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原则,对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把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那么怎样来实施“快乐教学”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学的一些特点。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有自己的特点:1.由一系列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组成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准确性和逻辑性;2.它既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但从知识的应用过程具有应用科学的特点来看,又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3.内容多、观点新、要求高。所以不但要求学生具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能仅仅有“高分”,更应该有“高能”。这样我们就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而是要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要为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同时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与魅力。因此,我对“快乐教学”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堂气氛和谐的快乐
有专家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源泉。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信息沟通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中充满师生的激情与互动,涌动师生的情感投入,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保持和蔼可亲的表情和饱满的激情,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当学生有了出色表现,用“你好棒”“你真聪明”“真好”等语言表扬他们,耐心指导,亲近他们,使学生消除对老师的惧怕感。这样学生自然心情欢快、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发表不同意见。营造这种教学环境,使学生乐意学,放松学,积极性高,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鸡,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1.态度和蔼,语言幽默;2.巧设提问,启迪思维;3.深入浅出,化难为易;4.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引发求知欲的快乐
学生常常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这种感觉来自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课内,不重视课外;只重视课本,不重视联系生活的做法。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看法,我们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要求学生到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去寻找数学。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的策略。
1.捕捉“生活现象”,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的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案例: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第4页给出“深证股票指数2002年4月26日的走势图”后,在第8页的习题3中要求学生回答:(1)当天11点的指数是多少?(2)当天10点和11点的指数那一个高?(3)用语言描述2002年4月26日深证指数的变化情况。本题对于没有炒过股票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生更是“找不到感觉”。为此我们利用课余的时间,请了一位经常在炒股的朋友,到多媒体教室把炒股的一般常识给大家讲解一遍,然后又在机房的每台电脑上装上了一套模拟炒股的软件,让同学们过了一把“炒股”的瘾。很多同学因此而兴趣大增。
2.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体现数学实用性。
实用性是使某一事物延续下去,而不至于中途“夭折”的深层根基。如果数学仅仅是一种束之高阁,“摆”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即使它是那样有趣的数字游戏,不能用于生活,也免不了被人遗弃的命运。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场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案例:在教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我们让学生把废弃的硬包装纸折叠成盒,现场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把课堂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紧密相连。通过本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能服务生活。
3.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教学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的提高能力。总之,我们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乐趣。案例: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第8页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到银行了解定期储蓄半年期、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如果以100元为本金分别参加这五种储蓄,那么到期所得的利息各为多少?为此我担任了一次“行长”的角色,班长当“会计”,生活委员成了“出纳”,同学们为储户,彻底地让同学们过了一把存款的瘾。在这次数学实验活动中,不仅使学生对储蓄利率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观。
三、分组教学、发展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合作的快乐
传统的“秧苗式”座位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之间缺乏互相合作交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阻碍作用。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水平、智力因素等具体情况,结合自愿组合原则把学生分为五六人一个小组,把课桌排成正方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挥自我意识,表现自己,并学会尊重别人意见,欣赏别人,增强合作观念,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案例:在讲概率与统计中的“抛硬币”的实验时,我就按这种方法把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小组,小组中每一个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有的抛硬币,有的统计,有的汇报,形成互补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小组意见,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与老师的点评,在和谐、自由的讨论中得到问题的结论。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感受集体力量,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增进团体合作的信心和兴趣。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综上所述,愉快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掌握好这门艺术,就必须潜下心来,精心研究,大胆实践,认真总结,使学生对数学课始终保持着一种热情,真正做到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在知识中体会快乐,使中学数学课教学走进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