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值五月上旬,路过古城临夏,在大夏河畔短暂逗留。 大夏河从临夏市区穿城而过,河水在风的吹动和艳阳的映照之下,波光粼粼的,金银剔透,远看像一条丝带在舞,这座城市因为这条河而显得灵动、活泼。 此时,大夏河的两岸是浓浓的春意。沿岸三十里的牡丹花开得正娇羞,少有热烈和奔放,朋友说,再过几天,到了中旬,才是盛花期,红色、蓝色、紫色、黑色、黄色、白色还有诸多无法形容的色彩的牡丹就会竞相开放,那种热烈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值五月上旬,路过古城临夏,在大夏河畔短暂逗留。
大夏河从临夏市区穿城而过,河水在风的吹动和艳阳的映照之下,波光粼粼的,金银剔透,远看像一条丝带在舞,这座城市因为这条河而显得灵动、活泼。
此时,大夏河的两岸是浓浓的春意。沿岸三十里的牡丹花开得正娇羞,少有热烈和奔放,朋友说,再过几天,到了中旬,才是盛花期,红色、蓝色、紫色、黑色、黄色、白色还有诸多无法形容的色彩的牡丹就会竞相开放,那种热烈的奔放的场景,你会深深受到感染,这种热烈和奔放,像是西部地区人民的性格。
看来不光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生长的万物看来都有相似的脾气和秉性。
我去过菏泽,也去过洛阳,看过那里的牡丹,群芳竞放,植株小巧显得秀气温婉。但是在临夏,站在花下,竟发现有些植株与我同高,而我的个子一米有八。临夏的牡丹叫河州牡丹,从植物学的品种来说,叫紫斑牡丹,在每个花瓣之下,都有一块紫色的斑块,这很显然,它的存在,丰富了花朵的层次,丰满了花朵的色彩。放眼望花海,缤纷繁复,争奇斗艳,显得好看又耐看,让人欲去又还留。
自古人们好牡丹,以文人尤甚,因此牡丹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广泛而独特,描写牡丹的诗文灿若繁星。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喜欢以牡丹来隐喻自己心中想表白又不敢表白的意中人,他在《牡丹》这一首诗里说:“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苏东坡对牡丹的喜爱就直白得多,他喝醉了酒,在吉祥寺赏牡丹的时候,径自摘下一朵,插在自己的头上,走在大街上,任人取笑,作为老太守,这样的放荡不羁的形象,他并不感到难堪,相反觉得很有趣,于是他老人家写下了《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如实记录他酒醉戏牡丹的过程。这首诗不但没受到后人的耻笑,还成了不朽名篇流传后世。
牡丹的美艳独占花魁,自然绽放的富贵之气,如一饱读诗书的绝色少女,脱俗的雅致,让人发自内心的欢喜。于是在临夏地区,家家户户种植牡丹是千百年来的传统,行走在临夏,会听到很多关于牡丹的故事。家有好牡丹如藏万贯钱,这种如命根子般的珍惜,不是發自内心深处的喜爱和珍惜,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据说只有出嫁女儿索要,父亲在难以推辞的情况下才会给女儿家中分一根小苗,因此,在临夏,常常出现某种珍贵的牡丹品种只会出现爷爷或父亲还有出嫁的女儿家中。于是走在临夏街头巷尾,无不感受着牡丹花的气息,走进几户人家,房前屋后、庭院之中皆种牡丹,因为庭院之中气温稍高,有几株便竞相开放。身处其境,如少女之热情,笑迎宾客,便心生温暖,如游子归乡。
有一朵牡丹,外表淡黄,花内如墨,我便称奇,主人介绍其为“书生捧墨”,是牡丹中的上品,看来这里的文人墨客喝酒赏花自成习惯,不然怎么会有其如诗的名字?主人介绍还有不少诸如“人面桃花”“雪中送炭”之类,如今都是上好的品种。
有位叫约瑟夫·洛克的美国人类学家、植物学家、纳西文化研究家。1924-1932年到川、甘、滇以及青海等地区考察,当他在甘南卓尼县的山上发现了紫斑牡丹,奉若珍宝,便在附近的喇嘛寺试种成功后,带走了紫斑牡丹的种子,从此紫斑牡丹便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紫斑牡丹也便因此名扬四海。
“上去个高山者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是容易者摘是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这是古老的临夏花儿(当地的一种民歌)唱词,从这里可以看出牡丹生存环境的艰难,我想也只有在艰难环境下的生长的花朵才有这样绝美的艳丽,才有这样高贵的品格。如此之下,我想到河南洛阳一位青年女画家的作品,画面上一簇牡丹在雪中傲然绽放。当时她将这幅作品发给我,请我给这幅作品提款,展开此画时,有两句顺口溜便从我的心中流出:富贵自从贫贱始,谁说牡丹不耐寒?这两句顺口溜配这幅画一直是我得意之处。
千百年来一直滋润人们心灵的牡丹花,如今在临夏成为了重要的产业,牡丹花茶据说有养颜功效,而牡丹精油自然是女子美容美体之精品,牡丹的根皮皆是上好的中药材。于是,在临夏,大规模的种植,不但将临夏变成了牡丹花海,在花开季节迎来送往全国各地的赏花游客,更重要的是在这绝色美景之中悄悄地丰满了临夏人民的腰包。
选自《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前几天,我们姐妹三个人约好了,去给父亲扫墓。我们家任何事情都没有太多仪式。扫墓的规则也是我们姐妹三个自己定的。我们一般都是先打扫一下墓地周围,放好花束,然后站定说,我们来啦。通常都是三妹代表我们唠叨一下家里的事情,我和老二随时补充一两句。离开墓地,我们会去郊外的一个小牧场买新鲜的牛肉,晚上可以卤一锅喷香的牛肉,配喷香的米饭。每一分钟的生活,都和这春天一样生机勃勃。以前看到救护车从身边过去,听到急促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的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当我们
单位里有个姑娘,微信一直找不到我,要不是晚上我清理沉底信息,差点耽误正事。我问她你着急干嘛不打电话给我?微信有时会漏看。她说她有“社交障碍”,平时交流只用微信,微信语音都不爱用,更别说电话了。我听了有点蒙,这要没有微信的时代可咋办?想想现在电话真的用得很少了。我自己也是,除了家人还打打电话,其他人很少打电话,每天手机接到的电话也大多是快递小哥或者广告推销。再回想三十多年前,我们家算是上海比较早装家
小镇邮局位于镇政府门前那条街的西侧,原先藏身于街道深处的一个小院,后来为了方便寄信人,搬到了街边。邮局一共有两层小楼,二楼有两间办公室,一间是局长在用,另一间空着,被我租了下来,用于写稿。那是1998年前后,新世纪还没到来,人们的憧憬中都藏着一点激动与不安。想想那会儿二十来岁还年轻的我,想要在小镇上凭借一支笔当一名作家来养活自己,理念还挺超前的,福克纳不就是一辈子都没有离开他那邮票大小的故乡奥克斯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网络流行语,寓意友谊往往经不起考验,是易碎品,说变就变。还有个叫“喃东尼”的网友把这句话画成了系列漫画,更加形象逼真地演绎了友谊翻船的原因与过程。 人生需要友谊,诚如培根所言:“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是财富。”友谊是一种很玄很奇妙的东西,可以经受诱惑,至死不渝,如管鲍之交、李杜之谊、桃园三结义等;也可以因为种种理由而义断情绝,形同陌路,甚至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如孙庞斗
我的一次无心之失,伤害了一个中学女生——我甚至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失”。 她是女儿小年的同学,看到我,摘下口罩,露出腼腆的笑容,跟我打招呼。我定睛一看,脱口而出:“你有习惯张口呼吸的问题,来,我告诉你怎么解决……” 故事要从很久之前说起:小年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我无意中发现她有龅牙,而且睡觉偶尔会打呼噜。大家都说不要紧,我还是不放心,带她去耳鼻喉科看看。耳鼻喉科的医生说:“她有腺样体面容,
谈到童年与写作的关系,从小关在笼子里的人可以写写笼子了,写写笼子里的痛苦和挣扎。这是往好的方面说,如果遇上卡夫卡这样的天才,倒也极有可能。不过更大的可能是相反,是被那种环境所窒息。从小待在缺乏新鲜空气的地方,视野之内没有绿色,也没有地平线,肯定是十分糟糕的事情。我们小时候,身边大人最担心的恰恰相反,是怕我们走得太远,在林野里迷失,怕不小心被一些野物伤害。传说中林子里有妖怪,有难以预测的危险发生。比
父亲和母亲同岁,两老人在八十岁那年,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把老房子拆了,用了一年时间盖了新房。 80岁的父亲每天和工匠们一样在工地上忙活,挑几块砖,递个扳子斧头什么的,连扫个地都是乐呵呵的。本来是外包活,不用管饭管烟,但母亲还是按照老习惯,每天中午两大桌饭,都是她张罗出来的。每餐都有十几个菜,炖猪脚、烧鸡鸭,院子里新鲜采摘的蔬菜瓜果。 房子造得挺大,有三层,哥哥、二姐、我和父母,每户人
卡萨布兰卡,是一个地名,是一部电影的名字,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可以说,是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曲,让这个地方出名。 如今,视频发达,将电影里的镜头和歌曲混剪一起,不过倒是很搭。特别是英格丽·褒曼那忧郁深情的眼神,简直是歌手贝蒂·希金斯歌声最完美生动而形象的延伸,将听觉和视觉合二为一,交错呈现,水乳交融,那样的温婉动人。 贝蒂·希金斯曾經来过中国,特别是听他与中国女歌手金池合唱的这首歌,更让人
每当洛阳牡丹盛放,心痒痒的,非飞奔过去与牡丹亲密接触一回方可止痒。我爱牡丹,爱得全无理由,年年跑到洛阳住上一晚,只为看一眼花团锦簇的牡丹。去年的疫情中断了我十余年的洛阳行,好在网购便利,每周订上一束牡丹,虽未亲去,也不太难过,进家就可以看到一瓶盛放的牡丹,或葛巾紫,或月光白,或是最浓丽的洛阳红。但一束花与一园花是两个概念,洛阳的朋友发来史上最清寂的牡丹节,往年热闹的牡丹园,不见了拍照的赏花人,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