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金融的发展,尤其是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更加显示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弊端。新形势下我们应正确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研究金融的新发展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监管体制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我国的监管体制,正确面对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保证金融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影子银行
一、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超级中央银行总揽了包括货币政策的制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在内的众多职责。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接管了证券和保险业的监管。直到2003年3月10日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银监会,并由银监会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自此“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便在我国形成了。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根据修定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按照金融监管的分工,银监会主要负责各类银行、信用社和信托投资基金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而证监会和保监会则分别负责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业的监管。
二、我国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业的现状与我国目前的监管体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进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一)已有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三会各自为战,条块分割,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或机制构建不完善,因此各个机构都需要有自己的办公设施,且需各自收集所需信息,并各自对信息进行整理,这期间就出现了信息的重复收集与整理问题,不仅造成了监管成本的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在此情况下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又缺乏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这无疑又一次降低了监管的效率。
(二)对影子银行等新型金融创新的监管缺失
金融创新对一国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金融创新工具所具有的多样化特征能够满足居民和金融机构追求利益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因而成为众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追捧的对象。
金融创新几乎随处可见,其中以影子银行为主的金融创新就包括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一级私募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但无论何种方式,其都是游离在正常金融监管之外的融资活动。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美国正是因为过分地进行金融创新,放松了管制才为金融危机的爆发铺就了温床。由此可见,“最少的金融监管并不意味着最好的监管”。我国虽然金融创新发展不足与发达国家的相比较,但任其发展不进行相应的管制,任其进行风险累加,终有一天会爆发严重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分业监管协调机制,提高信息披露
首先,应完善“三会”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各监管部门的充分合作。不仅要赋予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以更高的权威性,更明确金融监管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并且要进行制度化运行。
其次,应在三会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监管协调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实行再监管并且处理联席会议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其中再监管主要包括监管联席会议的执行情况及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中央银行可以牵头设立此机构,并且由于中央银行享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重要职责,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央行应该在该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另外,强制创新产品进行信息披露,使一切复杂的产品暴露在阳光下以使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所购买的产品,进行理性投资。对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内容、程序、质量、标准等用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并确保其真实性。加强信息披露也能起到一个共同监管的作用,最终形成各部门相互监督且良性竞争的局面。
(二)加强功能性监管并引导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各个主体及产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传统的方式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难免会出现监管真空的问题。因此需要从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做出努力。功能性监管是根据金融产品所提供的功能区分监管的依据,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有效地避免了监管落后于创新的问题,因而可以大大提高监管的效率。
监管部门应对金融创新进行合理的引导以防止创新过度。如金融创新极易发生风险的很重要的一条在于其高杠杆性,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具体标准以防范创新过度,比如制定合理的杠杆最高限,并对超越限额的产品停止流动等处罚措施。
(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要更好地解决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折射出对利率市场化的需求。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摆脱存负利率的现象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这可以有效地抑制地下钱庄民间借贷等高利贷滋生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辛乔利.影子银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M].中信出版社,2009.
[3]巴曙松.“影子银行”是一种金融创新[EB/OL].中国企业家,2013-1-23.
[4]封美霞.董国红.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构建[J].现代金融,2010(01):09-10.
作者简介:李川(1988-),女,河北永年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陈岑)
【关键词】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影子银行
一、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超级中央银行总揽了包括货币政策的制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在内的众多职责。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接管了证券和保险业的监管。直到2003年3月10日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银监会,并由银监会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自此“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便在我国形成了。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根据修定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按照金融监管的分工,银监会主要负责各类银行、信用社和信托投资基金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而证监会和保监会则分别负责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业的监管。
二、我国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业的现状与我国目前的监管体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进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一)已有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三会各自为战,条块分割,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或机制构建不完善,因此各个机构都需要有自己的办公设施,且需各自收集所需信息,并各自对信息进行整理,这期间就出现了信息的重复收集与整理问题,不仅造成了监管成本的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在此情况下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又缺乏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这无疑又一次降低了监管的效率。
(二)对影子银行等新型金融创新的监管缺失
金融创新对一国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金融创新工具所具有的多样化特征能够满足居民和金融机构追求利益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因而成为众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追捧的对象。
金融创新几乎随处可见,其中以影子银行为主的金融创新就包括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一级私募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但无论何种方式,其都是游离在正常金融监管之外的融资活动。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美国正是因为过分地进行金融创新,放松了管制才为金融危机的爆发铺就了温床。由此可见,“最少的金融监管并不意味着最好的监管”。我国虽然金融创新发展不足与发达国家的相比较,但任其发展不进行相应的管制,任其进行风险累加,终有一天会爆发严重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分业监管协调机制,提高信息披露
首先,应完善“三会”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各监管部门的充分合作。不仅要赋予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以更高的权威性,更明确金融监管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并且要进行制度化运行。
其次,应在三会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监管协调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实行再监管并且处理联席会议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其中再监管主要包括监管联席会议的执行情况及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中央银行可以牵头设立此机构,并且由于中央银行享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重要职责,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央行应该在该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另外,强制创新产品进行信息披露,使一切复杂的产品暴露在阳光下以使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所购买的产品,进行理性投资。对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内容、程序、质量、标准等用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并确保其真实性。加强信息披露也能起到一个共同监管的作用,最终形成各部门相互监督且良性竞争的局面。
(二)加强功能性监管并引导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各个主体及产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传统的方式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难免会出现监管真空的问题。因此需要从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做出努力。功能性监管是根据金融产品所提供的功能区分监管的依据,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有效地避免了监管落后于创新的问题,因而可以大大提高监管的效率。
监管部门应对金融创新进行合理的引导以防止创新过度。如金融创新极易发生风险的很重要的一条在于其高杠杆性,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具体标准以防范创新过度,比如制定合理的杠杆最高限,并对超越限额的产品停止流动等处罚措施。
(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要更好地解决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折射出对利率市场化的需求。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摆脱存负利率的现象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这可以有效地抑制地下钱庄民间借贷等高利贷滋生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辛乔利.影子银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M].中信出版社,2009.
[3]巴曙松.“影子银行”是一种金融创新[EB/OL].中国企业家,2013-1-23.
[4]封美霞.董国红.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构建[J].现代金融,2010(01):09-10.
作者简介:李川(1988-),女,河北永年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