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主题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多教材参考书依据“知人论世”机械解读《囚绿记》,误解了其主旨。本文以文章为根本细读咀嚼,解读其主旨。
  关键词:知人论世;文本细读;主旨
  陆蠡的《囚绿记》以一株常春藤为写作对象。把握文章主题,须先准确理解“绿”的象征义。许多参考书认为“绿”有三层象征义:生命、希望、慰安、快乐;追求自由、光明,固执、抗争,永不屈服于黑暗;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和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气节。
  笔者认为,前两层是“绿”应有之义,第三层则是牵强附会,据此提炼的主题“借讴歌‘绿’来赞扬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从而表达自己渴望民族解放的愿望和对民族光明前景的信念”也就有待商榷。
  作出这种误读的主要依据是“知人论世”这一鉴赏方法。“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番话的本义是“尚友”,但在客观上指出了“知人论世”这一重要的文学鉴赏原则和方法。作品记录的是作者某一特定时刻的所思所感,写作者是“这一个”而非“那一个”,因此既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际遇,才能全面深刻理解作品。
  为了理解“绿”的象征义,从而探究主题,教参往往会补充陆蠡的作品风格:他的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还会补充他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作者就是其中之一。
  1942年,陆蠡出于责任感主动询问日本巡捕房搜查其出版社的原因,其中有对话记录片段如下:
  “你爱国吗?”日本人问。
  “爱国!”他大声回答。
  “赞成南京政府吗?”
  “不赞成!”
  “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他断然回答。
  日本人恨他态度强硬,屡施酷刑,但他绝不改口,直至吐血而亡,时年34岁。
  依据以上两部分内容,再抓住“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等只言片语,凭借经验推断出“绿”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和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气节”的象征,文章主题是:借讴歌“绿”来赞扬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从而表达自己渴望民族解放的愿望和对民族光明前景的信念。
  这种理解与读者的阅读感受有隔阂,更与文字本身大有出入。
  不可否认,“知人论世”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但也有其局限性。有时候人品和文品是不一致的,这易使文学鉴赏步入误区。另外,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如果读者一味地或是过多地关注作者、时代背景而忽略了最根本的要素,即“作品”本身,就会曲解它的本意。
  真正的文学鉴赏要将“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灵活运用。只有作品中有印证“其人”“其时”的文字,“知人论世”才发生效用,不能简单反推。如果背景决定主题,那一个时代的所有作品岂非只有一个主题?若用作家的一般风格来推导其作品,那么一位作家的所有作品岂非只有一种风格,一种内涵?故不能根据“知人论世”机械解读,文字本身才是解读文章最根本的依据。教材参考书正是以作者的生平际遇和时代背景为主要依据,生搬硬套,误读了《囚绿记》。
  以文本为主要依据,再细读文章会有不同的发现。
  第12段“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交代了我预计放绿的时间和原因。第13段“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里虽写了战火纷飞的时代特点,但结合12段的语境分析,其用意是交代“我”提前离开北平,提前释放绿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写“卢沟桥事件”,也没有提及中国人民如何在战火中顽强抗争。中国人民当然是忠贞不屈的,“绿”也有永不屈服的精神,但是作者在文中实在没有明示或暗示“绿”和中华民族的联系。况且我是因爱而囚常春藤,日本侵略中国也是因为爱吗?所以将被我因爱而囚的常春藤看成是被日本侵略的中华民族的象征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纵观全文,文章围绕作者对待“绿”的心情变化展开。绿是“生命”,是“希望”“慰安”“快乐”,“是自然的颜色”,作者“欢喜”“留恋”这片绿色;继而因爱而动了将之据为己有的“自私”念头,“囚禁”了绿;可是“绿”不理解“我”的爱意,依然固执朝窗外生长,“我”因自尊心受到损害而“恼怒”,固执地幽囚着它;后来常春藤因为缺少阳光变得枯萎,“我”虽然“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可怜它”,但是依然着魔般地疯狂占有它;最后決定放它走也不是因为醒悟,而是因为要离开。直到临行,作者才“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全文集中讲一件事:爱的异化,“我”因爱而囚,以爱之名伤害“绿”,最终因为离开放了它。
  综上,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关于爱的方式。爱要理性,爱不是占有约束,没有自由的爱让人窒息。以自己的意愿去爱,不考虑对方是否幸福,这样的爱是一种伤害。
  这样的理解和散文集的序言也高度契合。散文集《囚绿记》序言写到“我是感情的奴隶,也是理智的仆役。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有时接受理智的劝告,有时又听从感情的怂恿。”作者对“绿”正是受了情感的奴役才失去了理智。
  “知人论世”是鉴赏文章的重要方法,但是不能标签化,机械地解读。要将“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以文为本,才能还文章一个真相。
  参考文献:
  [1] 王清.孤独的灵魂——《囚绿记》的生命化解读[J].语文建设,2013,01:44-46.
  [2] 刘一新.热爱生活 追求光明——陆蠡的《囚绿记》赏析[J].名作欣赏,1987,05:59-61.
  作者简介:郑秀梅,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例的日益扩大,我国养老保障和照顾需求日益增加。为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居家养老已成为许多国家养老模式的首选。本文首先引入居家养老概念,然后讨论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照顾三种模式,为探讨完善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照顾服务体系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社区社会工作 居家养老 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IMPLAD), affiliated wit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M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UMC), was e
期刊
摘要 一事不再理原则起源于古罗马时代,后被世界各国所吸收。但在我国,其不但没有在宪法、刑事诉讼法及其它相关法律中得到体现,相反还有边缘化的倾向。一事不再理在我国的缺位为我国刑事司法的进步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为了顺应世界潮流、保障被告人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我国理应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必须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总则中规定一事不再理,必须改革再审制度,也必须确立再审不加刑的原则。  关键词 一事不再理 刑
摘 要:绝大多数教育者把关注点放在城乡、校与校、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均衡教育上,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硬件”教育资源,却忽视了班级内学生间“软件”的教育均衡,而学生间的教育均衡应该是对学生影响最直接也是最大的。  关键词:均衡;策略;教师  均衡教育指的是:政府提供给每个孩子的学习条件、权利、机会是平等的,它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原则,让所有的孩子——不管他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不管他有怎样的家庭背景
透水模板布以其独有的特点,通过排出结构物表层气泡和多余的水分,降低表面混凝土水胶比,并提供混凝土早期养护用水,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多项性能.这一新型材料在南水北调中线一
在刑事追诉制度上,我国与德国采取的是公诉与自诉并行的原则,本文将从比较法的视角,对我国与德国的刑事自诉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值得我国借鉴的法律规定,进而对完善我国的
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或者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谋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实施的鼓励、劝告、提醒
【摘 要】 类风湿关节炎以肾虚为根本,毒邪为关键的病理因素,络脉受损为特征表现,因此,补肾解毒通络法是该病的基本大法。文章就相关理论依据做一阐述,以证明补肾解毒通络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地位,并为研究和治疗该病提供相对统一的治疗大法。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中医药治疗;补肾解毒通络法;理论依据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5.019  类风湿关节
摘要 为解决同案不同判,同案不同办的情形,统一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分别发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初步构建了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检察机关的案例指导制度在实践层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的相关机制还不健全,需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从多角度进行补充、发展及完
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由于思想认识和高考导向等原因让它成了一个“鸡肋”,即使在高考命题之后依旧得不到较大的改观,因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期盼能为名著阅读提供点滴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