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校企如何合作却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学校由于环境背景及办学条件的差异会造成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如“厂中校”“校中厂”等。多样性的合作模式又没有规律可循,这就使得案例中的协议引发了担心和疑虑。笔者认为,虽然校企合作方式不同,但仍有考量的标准,这就是把握校企合作共赢的原则:遵守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
案例所呈现的校企合作就是共用实训基地,所谓遵守教育规律就是实训基地首先要为培养学生服务,如果设备闲置或企业租赁后实际上并没有影响教学,这就是一份好的协议;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还可以移植到教学中,能够实现产学研结合,这就是一份最佳的协议。反之,企业生产影响了教学,协议中“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成为一句空话,这则协议就不能也不该签订。
案例所呈现的实训基地使用损耗、资产搬迁等问题可以采取市场化操作方法,所谓遵守市场规律就是采取询价、招标、签订协议等方法来处置,校企双方合作的细节问题在法律的框架下双方各自明确,在公开透明中解除人们的质疑,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
(马永祥 江苏省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案例所呈现的校企合作就是共用实训基地,所谓遵守教育规律就是实训基地首先要为培养学生服务,如果设备闲置或企业租赁后实际上并没有影响教学,这就是一份好的协议;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还可以移植到教学中,能够实现产学研结合,这就是一份最佳的协议。反之,企业生产影响了教学,协议中“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成为一句空话,这则协议就不能也不该签订。
案例所呈现的实训基地使用损耗、资产搬迁等问题可以采取市场化操作方法,所谓遵守市场规律就是采取询价、招标、签订协议等方法来处置,校企双方合作的细节问题在法律的框架下双方各自明确,在公开透明中解除人们的质疑,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
(马永祥 江苏省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