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茶座:让教育人生从此不同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宏大命题下,如何通过经济高效的继续教育大面积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这是一个严峻的实际问题。毋庸讳言,我国原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新的能够满足需要的继续教育体系还在建设之中。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如何因地制宜,通过切切实实、富有成效的具体工作,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教师教育新途径、新方式,济源市教体局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不久前,在一个有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座谈会上,有人提到济源市教体局的“研修茶座”很有特色,很有成效。记者于是前往实地调查采访,发现“研修茶座”果然与众不同。
  
  感受“研修茶座”的魅力
  
  2007年10月27日,省会郑州,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与观摩活动正在举行中。来自济源市下冶乡二中的吴晓老师听了一天整整10节参赛课。从教近20年了,吴老师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别、大规模的教学观摩活动。兴奋、满足、大开眼界之余,他也感到有哪些地方不大对劲儿:如此这般的“观摩课”,一定要严丝合缝、环环相接地展开所有教学环节,就不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上一节没有全部照“预设”展开的有“缺憾”的课吗?就这样,他头脑中波翻浪涌,一种强烈的表达冲动撞击着胸膛,有些话似乎“非说不可”。
  晚饭后,吴老师连忙走进住处附近的网吧,径直打开“研修茶座”上的个人博客。浏览……沉思……键盘开始在他手下起舞。断断续续、时快时慢的节奏里,他的心情一直“亢奋”着。次日0时6分,当《勇于上有“缺憾”的课》一文终于写成时,吴老师感觉“简直太妙了”!回宾馆的路上,他美滋滋儿地体验着心中的欢喜,任轻松的脚步在暮秋子夜里踏出快乐节拍。
  几天后,漯河一位名叫高晓舟的老师打电话给他,对他那篇博文中的观点予以肯定,并提出一些讨论意见。高晓舟还说,他已经把吴老师的文章转发给自己学校的同事——这样的“远程交流”,当然也是吴老师那么急切地“赶赴”“研修茶座”的重要理由。
  在济源,像吴老师这样,被“欲罢不能”的内驱力牵引,遵从自我的内心需要而不是迫于外力去登录“研修茶座”的,绝不止他一个人。据统计,诞生于2006年——济源市教体局“教师素质年”,由师训科牵头创办、旨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博客网站——“研修茶座”,目前已吸收了占全市专任教师总数90%以上、超过5000名教师的个人博客,同时还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和省内其他地区的4000多名“注册会员”。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有近4万篇一线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评论、教育叙事、教育论文等在这一平台上展示、交流,还有每月一个的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借助这一平台在全市教师中展开了广泛的、备受瞩目的讨论。关注“研修茶座”的动向,为它撰写博文和评论,凭借它的方便与外校、外乡直至外省市的同行展开自由的“网络研讨”,甚或与千里之外从未谋面的专家、名师成为“网友”,这已经成为济源市许多老师的一种内心需要、一种日常生活。
  
  见证“研修茶座”的影响
  
  “研修茶座”为老师们带来全新的尝试和体验,给予他们自愿参与、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鼓励的机会,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他们的职业生活和日常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发现了自己先前从未发现的个人潜能。而生命的自觉一旦被唤醒,在老师们眼里,那些原本普普通通的日子忽然间有了意义,而那熟悉的课堂,也成为展示自己“生命活力”的舞台。
  记者在梨林镇东坡新村学校——一所1999年建于小浪底移民村的学校——采访时,冬日的阳光正透过校长室的玻璃,温暖着那间普通楼房,全校唯一的一台与Internet相连的电脑就放在那里。一年多来,这台电脑正日益成为全校老师的“宝贝”。每天的上班时间,“研修茶座”的页面永远打开着。而无论哪一位老师,只要稍有空闲,都会跑过来“摸摸它”。或一个接一个,或三五成群一起,老师们浏览着、议论着,轻击键盘表达着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校长室都快成为集体办公室了”。偶然,从“精华日志”上看见自己的文章,或是发现了熟悉的名字,老师们禁不住会高兴得叫起来。他们说,大家现在上班见面打招呼,彼此开口第一句话就是问“看见我的文章没”,“有没有为‘研修茶座’写点评”。
  就冲着“研修茶座”,这个学校有好几位老师一咬牙,自掏几千元购置了家用电脑。50岁出头的商国庆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一下就摔出几千块钱,这对我来说绝对是大开销,不过我并没有犹豫——因为我实在太喜欢上网写博文、写评论、看留言的感觉了。”商老师的话,道出了同事们的普遍心声。
  28岁的酒庆利老师现在是“研修茶座”上的活跃分子,也是东坡新村学校的骨干教师。一年多来,因为她的博文屡屡被调入“精华日志”,“研修茶座”的许多网友都知道她的名字,《教育时报》《小学生学习报》《济源日报》等还刊登了她20多篇文章。不仅如此,在镇中心校和学区组织的有关活动中,她还主动登台演讲、朗诵诗歌……那份积极和活跃,处处展示着她内心的自信。谈起自己的成长进步,酒老师说:“没有‘研修茶座’,就没有我的今天。”
  几年前,酒老师曾在市内一所学校任教。由于胆小、羞涩、性格内向,她的专业发展并不被领导和同事们看好。2003年,她从城里来到东坡新村学校。平易近人的校长,朴实亲切的同事,让她内心的压力减少许多,工作也越发努力,但却仍旧没能“脱颖而出”。用她自己的话说:“那会儿真的特别自卑,总感到自己不行,根本不敢说话,一张嘴就紧张。”后来,是“研修茶座”的感染力,推动她迈开了“尝试”的脚步,并且品尝到“成功”的甘甜。
  转折发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那天,上课铃响,酒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正看见十几个孩子趴在讲台上嚷嚷成一片——原来,不知谁把她放在讲桌上的杯子打破了。看见老师,孩子们热闹地互相“揭发”、埋怨着,就是没有人站出来“认账”,有几个孩子开始尝试把打破的茶杯重新拼接好。看着孩子们那样虔诚、那样小心翼翼地试图“复原”茶杯,酒老师只说一句“茶杯打破了可以重买,人要是丢掉诚实,事情就大啦”!然后便开始讲课。没想到,刚一下课,班上的调皮鬼卢磊就跑过来向老师认错了。酒老师心中顿生感慨:当孩子偶然“惹事儿”时,多给他们一点理解和宽容,也许更利于孩子们成长。这样想着,她就把这件事连同自己的感慨记了下来。当时“研修茶座”已开办大半年,酒老师时常登录浏览,看到过不少熟人、同事在上面写文章,暗地里早有些心里痒痒。也许还有一点儿想挣继续教育的学时吧!酒老师一咬牙,鼓足勇气把这篇“教育叙事”放在了自己的博客里。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前一天晚上6点40分才把文章发出去,第二天一早儿打开电脑,已经有22个人阅读了全文。还有一条留言说:“这不仅是一个杯子问题,更关乎学生的教育问题。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用心才行。”
  真要感谢这22位“过客”!更要感谢这一条短短的留言!一次被关注、被尊重的需要的小小满足,激发起酒老师心中的热情和向往,她的自信于是破土萌芽。
  时隔一年之后,酒老师对记者叙述这一过程时,眼里依然闪着兴奋的光,脸上泛起淡淡红晕。
  轵城镇东添浆学校的卫攀攀老师已经有6年教龄,目前担着全校学生的音乐课,同时教三年级一个班的英语。她漂亮、时尚,笑起来很甜,又能歌善舞,在参加焦作电视台举办的直播新星歌手大赛中荣获过第二名的好成绩,因此极有“学生缘”。下课后,孩子们总是把她团团围住,有时还会往她手里塞上一个小布偶、一张小贺卡,或是一些好吃的。
  然而,前两年,她对学生并没有太多感觉,也压根儿不想当老师、不想教课。她自己“从小就梦想当一个艺术家”,“特喜欢站在舞台中央、接受观众的鲜花和掌声那种感觉”。所以,她到处跑着“找能唱歌的地儿”,经常到外边参加一些演出活动,没课时难得在学校里见到她。后来,有了“观课议课”,有了“研修茶座”……在办公室,同事们每天兴致勃勃谈论的都是这节课如何如何,这本书如何如何,这个学生如何如何;要不就是谁又在“研修茶座”上写文章了,谁的文章被调入“精华日志”了;哪怕外校老师打来的电话、捎来的口信儿……也全都和“观课议课”、和“研修茶座”有关。攀攀被感染了!她加入到同事们中间,开始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态度一变,连感觉也跟着变了。她仿佛第一次发现了孩子们“金子般的童心”,为孩子如此喜爱自己而感动。于是,每天备英语课,她都对着电视机一遍遍看光盘,生怕自己发音不够标准;领着学生舞蹈队练习时,“有现成的教材都没用,每一个动作都是自己用心编出来的”。渐渐地,攀攀感觉到“不光是自己站在舞台上快乐,教孩子们唱歌跳舞读英语也很快乐”。她说:“能把自己的美展示出来,又教会学生,好开心!”
  当攀攀动情地向记者谈起她的学生、她的舞蹈队……她所表述的,不仅是一位教师对工作的喜爱,而且是她青春生命中的一段真实经历。
  在济源,变化的不仅仅是酒庆利和卫攀攀。
  下冶一中是一所山区学校,距离市中心有60多公里。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一样住校,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多少年来,与学生一起出操、在备课本上写教案、按照课程表上课、陪学生上早晚自习还有检查学生的宿舍卫生等,几乎成了老师们校园生活的全部。
  现在不同了!光纤已经伸展到这个学校的每一间办公室,40多位专任教师每人一台电脑,随时连接着外面的“精彩世界”。因而,自由出入“研修茶座”,参与“研修茶座”组织的专题研讨,在“研修茶座”上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分享别人的经验和感悟,已经成为全校老师的“必修课”。
  “原先,领导总是要求我们写‘论文’。写起来费劲儿不说,写好了也无处发表,所以根本不想写。现在有了‘研修茶座’,情况大不一样:课堂上一些被同事们认可的做法,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读书以后的点滴体会,都可以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写作这件事儿,在我们眼里不再高不可攀,不再让人望而生畏。文章发出去,再看到网友的点评,甚至接到老同学、老朋友的电话,几句贺语、一番肯定,那份感动、激动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这样日积月累,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渐渐地自信也有了。再说‘研修茶座’又没有硬性任务,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全是写自己的心里话,所以高兴写呀!”下冶中心学校的老师这样解释愿意为“研修茶座”写文章的理由。
  不仅是写,写了就会有交流;交流自然使眼界开阔,对自己的要求于是更高,越发激起学习欲望;学习又带来新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反思、写作、交流、再学习成为济源大多数老师的自觉行动,而大多数老师的自觉行动必将营造出一种氛围——在全市教师中开展的读书活动和观课议课活动,由于“研修茶座”的“助力”越发深入;而在“书香”渐浓的校园,“研修茶座”里的文字,渐渐更多了一些思想的力量和优美的文采。天长日久,教师整体素质“上台阶”,就是水到渠成了。
  就说下冶一中吧!2006年以来,这个学校的老师已在各种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还有近百篇案例反思被选入“研修茶座”的“精华日志”,12篇语文教学论文在河南省第九届语文年会上获奖。在市教研室组织的“三级优质课教师”认定中,有5名教师成为“市级优质课教师”,有4人次参加市级优质课大赛;同时在乡级教学竞赛中,有7人次分别在5个教研组中获第1名。
  在轵城,在克井,在梨林,在下冶……记者走访了五六所学校,见到了近百位老师。放眼看去,“希望的田野上”,学校的校舍差不多全是周围“最漂亮的楼房”;而那些或年轻或年长的老师,说起自己与“研修茶座”的故事,个个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言谈话语间流淌出透明的快乐——当老师们开始真真切切地关注起自我的专业发展,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思考和发现的乐趣,真真切切地把心用在课堂上、用在培养学生上,每一个日子都变得引人入胜。
  
  探寻“研修茶座”的奥秘
  
  在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上网”并不是一件稀罕事儿,“网络研修”“网络交流”也不算新鲜,为什么济源的“研修茶座”能够受到老师们如此的欢迎,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研修茶座’创办之初,我们并没有对它寄予太大希望,只想用它给全市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不过,既然做了,还是想了一些办法去做好它。”师训科的常亚歌以这样平淡的语言开头,向记者谈起“研修茶座”的来龙去脉——
  2006年以来,济源市的教师教育工作出现几个新亮点。
  一是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读书活动。为了倡导教师读书、“营造书香校园”,教体局精心列出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经典文学作品和名家教育随笔三大类的100种图书目录,供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重点阅读。“不把读书作为硬性任务,而要把它变成教师的日常生活。”正是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全市教师的读书活动异彩纷呈。
  下冶一中的陈志强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为每个老师选的三本书是:郑洁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和王晓春的《今天怎样做教师》。由于“研修茶座”的推动,老师们“一改往日的倦怠之情”,“如吸吮甘露般地读起书来”。在集中读书的时间里,他们或默读、或思考、或批注、或摘录,“所有人都不再把校本研修当任务”,只是“在阅读中渐渐有了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写作更加勤奋,工作也更多了自觉性。
  二是教体局从新课改以来涌现出的在国内有影响的教育专家、学者中选择“导师”,请“导师”到济源现场指导教师的“行动研究”。他们选择的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专家组成员陈大伟。近年来,陈教授把“学问”做在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大声呼吁并身体力行,变革教师培训的理念和方式,让继续教育真正能够以教师为本,为了教师的幸福,有利于教师体验幸福。而“观课议课”,正是陈教授这一思想的直接体现。与传统的“听课”或者“观摩教学”不同,“观课议课”是随时随地的“校本研修”。它使听课者和讲课者成为完全平等的“对话者”:听课前,讲课老师会说明哪一个课堂环节、哪一个方式步骤有自己的“创意”,并提出需要大家关注的问题,使观课老师心中有数;课堂上,听课者不再端坐在教室后排只注意教师的课堂表现,而是坐在学生中间,随时零距离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下课后,观课老师则根据观课的主题,结合自己在课堂上观察到的“学生案例”,与讲课老师进行平等的、建设性的沟通和交流。
  轵城镇东添浆小学副校长商国辉说:“观课议课”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危机,也发现了以前忽略的无数机会——同伴互助、校际交流、网络教研还有观看录像、QQ聊天,这都是自己成长的机会呀!试想,一个人发现了这样多的自我成长机会,心中还能不充满希望吗?所以,那些留在“研修茶座”里的文字,仿佛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唱出的是老师们心中的成长之歌、幸福之歌。
  三是市教研室组织的三级优质课教师认定工作。在读书、校本研修、网络研修、观课议课等基础上,教研室组织教研员到学校听课,考察各校推荐的“优质课教师”候选人的课堂教学,然后认定市、乡、校三级优质课教师。
  记者在轵城实验小学现场观摩了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直线、射线和角。按照认定市级优质课教师的规定,讲课的是现任六年级数学课的李小杰老师。因为篇幅的限制,这里不可能记录这节课的实况,只能说,就感觉而言,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氛围,无论是教态还是教学用语,还有透过这些所表现出来的教育理念,都与在发达城市里看过的“优质课”有异曲同工之妙。看着课堂上那些衣着整洁、精神饱满、积极活跃的孩子,记者几次问校长:“他们真的是农民的孩子吗?”
  一个教师在一节课里的表现,当然不能代表所有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过,滴水映蓝天,一个教师的一节课,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一支队伍的理念更新和专业成长。轵城实验小学的赵立宽校长向记者展示了该校教师的《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老师人手一本的《记录册》上,不仅写着老师们自己的“成长目标和计划”,更记载着他们工作、学习中的每一点感悟、每一点成绩。时时发现自己的变化,时时为自己的进步而欣喜,这份满足感、成就感,也是老师们的工作动力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研修茶座”果然如鱼得水,既有声有色又扎扎实实。不过,它也有自身的“独特创造”。
  首先是它的“实名制”规定。众所周知,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的真实身份常常是“隐而不露”的。一个自称“纯情少女”的网友,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已经是花白头发的老汉。“研修茶座”打破了既有的“游戏规则”,明确要求凡本市教师,无论任何人在上面留言、发文章、写评论,都必须署上真实姓名和单位。
  与“实名制”紧密相关的,是奖励继续教育学时给老师们。师训科从老师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鼓励老师积极性出发,拿出30个继续教育学时,用于奖励参与“网络研修”的老师。按照规定,1次不少于100字、且表达了自己真实感受的网络实名评论可计0.5个学时;1篇在“研修茶座”上撰写的博客文章计2个学时;另外,被调入“研修茶座”的“精华日志”的文章按每千字10学时计算,但每篇的2学时不再重复累计。该项学时的考核严格按照学校相应的制度进行确认。其中每学期满学时人数不得超过教师人数的60%。
  不要小看一个“实名制”,也不要小看这30个学时的激励作用。对于一部分老师来说,也许正是从“挣学时”这一功利目的出发,才走上了自我成长的广阔道路,体会到“欲罢不能”的快感。记者曾在不同的学校问过不同的老师:如果今后不再计学时,你还会关心“研修茶座”吗?得到的回答是相同的:怎么不会?!有的还说:我现在的继续教育课时早就超了,我还不是每天照旧上“茶座”、写文章!
  “实名制”也好,计学时也好,济源市的很多老师都知道,“研修茶座”里凝聚着一个年青人——常亚歌,师训科的一名普通干部的热情、智慧和辛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研修茶座”的许多具体工作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这些工作包括:结合电教站尽量从技术和设备上保证博客的正常运行,及时开通新申请的博客,每天选择观点新、有深度、有文采的文章调入“精华日志”,对相应的博客文章进行归类,清除垃圾博客和垃圾信息,从各网站、报刊等选取对全市教师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上传到网络……还有每月一个的教师“主题论坛”题目,每两个月一次的“校长实务”论坛题目,也都由他协商各方后公布。除此之外,还有老师会突然打电话给他,问他怎么进行网上注册,怎么上传文章,怎么设置模板,等等。而每当这时,哪怕亚歌正在开会,也一定在会后赶快回话。
  “从去年4月份到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读老师们的文章,上传老师们的作品,最多的时候一天都是上百篇。真的很辛苦!不过,只要一想到领导的信任和老师们的需要,我就无法停下手中的鼠标。”亚歌这样说着,俊朗的脸上写着疲惫掩盖不住的兴奋。
  亚歌值得兴奋。在机关里,他是资格还嫩的“小兵”,却被赋予一份重要的责任,有一片可以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他的工作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因而都有了迅速提高。更值得兴奋的是,在老师们眼里,他已经是一位评课议课的“专家”。记者所到之处,老师们对亚歌的欢迎同样的“发乎于情”。连一些从未谋面的老师,都能如数家珍般说起亚歌留在“研修茶座”的博文。年青的亚歌,似乎已成为“研修茶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想用它给全市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一个教育行政部门的朴素愿望,传达出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基本理念——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看到‘研修茶座’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资源交流、共享的效率,我们感到欣慰。”师训科吴玉红科长这句话,恰恰诠释了“研修茶座”在“服务”之外的更多意义。
  
  祝福“研修茶座”的明天
  
  走过“教师素质年”的济源市教体局,丝毫没有放松对教师素质的关注和培养,由教研室组织管理的教学资源库已经启用,它必将为全市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发挥作用。而“研修茶座”,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更好地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出发,不久前,局领导研究决定把“研修茶座”交给市教研室统一管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研修茶座“将进入新的境界,济源教育人也将在探寻中形成更合理、更完善、更符合社会需求和教师需求的教师教育体系,而在服务教师、服务教学、服务全社会的理念指导下,教师教育管理也将不断创新。
  济源市教体局局长吕振杰以前曾在教育系统工作,又有着任职好几个部门的丰富经验。谈到济源的教师教育工作,他说:我国教育正处于发展改革的关键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发强烈,这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育管理者提出了严峻挑战——要办好教育,不光要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更要呼吁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那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外部环境,教师教育才会有满足需要的设施和条件;而我们的教师,也才会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采访手记:
  在济源采访的几天,一直被一种积极、充满希望的快乐情绪感染着——无论是教体局干部,还是校长、老师们,我眼前的每一个人都绽放着明媚的笑容,都对“明天”充满信心;说起“研修茶座”,又是同样津津乐道……这让我感动,更让我思索。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个由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并管理的博客网站,能够受到老师们的真心欢迎,并产生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什么是它出奇制胜的法宝?
  毫无疑问,是实事求是,是以人为本。
  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切实际等弊端,从实际情况——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进程、当地教育资源的实际状况、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针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去做创造性的工作,济源市教体局带了个好头。
  大家知道,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头脑中都留有“运动思维”和“‘愤青’情绪”的痕迹。常常,面对一些原本“任重道远”的使命和责任,或是面对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些难以超越的尖锐矛盾冲突,他们要么习惯于喊几句响亮的口号、搞一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期待“早出成果”;要么满腹牢骚、“愤世嫉俗”。济源教体局不是这样。不搞突击性的“活动”,不搞缺少实际意义的“评比”,不轻易增加教师的负担;不怨天尤人、坐等“条件”;只是审时度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路径,就踏踏实实去做工作了。对济源教体局的行政管理者来说,“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宏大目标,就孕育在这每天每日的建设性工作之中。
  我们常常告诫老师们要尊重教育对象,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殊不知,在民主社会里,不只是教师要尊重学生,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尊重和相互尊重。平等、尊重,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而且是任何条件下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济源的经验也许具有普遍意义。(欣 荣)
其他文献
“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条战线的工作者的一封封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一句句铿锵的誓言,为2020年的这个春天增添了一道道温暖的底色、吹进了一抹抹希望的春风,
【摘 要】 根据代理成本理论,有效的货币薪酬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利益协调机制,能够激励高管提高努力程度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通过构建动态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货币薪酬激励效果进行实证和分析,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紧密挂钩的情况下,高管货币薪酬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公司经营绩效。该研究结论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的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机制发挥了较好的公司治理
数学知识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点,每个知识的转折点均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因此,任何一项数学活动都不可能纯粹地从零开始,学生在主动建构新知的时候必然都具备这样或那样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基于学生”来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决定老师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的深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就拿《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来说,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之后教学的。在进行教学设计
阅读提示:  本期的“教师阅读广场”为大家选编了两篇文章。一篇《让生命充满内在意义——王川〈破晓,醒来!〉序》选自周国平先生2007年9月5日的“博客”,另一篇《放眼风景》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东山魁夷散文选》。  周国平先生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后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1986年,他出版了《尼
神仙湾、天文点、河尾滩、空喀山口……这些驻扎在喀喇昆仑之巅的边防连的名称,神秘莫测又令人生畏。这里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实际上远不像它们的名字那样富有诗意,而是处处蕴藏着凶险与杀机。  大雪封山前,记者从新疆叶城零公里出发,穿峭壁、翻达坂、趟冰河、走极地、闯雪线,风雪兼程2000余公里,直至西藏普兰。出发当天清晨,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政委胡晨刚匆匆赶来,塞给记者一个小药包并叮嘱道:“随身携带,高原上
肿瘤切除了,生命保住了,然而一个残酷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乳腺癌患者的面前——性生活怎么办?有调查显示,八成患者暗自“关心”术后能不能恢复性生活,然而受到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的夫妻生活大打折扣。其实,正常、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预防疾病复发。  多数专家认为,乳腺癌患者术后能不能过性生活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身体觉不觉得累、负担重不重。从长远来看,恢复性生活无论
天地万物,当你凝神定气去观察,会发现万物皆美。  晴是美,雨亦是美。人说,晴有晴景,雨有雨趣。人们往往喜欢晴日,阳光灿烂,风景迤逦。此时,如果在草原上,阳光万里,碧绿如绒毯的草地铺满天地。在晴朗的阳光下,牛羊像是撒在绿地上的黑珍珠和白珍珠,如果再响起悠扬的牧歌,你会感觉美不胜收。人们喜欢晴天出行,到处是蓝天白云,一望无际。  殊不知,雨亦是美。比如诗人韩愈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人物简介:谢高华,男,浙江衢州人,生于1931年11月,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衢县杜泽区委书记,衢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衢州(县级市)市委书记。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任义乌县委书记。后调任金华地委农工部部长,1985年后任衢州市(地级市)常务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95年5月退休。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运动技能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新时期合格的人才。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将信息技术与体育训练相整合,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身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便于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在运动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与实践经验。我校作为江苏省示范初中,信息化普及程度位于全市前列,优越的现代信息教育条件,给信息技术与体育整合提供了可能。笔者
IT职业生涯规划  《IT职业生涯规划》孙福权 秦燕 主编  东软电子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版 定价38.00元  推荐指数★★★★★  IT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行业,也是一个急剧变化的行业。它可能带来财富,也可能带来危机。环顾我们的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你会惊喜地发现,IT正在使我们的世界日新月异。本书结合IT行业的市场变化和岗位需求,对IT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剖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