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高雄市新兴市场内,有碗飘香38年的排骨酥汤,汤浓肉腴,在地人都叫它“老李排骨汤”。
人称老李的李福寿7岁失怙,为了生活。他洗碗、采矿四处奔波,直到结婚生子,才安定下来。不料与朋友合伙开餐厅失利,只得关店避居高雄。
李福寿靠着小小的排骨酥汤力搏翻身,养大六个小孩,却不忍看到大学毕业的独子李启同步自己的后尘。但李启同说,这是父亲毕生的心血,他有责任扛下去。
一早,高雄市新兴市场里开了38年的“老李排骨汤”铁门刚拉开,就有客人闻香上门,不等老板招呼,自顾自地挑拣着刚炸好的热排骨;一旁,刚买完菜的小姐招手要了第二碗汤,老板李启同急忙拉开热腾腾的蒸笼。
排骨 清早现炸
蒸笼里躺着排列整齐的陶碗,碗里满是炖得软嫩、看来红腴多汁的排骨酥。李启同说,这些排骨都是一早现炸的,加入高汤与用来解腻的冬瓜,就可以放入蒸笼里炖煮了。
喝一口汤,浓郁不油腻,挟起排骨轻轻一撇,骨肉立即分离,入口咸香滑嫩。李启同说,排骨酥的做法很简单,酱油、盐、胡椒腌一晚入味,隔天一早现炸。而让排骨外酥内软的秘诀,在于得等炸油滚烫、油温升高至约180度才下锅,“这样炖煮时也不至过油,破坏了汤头的鲜美。”
李启同的手艺传承自父亲李福寿,人称老李的李福寿已74岁,近年逐步将老店交由第二代掌管。他笑说,现在的他很悠闲,早上看看报,接着就是带孙子到处串门子。
失学 学徒起家
老李有段坎坷的经历。因父亲意外过世,他13岁就失学,替人洗碗做学徒。为了生活,他又跑去当矿工。
随着年岁渐长,老李好不容易透过友人介绍认识妻子林瑞菊,为长久打算,他辞掉矿坑工作,回到熟悉的基隆庙口,找了几个昔日同当学徒的朋友,合伙开了间台菜餐厅。
“生意不错,没多久就回本了。”老李边说着,脸色却沉了下来,“赚钱以后,大家很高兴,又开了第二间店,生意却没有第一家好,原本几个朋友感情真好,渐渐地开始起冲突,说要拆伙,唉,都是‘利’这个字害人。”
摆摊 误打误撞
餐厅歇业后,老李想起有亲戚在高雄,“听说高雄盐埕区很热闹,我干脆带着全家到高雄找机会。”
1971年老李满怀希望南下,没想到苦等一个多月,始终找不到机会,眼看就要坐吃山空,“后来我去新兴市场买奶粉,顺口问了药房老板,才租到门口的摊位。”最初老李想卖润饼卷,至于如今最畅销的排骨酥汤,老李笑说:“摆摊前一晚才想到的。”
“那时直觉,光吃润饼卷会渴,得找个汤来配,临时买了3斤排骨,没想到下午5点摆摊,不到2小时就卖光了,第二天5斤、第三天增加到10斤,还是卖光光。”
老李笑说:“等收摊结账后,才知道根本是空欢喜一场,我跟肉贩买400元(新台币,下同),只卖了300多元,不但没赚还赔钱。”老李又赶紧找了较便宜的批发肉贩,才转亏为盈。
禁摊 豪气买铺
至于润饼卷则是另一个笑话。老李说:“我卖的是北部口味,高丽菜料炒过后还得放在炉子上保温,南部人习惯吃冷的,看到摊位上高高耸起还在冒烟的菜料,误以为是油饭,都要点油饭。我想,这里的人可能爱吃油饭,加上润饼卷现点现做很费工,干脆改做油饭,生意更好。”
误打误撞下,老李卖的排骨酥与油饭竟闯出名气,生意也越来越好,光排骨一天可卖100多斤,加上油饭,每月收入五六万元,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一般人薪水的10倍。
1985年,高雄市为美化市容,禁止摆摊,老李说:“整整70多天没做生意,我很着急,不过在这生意做稳了,也不敢随便搬,刚好对面有间店面开价1000万元,我心一横就买了。”
老李形容,当时的千万元简直是天文数字,大家都笑他憨。不过憨人有憨福,没多久,传统的新兴市场聚集了越来越多服饰业者,成了热闹的观光市场,而且有店面以后,老李一开门就能做生意,从早卖到晚,一天能卖六七百斤排骨,是以前的6倍。
老李说,平常夫妻俩再累,从不舍得让小孩帮忙,“做油汤真艰苦,我希望他们好好念书,找个好工作。”老李得意地说,李家六个小孩也很争气,个个大学毕业。
独子 辞职接棒
原本老李也没冀望独子回来接手,他想等他年岁大了,做不动了就歇手。没想到4年前,在旅行社工作的李启同,突然动了回家做生意的念头。
“毕业后我带团,三天两头就出差,到后来当上经理,既要开发业务、又要带团,更忙。”一天,李启同出差回家,看到两老日渐佝偻的身躯,才惊觉原来父母已经老了。
“我是独子,几个姐姐都嫁人了,照顾爸妈的责任当然是我要扛。这家店是父亲的心血,我也舍不得让它收起来。”跟妻子商量后,李启同辞掉工作回家帮忙,却被父亲责怪一顿,“早知道他要做油汤,就不用栽培他读到大学毕业,而且他做到经理,辞掉很可惜。”老李不舍地说。
展店 延后再议
如今,即使儿子已接手,老李仍放心不下,天天到店里坐镇,父子间也因观念不同,偶有争执,如原来用木桶煮油饭,现在为了方便,改用电饭锅,老李认为味道都变了。
李启同说:“父母很传统,我想定出标准流程,增加效率,才有多余的时间规划展店的事情,但他们却坚持,老板得每天在店里亲自操作。”幸好,去年第三代李杰伦的诞生,转移了老李的注意力。
看着父亲疼爱孙子的表情,李启同也软化了,“我仍有其它计划,但是不急,父母年纪大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看到他们逗弄孙子快快乐乐就好,展店的事以后再说。”
(责任编辑 袁 红)
人称老李的李福寿7岁失怙,为了生活。他洗碗、采矿四处奔波,直到结婚生子,才安定下来。不料与朋友合伙开餐厅失利,只得关店避居高雄。
李福寿靠着小小的排骨酥汤力搏翻身,养大六个小孩,却不忍看到大学毕业的独子李启同步自己的后尘。但李启同说,这是父亲毕生的心血,他有责任扛下去。
一早,高雄市新兴市场里开了38年的“老李排骨汤”铁门刚拉开,就有客人闻香上门,不等老板招呼,自顾自地挑拣着刚炸好的热排骨;一旁,刚买完菜的小姐招手要了第二碗汤,老板李启同急忙拉开热腾腾的蒸笼。
排骨 清早现炸
蒸笼里躺着排列整齐的陶碗,碗里满是炖得软嫩、看来红腴多汁的排骨酥。李启同说,这些排骨都是一早现炸的,加入高汤与用来解腻的冬瓜,就可以放入蒸笼里炖煮了。
喝一口汤,浓郁不油腻,挟起排骨轻轻一撇,骨肉立即分离,入口咸香滑嫩。李启同说,排骨酥的做法很简单,酱油、盐、胡椒腌一晚入味,隔天一早现炸。而让排骨外酥内软的秘诀,在于得等炸油滚烫、油温升高至约180度才下锅,“这样炖煮时也不至过油,破坏了汤头的鲜美。”
李启同的手艺传承自父亲李福寿,人称老李的李福寿已74岁,近年逐步将老店交由第二代掌管。他笑说,现在的他很悠闲,早上看看报,接着就是带孙子到处串门子。
失学 学徒起家
老李有段坎坷的经历。因父亲意外过世,他13岁就失学,替人洗碗做学徒。为了生活,他又跑去当矿工。
随着年岁渐长,老李好不容易透过友人介绍认识妻子林瑞菊,为长久打算,他辞掉矿坑工作,回到熟悉的基隆庙口,找了几个昔日同当学徒的朋友,合伙开了间台菜餐厅。
“生意不错,没多久就回本了。”老李边说着,脸色却沉了下来,“赚钱以后,大家很高兴,又开了第二间店,生意却没有第一家好,原本几个朋友感情真好,渐渐地开始起冲突,说要拆伙,唉,都是‘利’这个字害人。”
摆摊 误打误撞
餐厅歇业后,老李想起有亲戚在高雄,“听说高雄盐埕区很热闹,我干脆带着全家到高雄找机会。”
1971年老李满怀希望南下,没想到苦等一个多月,始终找不到机会,眼看就要坐吃山空,“后来我去新兴市场买奶粉,顺口问了药房老板,才租到门口的摊位。”最初老李想卖润饼卷,至于如今最畅销的排骨酥汤,老李笑说:“摆摊前一晚才想到的。”
“那时直觉,光吃润饼卷会渴,得找个汤来配,临时买了3斤排骨,没想到下午5点摆摊,不到2小时就卖光了,第二天5斤、第三天增加到10斤,还是卖光光。”
老李笑说:“等收摊结账后,才知道根本是空欢喜一场,我跟肉贩买400元(新台币,下同),只卖了300多元,不但没赚还赔钱。”老李又赶紧找了较便宜的批发肉贩,才转亏为盈。
禁摊 豪气买铺
至于润饼卷则是另一个笑话。老李说:“我卖的是北部口味,高丽菜料炒过后还得放在炉子上保温,南部人习惯吃冷的,看到摊位上高高耸起还在冒烟的菜料,误以为是油饭,都要点油饭。我想,这里的人可能爱吃油饭,加上润饼卷现点现做很费工,干脆改做油饭,生意更好。”
误打误撞下,老李卖的排骨酥与油饭竟闯出名气,生意也越来越好,光排骨一天可卖100多斤,加上油饭,每月收入五六万元,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一般人薪水的10倍。
1985年,高雄市为美化市容,禁止摆摊,老李说:“整整70多天没做生意,我很着急,不过在这生意做稳了,也不敢随便搬,刚好对面有间店面开价1000万元,我心一横就买了。”
老李形容,当时的千万元简直是天文数字,大家都笑他憨。不过憨人有憨福,没多久,传统的新兴市场聚集了越来越多服饰业者,成了热闹的观光市场,而且有店面以后,老李一开门就能做生意,从早卖到晚,一天能卖六七百斤排骨,是以前的6倍。
老李说,平常夫妻俩再累,从不舍得让小孩帮忙,“做油汤真艰苦,我希望他们好好念书,找个好工作。”老李得意地说,李家六个小孩也很争气,个个大学毕业。
独子 辞职接棒
原本老李也没冀望独子回来接手,他想等他年岁大了,做不动了就歇手。没想到4年前,在旅行社工作的李启同,突然动了回家做生意的念头。
“毕业后我带团,三天两头就出差,到后来当上经理,既要开发业务、又要带团,更忙。”一天,李启同出差回家,看到两老日渐佝偻的身躯,才惊觉原来父母已经老了。
“我是独子,几个姐姐都嫁人了,照顾爸妈的责任当然是我要扛。这家店是父亲的心血,我也舍不得让它收起来。”跟妻子商量后,李启同辞掉工作回家帮忙,却被父亲责怪一顿,“早知道他要做油汤,就不用栽培他读到大学毕业,而且他做到经理,辞掉很可惜。”老李不舍地说。
展店 延后再议
如今,即使儿子已接手,老李仍放心不下,天天到店里坐镇,父子间也因观念不同,偶有争执,如原来用木桶煮油饭,现在为了方便,改用电饭锅,老李认为味道都变了。
李启同说:“父母很传统,我想定出标准流程,增加效率,才有多余的时间规划展店的事情,但他们却坚持,老板得每天在店里亲自操作。”幸好,去年第三代李杰伦的诞生,转移了老李的注意力。
看着父亲疼爱孙子的表情,李启同也软化了,“我仍有其它计划,但是不急,父母年纪大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看到他们逗弄孙子快快乐乐就好,展店的事以后再说。”
(责任编辑 袁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