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Cites和ESI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研成果评价

来源 :热带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C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008~2017年发表的SCI论文各项指标,从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国内外合作情况、基金资助、研究方向、期刊分布等多角度对其科研成果进行了评价。通过数据的定量分析,反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情况,为热带农業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科研管理和科研发展规划等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InCites ;SCI论文 ;ESI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9.02.020
  Abstract SCI papers published by the authors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TAS) from 2008 to 2017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Cites and ESI databases to evalu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academic influenc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und support, research fields and journal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reflec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subject development of CATA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data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Keywords InCites ;SCI papers ;ESI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科研成果是指科研人员在他所从事的某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范围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脑力、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评审或鉴定,确认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1]。其中,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学术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是衡量学校、科研机构乃至国家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2]。目前,《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是评价国家、科研机构、高校、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3]。而InCites和ESI是基于SCI权威引文数据的全方位科研绩效评价与分析平台,综合了各种计量指标和各学科各年度的国际标杆数据。通过InCites 数据库,用户能够实时跟踪机构的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从多角度评估机构的科研绩效,明确机构的全球定位,分析本机构的科研合作情况等[4-5]。ESI数据库按照22个学科进行分类,发布22个学科全球前1%的机构排名、论文产出、引文影响力等指标数据[6]。目前,全球许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都选用 ESI 来衡量和评价学科竞争力。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利用SCI、ESI和InCites 数据库对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以及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学科发展和科研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7-1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隶属于农业农村部的国家级综合性科研机构,在主要热带作物如橡胶、木薯、香蕉等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分析对象,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的多项指标,统计和分析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发表的SCI论文情况,从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国内外合作情况、基金资助、研究方向、期刊分布等多角度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
  1 研究方法及指标说明
  1.1 研究方法
  基于InCites平台,通过“机构”入口,时间跨度设定为2008~2017年,机构名称为“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学科分类体系为“Web of Science”, 文献类型为“Article”、“Review”,数据检索日期为2018年10月25日。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InCites和ESI 数据库作为分析工具,对论文数量、论文影响力、国内外合作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近10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学科发展情况。
  1.2 指标说明[12]
  本文分析的InCites 数据库中的各项数据指标包括:论文数、被引频次、平均百分比、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百分比、国际合作论文、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被引次数排名前 1% 的论文百分比、期刊影响因子以及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各数据指标及其含义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8~2017年总体绩效分析
  2008~2017年,全球SCI论文数为1 511万篇,被引频次19 262万次;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SCI论文数达211万篇,被引频次达2 444万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SCI论文总数为1 843篇,被引频次为14 690次,高被引论文仅5篇,高被引论文百分比为0.27%,远远低于全球和中国的高被引论文百分比,说明具有国际高质量、高水平、高影响力的论文较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为0.81,低于全球平均值和中国平均值,说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论文学术影响力相对较弱,且有一定差距。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为0.87,低于全球和国内的百分比;论文平均百分位为57.51,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论文在全球同期发表的论文中按被引频次排名处于全球的前57.51,而全球的论文平均百分位为54.58,中国的平均百分位为52.91,说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论文总体引用影响力低于全球以及国内论文的平均水平。具体数据详见表2。   2.2 年度论文数及影响力
  通过表3可以看出,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SCI论文数逐年递增,而且增长速度较快,从2008年的45篇增加到2017年的288篇,说明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各年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略有波动,总体仍呈上升趋势,但是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6年最高值达0.93,接近全球平均值1;被引频次先升后降,2012年的论文被引频次达到最高值为2 124次,2015~2017年的被引频次大幅下降,这可能是论文发表时间相对较短,还未能充分体现论文的被引情况;被引次数排名前 1% 的论文百分比波动较大,其最高值是在2009年为2.47;各年的论文平均百分位在54.57~62.76上下波动,变动幅度不大;2008~2013年均无高被引论文,2014~2017年高被引论文共5篇。
  2.3 科研合作情况
  基于InCites平台,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共与50个国家(或地区)、国内外499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国际合作论文总数达393篇,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为 21.32%(表2)。
  2.3.1 国际合作
  经统计,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外245家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表4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发文量前10的各项指标数据,由表4可知,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开展科研合作的主要机构有: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System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等。其中,迪肯大学合作发文最多,达52篇,被引频次也最高,为856次,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为1.3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此说明与迪肯大学合作发表的论文数量多且质量较高。而美国农业部(USDA)和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 System)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较高,分别为3.13和2.14,则说明与这2个单位合作发表的论文学术影响力较高,合作优势明显。
  2.3.2 国内合作
  基于InCites平台,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内(包含港澳台地区)254家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表5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发文量前10的各项指标数据,由表5可知,国内合作机构主要有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其中,与海南大学合作的论文数达342篇,被引频次为2 604次;与中國科学院合作发文数为221篇,被引频次最高,达2 639次。合作发文量排名前10的国内合作单位中,仅有南京农业大学(1.35)、中国科学院(1.12)、中国科学院大学(1.09)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达到全球平均值,说明与这些单位合作发表的论文学术影响力相对较高。由表4-5可知,科研人员应把握机遇,加强国内外科研合作有助于提升发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2.4 基金资助情况
  基于InCites平台,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发表的SCI论文共由91种国内外各级基金项目资助产出。由表6可知,资助发文量前10的均为国内基金项目,发文量最多的基金项目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达850篇,其次是中国国家基础研究计划(181篇)和中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2篇),被引频次分别为6 820次、2 043次、1 105次。资助发文量前10的基金项目中,仅有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论文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达到全球平均值,分别为1.23和1.06,而中国国家基础研究计划(0.97)接近全球平均值,这3项基金项目资助发文的论文学术影响力相对较高,因此,加强这些基金项目的申报有助于提升发文质量和影响力。
  另外,在资助发文的国外基金项目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USA)、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Turkey,TUBITAK)和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等基金项目的资助发文数较多,分别为12篇、10篇和10篇;被引频次分别为143次、48次和110次;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分别为1.29、0.69和1.08。
  2.5 期刊分布
  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1843篇SCI论文刊登在559种期刊上,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期刊有31种,载文量最多的是《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8篇),其次是《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7篇)和《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5篇)。而载文量在10篇(含10篇)以上的来源期刊均为国外期刊,有31种,《PLOS ONE》的载文量最大,有94篇;其次是《SCIENTIFIC REPORTS》和《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载文量分别为61和44篇。载文量前10位的期刊中,被引频次排在前3的期刊是《PLOS ONE》(864次)、《MOLECULES》(326次)和《SCIENTIFIC REPORTS》(316次)。
  载文量前10的期刊中,《SCIENTIA HORTICULTURAE》、《SCIENTIFIC REPORTS》和《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的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分别为1.68、1.37和1.13,达到全球平均值。此外,《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最高,为1.35,说明该期刊的论文影响力和质量较高。Q1区的期刊有5种,分别为《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SCIENTIA HORTICULTURAE》,发表论文在Q1区的比例最高。载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见表7。   某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即该期刊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不仅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而且也反映该期刊的学术水平高[13]。基于InCites平台,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是《NATURE BIOTECHNOLOGY》(35.724),其次是《GENOME BIOLOGY》(13.214)和《NATURE COMMUNICATIONS》(12.353),但是这几种学术影响力大的期刊发文量少,分别为1篇、2篇和2篇。载文量前10的期刊中,期刊影响因子排在前3的是《SCIENTIFIC REPORTS》(4.12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3.687)和《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3.678)。
  2.6 学科分析
  2.6.1 ESI学科分类
  基于InCites平台,根据ESI学科分类,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发表的1 843篇SCI论文分别归属17个学科,尚未涉及学科有经济与商业、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5个学科。表8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目前ESI学科的发文量及影响力情况,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是植物学与动物学618篇,其次是化学和农业科学,发文量分别为292篇和260篇;这些学科不仅发文量高,其被引频次也相对较高,依次为4 443次、2 350次和1 989次;在17个ESI学科中,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到达或超过全球基准值的学科有5个,地球科学的最高,为1.9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说明该学科取得的新成果,发表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较大影响力的论文。但对于不同学科,还应提高科研实力,进一步提升其学术影响力。
  2.6.2 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分析
  基于ESI平台,目前,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第一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说明该优势学科近年来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已经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的行列。在全球研究机构中,该学科共有1 202个研究机构进入ESI前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排名930;中国大陆(不包含港澳台)有60个研究机构进入ESI前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排名42(说明:ESI学科排名按总被引频次排名)。
  2008~2017年,植物學与动物学学科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论文产出最多的学科,SCI论文数和被引频次均远超其他学科,论文被引百分比为81.72%,篇均被引频次为7.19次,高被引论文4篇,国际合作论文143篇。10年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33个国家或地区在该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合作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68篇);国外合作机构有114个,合作发文量最多的是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10篇;国内合作机构有119个,合作发文量最多的是海南大学(139篇)。
  2.6.3 进入全球ESI前1%潜力学科预测
  潜力学科指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但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有可能进入ESI前1%排名的学科领域。目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仅有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排名,除了稳定发展并不断推进该学科外,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其他学科的增长点,以便对学科规划与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需要对潜力学科进行预测。
  本文利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中数据,计算ESI学科潜力值Qi。Qi=Xi/Yi×100%,其中,Xi为Incites数据库中某机构对应的ESI学科的被引频次,Yi 为ESI数据库中的该学科的被引频次阈值。Qi 越接近100%,就越有可能进入全球ESI前1%排名;大于或等于100%时,说明该学科已经进入ESI前1%排名。按照ESI数据库中22个学科进行计算后,得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ESI学科潜力值,潜力值前10位的学科见表9。
  由表9可知,ESI学科分类系统下不同学科的潜力值差异较大,在这个视角下的优势学科依次是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药理与毒理学等学科,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已经进入全球ESI前1%,农业科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潜力最大,是未来最有可能进入ESI前1%的学科,即可以看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潜力学科。因此,需要在农业学科当前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持续提高农业学科领域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促其尽快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文基于InCites和ESI平台的多项指标,对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发表的SCI论文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多角度揭示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近10年的科研论文产出及其影响力。2008~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SCI论文总数为1843篇,高被引论文仅5篇,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论文平均百分位均低于全球平均值和中国平均值,说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论文学术影响力相对较弱,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10年间,SCI论文数逐年递增,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50个国家(或地区)的499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发表的SCI论文共由91种国内外各级基金项目资助,共涉及17个ESI学科,刊登在559种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是《NATURE BIOTECHNOLOGY》(35.724)。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已经进入全球ESI前1%,农业科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潜力最大,是未来最有可能进入ESI前1%的学科。
  3.2 讨论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产出及科研竞争力逐步提高,但是整体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还不够强。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根据学科发展,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建设高质量研究团队,拓宽学科研究领域,提高学科影响力。以海南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制定和实施符合我院实际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进一步发挥科研优势,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影响力。
  (2) 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应注重SCI收录期刊的质量和分类,鼓励科研人员在高质量的期刊发文,提升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要加大学科发展力度,还需关注与重视高影响力论文,利用高影响力论文带动学科整体影响力。
  (3) 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制定学科发展战略,针对有望进入全球ESI前1%的学科,稳定科研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持续提高潜力学科领域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潜力学科的突破。
  (4) 应紧紧抓住海南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加大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开展有效的科研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增强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力。
  (5) 科研人员要注重科研生产力,更要把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科研发展力放在首位。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注重高质量学术论文的产出,加大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奖励力度,激励科研人员做出高质量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科学研究成果[EB/OL]. [2018-11-05].https://baike.baidu.com/.
  [2] 何春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05年-2015年科技论文产出统计与分析——基于 Web of Science、ESI、InCites数据库[J]. 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1):145-152.
  [3] 百度百科. 科学引文索引[EB/OL]. [2018-10-13].https://baike.baidu.com/item/.
  [4] 科睿唯安. InCites 数据库快速使用指南[EB/OL].[2018-10-13].https://clarivate.com.cn/products/incites/.
  [5] 冯花朴. InCites 数据库科研绩效评估的有效工具[J].现代情报,2014,34(1):147-154.
  [6] 百度百科.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B/OL].[2018-10-2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SI/3812216?fr=aladdin.
  [7] 刘小香,杨连珍,覃丽金,等.基于InCites数据库的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的统计与分析——以海南大学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3):118-121.
  [8] 吐尔干乃义·吐尔逊,李高兰.中国西北地区五省(区)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及结果分析——基于Incites、ESI、SCI数据库[J].科技管理研究,2018(20):112-118.
  [9] 林 涛. 国内农业高校科研產出比较研究——基于CNKI、SCI、Incites和CSCD[J].图书情报研究,2016,9(4):89-95.
  [10] 郭冬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评价研究——基于SCI收录论文和Incites数据分析工具[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5):47-49.
  [11] 周晓鸥,陈惠兰. 基于Incites和SCI-E的纺织学科国际化发展分析研究[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5,25(3):15-21.
  [12]百度文库. InCites指标说明. [EB/OL].[2018-10-13]. https://wenku.baidu.com/.
  [13] 百度百科. SCI影响因子. [EB/OL].[2018-10-28]. https://baike.baidu.com/.
其他文献
摘 要 非商品蕉是影响香蕉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走访8个蕉园,调查非商品蕉的比例和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非商品蕉所占比例为9.73%,其中造成非商品蕉的主要原因有小蕉(25.63%)、缺口(25.00%)、蓟马(14.06%)等。通过调研分析,建议在香蕉生产中,通过加强消灭鼠害、加强抹花护果工作、及时采收避免超肥、水肥管理要到位等措施提升香蕉的商品率,保障香蕉种植者的收益。  关键词 非商品蕉
期刊
摘 要 以春秋姜黄(Curcuma attenuate)、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花叶山姜(Alpinia pumila)和益智(Alpinia oxyphylla)4种姜科植物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水涝胁迫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涝胁迫程度的增加,4种姜科植物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
期刊
摘 要 H08S是一个带有叶色黄化标记性状的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为探索研究H08S配组特性,对H08S与15个父本测配的组合进行产量特性分析发现,H08S配组的杂交品种产量优势好,增产组合品种率高,值得经一步扩大测配规模,选育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组合)。  关键词 水稻 ;叶色标记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 ;H08S ;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S314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以日本獨头白菊‘精诚’植株的顶芽、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以0.1% HgCl2为表面消毒剂,最适消毒时间为5 min,初代培养中,顶芽的培养效果比带腋芽茎段更好;以顶芽为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NAA,其平均有效芽诱导数为5.87;在增殖培养中,以带腋芽茎段诱导丛生芽,其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期刊
摘 要 以RV171、1245、1557酵母发酵型菠萝蜜果酒为试材,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揭示不同酵母发酵型菠萝蜜果酒香气成分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酵母发酵型菠萝蜜果酒香气成分主要由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烯烃类、呋喃类等物质组成,共鉴定出56种香气成分。其中,1245酵母发酵型菠萝蜜果酒香气成分主要与3-甲基-1-丁醇、2,3-丁二醇、2-甲基丁酸、2-呋
期刊
摘 要 采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制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和死皮防治涂施剂,对死皮停割的云研77-4和GT1进行药剂防治试验,以对其施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药处理2年后,云研77-4和GT1的死皮长度恢复率分别为71.78%和61.32%,均高于对照;GT1的植株产量(45.34 g/株)明显高于对照(17.46 g/株)。云研77-4复割植株持续割胶4个月内, 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产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林下蚯蚓养殖对胶园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及橡胶树吸收根的短期影响。以牛粪作为原料,于2017年4~11月在胶园(4龄)铺设粪垄养殖蚯蚓,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铺设粪垄无蚯蚓养殖(WQ)和铺设粪垄蚯蚓养殖(Q)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除WQ外)、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橡胶树吸收根密度,而对土壤铵态氮无显著影响。另外,Q处理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
期刊
摘 要 农村信息化背景下,农民的信息素质事关信息接收的效率,影响着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本文依据来自我国13个省份的561份农村居民问卷调研数据,运用有序多分类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个人特征及管理经历对我国农民信息素质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经历越多(有过村委任职经历、土地流转经历、家庭年收入高)的农户具有更高的信息素质。基于此,提出了重点关注村内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农民,并培养此类农民成为土地信息的主要传
期刊
摘 要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微波浸提的方法对油茶果壳中皂苷进行提取分离,并对其提取工艺采取响应面法优化,以期获得较高提取率。以提取时间(min)、乙醇浓度(%)、微波功率(W)为3个参数为自变量,以油茶皂苷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探究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微波功率等因素对油茶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定料液比为1:8(g/mL),提取时间为8 min
期刊
摘 要 以屯昌縣乌坡镇橡胶——粉蕉种植模式示范推广为例,阐述如何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示范推广前做好全面调研工作,选择与推广地相适应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过程中选好科技示范户,免费发放种苗,开展技术培训,加强科技宣传,组织现场参观,做到示范、培训、宣传、推广一体化。示范推广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大范围、大面积上的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 ;橡胶—粉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