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体会歌曲的情感并进行表达的二度创作,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贯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里。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情感教学 教学方法
  一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发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基础。
  然而,有的音乐教师片面理解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而专门设置了歌曲的“感情处理”这个环节,将歌曲情绪和意境的导入、启发、表达集于一体,结果欲速而不达。笔者见过多节这种课堂教学结构形式的音乐课,虽然课堂气氛到“感情处理”时不失生动活泼,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说情”。我认为把“感情处理”作为歌曲情感教学的一个环节单独列出来,有欠妥之处。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体会到,在教学中体会歌曲的情感并进行表达的二度创作,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1.从音乐教学的特点看,音乐是诉诸情感的艺术,但情感的表达必须在乐曲的全过程中完成,所以音乐又是时间的艺术。每节课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歌曲的情感在悄悄地对应地发展,与时共存。离开了时间,情感教学也就落空了。对照这一特点,情感教学不能固定于某一时间进行,而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2.从音乐情感发展规律看,因音乐学科本身就具有循序性,情感的发展无论是在歌曲的本身还是在学生的表现上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如把这个情感教学过程视为“孤岛”,就违背了教学原则,情感教学势必苍白无力,学生对情感的接受也会“消化不良”。因此应把情感教学演绎成一条线贯穿教学始终,变成音乐教学中的一条情感总脉络,循序渐进,汇合成一条情感之流,在学生心中涌起阵阵波澜。
  3.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看,学习过程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对表现歌曲情况的细节的处理、演唱技巧的掌握都是力所不及的。我们在歌曲教学中必须将枯燥的理论讲解、技巧练习赋予丰富的情感和形象,由浅入深地、科学地安排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让情感的线条有一个由细变粗、由白变彩、由静变动的过程,保证儿童生动活泼、有情感地歌唱。只在一处专设“情感处理”只能是情感表达的“空头支票”。
  二
  歌曲音乐教学这条线应该怎样贯穿教学过程中呢?
  1.歌曲情感教学的基础——钻研教材。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体会、表现都来自于老师的示范教学和启发引导。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成竹在胸。从歌曲的情绪、意境、风格和表达这些要求的气息、力度、速度等细节分析,环环相扣,有机地安排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歌曲情感二度创作的“大本营”。这样的“情感大本营”将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一到丰富地在课堂上对儿童释放能量,为儿童有感情地歌唱提供充足的源泉。
  2.情感基调的确立——聆听模唱。导入新课时注重情境教学,不仅将学生带入乐曲创设的意境之中,而且帮助学生把握歌曲情感的基调。导入的语言(如歌曲故事情节的片段、时代背景介绍等)、运用的图片(课本插图)和现代化的教学媒体都要有情有景,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特定的情境之中。运用欣赏的手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轻声模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完整艺术形象,歌曲情感的基调就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烙印,为歌曲的演唱奠定了情感体验的基础。
  3.情感的拓展——注意细节。情感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贯穿于歌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当学生头脑中有了感情基调的印象时,已为歌曲情绪的表现到位铺设了一条大道。但这条大道并不平坦,更没有鲜艳的色彩。将歌曲情感的教学要求融汇于每一遍歌曲的歌唱及具体细节中,将情感表现对应到旋律的起伏、节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音色的优劣、力度的强弱变化的细节(歌唱的技巧是情感表达的保证),运用形象而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渗透到每一遍学唱练习中,让歌曲情感的线条在学生心理及其表现上不断积累、延伸、拓展、壮大,直至达到高潮。
  4.情感的升华——推波助澜。歌曲情感表达的综合、升华阶段即为高潮。高潮的出现不是凭空而降的,而应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样帮助学生进入高潮呢?教师或运用歌唱比赛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情感,或引导学生探究演唱形式创设感情的投入,或加入伴奏丰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演唱情绪不断高涨。教师再指导学生通过创造表演方式掀起歌曲演唱高潮,从而真正达到儿童情感表达的高潮,也就是全课的高潮。
  总之,这样情感教学与歌曲学习同时存在,同时前进,像音乐作品的两个声部,互相映衬,并驾齐驱。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育心理学理论上又称为“关键期”),抓住这一时期施以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代表我们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素质,最终必定关系整个民族的素质。从这个意义说,搞好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于己于国都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我认为结合课堂教学,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摘 要: 随着高中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效果的增强、教学观念的转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中美术教学为出发点,结合近几年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论述,并提出有效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多媒体技术 有效应用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代要求我们必
摘 要: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大龄听障生和智障生的特点开展种养殖专业课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基地特色资源相结合,实现“做中学”;理论教学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实现“教、学、练一体”;教育培训与基地生产相结合,实现“技能应用”。学生学农兴趣提高,掌握了一定的种养殖基础实用技能。  关键词: 特殊学生 种养殖 实践教学  我校地处县级农村,土地、荒山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农村
本论文以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化合物为先导物,应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理论,利用有机合成、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等手段,进行结构修饰改造,得到黄酮化合物的衍生物。结合生物活性测试,以期寻找具有更高活性的化合物。论文的主要内容涉及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修饰(羟乙基化反应和Mannich反应)研究、黄酮化合物结构改造(破环成环反应)以及拟查耳酮的合成及其衍生物活性研究。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及衍生物活性研究:1.
近几年,毕节市政府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通过农具改革,实施政府科技攻关、政府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引进先进农业技术项目等,加大农业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开发及扶持的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得以解决。通过技术改革、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机产品应运而生,大大缩短了我市农机工业与其他省市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产品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